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宗亲大家好!经过8个月全力以赴的努力,我终于写完了一本书,现在正准备联系出版事宜。如果哪位宗亲有出版渠道请与我联系。感激不尽!另外我还需要找大师来帮我写序,如果有这方面的资源也请与我联系。我的QQ是343112506。[P]
[/P][P] 下面是这本书的简要说明文。[/P][P]
[/P][P][P][b][SIZE=14pt]一、基本信息[/SIZE][/b][b][SIZE=14][/SIZE][/b][/P][P]书名:魂归[/P][P]作者:孔令明(作者是一名孔子后裔,同时也是一名[b][COLOR=blue]拥有十多年管理经验、精通现代管理思想的企业管理者。[/COLOR][/b]作者的身份注定了这本书是一本古代儒学和现代管理学发生碰撞的“跨界”书,思维角度和以往所有的国学书都有很大不同)[/P][P]字数:16.2万字[/P][P]类别:国学/哲学/管理[/P][P][b][SIZE=14pt]二、核心理念[/SIZE][/b][b][SIZE=14][/SIZE][/b][/P][P]作者认为中国社会现存的很多不良现象都可以归因为“信仰缺失(主体思想缺失)”。信仰缺失的社会就如同失去灵魂的人一样外强中干,如行尸走肉。本书就是要通过对中华文化进行深度剖析,从而找到中华民族的灵魂,并把它召唤回来。[/P][P]这本书与常见的国学书主要区别有三点:[/P][P](一)管理者视角[/P][P]说到国学,很多人首先会想到诗词歌赋、会想到琴棋书画、会想到京腔变脸、会想到茶道太极等等。但这一切都不是国学的根本,只不过是搭了“国学”顺风车的散客而已。在中国古代,所谓“国学”,对于国家而言首先就是“礼仪教化”、“开科取仕”,对于读书人而言就是“修齐治平”、“考取功名”。也就是说“国学”之所以能称之为“国学”,它其实就是国家管理的核心理念、是国家遴选各级管理人才的核心标准。换句话说[b][COLOR=blue]“国学”其实就是“国家管理学”[/COLOR][/b]。这才是国学的根本。[/P][P]儒学作为唯一的“国家管理学”主导了中华文明两千多年的发展进程。所谓“适者生存”,儒学的管理理念无疑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优秀的管理理念,值得现代社会借鉴和学习。[/P][P]子夏说“仕而优则学”,管理者研究儒学、解析儒学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管理者视角来解读儒学,是本书比较突出的亮点。[/P][P](二)尊重传统,却不盲从传统[/P][P]这本书的主旨是分析整理儒学管理思想。既然是“分析整理”,当然会存在“重新解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最大的动作就是对朱氏《大学》进行重新解构重组,形成新版的《大学》。可见本书存在比较明显的革新要素。[/P][P]但从逐句注释角度看,这本书共引用古文236处次(以《大学》、《中庸》、《论语》为主),每一处引用都仔细查阅了起码五种注释版本(包括南怀瑾、傅佩荣、易中天等大师的注释、解释),并比对分析,选取其中最有管理逻辑的一种作为注释依据。所以从古文注释角度看,本书又是充分尊重传统的。[/P][P]在作者眼里,《大学》、《中庸》、《论语》等经典中的章节都是一些十分珍贵的珍珠,只不过这些珍珠是零散而无序的。这本书就是试图把这些珍珠按照一个严谨的逻辑重新进行筛选、重排、串连,从而找到它们的脉络。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一”是什么?这本书会给出答案。[/P][P](三)深入浅出[/P][P]这本书是“零起点”的书,力求做到“深入浅出”,既不需要高深的古文基础也不需要太多的管理知识。只要懂中文、明白简单的逻辑、有基本的情商就可以读懂它。[/P][P][b][COLOR=blue]本书特别适合人群:[/COLOR][/b][/P][P][b][COLOR=blue]1[/COLOR][/b][b][COLOR=blue]、管理者。尤其是管理下属吃力、事必躬亲,焦头烂额、累得像狗绩效却不显著的管理者。[/COLOR][/b][/P][P][b][COLOR=blue]2[/COLOR][/b][b][COLOR=blue]、父母。尤其是家有叛逆少年的父母和没有育儿经验的年轻父母。[/COLOR][/b][/P][P][b][COLOR=blue]3[/COLOR][/b][b][COLOR=blue]、对社会交往有恐惧情绪或焦虑情绪的人群;多重性格人群。[/COLOR][/b][/P][P][b][COLOR=blue]4[/COLOR][/b][b][COLOR=blue]、迷失人生方向、有“得过且过”思想的人群。