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宗亲网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3
    • 经验2253
    • 文章170
    • 注册2005-02-07
    不知该不该发这个。孔姓——世上第一怪姓
    [P][/P][P][TR][TD][/TD][TD]这世上史上第一怪姓非为别家,却是在中国极具尊荣的“孔”姓。
          其怪处在于:此姓三百多万人口,99%以上宣称是二千多年前的**先生的嫡传后代,而且能言之凿凿捧出白纸黑字的族谱家谱来论证。奇怪的是,与**同时代的孔姓男人成千上万,他们的后人呢?
          难道他们都得了不育之症了?
          难道计生委派人穿越把他们都给“计划”了?
          难道**先生象杀少正卯一样把他们全部灭门了吗?
          难道他们自觉自愿地自宫了?
          难道?
          谜底是什么?让我们穿越历史,拨开迷雾,从**的时代,春秋时期开始,去探询这一世上史上第一怪姓的形成。

          春秋时期的孔姓家族来源甚广,现今有记录的就有不下十支,比如:
          一、出自姬姓,春秋时,郑穆公之子公子志,字“士孔”,后为姬姓孔氏;
          二、出自姬姓,春秋时,郑穆公另有一子公子僖,字“子孔”,其后代中有人名叫孔张,后代亦成姬姓孔氏;
          三、出自姬姓,春秋时卫国公族孔达,其后代孔圉、孔悝,该支也为姬姓孔氏;
          四、出自妫姓,春秋时陈国公族孔宁,其后代成为妫姓孔氏;
          五、出自佶姓,卫成公时大夫孔达,也称孔庄叔;
          六、出自佶姓,卫庄公时大夫孔悝,与孔达同出佶姓,却非同支;
          七、出自姜姓,女娲氏末期已有共工氏族,其首领称为共工,据说姓姜,孔为其氏,孔甲或出自共工氏族;
          八、出自姜姓,春秋后期齐景公大夫孔虺出奔莒国,其后以孔为氏。此也为姜姓孔氏;
          九、 出自子姓,是殷商成汤之后裔,其子孙中有一支以商族的姓“子”以成汤名字中的“乙”组合起来,为子姓孔氏;
          十、出自子姓。西周初期,成汤的后裔微子启被封于宋国,微子启死后,其弟宋微仲继位。微仲九世孙孔父嘉为宋上卿,他的后代到鲁国,以其名字中的「孔」为氏,也是子姓孔氏,**即是孔父嘉七世孙;
          从上可见,即便是有记录的孔姓,春秋时期就有不下十支,更何况没有记录的孔姓人家。孔子的父亲叔梁纥还有一子名孟皮,也算是**之外的一支吧。所以,春秋时期,**在所有有传宗接代能力的孔姓成人男子中怕只占到数千分之一。
          春秋时期中国人口一千多万,大约是现在的百分之一,孔姓人口现在是三百多万,类推一下春秋时期孔姓人口就是三万多人。当然如此简单的类推是不怎么精确的,但至少给我们一个参照,表明春秋时期孔姓成年男子有数千人这一论断是基本合理的,这已经考虑了后来孔姓人口数量增长较他姓更快的因素。
          由此可见,**这一支孔姓在**在世时占孔姓人口千分之一都不到,更为可怜的是,**之后多次单传,尤其是头七世,代代单传,第二代孔鲤;第三代孔伋;第四代孔白;第五代孔求;第六代孔箕;第七代孔穿,可谓是岌岌可危险险绝后。此时的**一支占孔姓人口的比重不用说千分之一了,万分之一有没有都是个问题。

          平地一声起风雷,来了救星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后人得到了朝廷恩赏,有了地位有了钱,**这一支算是没了绝后之患,还小有发展。不过充其量也就是个小康而已,人口增长依旧缓慢,到唐朝末年的四十二代孔光嗣时期,在曲阜的孔族后裔尚不足10户,外迁的数量极少。就算每户20人,也不过100多人口,加上几户迁出去的,**一支300人是肯定不到的,占孔姓总人口0.3%也就最多了。(唐末中国人口约五千来万,孔姓人口应该不少于十万。)

