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圣庙访门记

楼主
至圣庙访门记
 
至圣庙访门记


[一]      万仞宫墙

万仞高高见宫墙,
美而曰富墙里藏;
千年犹是子贡语,
但访其门问登堂。

  在曲阜城高高的正南门上,有乾隆皇帝所书四个大字,曰:万仞宫墙。此语以宫墙为喻,盛赞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
  这个比喻,出自孔门高足端木赐(字子贡)。他说:“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

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子贡这段话,在说明孔子思想“之美”、“之富”的同时,也指出了能进入其中,得其精髓之不易。

诚哉斯言!一句“得其门者或寡矣”,今天听来,亦足令我辈汗颜,为之三思!
 
[二]     圣  时  门

夫子宫墙第一门,
五云环绕华夏魂;
圣之时者时与进,
大美长新地球村。

  圣时门,为至圣庙第一道门。“圣时”一名,出自孟子对孔子思想特色的评价。他说:“孔子,圣之时者也。”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孔

子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圣人。
  正所谓“惟圣人能知圣人也”,孟老先生慧眼独具,不愧为“继往圣,开来学”之思想大家。要知道,“与时俱进”,不正是中华民族生

生不息的民族之魂吗?
 
[三]     弘  道  门

门曰弘道载铎铃,
隐隐当由侧耳听;
谁个得识夫子意,
已收至宝在囊中。

  弘道门为第二道门。“弘道”一名,由孔子“人能弘道”一语而来。
  人能弘道,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人能够把道义发扬光大。要想把一项事业做成,把一种道理发扬光大,就要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

”,就是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中国自古即有“无以为宝,唯才是宝”之说,于今更当如此。那种只见物不见人者,当于此门外刮目三日

,待能见此门烨烨光芒者,或能进得其中。
 
[四]    大  中  门

谁在此门呼大哉?
 此门正为大人开;※
文明道上千般美,
妙境不离和与谐。

  大中门为第三道门。何谓“大中”?即以“中庸”为“大”,以“中和”为“美”者也。现今提出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治国

平天下目标,可看作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
  中庸作为思想方法,在考虑问题和目标决策中,并非不分好坏香臭、不讲是非标准,也不是简单的数字对比,或者越多越好,或者越少越

好。而是因时因地因具体情况,选择最恰当的方法,以把握最适当的“度”,达到最优化的目标。
  古人有“极高明而道中庸”之语,亦可解作:非极高明者,不足以道中庸也。
  ※注:大人,《易经·乾文言》有个说法,叫作:“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

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此“大人”之标准太高,似难以达到。此处之“大人”,一般指居领导地位且有君子德行之人即可。
 
[五]    同  文  门

同文门下情自亲,
道是知言可知心;
最喜先师出门去,
教他欧美读雅音。

  同文门为第四道门。“同文”一名,语出《中庸》,曰:“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同文者,事体大矣。
  在不同的文字、文化中间,有个沟通问题。此事之重要,于孔老夫子近年远赴海外,在亚非欧美诸大洲衔名举办一百余所大学之事,即见

一斑。
就是在相同文字间,亦有个文化基础和知识水平的提升和普及问题。
  “同文”问题,从现实来说,是个文化沟通,取得“共同语言”问题。没有“共同语言”,莫说“治国平天下”,就是小家也难以“齐”


  同文者,事体大矣。
 
[六]     大  成  门

千古文明集大成,
悠悠玉振伴金声;
人来门下堂未远,
大道曰行复曰行。

  大成门为第五道门。由此门而进就可以在大成殿和东西两庑瞻仰到先师孔子和历代先贤了。“大成”一名,出自孟子。古乐演奏,一曲一

变,一变谓之一成,凡九变而乐终,至九成完毕,称为大成。孟子用“集大成”一语,来形容孔子思想体系的纯真至美,恢弘博大。他说:“

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
  孟老先生的话,仿佛把人们带进了这一纵贯古今的大美之乐之中。其间有金钟的领起,有玉磬的收节,有琴瑟的协奏,有笙箫的和鸣。当

起则起,当收则收,有条有理,有声有色。情思悠悠,绕堂而弥野,馨香缕缕,入脾而沁心。一曲拂来,唯觉风和而日丽,八音过处,犹见鱼

跃而鸢飞……
  当年,司马迁徜徉于孔子门下,正或由此而发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乡往之”的感慨。
  孔子为后人留下了这一伟大的乐谱。也为后人的演唱留下了无尽的空间。今天,当我们面对这一人类文明的伟大宝藏的时候,我们能感觉

到其中生生不息的旋律吗?能与时俱进,演奏出具有时代特色的华采乐章吗?刚刚从“弘道门”下走过的我们,还记得先师的期许——“人能

弘道”吗?
        

 


                           孔祥伟  孔祥建


          二○○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469 seconds wid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