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孔子家族

楼主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孔子家族

一、动荡岁月中的孔子家族  
作者 : 李鹏程/王厚香  


  

    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断限,起自公元220年曹魏政权的建立,迄于公元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事实上,自184年黄巾大起义开始,统一的刘汉政权就已经崩溃,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以后,中国社会就进入了一个长期动荡的分裂时代。这一时期的特点是: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尖锐激烈,错综复杂,战争频仍,政权更迭频繁。具体说来,先是三国(魏、蜀、吴)的鼎立,接着,司马氏结束了三国分裂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西晋王朝。但西晋的统一并没有带来国家的稳定。就在西晋王朝建立不久,发生了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长期的动乱,导致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东晋政权偏安江左、南北朝长期对峙。在思想上,汉武帝以来儒学独尊的格局,由于社会批判思潮的兴起和儒学自身矛盾的发展等原因而被打破了。儒学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佛、道、儒三家纷争,互黜又互融。用皮锡瑞的话来说,就是进入了一个经学“中衰时期”(见皮著《经学历史》)。

    儒学的衰落,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其自身发展的原因。从历史上讲,自东汉末年“党锢之祸”后,很多儒家学者就开始改弦易辙,或权变其法以应时变,经学实际上就开始凋零。东汉末年长期的社会动荡,尤其是农民起义的打击,更加剧了这种动荡和衰落。汉朝中后期王充等人对儒学的激烈批判,也是儒学衰落的催化剂。

    从自身发展而言,儒学被独尊以后,尤其是东汉章帝“白虎观会议”以后,儒家经学被以法典的形式颁布于世,成为封建政府维持其统治的思想工具,儒学由一种政治伦理学变成了宣扬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的神秘说教。加之,谶纬迷信的流行,儒学又与迷信结合,越来越走向烦琐、虚妄和荒诞,难以起到原来的维系人心的作用,甚至开始危害社会。当时的士大夫多被束缚在儒家经典的章句之学中,将自己的一生都沉潜于经书的训诂与注疏中。儒学成为士人求取功名的工具,而很少有理论的创造和思想的超越。儒学已走入了歧途。

    就现实社会的情形而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一些新兴的权利集团,他们需要适合的思想作为争权夺利的理论武器。在社会的上层,出现了一个新的门阀士族阶层,他们同样需要一个新的意识形态来代表他们的理想、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而在社会的下层,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广大平民百姓,同样也需要一种新的思想理论来作为精神上的安慰和寄托。儒学显然无法满足新形式下的社会需要了。

    尽管如此,通观这一时期的历史,我们发现,儒学作为社会统治思想的地位并未完全动摇,或者说,儒学作为统治社会思想的基础仍然在起作用。这样说,自然是有根据的:

    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割据政权处理重大社会问题和研讨治国方略时,所依据的原则大都不出于儒家的观念。这只要查以下现存的文献资料就可以明白。

    这一时期的各种人物大都接受过儒家教育。《论语》、《孝经》、《诗》、《书》、《礼》等儒家经典是当时最基本的启蒙读物。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原因,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中国儒学史·魏晋南北朝卷》第32~33页(姜林祥主编,刘振东著,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与此紧密相关的是,这一时期的统治者,同样保存了一份对孔子及其子孙的热情。见之于史的有:

    《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

    黄初二年(221年)诏曰:“昔仲尼资大圣之才,怀帝王之器,当衰周之末,无受命之运,在鲁、卫之朝,教化乎洙、泗之上,??焉,遑遑焉,欲屈己以存道,贬身以救世。于时王公终莫能用之,乃退考五代之礼,修素王之事,因鲁史而制《春秋》,就太师而正《雅颂》,俾千载之后,莫不宗其文以述作,仰其圣以成谋,咨!可谓命世之大圣,亿载之师表者也。遭天下大乱,百祀堕坏,旧居之庙,毁而不修,褒成之后,绝而莫继,阙里不闻讲颂之声,四时不睹蒸尝之位,斯岂所谓崇礼报功,盛德百世必祀者哉!其以议郎孔羡为宗圣侯,邑百户,奉孔子祀。”令鲁郡修起旧庙,置百户吏卒以守卫之,又于其外广为室屋以居学者。

    《晋书》卷十九《礼志上》:

    武帝泰始三年(267年)十一月,改封孔子第二十二代孙宗圣侯孔震为“奉圣亭侯”。又诏太学及鲁国四时备三牲以祀孔子。

    《宋书》卷五《文帝纪》:

    元嘉十九年(442年)十二月丙申,诏曰:“胄子始集,学业方兴。自微言泯绝,逝将千祀,感事思人,意有慨然。奉圣之胤,可速议继袭。于先庙地,特为营造,依旧给祠置令,四时飨祀。阙里往经寇乱,黉校残毁,并下鲁郡修复学舍,采召生徒。昔之贤哲及一介之善,犹或卫其丘垄,禁其刍牧,况尼父德表生民,功被百代,而坟茔荒芜,荆棘弗翦。可蠲墓侧数户,以掌洒扫。”鲁郡上民孔景等五户人家居住在孔子墓边,免除他们的赋役,负责洒扫孔子墓地,并种植松柏六百棵。

    《魏书》卷七上《高祖纪上》:

    延兴三年(473年)四月,诏以孔子二十七世孙孔乘为“崇圣大夫”,给十户以供孔庙洒扫。

    《魏书》卷七下《高祖纪下》:

    太和十三年(489年)七月,立孔子庙于京师。

    太和十九年(495年)四月庚申,孝文帝行幸鲁城,亲祠孔子庙。又下诏封孔子二十八世孙孔灵珍(孔乘之子)为“崇圣侯”,赐食邑一百户,以奉孔子之祀。

    《北齐书》卷四《文宣纪》:

    天保元年(550年)六月,下诏改封孔子三十一世孙孔长孙为“恭圣侯”,赐食邑一百户,以奉孔子之祀。并下诏鲁郡,以时修治孔子庙宇,务尽褒崇之至。

    《南史》卷九《陈本纪上·废帝纪》:

    光大元年(567年)十二月庚寅,以仪同三司兼从事中郎孔英胐为奉圣亭侯,奉孔子祀。

    《周书》卷七《宣帝纪》:

    大象二年(580年)三月诏曰:“盛德之后,是称不绝,功施于民,义昭祀典。孔子德惟藏往,道实生知,以大圣之才,属千古之运,载弘儒业,式叙彝伦。至如幽赞天人之理,裁成礼乐之务,故以作范百王,垂风万叶。朕钦承宝历,服膺教义,眷言洙、泗,怀道滋深。且褒成启号,虽彰故实,旌崇圣绩,犹有阙如。可追封为邹国公,邑数准旧。并立后承袭。别于京师置庙,以时祭享。”

    《北史》卷十二《隋本纪下·炀帝纪》:

    大业四年(608年)冬十月丙午,诏曰:“先师尼父,圣德在躬,诞发天纵之姿,宪章文武之道,命世膺期,蕴兹素王。而颓山之叹,忽逾于千祀;盛德之美,不在于百代。永惟懿范,宜有优崇。可立孔子后为绍圣侯,有司求其苗裔,录以申上。”

    以上史料足以说明这一时期历代政府对孔子及其后裔的尊崇。《史记·孔子世家》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所述与此大致相似:“魏封二十二代孙羡为崇圣侯。晋封二十三代孙震为奉圣亭侯。后魏封二十七代孙乘为崇圣大夫。孝文帝又封三十一代孙珍为崇圣侯,高齐改封珍为恭圣侯,周武帝改封邹国公。”

    但只要检阅一下这一时期孔子家族的情况,我们就不难发现,这一时期孔子家族的世系是相当混乱的。

    根据孔氏谱书和有关典籍的记载,这一时期的世系大致是这样的:

    孔羡,字子余,褒亭侯孔完之子。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拜奉议郎,封“宗圣侯”,食邑百户(一说千户),奉孔子祀。生子孔震。

    孔震,字伯起,袭奉宗圣侯。晋武帝泰始三年(267年)十二月,改封奉圣亭侯,拜太常卿、黄门侍郎,食邑二百户。生子孔嶷。

    孔嶷,字成功,东晋明帝太宁三年(325年)袭封奉圣亭侯,食邑二千户。生子孔抚。

    孔抚,举孝廉,辟太尉掾,任豫章(治所在今江西南昌)太守。袭封奉圣亭侯,食邑一千户。生子孔懿。

    孔懿,袭封奉圣亭侯,兼从事郎中,食邑一千户。生子孔鲜。

    孔鲜,字鲜之。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九年(442年),袭封奉圣亭侯,后改为崇圣侯。生子孔乘。

    孔乘,字敬山,北魏孝文帝时举为孝廉。延兴三年(473年),封为崇圣大夫,食邑五百户。生子孔灵珍、孔景进。

    孔灵珍,曾为秘书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年)封为崇圣侯,奉孔子祀,食邑一百户。生子孔文泰、孔文僖。

    孔景进,一作灵进,生子孔白鸟、孔伏承。

    孔文僖、孔白鸟、孔伏承均失传。

    孔文泰,生孔渠,孔渠生孔长孙,均袭爵。北齐文宣帝天保元年(550年)改封孔长孙为恭圣侯,食邑一百户。后周宣帝大象二年(580年),追封孔子为邹国公,同时诏封孔长孙袭邹国公爵。孔长孙生孔英胐、孔嗣胐。孔英胐无子,失传。孔嗣胐袭爵,隋文帝时孔嗣胐为泾州司马参军,迁任太子通事舍人。生子孔德伦。

    但《宋书》卷十七《礼志四》还记载了另一个世系:“明帝太宁三年,诏给事奉圣亭侯孔亭四时祠孔子,祭宜如泰始故事。亭五代孙继之博塞无度,常以祭直顾进,替慢不祀。宋文帝元嘉八年,有司奏夺爵。至十九年,又授孔隐之。兄子熙先谋逆,又失爵。二十八年,更以孔惠云为奉圣侯。后有重疾,失爵。孝武大明二年,又以孔迈为奉圣侯。迈卒,子罶嗣,有罪,失爵。”

    孔亭被封为奉圣亭侯事又见于《晋书》卷十九《礼志上》。

    按照这一说法,东晋明帝太宁三年(325年)袭封奉圣亭侯的是孔亭,而非孔嶷。宋文帝元嘉十九年(442年),袭封奉圣亭侯的是孔隐之而非孔鲜之。此后又有元嘉二十八年(451年)封孔惠云为奉圣侯。宋孝武帝大明二年(458年)封孔迈为奉圣侯。期间又有孔亭五代孙孔继之被夺爵、孔隐之兄子孔熙谋逆失爵、孔迈子孔罶有罪失爵等。不但与孔氏谱牒的记载大相径庭,而且中间的传承关系也非常混乱。但更为有意思的是,宋人欧阳修等修《唐书》之《宰相世系表》与孔氏谱牒所记载的竟然完全相同。

    孔氏族人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孔继汾《阙里文献考》说:“今汾以臆度之,亭与靖之、继之三人,或系二十二代震之冢裔,至隐之、惠云、迈、罶等,或以大宗无人,遂取旁支代表,后因鼎祚屡移,子孙不嗣,家乘失传,殆由于此。至灵珍崛起,北朝大约由于支别,自溯祖父以接大宗。如懿、鲜,未必尽主其所封爵,或系追崇。”