    [/TD][/TR][TR][TD=2,1][P] [/P][/TD][/TR][/P][P][P][/P][/P][P][TR][TD][/TD][TD][P] [/P]       大宋宝元元年,在朝廷的大力支持赞助下,曲阜孔家将四周农户驱赶一空,大兴土木,建起了延续千年至今的孔府。宋至和二年,赵宋朝廷再次施恩,**第四十六代孙孔宗愿被封为衍圣公,是为衍圣公之始。独尊孔教、封衍圣公、大兴孔府、豁免税赋、恩赏不断,宋代是**一支人口发展的黄金时期,不但自身各支开支落叶,而且收录了许多原非孔姓的佣奴仆从,著名的真孔伪孔内孔外孔之争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原因很简单,**一支可享受豁免税赋等朝廷优惠政策。相比现下许多汉人为了享受民族优惠政策,改成少数民族;那时的他姓人等,改个姓氏享受朝廷优惠也属正常,至于数典忘祖这四个字,是抵不过实际利益的。
          由于赵宋对孔府的特别关照,宋代成了**一支人口数量剧增的第一个高潮,许多别姓人等改名换姓成了**子孙,而孔姓别的支系更是不甘人后,纷纷把祖宗给变了。你非孔姓都能认**为祖,我本姓孔那就更理直气壮了。宋时孔姓别支中,有宗谱的祖上有名气的还稍微矜持些,祖上无名气或无宗谱的那就更是有恃无恐,声称本为**后人只因年代久远宗谱湮没云云,现重新录谱回归**一支。这个借口后来成为无数孔姓别支“重返”**一系的最佳工具,为**支系人口的扩大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独尊孔教、封衍圣公、大兴孔府、豁免税赋、恩赏不断,应该说赵宋对孔府可以算是君恩浩荡。但孔家可真对不起老赵家,金人来了马上投靠,蒙人来了立马更不含糊不但投靠还由衍圣公孔元用带人入蒙军效力。孔府是绝对不嫌金蒙的腥膻之味的,更记不得自己是华夏汉人之后。有奶便是娘,孔教不但能伺候汉人皇帝,伺候外族皇帝更有其弱汉之妙用。故而不论是金是蒙是清,无不一面屠杀奴役汉人,一面高举孔儒大旗。
          娼妓不管昨晚恩客有多少深情厚意,今夜立马叉开大腿,迎候新嫖客的光临。孔府行事比之有过之而无不及也,赵宋对孔家的恩情用句俗话来说,就是比山高比海深,可孔府投向金蒙时却没有丝毫的惭愧、犹豫、或是羞耻感,非常有职业精神。原因很简单,不论谁掌权,孔教都是其愚民御民的良器。谁会跟自己的江山过不去呢?尤其象女真蒙古这样的外来户,更需要孔教来削弱被征服汉人百姓的抵抗意志。孔府投过去好处肯定是大大的!

          由于孔府审时度势顺应历史潮流,自宋以后,孔府蒸蒸日上,无论华夏如何生灵涂炭,不论皇帝宝座上坐着哪只屁股,孔府永远都是赢家,引得不断有姓孔的不姓孔的加入这一光荣的支系。
          伴随着真孔伪孔、内孔外孔、嫡孔庶孔、南孔北孔等等争议,**一系人口飞速发展。到了清代初期,**这一支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近半,而且还有许多孔姓在跳脚声称自己是**真传直系,在现实利益面前,过去矜持的不矜持了,过去不矜持的早就立在**一系的墙门内偷着乐了。
          清代康熙年间,孔、颜、曾、孟四姓联合修谱,为了抢进**一系,全国孔姓别支进行了惨烈的斗争,迫使女真皇帝康熙下旨凡姓孔者都被认为是孔子的后代,终于使孔姓全国一家亲,都成了**先生的“嫡传”后代。
          之后满洲八旗温屯氏、温都氏等氏集体改为汉姓孔氏,独龙族‘孔当’氏、锡伯族孔古尔氏、裕固族孔萨氏改为孔姓,景颇族也有改孔姓,后来其中又有不少成为了“**直系后裔”。而汉人之中,新的孔姓并且是“**嫡传”更是如火如荼层出不穷。

