东北支谱目录

54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孔庆秋[/U]发表的内容:[/B]

(以下是我所知道的),据我父亲讲,我的六十七代祖(孔兴亮),是从山东曲阜来到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的.
我的父亲(孔宪忠)十多年前曾经去过山东曲阜,因没找到联系人再加上时间紧迫就此停止了寻根,这十几年...[/QUOTE]

能说出兴亮以下的情况吗?


55楼
   请问一下,我们家的籍贯是辽宁朝阳,爷爷很早就过世,所以一些主辈上的事情我和我父亲都不清楚,我很想了解一下,希望帮助~~谢谢!
56楼
孔子世家谱》宁远支谱惊现兴城

 
作者:程 楠    文章来源:葫芦岛晚报    点击数:82    更新时间:2007-1-11  
 
  退休老先生孔令新找到记者时,小心翼翼地从包中掏出一个书样大小的本本来,本本是由复印纸粘贴而成的,封页上面写着这样几个字——《孔子世家谱续修》。翻开扉页,饱满苍劲的宋体字很打人眼,“光绪三十四年清和月,袭封衍圣公孔令贻题,三品执事官兼族长孔传锌,三品首领官兼林庙举事孔宪留”。其中当时宁远“总理谱务管理七品执事官孔庆铎”是孔令新的曾祖父。
  孔令新说:“这是复印件,真本在我的一个本家婶婶宋长珍女士那里。”
  据孔先生介绍,真本由草纸订制而成,每一个字均有拇指盖大小,封页上写的是《孔子世家支谱》。在前几页的“孔子世家谱序”一页上,印盖着硕大的印章。记者看到了复印件,遗憾的是,由于不识上面的篆书而无从辨别。
  孔令新介绍:“原来一直没把它当回事,很随便放在了外面,最近通过现在全国孔子世家修谱,才发现它的珍贵。1937年修订成的孔氏家谱民国谱保存的还有不少,但这本光绪年间的宁远支谱却是独一无二的,由于战乱,东北孔氏家谱已经少之又少,因此这本宁远支谱在全国也是罕见的,极具研究价值。”
一本家谱的价值有多大?随着孔令新的介绍,记者走进了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列为“世界最长家谱”的《孔子世家谱》的世界。
  孔子的后裔,自孔子起,历经两千余年,族属繁衍日益增多,遍及全国。为了使族属代代不乱,长幼有序,老少尊卑各有条理,孔氏家族建立了统一的代数行辈。明代以前,孔氏的后裔没有固定的行辈,那时人数尚少,想起什么名字就起什么名字。自明太祖朱元璋赐孔氏行辈之后,孔氏族人便不准随意取名,必须严格遵照皇帝赐给的行辈。
  明洪武年间,朱元璋赐孔氏行辈八辈,全国孔氏族人统一使用。太祖赐八辈及前此二代共十字,明代晚期,这八个字已经用完。明崇祯二年,又恩准行辈十字,到清代晚期,这十字又已用完,清同治二年新赐行辈十字。由于孔氏族人日益昌盛,繁衍众多,到民国初年,为了各地族人编修家谱,永垂后世,七十六代孙衍圣公孔令贻于民国七年,即1918年又拟新的行辈二十字,咨请内务府核准备案,并于民国八年颁行全国。据说现在孔氏已传至八十代“佑”字辈,以下还有二十五字可执。
  《孔子世家谱》为孔氏家族总谱,以其延时之长、纂辑之广被誉为“存世谱牒之冠” 。孔子家谱原为手 抄本,北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首次刻版印刷。明朝时,《孔子世家谱》形成“六十年一大修,三十年一小修”之约定,但由于历史条件限制,实际上只进行了四次大修,分别是在明朝天启年间,清朝康熙年间,乾隆年间,民国年间。孔氏家庭视修谱为合族大事,通过修谱可以把居住分散、血缘疏远的孔氏族人组成一体,从而达到“详世系、联疏亲、厚伦谊、严冒紊、序昭穆、备遗忘”的目的。而且历代编修,皆由衍圣公主持,并有孔氏杰出的代表参与,如康熙谱就由《桃花扇》作者、清代著名戏曲家孔尚任担任主修。
  1928年,孔府报请政府请求修编《孔子世家谱》,政府很快回文同意,由出生百日即袭封衍圣公爵位、年仅8岁的孔德成担任总裁。那时候,孔氏宗族维系还相对紧密,孔府一声令下,各地资料很快就汇总上来。民国谱修订用2年搜集资料,7年编纂,直到1937年才大功告成,但不含东北地区。
  民国谱共收录79代56万孔氏族人,还首次收录了各地支谱,使《孔子世家谱》具有了全国性。民国谱完工当年,七七事变爆发,民国谱被存封于孔府。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民国谱得以保存已属不易,因此进一步修订完善更无从谈起。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政治运动,特别是“文革”期间,大量的孔氏支谱遭到毁坏,孔氏宗族的维系也被完全打破。
  孔令新今年74岁,是孔子的第76代孙。他的太爷爷叫孔庆铎,是清末的举人,在宁远州做知吏,享受七品俸禄。孔庆铎在1907年查谱时作了这样的记载:孔氏后裔自第42代起由山东来宁远州任职,至63代返任期。从64代起到现在永远定居于兴城,64代尚召子一名孔衍富,第65代生三子:兴帮、兴宗、兴云弟兄三人,分居在月亮山子、兴上屯、后湖村,祖坟也分在三地,并有皇上御赐的龙碑。
  孔令新翻开家谱的复印本,说:“家谱中写得很清楚,是从63代孙以下迁居宁远州的。努尔哈赤在攻打宁远未成前,曾把孔氏家族的教书先生‘请’到了吉林、黑龙江等地,从此孔氏族人在东北开始繁衍。”
  据孔令新介绍:在民国时期的孔氏家谱编纂期间,东北正被日本人所占领,战乱年代,使东北的孔氏支谱存在量非常之少,光绪年间支谱能保存至今更为难得。因此新近发现的这本宁远支谱可以说是非常珍贵的,它不仅可以研究孔氏家族在宁远地区的繁衍生息,而且对开发兴城的文化旅游资源也大有贡献。
  孔令新曾于1997年赴山东曲阜参拜孔府、孔庙、孔林,在那里瞻仰祖墓,核认谱系。宏伟的建筑,千年的古树,万墓碑林,都让他惊叹不已,他为自己是孔氏的后裔备感自豪,同时也萌生了续谱的念头。新近发现的这本宁远支谱更让他如获至宝,从中他更明晰了自己的宗祖脉络,孔令新感慨地说:“为精诚氏族,弘扬东方文化,晓尔继循,有序承谱,尽管我已经年逾七旬,还是愿意在这方面尽一些微薄之力。”
 
