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22日全国上映 周润发将赴山东祭孔(图)

0楼
祥虹宗亲所言有一定道理!
静以修身……

1楼
我先说一说这部电影的不足之处。
首先,孔子被误认为阳虎,围困在陈蔡两国的交界之处,影片虽有提及,但并没有描写太多。
第二,全篇侧重描写子路、颜渊,还有一个虚构的漆思弓。对于公冶长、子贡、冉求、曾皙、曾参没有太多的提及。公冶长曾经坐牢,被孔子感化以后,成了孔子的女婿。子贡能言善辩,始终追随孔子。冉求作为季氏家臣,帮助季氏横征暴敛而被孔子训斥。曾皙讲述自己的志向,说道:“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得到了孔子的赞赏。曾参临终时要求更换自己的席子(因为不合礼法),和子路有着同样的精神。他们也都是孔子的杰出弟子,对他们缺乏描写,这部影片也就缺少了很多色彩。何况还有孔子的教育理念,例如因材施教等等,在影片中都没有提及。
但我喜爱这部电影的效果,喜爱温文尔雅恂恂如也的圣人。他的悲悯,他的仁爱,他的智慧,他的镇静。开头孔门弟子净手分食的一幕,令我感到了一种宁静,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我只想用一句话概括我的观后感: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说说演员,
孔子:
听说周润发扮演孔子,我一直感觉不可置信。因为他留给了我们太多的痞气。但是在看到他出场的那一刻,我服了。谦逊恭谨,温和有礼,一举一动都有着非凡的气度。
到了影片最后,夫子白衣鹤发,又回到了学舍,坐在窗边,面对着书简喟然长叹。那一幕,令我有穿越时空之感。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我无法用其他的语言评价孔子这个形象,只能引用《论语》中的一句:“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南子:
子见南子,虽然是电影为了考虑票房而喧宾夺主地拉来的情节。但也无伤大雅。
南子出场的时候,她躺在草地中读书,寓意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圣祖的敬仰。一脸天真活泼的样子,如同普普通通的小女孩。有评论说,这个场景可以满足有“洛丽塔情结”的观众。
孔子对南子的评价:他说南子并不像人们说的那样坏。在电影中,南子幽怨地说:“世人也许很容易了解夫子的痛苦,但是未必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所领悟到的境界!”
她能够理解,能够尊重,她才是最贴近孔子崇拜者,尽管他们相见的时间如此之短。
“君子好美,但以礼求之!”孔子的话是砸在她心上的一块巨石,也是对她心灵的洗礼。她对孔子的发自内心的顶礼膜拜,可以说是最感人的场景之一。
当她目送着孔子离去的时候,复杂的眼神中带着失望和幽怨,直到那一箭射中她的时候,她的脸上还带着一丝心灵受到洗礼后纯洁微笑。


子路:
在影片中,子路给人的印象,是豪爽果断的赳赳武夫。
他的生,勇敢正义而且豪爽,就像一名山东大汉。
他的死,标志着一种君子之风,华夏士节自此而始。
生之尊严在于行侠仗义,死之尊严在于衣冠端正。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子路匆忙之中整理冠冕,然后走向死亡。
闻之他的死,夫子悲伤,但依然赞叹他的君子之风。
君子者,宁死不易其志也。

颜回:
影片中颜回为了抢救落入水中的书简而死,这个结局不符合史实,但令人震撼。他的行为说明他深知,那些书简,就是千年以后的夫子。
那是一种极端的艺术杜撰,体现了人们对夫子的向往、景仰与膜拜。那不是发生在颜回身上的故事,却是圣人门徒的一种精神。正是因为有了许许多多这样的“颜回”,才有了儒家精神的传承。
看到这一幕时,我的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了文天祥的绝笔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影片中的颜回之死,代表着一种捍卫,一种追随,一种责任感。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469 seconds wid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