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得“白话”又一碑

楼主
访得“白话”又一碑
                              访得“白话”又一碑
                      ——明曲阜世袭知县孔克伸碑寻访记


    在曲阜,说起“白话碑”,几乎无人不晓,那是藏于孔府二门东首的一块石碑,上面记录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先后在洪武元年、洪武六年,与五十四代衍圣公孔克坚,五十五代衍圣公孔希学的对话。因碑中将朱皇帝的一口大白话照录不误,故称之为“白话碑”。
    但说起另外一块碑,也记录了朱元璋与孔子后裔的对话,也是白话照录,恐怕知道的就不多了。这就是孔克伸碑。
    经过多年寻访,今年清明节前,笔者兄妹四人随父亲到孔林扫墓,找到了这块碑。
此碑在孔林明墓群稍南侧,高约一点八米,宽八十公分,厚二十公分,全称为《大明文林郎曲阜世袭知县孔君墓表》,立于明景泰六年。全文楷书,计一千零八十九字,字迹清晰,基本无残损。碑文记载了孔克伸的生平事迹。其中详细地记载了明洪武七年,因曲阜知县缺员,洪武皇帝下旨在孔子后裔中举“贤而有文者”,充任是职,并在南京奉天门亲自面试出题,命克伸当庭赋诗之事。现将其中一段君臣对话照录如下:
“太祖高皇帝御奉天门,召克伸入,见威仪闲雅,礼度雍容。
    上曰:你晓的作诗么?
    对曰:臣颇晓。
    上曰:颇晓即是晓的。礼部官,赐他纸笔,就以蒋山为题罢!
    伸俯伏丹墀,须臾而成。其诗曰:
    压尽群山素有名,
    巍巍雄势独峥嵘;
    数峰碧玉朝天阙,
    一带螺屏映帝京;
    云窦雨晴龙虎见,
    月岩风暖凤凰鸣;
    应知圣主无疆福,
    日听昆仑万岁声。
    诗呈,上,朗诵数四,喜动天颜。笑曰:莫说你别才调,只这首诗,也讨个知县做。恁多官,将此诗与他传播天下。
克伸稽首而退。
上,顾谓侍臣曰:真孔氏子孙也。遂授是职,赐之勅命。”
    其中,“蒋山”,即今南京钟山;“颇会”即“稍微会”的意思;“恁多”,乃朱皇帝的安徽方言,即“那么多”的意思。
    是诗题“蒋山”与“江山”的字音谐合?还是诗中的升平之象,表达了朱元璋的心中愿景?使得他“朗诵数四,喜动天颜”,我们不得而知。但从朱皇帝短短的几句大白话中,可以感受到这位开国君主重视文化,重视人才,励精图治的胸襟气度。
    这块碑为后人了解明代初年的政治文化,特别是朱元璋与孔子儒家文化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史料。也为爱好历史文化的人们,提供了一处实物景观。从文化旅游的角度,或曰:只这块碑,就可专辟一个景点。
    孔克伸有子三人,其子孔希武,其孙孔奥,均授曲阜世职知县。笔者父子即系希武一支,在孔子世家谱中属文献户。
    在曲阜苗孔村,原有文献户家庙,庙中有孔克伸石刻画像和《蒋山诗》石刻碑文。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庙被拆除,石刻画像和诗碑被族人隐于某建筑墙体之中,今虽未现世,但当不会被毁。
    笔者父亲,早年参加工作,离休后,尤其注重传统优秀文化的宣传,积极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几年来,多次率子女到孔林查找祖碑,先后抄录整理了孔克伸之子孔希武以下七代碑刻文字。但孔克伸的墓碑虽经多方查询,却一直没有找到,于此总是念念于怀。这次与克伸碑一同找到的还有克伸的父亲孔思履的墓碑。父亲的心情十分高兴。据父亲说,他自幼即可背诵《蒋山诗》,但这次在克伸碑中读到还是第一次。
    克伸墓侧,古木苍苍,春草初绿。柔和的阳光从稠密的树枝中穿过,斑斑驳驳地洒在碑石上。碑文中的故事,虽经几百年,却那样的鲜活、生动,引起人们的无尽遐思……
就在这次访碑活动快要结束时,三弟祥平在墓旁的古树上,发现了一株近三十公分大的灵芝。灵芝历来是人们传说中的吉祥之物,也被称作仙草。它的意外出现,不由引起我们的一阵啧啧称奇,也为这次访碑之行增添了一个美丽的话题。
    感慨系之,以诗为纪:
    古碑历历载斯文,
    洪武出题试克伸。
    爰笔绘来江山景,
    当阶铺下天地春。
    一职已观治世策,
    四诵最美求才心。
    五百年后晚生至,
    犹见灵芝举绿荫。


                              孔祥伟
                        二○○六年四月十三日
1楼
写的非常好。建议祥建宗长今后发帖时注意一下版块。
此帖发在“阕里史话”版比“论坛管理”版更适合呵呵
2楼
谢谢维嘉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d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