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宗亲网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总版主
  • 级别
    • 职务总执事
    • 财富1
    • 积分7367
    • 经验103783
    • 文章6291
    • 注册2003-09-18
    光文講堂手記 7
    [P][ALIGN=center][SIZE=3][FACE=黑体][COLOR=#084487][SIZE=4]光文講堂手記〔七〕[/SIZE][/SIZE][/COLOR][/FACE][FACE=Arial][COLOR=#637160][SIZE=1]([/SIZE][/COLOR][/FACE][/ALIGN][/P][P][SIZE=3][/SIZE] [/P][P][SIZE=3]有人反對我老講天與天道,特做如下回應:[/SIZE][/P][P][SIZE=3] [/SIZE][/P][P][SIZE=3]人類的生活總是離不開物質,離不開衣食住行,離不開柴米油鹽,人類學習的首要任務,甚至於是終生任務,就是要學會自己處理及解決衣食住行的問題。這問題涉及面相當廣大,它可以包括最初的如何進食如何穿衣;進而如何烹飪如何搭配衣服;進而如何種植蓄養如何取得布料;…這又涉及如何分工,如何組織生產,如何交易回收成本;涉及許許多多人與人之間的合作與爭鬥。這樣一層一層往外推,無疑可以涵蓋人類生活的大部份,但這種物質生產與消費的問題,卻不是人類生活的全部,人畢竟不是豬與狗,只要有衣穿有東西吃就可以。人類還特有一種向上的追求,衣食除吃飽穿暖外,還要求其精緻美觀,有身份有尊嚴,有思想有品味。孔子有句話謂“下學而上達”,學總是學日用常行,學衣食住行之生產技術,學看得見摸得著的事務。但因為人有靈性,人有向上之追尋,任何的生活與學習,都將引發向上的思考。這種向上的追尋,開展出人類的美學思考.科學思考.哲學思考.倫理思考.宗教與神聖事務的思考。這些思考與信念又回過頭來,協助並引導人們衣食住行的生產與消費,幫助人們建立生活與生命的價值感.意義感。這樣我們就有了文明與文化,也有了人類的全部生活與追求。[/SIZE][/P][P][SIZE=3]孔子 “下學而上達”的教言,用另一種方式表述就是世俗凡庸的需要與神聖靈性的需要,共在共成,互涉互入。既不可以如佛教那樣定人間為空為苦,不勞不作,不婚不育,要捨要離。也不可以學世俗人間匹夫匹婦,唯知金錢與利益.生產與消費。儒學中庸之道,不捨人間萬事,但投身人間萬事的學習與處理,卻並不是要埋首人間,不問天地與萬古。當下與萬古,天地與人間,人間與個我,實如太極之陰陽,不捨不離,共在共成。學為人之道,並不是要捨棄祭祖拜天地之神聖追尋。而追問天地之神聖存有,也並不是什麼迷信虛無,想成仙成神。凡庸與神聖本來就是人類生命的本色,每個人都生於凡庸,每個人都生活於日用衣食之間,但每個人都有夢想,都希望在凡庸中尋找動人心魂的愛與美,真與善。這就是一種向上追尋,不管此追尋有多少成功,追尋本身就可以使平凡的生活有了夢,有了價值,有了光輝。試想工作只為了衣食,生活只為了衣食,這人生將會多麼無趣與無聊?[/SIZE][/P][P][SIZE=3]因此談天與論道,既是上達之一機,也是人性夢想所必有的追尋,有此向上之機,凡庸之日常生活,也可以彰顯出神性之美。凡庸的挫折與苦腦,也可以在天命的皈依與照臨下得到安慰與化解。而自己人生的大夢與大愛,就有了定位與依止,可以自在安祥,樂天知命矣![/SIZE][/P][P][SIZE=3]還有人主張:“用那些我们想去影响的人的眼光来看”是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可采用的最好的思考原则,希望能站在我们的立场上想想我们对你讲课的希望。[/SIZE][/P][P][SIZE=3]當然能設身處地,換位思考,對人際之溝通非常有用。但是禮者不過人情事理之宜,不同的人,不同的場域,不同的角色,不同的事務,就必須相應的改異其禮,斷不可以一禮通吃,一禮到底,不管任何人.任何事,都一樣看待與處理。因此,到官府求人寬大處理的換位思考;應徵工作的換位思考;銷售商品的換位思考;與教學上的換位思考顯然是非常不相同的。在以上的一些情況中,其目的為了求得自我利益,不管道與理究竟是什麼,只要達到目的就算成功。但是教育卻不是如此,老師主要不是求取自我利益,反而是求取學習者的利益,要讓學習者聞他所未聞,知他所未知,講授方式固然可以靈活,但目的卻是求道明理,不是一味求取學習者的愉悅。所謂“忠言逆耳”,聰明的老師可以為了賺取學費,哄著學生,講一些學生愛聽的話。可是負責任的老師卻不可以如此,韓愈所謂“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與學是對天地人間的追問,是對人情事理的探索,因為宇宙無比的雄奇,人間多少的艱難,學習必定會是個艱難旅程,能快樂最好,但不快樂也不能退縮,也不能半途而廢。[/SIZE][/P][P][SIZE=3]人還有一種物以類聚的習慣,一個人生活於特定時代中,從小受到制式教育的考試與灌輸,逐漸形成其知識結構,思維定式,甚至信念體系,這些東西隨著歲月而更加牢固,所以中老年人特別難以學習。學技術動作也比較遲鈍,但畢竟與信念不衝突,不引起反感。可如果學思想類的東西,這些人總會用原有的知識與信念體系,去衡量師說之對與錯,可接受與不可接受。其結果就是先入為主,受限於原有的知識與信念,對相異的事物總採用否定排斥的處理態度。此排斥不一定是師說有誤,但做為評判者的立場,當然不可能是自己錯,結果只能是老師錯。如此一而再的堅持原有知識與信念,新的.