    也有人认为孔鲜与孔隐之为一人,隐之为孔鲜之字。还有人认为孔鲜的崇圣侯是后人追封的。由于史料的缺乏,我们也只能存疑。但可以肯定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孔子家族的世系情况是混乱的。

    人们常说乱世出英雄,但对于孔子家族而言,这一时期却没有什么人值得炫耀的。勉强算来,见之于正史的,只有孔繰和孔衍。

    孔繰,字元鯭,三国时魏人。据《三国志·魏书·仓慈传》注引《孔氏谱》和《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齐王芳纪》记载,他是孔子之后。曾祖孔畴,字元矩。但在有关孔氏家乘中,却没有关于孔畴的记载。《三国志》中说,汉桓帝时立老子庙于苦县之赖乡,画孔子像于壁,当时畴时为陈相,立孔子碑于像前。该碑南朝宋时尚存。孔繰父祖皆秩二千石,这说明其父祖地位还是相当高的。曹魏立国之初,孔繰官任济南相,也是秩二千石,与其父祖相同。魏齐王曹芳时,孔繰官拜散骑常侍谏议大夫,正始八年(247年)十二月,曾上疏规谏齐王曹芳“但当不懈于位,平公正之心,审赏罚以使之。可绝后园习骑乘马,出必御辇乘车”。后官至大鸿胪。在仕途上超过了其父祖。生子孔恂,字士信,晋时为将军卫尉。

    孔衍,字舒元,《晋书》卷九十一《儒林传》有传。据本传,是孔子二十二世孙。祖孔文,魏大鸿胪。父孔毓,征南军司。但同孔繰的父祖一样,不见于孔氏家乘。据本传称,孔衍少好学,十二岁时就能通读《诗》、《书》。弱冠之年,公府征辟,本州举异行直言,皆不就。避地江东,元帝时引为安东参军,专掌记室,以称职见知道。东晋初,与庾亮一起补为中书郎。晋明帝司马绍在东宫做太子时,领太子中庶子。当时,诸事草创,孔衍因经学深博,又熟识旧典,对当时的朝仪轨制的制定做出了很大贡献,深受东晋元、明二帝的宠幸(时明帝尚未即位)。

    王敦专权,孔衍由于私下劝皇太子“宜博延朝彦,搜扬才俊,询谋时政,以广圣聪”而得罪了王敦,出为广陵郡太守。该郡与少数民族政权石勒部接壤,形势严峻,孔衍到任后,仍教诱后进,不因军务而荒废学业。石勒因敬重孔衍为儒雅之士而敕其党徒,不得妄入广陵郡境。太兴三年(320年),孔衍在任职一个多月,卒于任上。年五十三。

    孔衍不以文才著称,但博览群书,史称过于“少玩篇籍,善属文,博览众书”的贺循(《晋书·贺循传》)。一生著述多种,超过一百万字,《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注中多有称引。其著作有:《凶礼》一卷、《琴操》三卷(《唐书·艺文志》作二卷,《宋史·艺文志》作《琴操引》三卷)、《春秋公羊传集解》十四卷、《春秋谷梁传训》十四卷、《魏尚书》八卷、《孔氏说林》二卷(新旧《唐书》作五卷)、《兵林》六卷、《汉春秋》十卷、《后汉尚书》六卷、《后汉春秋》六卷、《后魏尚书》十四卷、《后魏春秋》九卷、《国志历》五卷、《春秋时国语》十卷、《春秋谷梁传》十三卷、《春秋国语》十卷、《汉尚书》十卷、《春秋后语》十卷等。
1楼
二、隋唐五代时期的孔子家族  
作者 : 李鹏程/王厚香  


  

    在经历了长达370年的动荡之后,公元589年,隋王朝终于灭掉了陈国,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统一了全国。在政治上,隋朝与秦朝非常相似:都是历二世而亡;都为巩固国家统一而设立了一些新的对后世影响很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都是以残暴而出名。但相对于秦朝的文化高压政策而言,隋朝无论是比较开明的文帝还是荒淫残暴的炀帝,都崇尚儒学,重视儒学,大力倡导和扶持儒学。例如,文帝仁寿元年(601年)六月,下诏:“儒学之道,训教生人,识父子君臣之义,知尊卑长幼之序,升之于朝,任之以职,故能赞理时务,弘益风范。”令各地“思弘德教,延集学徒,崇建庠序,开进仕之路,伫贤隽之人。”(《隋书·高祖纪》)《隋书·炀帝纪》、《北史》卷十二《隋本纪·炀帝纪》记载,大业四年(608年)冬十月丙午,炀帝杨广下诏:“先师尼父,圣德在躬,诞发天纵之姿,宪章文武之道,命世膺期,蕴兹素王。而颓山之叹,忽逾于千祀;盛德之美,不在于百代。永惟懿范,宜有优崇。可立孔子后为绍圣侯,有司求其苗裔,录以申上。”可惜的是,历史没有给隋王朝更多的尊孔崇儒的空间,隋王朝就在农民起义的风暴中灭亡了。

    618年,李渊父子统一天下,建立了统一的唐王朝。李唐王朝是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大发展时期,尤其是其中前期,曾创造出光辉灿烂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繁荣昌盛局面。尽管由于李氏统治者自认为是老子的后裔而崇尚道教,中唐以后,佛教也曾经盛极一时,但终唐一代,孔子及儒家学说仍处于受尊崇的地位。尊孔崇儒的史料随处可见。例如: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即诏告天下:

    “盛德必祀,义存方策,达人命世,流庆后昆。建国君人,弘风阐教,崇贤彰善,莫尚于兹。自八卦初陈,九畴攸叙,徽章互垂,节文不备。爰始姬旦,匡翊周邦,创设礼经,尤明典宪。启生人之耳目,穷法度之本源,化起《二南》,业隆八百,丰功茂德,冠于终古。暨乎王道既衰,颂声不作,诸侯力争,礼乐陵迟。粤若宣父,天资睿哲,经纶齐、鲁之内,揖让洙、泗之间,综理遗文,弘宣旧制。四科之教,历代不刊。三千之文,风流无歇。惟兹二圣,道著群生,守祀不修,明褒尚阙。朕君临区宇,兴化崇儒,永言先达,情深绍嗣。宜令有司于国子学立周公、孔子庙各一所,四时致祭。仍博求其后,具以名闻,详考所宜,当加爵土。”(《旧唐书·儒学传上·序》)

    武德三年(620年),时为秦王的李世民讨平王世充军后,天下平安,即锐意经籍,于秦府内开文学馆,广引文学之士,著名的杜如晦等十八学士,就是这时召之门下的。李世民即皇帝位后,又于正殿之左,置弘文学馆,精选天下文儒之士虞世南、褚亮、姚思廉等,各以本官兼署学士,令更日宿直。听朝之余,在内殿讲论经义,商讨政事。史书记载,“或至夜分乃罢”。(同上)

    贞观二年(628年),立孔子庙堂于国学,以孔子为先圣,以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子为先师。广征天下儒士,以为学官。唐太宗自己则多次幸临国学,令祭酒、博士讲论经史,讲毕,即增以官职。史书记载当时的盛况是:“时四方儒士,多抱负典籍,云会京师。俄而高丽及百济、新罗、高昌、吐蕃等诸国酋长,亦遣子弟请入于国学之内。鼓箧而升讲筵者,八千余人,济济洋洋焉,儒学之盛,古昔未之有也。”(同上)

    太宗又因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讹谬,诏前中书侍郎颜师古考定《五经》,颁于天下,命学者学习。又因儒学出自多门,章句繁杂,诏国子祭酒孔颖达与诸儒撰定《五经》义疏,凡一百七十卷,名《五经正义》,令天下传习。对于历史上一些著名的儒家学者,唐太宗还诏令“访其子孙见在者,录名奏闻,当加引擢”。(《旧唐书·儒学传上·序》)

    贞观四年(630年),诏州、县学皆作孔子庙。十一年(637年),诏尊孔子为宣父,立庙于兖州,给户二十以奉祀之。十四年(640年),太宗观释奠礼于国子学,诏祭酒孔颖达讲《孝经》。二十一年(647年),又诏左丘明、子夏、公羊高等二十一人,与颜子俱配享孔子庙堂。

    唐高宗嗣位,尤重文吏;武则天统治时期,取悦当时,不吝官爵,国子学生徒不再用心于经学,但贞观年间孔颖达等讲《五经》的旧例却没有改变。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年)正月东封泰山时,曾亲幸曲阜祭祀孔子,并赠以“太师”(《唐书·高宗纪》)。显庆二年(657年),高宗听从太尉长孙无忌等人的建议,将永徽年间(650~655年)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的格局重新改了回来,以周公陪武王,以孔子为先圣。《旧唐书·高宗纪》还有高宗此行增修孔子庙宇,蠲免褒圣侯孔德伦子孙赋役的记载。即使是武则天,也在天授元年(690年),封周公为褒德王,孔子为隆道公。以岁奉祀,子孙世袭褒圣侯。长寿二年(693年),以邹、鲁百户封隆道公,谥曰文宣。睿宗太极元年(712年),以兖州隆道公近祠户三十供洒扫,加赠颜回太子太师,曾参太子太保,皆配享。(《唐书·礼乐志》)

    唐玄宗李隆基更称得上是一位尊孔的皇帝。开元十三年(725年)十一月到泰山封禅,顺幸孔子宅,亲设奠祭,以太牢大礼祭孔子墓,并给近墓农户五户,供洒扫墓庭。

    玄宗开元八年(720年),下诏为“十哲”(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子路、子游、子夏、子张)坐像,配享孔子庙。绘七十子及二十二贤像于庙壁。

    二十七年(739年),诏谥孔子为“文宣王”,遣三公持节册命,以其嗣为文宣公,任州长史,代代勿绝。并辨证孔子坐像的方位,由传统的坐东向西改为坐北朝南。其诏书曰:

    “弘我王化,在乎儒术。孰能发挥此道,启迪含灵,则生人已来,未有如夫子者也。所谓自天攸纵,将圣多能,德配乾坤,身揭日月。故能立天下之大本,成天下之大经,美政教,移风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人到于今受其赐。不其猗欤。于戏!楚王莫封,鲁公不用,俾夫大圣,才列陪臣,栖迟旅人,固可知矣。年祀浸远,光灵益彰,虽代有褒称,而未为崇峻,不副于实,人其谓何?

