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宗亲网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总版主
  • 级别
    • 职务总执事
    • 财富1
    • 积分7367
    • 经验103783
    • 文章6291
    • 注册2003-09-18
    [转贴]还存在儒教文明吗?
    [P]王小东[/P][P]
    在亨廷顿的世界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儒教文明,以及其核心国家——中国。然而,中国还是一个儒教国家吗?这一基本点本身是大可怀疑的。自“五四”以来,中国的整个社会对于儒教进行了全面的谴责,有时甚至是极不公道的诋毁,直至60年代还有“文化大革命”、80代还有“文化热”对于儒教的全面攻击。这一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向西方学习,崇拜西方文明,有时甚至把西方文明美化到了超过它实际所具有的一切优点的过程。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有时是推崇西方文明中的这一思想流派,有时是推崇西方文明中的那一思想流派,但都是西方文明中的一部分。有人会说:比如在“文化大革命”中,表面上是反对中国封建传统文化,实际上是中国封建传统文化大泛滥。这种说法曾十分流行。然而,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符号系统,如果你把它的主要符号系统摧毁了,它的实质内容也就剩不下多少了。“文化大革命”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系统的摧毁是不遗余力的,甚至连文物古迹、文章字画这样的文明残片都不许留下来,你怎么能说 “文化大革命”还是中国传统文化在那里主导呢?这种说法竟然能够为许多中国人接受,这一事实本身就说明在中国儒教文明是早已被毁灭得干干净净了。因为你可以如此不公正地把一切过错都推到儒教文化头上,却没有多少人哪怕只是出于一种不公正感而予以反驳,更不用说还有几个卫道士了。[B][COLOR=#ff0000]在今天的中国,恰恰是把什么错处都归到中国传统文化头上,什么优点都归到西方文化头上。
    [/COLOR][/B]
    以符号角度说是这样,从实际社会生活中说又何尝不是这样。据亨廷顿理解,儒教文化的一个重要的与西方不同的价值观,就是把集体的价值置于个人之上。但是,在中国还有多少人真正从心里认为集体的价值在自己个人之上?儒教文化还极其重视孝道,这是其最重要的伦理观念,现在,即使在农村地区,我们也很难看到对于长辈的服从和孝顺,我们不断听到的是老人受欺负、无人赡养的消息。[B][COLOR=#ff0000]当代的中国文化可以是任何东西,就是不可能是儒教文化。
    [/COLOR][/B]
    在制造“儒教文化”、“东西方文化”的神话中,亚洲人自己是有一定责任的。亚洲的政治家们出于为自己的政权的合法性辩护,制造了所谓“亚洲价值观”的神话。中国的知识分子们由于发泄挫折感的冲动,制造了所谓“中国文化”使中国专制落后的神话。只有少部分“新儒家”是真心地相信儒家思想,但是听他们的人极少,政治家有时支持他们也只是为了利用他们而已。从他们所发表的东西看,他们自己确实也没有提出任何有感召力的思想。

    当然,历史上属于儒教文化圈的族群还是有一些区别于其他的文化特点的传统,如比较勤俭,比较重视教育,家庭对于子女管得比较多等等。但仅仅这些是绝对不足以构成人们对于这一文明的认同感的,更不用说为此而与其他文明“冲突”了。

    实际上,至少是曾经作为儒教文明的核心国家的中国,拼命地向西方学习,不仅学习西方的技术,而且学习西方的价值观,西方的社会政治制度,西方的一切,在多数情况下甚至达到了盲目崇拜的地步。亨廷顿对于儒教文明,对于中国的现状了解并不多,他却知道中国的“中体西用”、日本的“和魂洋才”的说法,并以此证明文化的不可更改性。然而,“中体西用”自“五四”起就被不断地批判。有些中国学者提出在中国应该搞“西体中用”,其实,“西体中用”也只不过是个幌子,中国思想界的主流真正希望的是“西体西用”——当他们听亨廷顿教授说他们的“中国文化”根子就像他们的黄皮肤、黑眼睛一样改不了,没救了的时候,他们该是多么沮丧啊!

