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乡愁

楼主
[转帖] 乡愁
                      作者:(台湾)于光中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楼
《乡愁》作者余光中教授简介
   余光中(1928年 ~ )教授,祖籍福建永春,生于南京。1947年后就读于金陵大学外文系,厦门大学外文系,1949年后在台湾大学外文系求学。1958年赴美国爱荷华大学进修。先后在美国、台湾、香港等地任职,1984年返台任教。其诗作具有浓郁的中国意识和深厚的历史感。
2楼
《乡愁》的艺术美赏析
 1,意象美

    乡愁是一种普遍存在却又难以表达的抽象情感。作者从悠远的时空中提炼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具体的意象,巧妙地表达了这种欲说还休,难以言尽的情感,诱发了读者多方面的联想,出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这四个意象层层递进,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故国深沉的怀念。

2,结构美

   全诗共四节,借助时空变化来组诗。从形式上看。四节结构一样,每节诗中句数、句式、字数完全相同,同一节中三短一长。长短有致,使诗歌富于变化,给人以美感。

 3,音乐美

    全诗每节都和谐对称。其中“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头” 反复了四次,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都在同一位置上叠词运用,使全诗读起来有一种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

3楼
  我喜欢唐诗宋词,对白话文的诗不太喜欢,因为许多白话文诗味同嚼蜡,不是无病呻吟,就是故弄玄虚。让人念念不忘的好诗,象情真意切的《周总理,您在哪里?》,读初中时就被打动的《我思念北京》,实在太少。但是,余教授的《乡愁》却深深地打动了我,读起来一唱三叹,赞美不已。忍不住转帖出来,与宗亲们共享。  

  《乡愁》的思想性一目了然,自不必品说,艺术性已有上面的赏析。我想说的是:读《乡愁》,让我想起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这种把抽象的很难说清楚的情感,用人们可见,可听的具体事物巧妙表达出来的技法,可谓从古到今一脉相承。道理讲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那么容易。因此,谁能做到,做得出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谁就让人赞叹,青史留名。

4楼
经过德灿老师这一点拨,细品之下这首诗真的很不错!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d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