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在9.28家祭之前
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全体族人共勉!!!
-
【提要】北宋末年,孔子四十八世孙、袭封衍圣公孔端友南渡,形成孔氏南宗。元代孔子后裔在江南分布日益广泛,除了衢州的孔氏南宗以外,还有平阳孔氏、临江(清江)孔氏、黟县孔氏、溧阳孔氏等。象中国历代王朝一样,元王朝通过对孔子的尊崇,体现其统治的合法性,孔子后裔自然受到优待,江南孔子后裔充分利用有关优待政策, ...
-
前言家族研究对中国历史研究来说,具有重要作用。这是因为 中国家族组织始终贯穿于中国历史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本文试以南朝时期会稽孔氏为个案,研究家族集团历 史,简述其在南朝发展中的兴衰历程,从而窥见中国古代家族 集团在中国古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东晋时期会稽孔氏与东晋政治 见会稽孔氏并不是南 ...
-
孔子塑像端坐于孔庙内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福建福鼎西昆村的一所传统文化学校里孩子们正在认真诵读《三字经》,稚嫩的读书声仿佛又将大家带回到了久远的年代,心灵再次被那延伸了千百年的文脉叩开。
西昆是江南最大的孔子后裔聚集地,被列为福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全村四百多户两千多人口中, ...
-
孔闻詩 字知言,又字四可,号过庭,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二代孙,属盛果户。
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孔闻诗考中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孔闻诗与族兄弟孔闻謤同榜考举进士(三甲二百七十四名),初授中书科中书舍人。
崇祯元年(1628年)孔闻诗任礼科给事中,他曾向崇祯帝条上吏治、边防等八事,以革新政治,即 ...
-
姓氏堂号是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重要标识,主要源自祖先功绩、典故或郡望地名,用于彰显家族历史、凝聚宗族认同。
姓氏堂号起源于古代名门望族为标识身份而设立。堂号包括郡望总堂号和自立堂号。其中最早的堂号是玉树堂。 出自《晋书·谢安传》。至唐代,宋代逐渐兴盛,明清时期成为普遍现象。清代科举,童生经县、府、院三 ...
-
启圣王叔梁纥、姓孔、名纥、字叔梁,春秋时称对方用名和字.故史称叔梁纥,是圣祖孔子的父亲.
叔梁纥于宋代真宗追封为“齐国公”。元至顺二年又被加封为“启圣王”。明世宗嘉靖九年改称叔梁纥为启圣公。清世宗雍正元年,加封叔梁纥为启圣王。
《孔子编年》说,叔梁纥是一个“以勇力闻诸侯”的“武士”。叔梁纥的身份是陬邑大 ...
-
知道孔鲋吗?
知道焚书坑儒吗?
知道鲁壁藏书吗?
知道大泽乡农民起义吗?
知道吗?
知道孔贞栋的吗? 蝌蚪出从古壁中,至今大地书文同.能理解吗?
-
《史记》: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译文:
太 ...
-
淮阳只因人文与风景俱佳,古往今来倍受世人瞩目和青睐,虽历经数千年风雨和战乱的洗礼,小城始终难改其分外妖娆之美色。这片神奇的土地,在她孕育了灿烂远古文明的同时,也因此吸引着历史上众多名人或祭祀,或居住,或游玩,或访友,或长眠……最后这个词虽说有点不雅却也是不争的事实,今天咱们就以故事的形式来讲 ...
-
2021-11-8 紫溪老人 来自江苏 池州人网
少保孔文忠公乡贤传
(载在《县志》、《郡志》)
【摘要】孔贞运于1619年廷试榜眼,官至内阁首辅,加封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以圣裔国师享誉朝野,凭道德文章名冠士林,居宰辅之位匡扶国家,借隐忍气度称雄天下。并分别担任1625年会试副考官,1627年、1637年会试主 ...
-
https://mp.weixin.qq.com/s/rkP_z0viIq-GMklbiZqLSA
-
孔氏实录
多读些孔家书,从历史中寻找影子
-
马志超 古代文明研究 2024年11月11日 13:52
作者简介:马志超(1991年—),河南汤阴人,西南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信阳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明史(侧重明代户籍制度),在《史学月刊》《安徽史学》《历史档案》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提 要:明代先贤裔的户籍有别于普通编户,单独编为儒籍。它在 ...
-
🌕浦东中秋起义:反清义军的英勇抵抗💪
📜1645年,明朝灭亡后,清廷下令“薙发令”,要求男子剃发留辫子。👩🦰👨🦰在这一背景下,松江府上海县长人乡(今浦东)的一支反清义军在周浦孔思的领导下,发动了中秋起义,对抗剃发令。🗡️
💥义军与清兵在腰路一带展开激战,虽然孔思的起义军英勇抵抗,但最终不敌清兵,孔思 ...
-
孔邈,文宣王四十一代孙。身长七尺余,神气温厚。登进士第,历校书郎、万年尉,充集贤校理,为谏议大夫,以年老致仕。(案:《孔邈传》,原本残阙。考《册府元龟》云:乾宁五年,登进士第,除校书郎。崔远在中书,奏为万年尉,充集贤校理,以亲舅独孤损方在廊庙,避嫌不赴职。)
孔邈系到底去了哪里?这是个历史迷雾,有谁 ...
-
武德二年,始诏国子学立周公、孔子庙;七年,高祖释奠焉,以周公为先圣,孔子配。九年封孔子之后为褒圣侯。贞观二年,左仆射房玄龄、博士朱子奢建言:"周公、尼父俱圣人,然释奠于学,以夫子也。大业以前,皆孔丘为先圣,颜回为先师。"乃罢周公,升孔子为先圣,以颜回配。四年,诏州、县学皆作孔子庙。十一年,诏奠孔子为宣 ...
-
孔姓有鲁国堂、致中堂、东鲁堂、阙里堂、至圣堂、泗水堂、诗礼堂、圣达堂、达秀堂、敦本堂、报本堂、谦益堂、诒燕堂、继述堂、芝荷堂、博观堂、绳启堂、育麟堂、绍麟堂、
炊经堂、合敬堂、怡美堂、玉书堂、玉振堂、积善堂、忠恕堂、凝祉堂、凝静堂、凝道堂、凝远堂、慎远堂、世思堂、世泽堂、世德堂等堂号。
还有什么.大 ...
-
苏继白2022-12-03 20:10·江苏
宋元时期,统治者出于尊孔崇儒的需要,出台了一些优待孔子后裔的政策,家谱中记载了大量的人“以白身最长”、“以孔氏恩例”等被朝廷授予官职,从此进入仕途。
一、宋代以前对孔子后裔的选拔
自从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采纳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