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儒商始祖子贡文化研究高峰论坛暨儒商始祖子贡祭拜仪式实施方案

0楼
[P][IMG=0,absMiddle]http://www.qhwhyj.cn/wy-2/e/etp/200710293412725.jpg[/IMG][/P][P] [/P][P][B]张庄真墓吊子贡[/B]

  的确该到张庄子贡墓前凭吊一番了。

  站在张庄村村口的马路边向东北角举目望去,一片树叶葱郁的杨树傲然挺立在旷野之中,显得苍茫而静穆。记者踏着泥泞的小路,怀着紧张而又神圣的心情慢慢地走近了这位历史名人墓地。穿过羊肠土路,在一片花生地中间,一块方方正正的石碑映入记者的眼帘,上刻“子贡墓”三个大字。钻进紧靠石碑的玉米地,在地中间终于找到那块当年子贡墓被破坏时仅存的《改正先贤黎公墓祠记》石碑。石碑高约4米,宽1米 ,上面镌刻着当年浚县县令昭告天下确定子贡墓在张庄的碑文。我们在玉米地里向北摸索了好一阵子才钻出来,举目望去,一个直径约20米、高七八米的土丘在一片花生地中央凸立着,这大约就是子贡墓遗址了。土丘上生长着许多杨树,杨树下则长满了野草,不知道的路人肯定不会将这座土丘与著名的子贡墓联系在一起。坐在花生地边的一块石头上,仰望着子贡墓,记者想起了马金章先生讲述的有关这块“风水宝地”的传说。

  子贡祖宅位于县城南大街,可他死后为何不埋入祖茔,却葬于离县城三四公里外的张庄呢?马先生告诉记者,之所以将子贡坟置于张庄,当时还涉及到“风水”等很多因素的考量。

  据考证,黄河曾流经浚境近1800年,张庄就位于黄河故道。黄河虽多次决口,但河水流至张庄南半公里便叉开东流,至后嘴头村北汇合,两叉道当中形成一个宽两公里、长约10公里的旱堤。河堤南高北低,状如卧龙,俗称“龙虎堤”。传说每遇黄河发洪水,堤随水长,故又称为“活堤”。至今,张庄一带还流传着“黄河水,四下流,淹不了张庄后嘴头”的顺口溜。张庄村三面环水,且地势又高,位居“龙虎堤”之首,可谓当时人们眼中的风水宝地。因之,端木子贡作为春秋时期浚县一带的名门望族,选择“龙头”之地作坟地就在情理之中了。

  现在的人们可确认子贡墓位于张庄村无疑了,但是自元末至明末的长达220年的时间内,人们一直把大伾山南麓的荒丘错认为真墓来祭拜子贡,伪墓处的子贡祠堂也越建越大。

  直到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宁时馍出任浚县县令,他根据史料记载和实地考察,终于在张庄找到了真正的子贡墓。于是,宁时馍报请郡台,平掉了假墓,又将子贡石像移回张庄,在原址重建墓祠,并立《改正先贤黎公墓祠记》碑,以记其事。

  据子贡研究者马金章先生介绍,未被捣毁前的张庄子贡墓祠坐北向南,南端有石坊,为“四柱三间”式结构建筑,向北穿过大门即是祠院。甬道直达正殿,石马、石羊、文武翁仲排列左右,雕刻精致,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正殿后面的子贡墓高3米多。整个墓园占地30余亩,古柏参天,百株有余。自明清至今,每逢农历二月廿六日(子贡生日前一天),张庄子贡墓祠前大会上,附近村庄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持酒登堂祭子贡”,表达了百姓对先贤圣哲的敬仰之情。对这座原本古朴庄严的古墓祠,现在也只能通过研究者或是见过此墓祠的老人了解其原有结构和概况了。

  据张庄村村支书张书忠介绍,1958年,浚县在临近子贡墓处开挖了大公河,随之而来的便是“千船万吨”工程,而造船需要大量的木料,遂就地取材将张庄子贡墓祠前的百余棵古柏砍伐殆尽。后来,“文革”时期“破四旧”,子贡墓祠被列入了“四旧名录”,进而墓冢被掘,石马、石羊被毁坏。马金章先生说:“后来,河南省召开的‘批林批孔’大会就是在张庄村子贡墓前举行的。”他还告诉记者,子贡墓在1973年就被浚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短短几天的浚县之行,记者连续寻访了子贡有关古迹,像是在历史长河中走了一遭,也对这位名垂千古的浚县名人重新认识了一番,既感叹子贡生前巨大的成就,也为相关遗迹未能被完好地保存而唏嘘。
      来源:[URL=http://wb.hbrb.com.cn/html/2007-09/12/content_12644.htm][B][COLOR=#0000ff]淇滨晚报2007-9-12[/COLOR][/B][/URL][/P][P] [/P]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625 seconds wid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