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孔子文化研究协会---开发漆桥老街、重修孔氏宗祠开始启动

楼主
高淳孔子文化研究协会---开发漆桥老街、重修孔氏宗祠开始启动
6月22日上午,高淳孔子文化研究协会在漆桥镇漆桥村委会议室召开会议,通过开发漆桥老街、重修孔氏宗祠的决定,高淳县委常委、县人大常务副主任、高淳漆桥孔子文化研究协会名誉会长孔德华、漆桥镇党委书记陈斌参加会议并讲话,高淳县漆桥镇开发漆桥老街、孔氏宗祠重修工作正式启动。

会议由高淳孔子文化研究协会会长孔长云主持,高淳孔子文化研究协会副会长、漆桥镇镇长宋卫星、漆桥村老年协会代表参加会议,会议一致通过,增设南京环达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协会理事孔令虎、江苏年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协会理事孔有年为常务副会长,成立开发漆桥老街、孔氏宗祠重修办公室,南京老孔家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协会理事孔维森为办公室主任,孔令虎、孔有年、孔令兴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全面负责开发漆桥老街和重修孔氏宗祠工作。

漆桥老街历史悠久,据《孔氏宗谱》和《民国高淳县志》记载:漆桥镇汉代前称“南陵”。汉哀帝三年(公元前3年),丞相平当为避王莽之乱,隐居漆桥,在南陵地溪河上构木桥通行,为防腐朽并在桥上施以丹桥,俗称“漆桥”,这就是漆桥的来历。宋德祐年间(公元1326年)孔子后裔五十四世孙孔文昱几经辗转,居住漆桥,繁衍了高淳县近3万孔子后裔,现在漆桥老街的居民95%以上是孔子后裔,是世界上较大的孔子后裔居住地,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漆桥老街,全长500米,东、南、西三面环水,外围纵长1000余米。主街弧型延伸,巷道对称,整个平面布局类似蜈蚣之型。漆桥老街建筑造形为砖木结构,抬头观望,屋檐外挑,对门间宽不足1米,单位、体建筑三开间,两侧部分以木板作墙,临街门面仍保留了木板矮墙。二层临街设骑楼、花窗。布局前店后宅,上、下两层,数进纵深百余米。深入里弄探首凝望,不少老式住宅的面墙,仍保留了砖砌对称气流通风窗,俗称“眉高眼低”;富户人家门位砌厚墙,外有门罩,内设“门池”和防盗撑门杠龛,这类明代造型,作为江南古民居风格已稀有难觅。综观老漆桥镇大街小巷,实有青石路面一线天、“小巷深处有人家”的一派古朴幽雅意境。漆桥老街建筑装饰与发达地区比较虽不那么精美,但从巷边、路旁遗存的古井圈、古碑、石磨盘、石臼、砖石雕以及“孔氏宗祠”、“平家池”等遗迹中,折射出一曲曲古镇风华。漫步其间,仿佛时代倒流,外地难觅的铁匠铺铁锤声今却在街区叮当回荡。手工豆腐作坊散发出来的豆汁清香,商店内老式木制柜台,竹匠店现编现卖各类农具、箩筐,更为漆桥老街增添了几分古韵。据《高淳县志》卷十三记载: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衍圣公委员建孔氏宗祠,原孔氏宗祠,依中轴线前、后五进,两侧厢房计72间,可惜这处明末建筑毁于战火。现在的漆桥老街,陈迹苍桑,步步是景,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旅游资源,漆桥镇政府已将开发漆桥老街纳入了今年的规划之中。

陈斌在会上通报了今年漆桥镇的5个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希望开发漆桥老街、重修孔氏宗祠与新农村建设、漆桥特色名村建设整合资源,做到资源共享,有机结合,并表示漆桥镇党委、政府将全力以赴,支持高淳孔子文化研究协会开发漆桥老街、重修孔氏宗祠。

孔德华在会上强调,高淳孔子文化研究协会成立以来,在全县乃至全国有了一定的影响,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开发漆桥老街,重修孔氏宗祠可以弘扬孔子文化,发展旅游产业,振兴商贸经济,实现富民强镇,打造文化品牌,推动漆桥镇的经济发展。

下午,孔氏宗祠重修办公室全体成员在南京环达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召开办公会,与会成员就下一步如何开展漆桥老街开发、孔氏宗祠重修工作进行了商讨,决定孔令虎、孔有年负责与政府的协调、项目规划设计,孔维森负责注册开发公司、筹集规划设计费。

1楼

[img]../images/fileType/jpg.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2008/06/23/163201.jpg[/imga]
上午会议现场
[img]../images/fileType/jpg.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2008/06/23/163100.jpg[/imga]
下午筹建办公室成员第一次会议
2楼
漆桥族人企盼已久的家祠复建终将付诸实施了,这不但是漆桥族人的喜事,也是我们全体族人的喜事.在此谨祝工程进展一切顺利.
3楼
不知是否按原有格局进行?
期待!
4楼
高淳孔姓应当光大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625 seconds wid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