    “朕以薄德,只膺宝命,思阐文明,广被华夏。时则异于今古,情每重于师资。既行其教,合旌厥德。爰申盛礼,载表徽猷。夫子既称先圣,可追谥为文宣王。宜令三公持节册命,应缘册及祭,所司速择日,并撰仪注进。其文宣陵并旧宅立庙,量加人洒扫,用展诚敬。其后嗣可封文宣公。至如辨方正位,著自礼经,苟非得所,何以示则?昔缘周公南面,夫子西坐,今位既有殊,坐岂如旧,宜补其坠典,永作成式。自今已后,两京国子监,夫子皆南面而坐,十哲等东西列侍。天下诸州亦准此。

    “且门人三千,见称十哲,包夫众美,实越等夷。畅玄圣之风规,发人伦之耳目,并宜褒赠,以宠贤明。颜子渊既云亚圣,雅范。”(《旧唐书·礼仪志》

    这一时期孔子家族的世系反映在正史中则有两处。一是《新唐书》卷七十五《宰相世系下》,一是《宋史·孔宜传》。概而言之,大致如下:

    孔嗣胐生孔德伦。孔德伦,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年),封褒圣侯(孔氏谱书作唐高祖武德九年)。食邑百户,朝会位同三品,免除其子孙徭役。武则天天授二年(691年),赐孔德伦玺书、衣服等。年七十一岁而卒。生子孔崇基、孔子叹。

    孔崇基,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袭褒圣侯。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授朝散大夫(从五品下)。生子孔?之。

    孔子叹,摄宁陵祀事。生子孔贤。孔贤,字元亭,孔氏谱书言其进士及第(不见于《登科记考》),曾任太子中舍人、深州刺史。定居宁陵,为宁陵派之祖。有子三人:孔蕴、孔蒙、孔蓄。均有传。

    孔?之,玄宗开元五年(717年)袭褒圣侯,历国子四门博士、王府文学、蔡州长史等。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诏追谥孔子为文宣王,改封褒圣侯孔?之为文宣公,兼兖州长史。生子孔萱。

    孔萱,袭封文宣公。历兖州泗水令。生子孔齐卿。

    孔齐卿,袭封文宣公。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诏以孔齐卿为兖州司马。时李师道叛乱,孔齐卿陷于东平,卒。生子孔惟緻。

    孔惟緻,唐宪宗元和十三年(818年),为兖州参军,袭封文宣公,奉孔子祀,恢复五十户洒扫户。生子孔策。

    孔策,明经及第,仕曲阜县尉、少府监主簿。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年),迁国子监丞、尚书博士。次年袭封文宣公。此后一段时间内失封。大中元年(842年),宰相白敏中奏请每年给封户、绢百匹,充春秋奉祀。生子孔振、孔拯、孔郁。孔拯无子,孔郁一支在三代以后定居浙江平阳,形成平阳派。

    据孔氏家谱,孔振仍袭封文宣公,唐懿宗咸通四年(863年),举进士甲科,历兖州观察判官,至刑部员外郎。孔振生子孔昭俭,历兖州司马、曲阜令。但与家谱不太一致的是,《宋史·孔宜传》说“自?之至策,五世并袭封文宣公”,“自策至昭俭,三世岁给封绢,以供享祀。”言外之意是,孔策以后,孔子子孙就失去了爵位。孔振、孔昭俭只是享受皇帝每年给的绢,来供奉孔子祭祀而已。

    孔昭俭生子孔光嗣,虽当唐末乱世,仍在哀帝天二年(905年),被任命为泗水主簿,奉祀孔子。

    孔光嗣生子孔仁玉。时值五代,军阀割据,皇帝们自然无暇顾及孔子的子孙了,定居曲阜的孔子子孙不但失去了爵位,而且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绝境,差一点绝种。据说,南朝宋元嘉年间,曾以孔景等五户为林庙洒扫户,子孙世袭。孔景等本姓刘,因在孔府当差,仆随主姓,改姓孔。到洒扫户孔末时,见孔氏子孙人枝不旺,又多流寓他处,便于后梁乾化三年(913年),设计杀害了孔光嗣,冒充孔子后裔袭封爵位,并兼任曲阜县令。这就是孔子家族史上著名的“孔末之乱”。据说,事发时,孔仁玉只有九个月大,正被其母抱着在孔林西北张羊村的外祖母家。孔末为斩草除根,率兵包围了张家,张家为了保全孔仁玉,忍痛将自己的儿子交了出去。此后,孔仁玉便改名换姓,由张家养大。孔氏谱书称,孔仁玉发奋读书,九岁时就能“通《春秋》,姿貌雄伟”。后唐明宗长兴元年(930年),有人将孔末冒充圣裔之事诉诸朝廷,经朝廷核实,孔末被诛,孔仁玉得以主持孔子祀事,兼任曲阜县主簿,中断了近二十年的孔氏大宗支始得以复爵。长兴三年(932年),孔仁玉两年考满,迁龚邱(今山东宁阳)县令,袭封文宣公。后晋高祖天福五年(940年),又改任曲阜令。后周高祖广顺二年(952年)六月,郭威攻克兖州,到曲阜祭祀孔子,同时召见孔仁玉,赏五品官服及银器、杂彩等一宗,仍以之为曲阜县令。

    可以说,隋唐五代的孔氏大宗,不但人丁不旺,也没有谁在政治上或文化上有突出的贡献。倒是迁居他处的孔子后裔更为著名。就文化上而言,隋唐是科举考试的开创时期,能否考上进士,是衡量当时一个家族的尺度之一。而在这方面,孔子的子孙们(主要是迁居外地的)显然没有辱没其祖先的名声。根据清人所辑《登科记考》统计,整个唐代,孔子的子孙中出了二十七位进士。他们是:

    孔季诩,字季和,永昌元年贤良方正科。

    孔祯,孔绍安子,登进士第。

    孔若思,孔绍安孙,明经举(《旧唐书·文苑传》)。

    孔纬,《广卓异记》引《登科记》作大中二年,《旧唐书》本传作十三年状元及第。

    孔翧,孔纬之弟,《广卓异记》引《登科记》,咸通十四年状元及第。

    孔缄,孔纬之弟,乾符三年状元及第。

    孔崇弼,孔纬之子,登进士第。

    孔舒,咸通九年登进士第。

    孔纶、孔绚,《阙里文献考》载咸通七年进士及第。未知所据,附此俟考。

    孔蝞,建中元年进士及第。

    孔戡,字胜如,进士及第。

    孔戢,字方举,举明经高第,判如高等。见《旧唐书》。

    孔温业,《文苑英华》载长庆元年登进士第,《旧唐书·孔巢父传》作孔蝞子,《新唐书》作字逊志。

    孔遵孺、孔温裕、孔遵宪,皆孔戢子,登进士第,见《旧唐书·孔巢父传》。韩愈《孔戢墓志铭》作明经。

    孔迥、孔庄,孔戢孙孔迥,孔迥子孔昌庶,孔昌庶子孔庄,自孔戢至孔庄皆进士及第。(孔昌庶,《阙里文献考》载乾宁元年进士及第,未知所据,附此俟考。)

