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孔氏大宗世系探讨

楼主
南北朝孔氏大宗世系探讨
[P]孔氏传承明晰,举世公认。但是由于史料缺失,南北朝时期的孔氏袭封看起来有些混乱,本次续修也未能解决,只得存疑。今天翻阅一些资料,作以下猜测。[/P][P]汉、魏、晋鼎革虽然时局混乱,但是由于三朝政权是继承关系,孔氏封爵世袭至二十二代震史书记载明确,也与孔子世家谱相符。但后来东晋偏安江东,南北分治,战乱不绝,导致孔氏世袭记载晦暗不清。这时期的孔氏家谱记载也与史书有出入。[/P][P]西晋灭亡后,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建立东晋,北方大族纷纷南迁。孔氏也随着难民潮避居江东,主要在会稽聚族而居,并很快成为南方望族。东晋朝廷为确立其华夏正统地位,凝聚汉人抵抗外族入侵,继续封赏门阀世家。于是在东晋明帝太宁三年封孔亭为奉圣亭侯。但是孔氏家谱载为孔嶷。一说孔嶷即孔亭。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封孔靖之为奉圣亭侯。至南朝刘宋又封孔亭五世孙孔继之为奉圣亭侯,但由于其“博塞无度”,改封孔隐之。不过孔隐之孔子世家谱载为旁支孔彪之后。而《晋书》记载孔隐之高祖二十二代孔衍为二十代袭封褒成侯孔完的三弟孔文之孙。孔隐之后因侄儿孔熙先谋反失爵。刘宋再封孔惠云、孔迈、孔荂。但是这些人的世系不明了。孔继汾认为他们都可能是旁支。而我想也可能是被罢爵的孔继之子嗣。[/P][P]刘宋继承者齐、梁两朝没有对孔子后裔袭封的记载。到了陈朝《南史》记载有孔英哲袭封奉圣亭侯。[/P][P]在北朝对孔氏封爵以孔乘始。《魏书》载:诏以孔子二十七世孙孔乘为“崇圣大夫”(官职)。从“崇圣大夫”这个职位来看,我想可能表明孔乘多半不是宗子。到二十八代孔灵珍才封为侯爵。从此孔氏才恢复明晰的传承。[/P]
1楼
[P]宋书 列傳第二十九  劉湛範曄[/P][P]     默之--熙先--桂甫--白民[/P][P]         --休先[/P][P]         --景先[/P][P]         --思先[/P][P]     皆因谋逆而被诛,如是该支后,最大可能就是尚的子嗣了.[/P]
2楼
[P]如果孔默之等为十六代尚后,默之高祖二十二代孔衍与会稽二十二代孔潜则为同祖父的堂兄弟。孔潜为汉末献帝少傅,而孔衍为东晋明帝师,俩者相差有百年。这如何解释。[/P][P]《晋书》和《成化谱》的记载比较可信。十九代褒成侯孔[FACE=Times New Roman][SIZE=10][SIZE=2]曜子三,完、赞、文。二十代完袭爵,赞守庙,文魏大鸿胪。二十一代毓魏征南将军,二十二代衍东晋中书郎。而此后隐之继任奉圣亭侯,更加说明他们的大宗近支身份。[/SIZE][/SIZE][/FACE][/P]
3楼
[P][FACE=Times New Roman][SIZE=10px][FACE=Times New Roman][SIZE=10px][SIZE=2]有人认为孔文为孔乂之讹,两者为同一人。但是史书中俩人的官职不同,孔乂为谏议大夫,而孔文为大鸿胪。另外让人疑问的是祖父孔乂为三国魏官员,孙子孔潜却是汉末人物。这祖孙两人的年龄相差是否太近了?[/FACE][/SIZE][/FACE][/SIZE][/SIZE][/P]
4楼
我说的"尚"是二十七代的尚,淳之的长子.
5楼
[P]孔继之“博塞无度”只是个人品行问题,而孔熙先谋反则是诛族之罪,不可能再从淳之一系中安排继承人的。你只要回忆一下文革期间的株连就可以想象那时的情形了。所以我认为孔惠云等还是从孔继之的后人中选拔,或者从孔潜后裔中选拔。[/P][P]关于孔潜,《世说》中讲他是八代魏相孔斌(孔谦)的十四世孙,这样算来他就是二十一代,而不是二十二代了。同时非常奇怪,为什么说他是孔斌的十四世孙,而不是更有名望的孔霸,或近代孔彪的多少世孙呢?是不是另有失传的世系呢?[/P]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d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