57楼
我为孔家女性后辈,找到这个孔氏宗亲网,甚是激动,立即和家里长辈联系了解到我的太太爷就是“0586  同上,继长、继均移居安东县(今丹东市)燕子窠,继祥、继年移居安东县二道沟子,继凤移居安东县秋木园子”中的继祥,太爷叫孔广道,我爷爷叫孔昭凯,我们家是在我太爷3岁时从山东逃荒到现在丹东的五道沟沙河子,老家是山东牟平的。我爸叫孔宪国,我大爷叫孔宪亭,姑姑叫孔宪斌、孔淑兰(现居北京),我们这一辈,一个男丁叫孔庆阳,三个女丁分别是孔庆娇、孔庆华、孔笑鹃。

目前我从长辈了解到的就只有这些了,恳切希望各位能帮忙我查查我们是哪一支的,谢谢,不胜感激!
58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孔庆娇丹东[/U]发表的内容:[/B]

我为孔家女性后辈,找到这个孔氏宗亲网,甚是激动,立即和家里长辈联系了解到我的太太爷就是“0586  同上,继长、继均移居安东县(今丹东市)燕子窠,继祥、继年移居安东县二道沟子,继凤移居安东县秋木园子”...[/QUOTE]


属于宁陵派,承琛之后。

59楼
关于这个宁陵派,能详细解释下吗?我对家族之事了解甚少,想多知道些,谢谢![em04][em09][em04]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781 seconds wid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