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宗亲网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总版主
  • 级别
    • 职务总执事
    • 财富1
    • 积分7367
    • 经验103783
    • 文章6291
    • 注册2003-09-18
    【转贴】家谱溯源 孔子后裔在海南已超过2万人
    正在热播的电影《孔子》,虽然在社会各界引发了褒贬不一的评价,但却促使不少人回归书本,认真读史,思考人生。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据有关人士考证,在中国南方的天涯热土,也生活着一群孔子的后人,自500年前迁琼至今,人口已超过2万人。更加凑巧的是,在海南还有孔子门生颜回和曾参的后裔。 [P]    在海南省海口市区东面的灵山镇大昌村委会,有个名叫“群尚”的村落,居住着将近200户的孔姓村民,他们自称是孔子的后代,并以祠堂里的一副对联为证:“尼山脉派分琼岛,泗水支流入海邦。”这副对联虽然年年都用崭新的红纸重新誊写,但内容却未曾变更。 [P]    1月28日上午,海南日报记者到群尚村(原名“群上”)采访时,63岁的村民孔庆河拿出了一部古旧的《孔氏家谱》,宣纸已然泛黄,但上面的蝇头小楷仍然清晰可辨,而且看起来十分工整和秀气。孔庆河说,那是他祖父孔昭文当年修谱时,一个字一个字地书写的。根据谱上的“民国甲子年重修”等字样,可推算出修谱时间为1923年。 [P][P]见证改朝换代的“昭文先生”
        据群尚村的《孔氏家谱》记载和村民口述,孔昭文生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自幼聪颖过人,受过私塾教育,读过四书五经,宣统三年(1911年)获“琼山官立第一高等小学堂最优等毕业奖励廪生”;民国二年(1913年),被授予琼山县第二区立第九国民学校校长,此后又先后在琼山的多家公立或私立的学校担任校长,一辈子从事教育工作。因此,乡人不论老少,都尊称他为“昭文先生”。 [/P][P]    对于既定的事实遭到否认,“昭文先生”总是据理力争。在他当琼山县第二区立第九国民学校校长不久,有人争夺本属于该校的当地东营港经营所得经费,孔昭文以《琼山县志》的相关记载为依据,向广东教育司司长钟荣光申诉,但琼山当局与争夺方暗中有勾结,一直回避此事,迟迟不肯立案;“昭文先生”则不断执着上访,直到1916年才得以立案和解决。此时,琼山县已换了4任县长。 [/P][P]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担任鲁国代国相时,曾力主拆除“三桓”大夫封地违制的城墙,而不怕得罪权势,这也是电影《孔子》里表现得轰轰烈烈的“隳三都”事件;其71代孙“昭文先生”力争学款的行为,事情虽小,却多多少少让后人看到孔子个性中的影子,一种为公众利益敢作敢为的无畏精神。 [/P][P]    1926年,“昭文先生”曾在自家建一书斋,并自题对联2副:“立身先自修身,富贵不淫贫贱乐;行己端由正己,天人莫愧鬼神惊。”“立德立功名不朽,行仁行义利无穷。”以表其志行,而这何尝不是孔子一生安贫乐道的写照? [/P][P]    晚年的“昭文先生”深居乡里,设馆授徒。群尚村现仍健在的7位耄耋老者和多位古稀老人,都曾是他的学生。据他们追忆,“昭文先生”总是身穿长袍教书,而且对弟子极其严厉,譬如,交代下去要背熟的诗文,学生如果不能做到,掌心就会挨他的戒尺;他还常常躺在床榻之上,学生一大早到校后,就要隔着窗帘轮番背书,一有差错,“昭文先生”则迅速起身,手中毛笔飞快地“飙”出来,敲落在学生的脑袋上,能疼上一阵子。 [/P][P]    “昭文先生”一生之中不知教过多少学生,附近溪头村的林诗耀(1908-2001)便是其中的得意门生之一。林诗耀1927年毕业于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即琼台师范),在校期间便投身于学生运动,此后长期从事地下革命工作,为海南的抗日战争和解放事业出生入死,解放后曾任海口市副市长等职。 [/P][P]    1952年,孔昭文在村里去世,享年63岁,这位不算长寿的教育者,有生之年却经历了清代、民国和新中国等3个政权的更替。“昭文先生”字“缵同”,他曾自号“新民”,由此可见其思想意识方面,也有向往新社会、新生活和与时俱进的一面。也许,林诗耀当年便是在他的鼓励之下,投考“琼台”这一革命摇篮式的学府的。记者采访林诗耀的儿子林书瀚(1936年生)时得知,他年少时也曾师从“昭文先生”,也挨过这位先生不少戒尺和毛笔的敲打。 [/P][P] [/P][P]三位渡琼祖:皆来自广州