    孔邈,乾宁五年进士及第。

    孔英,晋天福三年进士及第。

    孔振,咸通四年进士及第。

    孔昌寓,《新唐书·孔述睿传》:祖昌寓,字广成,贞观中对策高第。

    孔昌明,《阙里文献考》载光化三年进士。

    孔炅,《阙里文献考》载咸通七年进士。未知所据,附此俟考。

    孔敏行,字至之,孔述睿子,举进士,元和五年进士及第。

    上述二十七人中孔纶、孔绚、孔昌庶、孔昌明、孔炅五人只见之于《阙里文献考》,徐松云“未知所据,附此俟考”。其他二十二人中有孔纬、孔翧、孔缄三兄弟分别状元及第,这在中国科举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如果我们再仔细分析一下,还会发现,在这些进士当中,以出自孔巢父一系为多,孔蝞、孔温业、孔迥、孔庄、孔昌庶、孔遵宪、孔遵孺、孔温裕都属于这一系。与此相应的是,在唐代的孔子子孙中,也以孔巢父一系在政治上最为显赫。

    根据《新唐书·孔巢父传》,孔巢父,唐冀州(今河北冀县)人,字弱翁,孔如圭次子,孔子三十七代孙。生年不详,卒于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少时与李白、韩准、张叔明、陶河、裴政隐居徂徕山,称“竹溪六逸”。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由李季卿推荐,授左卫兵曹参军,累官至给事中,河中、陕、华等州招讨使,兼御史大夫。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受命为魏博宣慰使,前往劝说藩镇田悦及其将士归顺唐朝,田悦从弟田绪杀田悦归唐。不久,李怀光盘据河中,巢父又往河中劝说其归顺唐朝,被怀光部众所杀。赠尚书左仆射,谥曰忠。诏具礼收葬,赐其家粟帛,存恤之。

    孔蝞,字君严,孔岑父之子,孔巢父从子,孔子三十八代孙。生于唐玄宗天宝十二年(753年),卒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终年七十三岁。孔蝞从唐宪宗初至唐穆宗年间,先后任国子祭酒、吏部侍郎、散骑常侍、尚书左丞、岭南节度使等职。敢直言谏,指责时弊。在宪宗元和元年(806年)任谏议大夫时,曾上疏论时政四事:一多冗官;二吏不奉法;三百姓田不尽垦;四山泽榷酗为州县之弊。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孔蝞迁尚书左丞,不久,以老乞归。韩愈曾上书力谏穆宗挽留,韩愈之疏云:“臣与孔蝞同在南省,数与孔蝞相见,其为人,守节清苦,论议正平。年七十,筋力耳目未衰,忧国忘家,用意至到。如孔蝞辈,在朝者不过三数人,陛下不宜苟顺其求。”对孔蝞评价甚高。但孔蝞最终还是据理求退。卒后,赠兵部尚书,谥号“贞”。子孔遵孺、孔温裕,仕为天平节度使。孔遵孺子孔纬。

    孔温裕,进士及第后授补阙,因参奏党项,讨伐边乱,连岁无功,引起皇帝大怒,被贬为柳州司马。后迁尚书左丞,郸、曹、淄等州观察使等职。大中(847~859年)后,迭居显职,曾任京兆尹、天平军节度使。咸通十年(869年),上书以私财修葺曲阜孔庙,书称:“今曲阜县乃鲁国故都,文宣庙即素王故宅,兴儒之地,……宜庙宇精严,礼物俱举。近者,兖州频年灾歉,都废修营,……臣忝为远裔,望阙里而无由展敬,瞻庙貌而有愿兴工。今差人操持料钱,庙宇毁倾处,悉令修葺,皆自支费用,不扰州县。”书上获准。

    《新唐书·孔巢父传》附孔温业传,《旧唐书·孔巢父传》作孔蝞子。孔温业,字逊志,擢进士第。大中时,为吏部侍郎。后为太子宾客。

    孔纬,字化文,孔遵孺之子。少孤,依从叔父生活。多与有名者交游,才誉早成。擢进士第,后迁观察判官、监察御史、礼部员外郎、兼集贤直学士、右司员外郎、户部侍郎、御史中丞等职。孔纬性方正,疾恶如仇。随从僖宗西行到蜀,以刑部尚书判户部。又改为太子少保。朱玫叛乱,护驾有功,进拜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朱玫平,累迁尚书左仆射,赐号“持危启运保繰功臣”,铁券恕十死,又赐天兴良田、善和里第各一区,兼京畿营田使。昭宗即位,进司空。因为太学为兵火所焚,残破不堪,乃兼国子祭酒,修葺之。加司徒,封鲁国公。进兼太保。因帮助张浚请求攻打太原,张浚兵败,坐附会之罪出为荆南节度使,不久又贬为均州刺史。二人皆暗中与朱全忠交好,朱全忠为之请求,皇帝下诏听其所便,孔纬于是隐居华阴。李茂贞入朝杀韦昭度,皇帝厌恶大臣朋比结党,与藩卫之臣结交,于是又重召孔纬入朝,再擢吏部尚书,以司空、门下侍郎之职辅政。涕泣自陈衰疾不能任事,乞归田里。皇帝为之动容,诏使者送孔纬至堂视事。后来身体有病,拒绝医视,说:“天下方乱,何久求生?”不肯服药,卒,赠太尉。

