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宗亲网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总版主
  • 级别
    • 职务总执事
    • 财富1
    • 积分7367
    • 经验103783
    • 文章6291
    • 注册2003-09-18
    光文講堂手記 9
    [P][ALIGN=center][SIZE=3]光文講堂手記〔九〕[/SIZE][/ALIGN][/P][P][ALIGN=center] [/ALIGN][/P][P][SIZE=3][/SIZE][/P][P][SIZE=3]自從拜訪過莫干山的年輕人之後,我就開始琢磨再回農村的可能性。通過思考寫成〔略述儒學在農村生態實踐上的設想〕一文,並以此文參與在珠海舉行的【第五屆儒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文中我提出“儒學生態文化村”的構想,認為已經成為遊魂的儒學,應該重新在社會生活中建立基點,最好的切入點是農村。因為儒學是生命的學問,生命的體驗來自天地萬物的四季變化,來自草木虫魚的生長與躍動,在城市學校的課堂裡討論儒學,很容易走向隔靴搔癢的概念遊戲,卻丟失儒學的生命體悟,丟失天人合一,民胞物與的生命感應。所以生態儒學應該走向農村,既提高儒學青年勞動與實踐的能力,也協助他們在大自然生命躍動與噴湧中,感受宇宙天人的強健生機,從中契悟儒道,養成淵深博厚的心智能力。[/SIZE][/P][P][SIZE=3]基於儒學“時宜”及“中道”的觀念,我以市場經濟及儒學書院的基本觀念,來設想“儒學生態文化村”的運作方式。不久之後,在網上閱讀有關泰國“善地阿索”的報導,他們是由阿索僧團創立的社區,主要原則是素食.簡樸.清貧.不拿工資.終身免費食宿.醫療.養老.學習。他們認為對欲望的貪戀,將導致愚昧.空虛.道德淪喪。人必須持戒守德,用智慧克制欲望,欲望少,佔有及追求都少,人就會自由自信,安詳自在得到更大幸福。他們實施無農藥自然耕種法,自耕自食,回收垃圾,製造有機堆肥。並且推崇勤奮工作,多做奉獻,經常以善念善行自勉,他們認為努力工作能培養人的定力及正念。這樣的社區實踐,也是非常崇高而有創造力的,當然他們以佛學思想為主,儒學社區似不宜全部照搬照用。[/SIZE][/P][P][SIZE=3]有了相關想法後,就積極在嘉興及杭州一帶尋找可以承包的土地,年前甚至與明德基金會主席孔衛東.孔明董事長.平和書院洪秀平院長等人驅車百公里,在余杭一帶探訪農地。一般而言,數十畝土地,數十年使用權,再加上地上的設施及作物,都需要數十萬才拿得下來,非我力所能及,只能放棄。[/SIZE][/P][P][SIZE=3]因為想學習養雞的技術,沈先生帶我去拜訪在馬橋養雞的嘉興前鎮長潘雲,他養了二千隻雞,投入三萬多元,辛苦養了三個月,卻因為價格不好,忍痛賣掉,還倒虧二千多元。不過他是閒不住的人,生性喜歡與生靈相感通,喜歡養小動物,聽說我想投入種植養殖事業,他立即興致起來。年前我們做了數次交流,有合作的意向,年後遂結伴再次探訪莫干山的年輕人。[/SIZE][/P][P][SIZE=3]大年初九,明一.潘雲與我到山上用中餐並與阿松交流,據說初次採用自然耕種法,許多土地沒有人力去耕種,去年虧了。其中插秧的一畝地,收稻穀790斤,另外3-4畝未除草,直播的稻田,因為草長得太厲害,一共只收到80斤稻穀。潘雲則以他的經驗給年輕朋友提出一些建議。[/SIZE][/P][P][SIZE=3]午後陽光輕暖,老焦.郭春來以及兩位十多歲的少年熱心帶我找房,我們在村中繞了一圈,看了幾處舊房空房,租房應該是沒問題的,只是要找到屋主本人不容易。其間我們還受邀參觀一農戶新建的歐式別墅,並在農家喝別有特色的鹹茶------由炒熟的青豆.橘皮.花椒組成。言談間我發現焦.郭兩人很有交際才能,他們態度誠懇,又不失喜樂與說笑,與農民打交道,很快就取得他們的信任及喜愛。[/SIZE][/P][P][SIZE=3]之後老焦背著鋤頭走向田間,說是要挖土種馬鈴薯,我與潘雲也跟過去看看,發現田邊有一畝水塘。老焦建議我可以先租這水塘,因為淤泥多,水太淺,去年夏天,魚死不少,租用人今年放棄承租。潘雲也說這塘可以種藕養魚,我想先種水試試,以後再設法租地,也是不錯的方案。接下來,我與潘雲到附近找房。潘雲有一個特質,說話總帶著笑臉笑意,很討人喜愛,很快的找到屋主的母親,知道屋主在三橋鎮的具體位置。[/SIZE][/P][P][SIZE=3]於是我們兩人在暮色中,快慰的返回暫居地。看來在缺乏資金的情況下,凡事不能太理想化,只要先把大地方看好,再逐步進入才是辦法,隨遇而安,隨機而動,有什麼地就幹什麼活。不求事事順心,只要點滴前進,持之以恆,總會有成果的。[/SIZE][/P][P][SIZE=3]隔日,我們在細雨中下山,找到屋主,談出一個大概,事情的眉目已經逐步呈現出來了。3月7日,我獨自上山,天氣久雨忽然放晴,很快就把房屋租定,水塘也已有了共同約定。在暮色涼風中,我有一種輕鬆愉悅的感覺,幾個月的思索與奔波,總算有了眉目。只不知自己能否適應山居生活,是否能夠在種植上有所表現,是否能在儒學的修為上更上層樓,有所作為?[/SIZE][/P][P][SIZE=3]孔子2561年3月8日[10]  皮介行 寫於  光文講堂[/SIZE][/P]
    谱名:孔祥东| 衢州派五支 子宣公后 |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xiangdong75    
    [url=http://weibo.com/u/1265953175?s=6uyXnP][img]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265953175/00cb6534/1.png[/img][/url]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469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