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北京卜氏话世谊
作者:孔卫东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334  更新时间:2007/6/5 0:51:42  文章录入:孔卫东

卜氏家族为“孔门十哲”卜商(子夏)的后裔。今天有幸在北京燕山大酒店见到了卜氏宗亲网站长卜殿磊(宪)。殿磊世亲,青年才俊,年方三十即挑起卜氏网站建设、家谱研究和宗亲联谊活动的重担。虽然素不相识,但是两千多年来的家族世交使我们一见如故。他介绍卜庙卜府虽然破旧但是还被保留了下来。卜氏末代奉祀官岁虽年逾不惑,但仍然守庙不懈,热心于家族事业。卜氏人口普查数据为96万,但是其中有大量非卜子后裔。卜氏目前已经在山东巨野注册成立了卜子研究会。今年元旦在北京召开联谊酒会,有百宗亲从全国各地赶来参加。殿磊认为儒家圣裔家族应该加强交流积极参与儒学的推广和传播。我向他介绍了今年来各家族间的交流活动,并非常期望卜氏能够尽早参与儒家大家庭的交流活动。孔氏宗亲网今天已经建立了与卜氏宗亲网的链接。

卜殿磊、孔卫东、孔德善在酒店合影




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是孔子后期学生中之佼佼者,才思敏捷,以文学著称,被孔子许为其“文学”科的高才生。子夏为学时,因常有独到见解而得到孔子的赞许,如其问《诗经》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一句,孔子答以“绘事后素”,他立即得出“礼后乎”(即礼乐产生在仁义之后)的结论,孔子赞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言《诗》已矣。” (《论语·八佾》)

子夏才气过人,《论语》中保留了他的许多著名的格言,如:“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百工居其肆以成其言,君子学以致其道”;“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等等。

孔子去世后,子夏至魏国西河(济水、黄河间)讲学,“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厘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 (《史记·儒林列传》),还做过崇尚儒学的魏文侯的老师。汉代以来,学者大多认为,儒家的经学最初主要是从子夏一系传授下来的,如东汉徐防说过:“《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始自子夏。”

子夏晚年,因丧子而哭之失明,离群索居。唐玄宗时,被追封为“魏侯”,宋代时又加封为“河东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