    实际上,仅从文化的角度说,儒教文明已经成为历史。所谓“21世纪是东方的世纪”的种种说法,不是另有含义,就是欺人之谈。在今天的信息时代,[COLOR=#ff0000][B]儒教文明圈的文化特性将迅速地消融于西方文明之中。因为这一文化圈中的绝大多数人既没有保卫自己的文化遗产的热忱,也没有抵抗西方文化侵蚀的意愿[/B][/COLOR],无论是中国、日本还是韩国都一样(你只要看看这三个国家满街染黄头发的姑娘就知道了)。如果说,东亚文明圈的人们会与西方人发生什么冲突,那只会是利益的或种族的冲突,而决不可能是什么“文明的冲突”。

      当然,儒教文明作为不久之前还是世界上的一种主要文化,它留下了大量的哲学思想、文学典籍、艺术、建筑、音乐等遗产,在未来,这些东西也许会成为全新的文明的种子,但就可预见的将来而言,儒教文明已经产生不出具有独特性的哲学思想,甚至产生不出独具风格的艺术形式,更不用说具有一种活的文明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了。抛开其他因素不谈,儒教文明与西方文明之间的断层线只能越来越模糊,而究其内容,则是越来越西方化。

    [/P]
    谱名:孔祥东| 衢州派五支 子宣公后 |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xiangdong75    
    [url=http://weibo.com/u/1265953175?s=6uyXnP][img]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265953175/00cb6534/1.png[/img][/url]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86
      • 经验1919
      • 文章167
      • 注册2008-08-06
      [P]孙中山在倡导共和政体时说:“近日亚利安民族之文明,特发达于数百年前耳。而中国之文明,已暮于五千年前,此为西人所不及,但中间倾于保守,故让西人独步,然近今10年思想之变迁,有异常之速度,以此速度推之,10年20年之后,不难举西人之文明而尽有之,即或胜之焉,亦非不可能之事也。”[35]
      儒教文化是一种具有闳阔包容精神的文化,《周易·系辞下》中说:“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种从远古形成的“天人合一”宇宙观,到孔子那里表述为“仁者,爱人”;[14]到孟子那里为“万物皆备于我”;[15]到董仲舒那里改装为“道之大原出于天”;[16]到了杨雄那里认识为“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17]到了魏晋南北朝的儒士那里归纳为“诸法同源”;[18]到了宋明家那里总结为“仁者以天地万物一体”。[19]又从西周末年开始,以“中和”为的文化多元论也已深入儒家文化体系之中。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20]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21]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2];“《中庸》中更为明确:“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23]南朝梁儒皇侃在《论语集解义疏》中释孔子“丘不与易”一条说:“天下各有道,我不以我道易彼,亦不使彼道易我,自各处其宜也”。正是基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中和”的文化多元论,使儒家文化能够从远古走向今天而不衰,并且在与多种文化(异质的或异域的)交流时,能够“兼取众长、以为己善”。[/P][P]然而现在基督教为了获取更大的市场竟然和千年前佛教一样利用其儒教的招牌了。在坚持核心不变的情况下说辞变了,变的让我们中国人更能够接受。基督教真正的野心也在于此。基督教在宣称强调孝道的同时亦强调对上帝的孝道,即正确的天伦会让人更加践行人伦。陈腓利牧师说过,“圣经所教导的孝道与中华文化所倡导的孝道有相似之处,亦有超越之处。圣经是以‘神’为本的孝道观;中华文化是以‘人’为本的孝道观;圣经是‘重生的人’行孝;中华文化是‘自然人’行孝,两者之出发点与生命的内涵是不同的。”李宝怡也曾说:“圣经叫人以敬事天父的道理来敬事父母,又叫人帮助父母进入救恩的真道。这些都是基督教孝道的最高标准,很足以补充和发扬中国儒家孝道的高尚精神。”这些都是为了让中国人更加西化,更加相信的幌子!警惕啊![/P][P]
       [/P]
      钱塘支思敞公派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78
        • 经验663
        • 文章79
        • 注册2006-06-20
        儒教其实在中国并不显学,孔子的儒是一种学说,我喜欢祖宗的学说,但并不喜欢董仲舒为首的汉代儒及以后的各种儒学或理学之类的,那些和孔子没有关系,只是借用儒学的名义为时代为政治服务的另类学说吧了.
        端禀公后裔
        浙江钱塘支
        孔建康(祥字辈)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执事
          • 积分2472
          • 经验79016
          • 文章2378
          • 注册2004-07-11
          最后一位"衍圣公"为何不愿魂归故里叶落他乡?历史的悲剧即将上演。
          同一血脉
          舒城合肥支
          希文(56世)-询公-公鳌-彦声-承济-弘启-闻魁-贞梅-尚道-衍希-兴暹-毓仁-传道-继安-广智-昭元-宪林-庆珠-繁福-祥枝.....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469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