        在海口,除了东部灵山镇有孔子后人聚居的村落之外,西部长流镇、西秀镇和荣山镇,以及新埠岛上也有不少村子,也居住着孔子的后裔。此外,在琼海市长坡镇文子村委会,也是孔子在琼后代的聚居地之一。 [/P][P]    据海南省孔子学会副会长孔宪章的多年查考,海南孔姓是在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才迁徙入琼的,其中居住在海口西部的孔氏渡琼祖为孔子的59世孙孔彦超,当年他荣中进士之后,“升授教谕”,入琼为官,届满后返回内地,随他渡海来琼的儿子孔承文因钟爱琼州的秀美山水,便留在海南,繁衍后代。 [/P][P]    正德三年(1508年),孔子的一位60代孙孔承思入琼游山玩水,乐不思返,最终落籍会同县(今属琼海)文子村,海南多数的孔子后裔便出于此地。 [/P][P]    嘉靖年间(1522-1566),孔子的61世孙孔弘集来琼经商,落籍琼山县大林都群上村,即现在的海口市灵山镇大昌村委会群尚村,“昭文先生”便是其后裔之一。 [/P][P]    孔彦超、孔承思和孔弘集这3位渡琼祖先的子子孙孙,目前已超过2万人,除了昌江、白沙、保亭和五指山之外,在各个市县均有分布。 [/P][P]    孔宪章告诉海南日报记者:“我们经过多方考证,3位孔氏渡琼祖的直接根源都在广州彩虹桥一带,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先祖,就是孔子的45代孙孔惟聚;此前,孔子的36代孙孔如珪曾从山东迁居河南河阴县,后来孔如珪的后人、孔子的41世孙孔昌弼又迁至广东南海,成为孔子世系岭南支派的始祖。” [/P][P]    2008年,为纪念孔子后人迁琼500周年,几百名海内外的孔氏宗亲,聚集到琼海文子村的祠堂里怀想先祖;去年10月,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的活动又在那里举行,琼岛各地的孔子后人,均有代表参加。 [/P][P]
    乾隆御赐三十代“行辈”?
        在这里很有必要说一说孔子家族名字中的“行辈”,即俗话说的“派字”问题。 [/P][P]    据孔子后人孔德懋女士上个世纪80年代出版的《孔府内宅轶事》(天津人民出版社)介绍,相传清代乾隆九年(1744年),乾隆皇帝曾御赐30字作为孔子后人的行辈用字,否则孔家子嗣死后不得写进家谱,这30个字分别是:“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P][P]    不过,这一说法很值得商榷,因为,59代的“彦”和60代的“承”字辈明代已有,乾隆是清代人,后人不可能给前人起名。一个很有可能的事实是,乾隆皇帝亲自或让人对孔氏行辈进行了补充或改动,但绝非“原创”。如61代的“宏”字,原来应是孔弘集的“弘”,之所以改成“宏”是为了避讳,因为乾隆名字是“弘历”。这种情况在古代很常见,如明代南京礼部尚书、定安进士王弘诲的名字,在清代所编修的海南方志和王氏族谱中,一律写成了“王宏诲”,正是出于避皇家之讳的需要。 [/P][P]    随顺一提,与孔家一起使用这些“行辈”文字起名的,天下还有曾姓、颜姓和孟姓。因为这是乾隆皇帝钦定,而且这四个家族有过互为师生的关系,如孔子教过曾参,曾参又教过孔子的孙子孔伋,孔伋又是孟轲的先生。只是颜家并未遵从乾隆的御命,原因是康熙之前曾赐予颜氏行辈,康熙时乾隆的爷爷,颜家不遵命,乾隆也无可奈何。 [/P][P]    今天,孔子在海南的后人已至76代,即“令”字辈,“御赐”的这30个字很快就要用完。因此,早在民国九年(1920年),有位叫孔令贻的孔子后人已续上了20个字:“建道敦安定,懋修益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并报北洋政府内务部批准,然后告知各个省县。(陈耿)
    [/P]
    [ 此贴最后由孔卫东在2010/5/8 21:42:24编辑过 ]
    谱名:孔祥东| 衢州派五支 子宣公后 |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xiangdong75    
    [url=http://weibo.com/u/1265953175?s=6uyXnP][img]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265953175/00cb6534/1.png[/img][/url]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514
      • 经验12146
      • 文章474
      • 注册2008-10-28
      听说这个支派没有加入最新的这次修谱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9
        • 经验6291
        • 文章19
        • 注册2009-05-20
          41世祖孔昌弼在唐朝光化三年(公元900年)逃僻战乱从河南省徙居广东省南雄市油山镇平林村,开创了岭南派.43世祖孔承休在公元977年从南雄市徙居广州市彩虹桥(流花公园一带)设馆教学.孔子后人的行辈用字,最早是明朝建文帝派了十个字,乾隆帝后来又派了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514
          • 经验12146
          • 文章474
          • 注册2008-10-28
          乾隆未曾赐孔家字派,孔氏的字派是建文二年,崇祯二年,同治二年和民国九年赐的,最后这次的申报人也不是衍圣公孔令贻,而是陶夫人,不过最后这次的字派确实是孔令贻生前拟定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