異質的觀點進不去,如何能自我提升與擴大呢?[/SIZE][/P][P][SIZE=3]要破除或降低學習者原有知識信念的排斥力,簡便的方法就是加強老師的權威性,老師如果很有錢.很有權.或很有名望,就很容易讓學習者不敢隨便排斥師說,反過來檢討自己的原信念,從而取得學習成果。[/SIZE][/P][P][SIZE=3]可惜我三者無一俱備,學習者的挑戰與反對,的確是理有固然,事所必至。還好我無求於學費,無求於跟隨與信從,“若言下相應,即共論大道。若實不相應,合十道歡喜”,如此而已![/SIZE][/P][P][SIZE=3]孔子2560年6月6日[09]  皮介行 寫於 光文講堂[/SIZE][/P][P][SIZE=3] [/SIZE][/P][P][SIZE=3]◎   附記:做為儒學的學習者與傳播者,我當然不敢說十分盡職,但願意就力之所及,為儒學的復興添磚加瓦。所謂“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如此而已![/SIZE][/P][P][SIZE=3]◎寫此手記時在〔儒學聯合論壇〕看到李猛先生寫的“       奥古斯丁的《论教师》------指向事情本身的教育“一文,覺得很有參考價值,就依己意加以摘要如下,供朋友們參考:[/SIZE][/P][P][SIZE=3]  奥古斯丁認為:最伟大的哲学家仍然不能向我们指明通向永久幸福的道路。   [/SIZE][/P][P][SIZE=3]    一 说话与教育[/SIZE][/P][P][SIZE=3] 当我们说话时,我们要么是在教给人东西,要么是在从别人那里学习东西。我们通常认为,教育包含两个同时发生的过程:教与学。教育就是“教师交给学生某些东西”。因此,教育需要探讨的不过是(1)哪些人才是真正的教师;(2)什么样的学生才能够学习到东西;(3)什么样的东西是可以教和可以学的。[/SIZE][/P][P][SIZE=3]我们通常都假定.教师教的东西自然也是学生学的东西,教育的成功取决于这个传授过程的成功,取决于教的过程和学的过程的一致性。根据这样一种“机械”模式,所谓“教育”就是“传授”, “拿到”就是“学会”,而“拥有”就是“知道”。在柏拉图的对话那里,我们似乎也不过一次次见证了苏格拉底式的教育的失败。苏格拉底不仅未能说服对他充满敌意的城邦,未能赢得智者的帮助, 甚至在那些崇敬他热爱他并力图捍卫他的事业的学生身上,我们也没有看到苏格拉底成功地实现了教学“传递”。[/SIZE][/P][P][SIZE=3]  二 符号的游戏:“教”的困境[/SIZE][/P][P][SIZE=3]   奥古斯丁指出,最初,人的“灵魂”是从驻留在自身最内在的真理那里得到滋润的。在那时,上帝可以直接对它的理智说话,而无需求助外在的言词。但因为骄傲的罪,人的灵魂只能在地上劳作奔忙,而不再能从内在的泉源中得到水的浇灌。所以,人的灵魂若要生长,就需要真理的雨水,这雨水只能来自云。所谓云,根据奥古斯丁,就是出自人言的教诲。好的“教育”为热爱智慧的人提供的最重要的准备,是培养他们的爱,让他们能够“热爱” “热和光”。[/SIZE][/P][P][SIZE=3]   三 从符号到事情本身:教育作为唤醒[/SIZE][/P][P][SIZE=3]    教育的礼物,首先不是知识,而是对知识的爱,对自身无知的认识。   [/SIZE][/P][P][SIZE=3]  四 学的“光”[/SIZE][/P][P][SIZE=3] 学习不是意见“传授”或“灌输”中的“得到”,而是“自得”。自由教育的意义,在奥古斯丁的笔下,就在于将人从对真理的遗忘中唤醒,重新返回自身,面向真理。 因为哲学与其他“学问”不同,他从来不是可以言说的,而是来自围绕事情本身(求知的人)进行的许多交往,然后突然间,它就像火花溅起的光,闪现在灵魂中,靠它自己来教养自己.借此,让自己遭遇自己.让自己的心智呈现在自己面前。[/SIZE][/P][P][SIZE=3]皮註:據我理解,一般的教育方式,以及言說與傳授,還是可以教給訊息的。但真正精微具有靈性的智慧,卻必須通過自己心靈的開悟,體悟到自我內在的神性之光。在西方,這“內在人”,內在的光就是上帝,在中國則是道.是天.是良知.但所指的意涵類似。[/SIZE][/P][P][SIZE=3]儒學不是一般知識,儒學是對天地人的最深感悟,是對自我內在神性的追尋,再依此內在神性之導引,去視民如傷,去民胞物與。儒學需要對話,需要反思,需要做最深最艱難的追問。所有的經典文字,固然傳播著道德與禮儀觀念,而其“千古相傳之一心”,正是我人內在的靈與光,經典只是人走向自我靈性的方便舟車。誦讀經典不是為了背誦詞語符號,不是為了記憶古代禮儀,而是為了通過與聖賢對話,喚醒我們自心的靈與慧。有此靈慧,就真正取得釣魚的方法,可以取捨萬端,點染萬方,隨運逍遙,任緣自在了。 [/SIZE][/P][P][/P][P] [/P][P][/P]
    谱名:孔祥东| 衢州派五支 子宣公后 |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xiangdong75    
    [url=http://weibo.com/u/1265953175?s=6uyXnP][img]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265953175/00cb6534/1.png[/img][/url]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625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