[/COLOR][/b][/P][P][b][SIZE=14pt]三、章节构成(七个部份)[/SIZE][/b][b][SIZE=14][/SIZE][/b][/P][P][b][COLOR=blue]前言[/COLOR][/b][/P][P][b][COLOR=blue]第一章 [/COLOR]魂归[/b][/P][P]1、重塑汉武盛世[/P][P]2、失魂的中国社会[/P][P][b][COLOR=blue]第二章 [/COLOR]人性[/b][/P][P]1、善恶论[/P][P]2、忠恕[/P][P]3、人需[/P][P]4、人际关系“距离哲学”[/P][P][b][COLOR=blue]第三章 [/COLOR]先秦诸子百家人性面面观[/b][/P][P]1、儒家的人性观[/P][P]2、道家的人性观[/P][P]3、墨家的人性观[/P][P]4、法家的人性观[/P][P][b][COLOR=blue]第四章 [/COLOR]图解《中庸》[/b][/P][P]1、从“三八线”说起[/P][P]2、“中庸之道”的真谛[/P][P]3、“礼”与“克己复礼”[/P][P]4、智之不行[/P][P]5、贤之不明[/P][P]6、人非圣贤,孰能无过[/P][P]7、“中庸之道”的真谛(二)[/P][P][b][COLOR=blue]第五章 [/COLOR]《大学》正义[/b][/P][P]1、大同[/P][P]2、《大学》[/P][P]3、孔氏《大学》[/P][P]4、如影随形的“大学之道”和“中庸之道”[/P][P][b][COLOR=blue]第六章 [/COLOR]中华之魂归[/b][/P][P]1、两大课题[/P][P]2、人性、中庸与人类理想[/P][P]3、“中庸之道”对解决当前社会问题和个人问题的重要意义[/P][P]4、魂兮,归来[/P][P][b][SIZE=14pt]五、各章节内容扼要[/SIZE][/b][b][SIZE=14][/SIZE][/b][/P][P][b][COLOR=blue]第一章 [/COLOR]魂归[/b][/P][P]1、中华民族经过建国66年的积累,初步具备了与汉武帝初年同样的民族复兴条件,并获得了同样的复兴契机,民族复兴指日可待。[/P][P]2、中国社会的不良现状与大国身份不符,是民族复兴的阻力。[/P][P]3、社会不良现象体现为社会主体精神缺失,如同失去灵魂、外强而中干,因此要呼唤中华灵魂归来。[/P][P] [/P][P][b][COLOR=blue]第二章 [/COLOR]人性[/b][/P][P]1、人的本性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人的本性就是“人的需要”。[/P][P]2、孔子的道是用一个核心思想贯穿起来的,这个核心思想就是“忠恕”,“忠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维护对方“拒绝某种行为”的权利。这种权利本身就是人的核心需求。[/P][P][ALIGN=left]3、从“人的需要”出发总结出人性两大定律:[/ALIGN][/P][P][ALIGN=left]人性第一定律(需求定律):人的本性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人的本性是“人的需要”。人的需要可以分为“吸引性的需要”和“排斥性的需要”。人的所有行为,都是因需要而产生的。[/ALIGN][/P][P][ALIGN=left]人性第二定律(距离定律):在“吸引性的需要”和“排斥性的需要”的共同作用下,使人们之间维持一个稳定的距离。[/ALIGN][/P][P][ALIGN=left]这两大定律和第四章总结的另外两个定律是 “中庸之道”的重要基础。[/ALIGN][/P][P] [/P][P][b][COLOR=blue]第三章 [/COLOR]先秦诸子百家人性面面观[/b][/P][P]本章重点内容提示:[/P][P]先秦诸子百家对人性的不同看法,决定了它们的理论走向。[/P][P]1、儒家的人性观:(1)“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首先是强调“率性而为”,其次通过“修身(修道)”的方法处理两个人之间的行动圈干涉问题。(2)“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充分考虑“人际关系距离”。[/P][P]2、道家的人性观:强调“无欲”、“不争”和“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是一种出世的哲学。[/P][P]3、墨家的人性观:主张“兼爱”,反对“仁爱”。(1)“以爱换爱、以利换利”。墨家思想表面上可行,但实际上往往“用爱却换不来爱、用利换不来利”。这就是对“人的需求”理解不到位的结果。(2)兼爱是“无差等的爱”,要求人们对每一个人都付出同样的爱。这种思想也违反了“人际关系距离”逻辑。因此墨家是先秦四大显学中唯一消亡的不能流传至今的哲学思想。[/P][P]4、法家的人性观:最晚成型的哲学思想,有“后发优势”。人性观借鉴于儒家思想并与之相似,但进一步延伸出来的“人性本恶”理念存在局限性。[/P][P][ALIGN=left] [/ALIGN][/P][P][b][COLOR=blue]第四章 [/COLOR]图解《中庸》[/b][/P][P][ALIGN=left]1、舒适第一定律(舒适定律):人的行为空间越大或/及感触到的范围越大,人就感觉越舒适。反之,人的行为空间越小或/及感触到的范围越小,人就感觉越不舒适。[/ALIGN][/P][P][ALIGN=left]舒适第二定律(妥协定律):当人的行动圈与他人的行动圈重叠时,就会发生“行动圈干涉”的现象。