    《新唐书·孔巢父传》还附有孔戡、孔戢之传。

    孔戡,字胜如,补修武尉,以大理评事佐昭义李长荣节度府。李长荣死,卢从史以别将代之,孔戡留署掌书记。卢从史稍得志,便益加骄纵,与王承宗、田绪暗中相结,想要长久连兵以固其位。孔戡劝说之,卢从史不听,孔戡于是以疾兵为借口辞归洛阳。不久,李吉甫坐镇扬州,欲召孔戡入幕府,孔戡未答应。卢从史因孔戡离他而去,三次上表诬告孔戡,皇帝下诏让孔戡以卫尉丞分司东都。不久即去世,年五十七岁。卢从史兵败后,朝廷又追赠孔戡为司勋员外郎。

    孔戢,字方举,孔戡之弟。当初,其父死难,朝廷下诏授一子为官,补修武尉,孔戢不受,让于其兄孔戡。后擢明经,书判高等,为校书郎、阳翟尉,累迁殿中侍御史,分司东都。转侍御史、库部员外郎。拜京兆少尹,再迁为湖南观察使,授右散骑常侍、京兆尹。卒赠工部尚书。

    比孔巢父一系更为显贵的是下博孔氏。因为这一支孔氏不但出了三名状元,而且其中的一名状元还做到了宰相。这在孔子家族的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下博孔氏出自关内侯孔福七世孙孔郁。孔郁东汉时任冀州刺史,生孔扬。孔扬为下博亭侯,子孙因世居下博。孔扬七世孙孔灵龟,后魏时为国子博士,生孔硕。孔硕,后魏时官治书侍御史,生子孔安。孔安,北齐青州法曹参军,生子孔颖达。

    毫无疑问,在唐五代的孔子子孙中,若论对中国文化的贡献,莫大于孔颖达了。

    孔颖达(574~648年),字仲达,唐冀州(今河北省衡水县)人,孔子三十二代孙。祖父孔硕,曾任北魏南台县丞。父孔安,官拜北齐青州法曹参军,卒赠青州别驾金乡郡公。

    孔颖达八岁时即拜师求学,习读诗书。由于他天姿聪颖,博闻强记,“诵记日千余言,暗记三礼义宗”(《新唐书·儒学传》上),不几年就精通了《左氏传》、《郑氏尚书》、《毛诗》、《王氏易》、《礼记》等儒家经典著作以及天文、历算等方面的知识,他的诗文也做得很好,是饮誉乡里的少年才子。据说,有一次,孔颖达去拜访同郡名重海内的大学者刘焯。最初,因为孔颖达年少,刘焯看不起他,及至,“颖达请质疑滞,多出其意表”,方才“改容敬之”(《旧唐书》本传),不得不佩服。隋炀帝大业初年,孔颖达二十一岁时,高中明经第,被授予河内郡博士。其时,正值隋炀帝广召天下名流云集东都洛阳与国子监诸学士们大辩论,孔颖达虽然年龄最小,却依仗渊博的学识,犀利的口才,战胜了诸名流宿儒,赢得了高第,被补为太学助教,致使那些先辈宿儒们“耻为之屈”,竟“遗刺客图之”,多亏礼部尚书杨玄感将他藏在自己家里才得以幸免(《新唐书·儒学传》上)。不久,隋朝爆发了农民起义,天下大乱,孔颖达避居武牢。

    公元618年,陇西贵族李渊、李世民父子建立了李唐政权,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都是比较开明的君主,他们深知孔子及其儒家学说对维护其统治的重要性,很注意尊孔崇儒,笼络士人。唐太宗李世民尤其如此。早在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尚为秦王时,就在秦王府开馆延请各方名士,为之出谋划策,著名的如房玄龄、杜如晦等,后来都成为一代名相。孔颖达亦是其中之一。武德九年(626年),秦王李世民发动政变,夺取了皇帝宝座。诸名士各有封赏,孔颖达被擢授为国子博士。此后,孔颖达不断加官进爵,贞观初加封为曲阜男爵,不久,转给事中。贞观六年(632年),被任命为国子司业,第二年,迁为太子右庶子,兼国子司业。同年,诏命与魏征等撰写《隋史》,被加封为散骑常侍。贞观十一年(637年),奉命修定《五礼》书成,进封为子爵,赐物三百段。十二年(638年),拜授国子祭酒,侍讲东宫。

    孔颖达之所以能如此受太宗皇帝赏识,不断加官进爵,是与其忠心报国、屡进忠言分不开的。当时,唐太宗即位不久,年轻有为,励精图治,广纳箴言,孔颖达身为孔圣之后,唐初名儒,为太宗进过不少有益的谏言。据史载,有一次,唐太宗曾问孔颖达:“《论语》云:‘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何谓也?”孔颖达回答说:这是圣人教人谦虚的话啊!一个人即使能力很大,也不应该自傲自大,仍然应该向那些能力小的人学习自己不能的事情;自己即使多才多艺,也不应自我满足,仍然应向那些才寡艺少的人学习。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才能多的人不能的事情,未必才能少的人不能;寡才少艺之人也会有自己的长处,“有若无,实若虚”,是一种谦虚的美德,作为人间君王,也应具有这种美德。“内蕴神明,外须玄默,使深不可测,度不可知”,就像《易》所说的那样,“以蒙养正,以明夷莅众”,否则,“若据尊极之位,炫聪耀明,恃才以肆”,就会使“上下不通,君臣道乘”,最终导致亡国灭君(孔继汾《阕里文献考》卷七十八)。太宗听后连连叫好。又如,贞观中,孔颖达奉皇太子承乾令撰写《孝经义疏》,“因文见意,广之规讽之道”,为当时学者称之,唐太宗也因孔颖达在东宫“数有匡谏”,而赐孔颖达黄金一斤,绢百匹。据史载,皇太子承乾每有不循法度之举动,孔颖达均犯颜直谏,以致太子乳母遂安夫人都感到过意不去,孔颖达却说:“蒙国厚恩,虽死无恨。”(同上)不但不有所收敛,反而更加心切,一时传为美谈。