在二者距离稳定不变的前提下,在二人的中间点划垂线作为分界线。如果双方都在分界线的自己一方行动,可以达到双方都感觉舒适的效果。反之,当对方超越分界线范围进入自己一方时,人们就会感觉不舒适。[/ALIGN][/P][P]2、“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中庸之道”源自普通人的社会交往经验,经过圣人总结精炼,形成了一整套严谨科学的理念,并反过来指导和约束人们的社交行为。[/P][P][ALIGN=left]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中庸之道的钥匙,人们掌握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能找到人际交往的“中线”。依照“中线”而制定的人际交往规则,就是“礼”。“克己复礼”就是要让人们不断强化“中线”的意识。可见“中庸之道”体现了公平、公正的思想。[/ALIGN][/P][P][ALIGN=left]4、孔子说:“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这句话的意思是:(1)在礼的界线之外采取“行动圈扩张”的做法,是“聪明人”的做法,但这种做法侵犯了对方的行动圈,会引发对方的对抗行为,甚至会导致犯罪行为发生。因此“行动圈扩张”的做法是错误的。(2)在礼的界线之内采取“行动圈收缩”的做法,是“贤者”的做法。但这种做法压抑了自己的意愿、纵容了对方的坏习惯甚至助长了社会的歪风。因此“行动圈收缩”的做法也是错误的。只有守住“中线”、“克己复礼”,才能最终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不逾矩”体现出了一种尊重他人自由权利前提下的最大自由。只有这种自由状态才会是稳定的和长久不变的。[/ALIGN][/P][P][ALIGN=left]5、孔子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改正过错”本身就是一种修炼,是通往“止于至善”的必由之路。圣人之所以能“下学而上达”,是因为他们从不如自己的人身上学到了比自己强的方面,在不如自己的人身上看到缺点并避免这种缺点在自己身上出现。这就是君子修炼的方法。[/ALIGN][/P][P][ALIGN=left] [/ALIGN][/P][P][b][COLOR=blue]第五章 [/COLOR]《大学》正义[/b][/P][P][ALIGN=left]1、“大同”理想与“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在“追求社会关系和谐”、“强调社会成员各尽所能”、“社会财富充足,资源按需分配”这三个方面的诉求完全一致。“大同”理想更多关注精神文明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理想更多关注经济模式建设。可见“大同”理想与“共产主义社会”理想有共同的追求,在研究领域方面各有侧重,不存在根本性冲突。因此“大同”理想与“共产主义社会”理想是可以和谐共存、相辅相成的思想。[/ALIGN][/P][P]2、朱氏《大学》和古文《大学》都存在章节顺序混乱的情况。章节顺序混乱导致逻辑混乱,逻辑混乱导致道理不明。因此重整《大学》顺序很有必要。[/P][P]3、通过《大学》章节重排,厘清了《大学》理念中的两大争议(1)“亲民”到底应该是“亲近民众”还是“革新民众”?(2)朱熹补缺的那一段“格物致知”与《大学》的主旨是否吻合?表述是否精准?到底应该怎么样来“格物致知”?[/P][P]4、曾参的“大学之道”的逻辑是“知本”,一棵树有数不清的小枝条,但树干却只有一个。曾参的“知本”,其实也是追溯本源去寻找“一”的过程。因此朱熹的“穷其理”和郑玄的“博学可以为政”,都是错误的。“大学之道”的“本”就是“中庸之道”[/P][P][ALIGN=left] [/ALIGN][/P][P][b][COLOR=blue]第六章 [/COLOR]中华之魂归[/b][/P][P][ALIGN=left]1、对于组织来说,管理的难度在于管人,管人的难度在于思想难统一。对于个人来说,树立正确人生观很重要却很难,原因是没有一个主导思想来统率自己的思想,从而导致思想杂乱、摇摆不定。“中庸之道”则能解决这两大课题。[/ALIGN][/P][P][ALIGN=left]2、“中庸之道”源自科学正确的“人性观”。它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起一种既讲秩序又尊重每一个个体、既讲自由又自我约束的社会制度。而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这种社会制度下既能在自己的行动圈内从心所欲,又不至于妨碍他人。这样的社会制度符合每一个人的需要,自然能获得所有人的自觉遵守。[/ALIGN][/P][P][ALIGN=left]3、阐明“中庸之道”对于解决当前中国社会“失魂症”能起到关键的作用。[/ALIGN][/P][P][ALIGN=left]4、回归主题,呼唤中华灵魂归来。[/ALIGN][/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