    作为一名学识渊博的学者,孔颖达在学术上最主要的成就是主持撰写了《五经正义》。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等五部书籍,传说是经过孔子整理过的,解释、阐述和研究这些儒家经典的学术通常被称为经学。自孔子以后,经学便分派流传,纷争不已。汉代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魏晋时有郑(玄)学与王(肃)学之异,南北朝时又分出个南学和北学来。李唐统一之后,高祖、太宗又颇重儒学。如高祖即位之初,即诏州、县、乡之学,立周公、孔子之庙于国学。太宗即位后,亦尊经学,兴教化,广征天下儒士为学官,使祭酒博士讲经义等。但因儒学多门,章句繁杂,加之南北经学的不同,对维护思想的统一,科举取士都多有不便。于是,唐太宗便诏国子祭酒博士孔颖达、经学名家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琰等撰定五经义训,由孔颖达负责,将异说纷纭的经义统一起来,书成,太宗下诏定名为《五经正义》。它们是:《毛诗正义》四十卷,《尚书正义》二十卷,《周易正义》十六卷,《礼记正义》七十卷,《春秋正义》(或称《左传正义》三十六卷)。孔颖达还一一为之作序,“序其意义,以垂后进”(同上)。为了尽可能减少错误,准确表达经文原意,真正做到垂法后进,贞观六年(642年),孔颖达又会同撰修《五经正义》者及太学助教周远达、四门助教赵君赞、王士雄等,对原稿进行了详尽的复审,进一步提高了《五经正义》的学术质量。“卿等综今博古,义理赅洽,考前儒之异说,符圣人之幽旨,实为不朽”(《新唐书·儒学传》上),这是唐太宗对孔颖达等人的工作的肯定,也是对《五经正义》在经学史上地位的评价。《五经正义》在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重加订误颁行于世后,整个唐朝,以至于宋,凡明经取士,皆遵此本,自汉代以来因师承多门而导致的经义异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经学统一起来了,“汉学系”走到了末路,“宋学系”开始发展起来了(范文澜《中国经学史的演变》,见《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我国经学从此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孔颖达功不可没。

    贞观十八年(644年),为表彰孔颖达的功绩,唐政府将其图像刻于凌烟阁上,有诗赞曰:“道光列第,风传阙里。精义霞开,谈辞飙起。”(《新唐书·儒学传》上)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孔颖达辞世,享年七十四岁。赠太常卿,谥号“宪”,陪葬昭陵。
2楼
三、孔仁玉“中兴”孔氏  
作者 : 李鹏程/王厚香  


  

    自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封孔?之为文宣公之后,孔氏子孙代代袭封,相沿不绝。到四十二代孔光嗣时,却因社会动荡,时势混乱而失去了封爵,只在唐昭宗天二年(905年)被任命为泗水县(今属山东)主簿。这给孔庙洒扫户孔末造成了可乘之机。孔末,孔庙洒扫户孔景之后,原本姓刘,因入孔庙当差,仆随主姓,改姓孔。当他看到孔氏子孙多单传,门祚衰弱,且多流寓他处时,便想趁乱夺取权位。后梁乾化三年(913年),他设计谋杀了孔光嗣,冒充孔子后裔自荐袭爵,并兼任曲阜县令。这就是孔氏家族史上著名的“孔末之乱”。当时,孔光嗣之子孔仁玉已经九个月了,据说,正巧被其母抱着在孔林西北张羊村的外祖母家,孔末为斩草除根,率兵包围张家,逼迫交出孔仁玉,张姥姥舍己救圣人之后,将自家的孩子交了出去,救下了孔仁玉。从此,孔仁玉改名换姓,由张家抚养成人。

    后唐明宗长兴元年(930年),有人上书皇帝,揭露孔末之乱的真相,奏明孔子嫡系裔孙孔仁玉仍在,藏在其外祖父家。此时,孔仁玉已经十九岁了,博通六经,为人严整,处事果断。明宗皇帝李禀经过调查核实,确信奏报属实,遂下令处死了孔末,命孔仁玉主持孔子祀事,兼任曲阜县令。长兴三年(932年),改曲阜县为龚邱县,孔仁玉改任龚邱令。同年,孔仁玉被封为文宣公,主持孔子祀事。

    后晋高祖天福五年(940年),诏改龚邱县为曲阜县,孔仁玉仍为曲阜县令。后周太祖广顺二年(952年)六月,郭威攻克充州,随即到曲阜阙里孔庙祭祀孔子,到孔林祭拜孔子墓,孔仁玉被召见,赐五品官服以及银器、杂采等一宗,同时还被委任为曲阜县令,兼监察御史。

    后周世宗显德四年(957年),孔仁玉去世,赠兵部尚书。

    孔仁玉之后,孔氏子孙繁衍不息,先是分为五位,又分为二十派,再分为六十户。孔氏子孙为纪念孔仁玉的功德,追尊他为“中兴祖”,并特意为他建造祠堂“报本堂”,在家庙中供奉他的牌位,岁时祭祀。
3楼
这么好的帖子,推荐!
4楼
好全呀!不简单!了不起!!!!
5楼
应该加精了!!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625 seconds wid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