          那么,从血缘上说,孔姓之中究竟有多少是真正的**“嫡传”呢?
          已经很难给出精确的数据了。历史上比较有依据的应该是唐末,也就是本文前述“在曲阜的孔族后裔尚不足10户,外迁的数量极少”,此时**一系人口不足三百,占孔姓人口比例尚不到0.3%,这已经包含了一些混入**一系的佣仆。而宋之后外支的外姓的蜂拥而入,**一系所占比例不断升高,但已无任何可靠性可言。
          事实上,给出一个大约数还是可能的。虽然**一系也个别迁居外地甚至外国的,但其主体一直留在山东曲阜,毕竟在那里得到的朝廷实惠最多。
          曲阜孔姓共约十五万人,刨去冒孔的,外孔的,真正的**后人恐怕连三分之一都不到,这还是因为在曲阜,相对有所查证不易冒入。曲阜以外的那就是无法无天胡编乱造了,绝大多数都是外支外姓的。
          宽松点,夸张点,多算点,全国孔姓当中,真正**直系后裔的最多不会超过十万人。在孔姓三百五十万总人口中,所占比例绝对不超过3%。

          当你遇上一位姓孔的先生,他多半会找机会告诉你,他是**第N代直系后裔。那么他这句话可信度有多高呢?
          答案是:不会超过3%!
    [/TD][/TR][/P]
    京兆地区东安县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514
      • 经验12146
      • 文章474
      • 注册2008-10-28
      [P]这文章很早以前就发过了,站长也驳斥过[/P][P]如果没搞错,这帖子首发应该是天涯论坛[/P][P] [/P]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总版主
      • 级别
        • 职务总执事
        • 财富1
        • 积分7367
        • 经验103783
        • 文章6291
        • 注册2003-09-18
        这种歪论影响了不少人的。近日在曲阜开会,也有咱孔家人持类似观点,认为现在有大量冒宗的孔姓。由于社会的动荡,我不否认有冒宗无法分辨的情况,但是要说大多数为冒宗,则是对人口繁衍的无知。

        我们看一下中国人口繁衍历史: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时,      3000万或更多,
        西汉初                         1500万至1800万,
        西汉末的公元2年                6000万
        东汉初                         3500万。
        东汉后期                       6000万。
        三国期间                       2300万
        西晋                           3500万
        隋朝                           6000万左右
        唐初                           2500万。
        安史之乱前                     9000万
        宋朝初建时                     4000万
        北宋中期                       1亿
        南宋中期                       1.2亿。
        元统一时                       7000万。
        明初                           6000 万
        明末                           2亿
        清顺治                         1.2亿
        康 熙三十九年(1700年)          1.5亿
        道光三十年(1850年),           4.3亿的新纪录
        太平天国后                     3.3亿
        1953年                         5.8亿(不含台湾、港澳)。
        1985年                         11亿
        从西汉末年到明朝初期的近1400年,中国人口几乎是没有多少增长,中间多次大幅度下降。其主要原因是中原的战乱。在大规模战乱中处于绝境的绝大多数是平民,社会精英能够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生存概率不可以进行平均摊派的。

        我们比较一下曲阜本地孔氏和颜氏,他们的记载是绝对无误的。
        北宋时全国人口为4000万,1985年全国人口为11亿,增长了27倍,按照摊派法曲阜当时的人口约为2万人。也就是说在1000年中一个人只能繁衍27人。人口繁衍平均30年一代,1000年可以繁衍30代。如果没有战乱,假定每代生两个儿子只要5代150年就能繁衍到32人。
        1985年曲阜各姓氏人口:    摊派北宋初期人口
        孔姓 10万   20%           3700人
        张姓  4万, 7.48%
        王姓  3万9,7.38%
        刘姓  2万8,5.37%
        李姓  2万1,3.96%
        陈姓  2万1,3.92%
        颜姓  2万   3.85%       740人
        宋姓  1万   2.28%
        而事实上在北宋建立前孔氏只有43代中兴祖一人,而颜氏四十六代宗子同时期返回曲阜居住。经过1000年的繁衍,孔氏在曲阜的人口是颜氏的5倍。

        与孔子同时期的曾子后裔目前有600万,是孔氏的3倍;有子后裔只有约6千人,是孔氏的三百分之一。所以“摊派法“是不灵的。
         
        谱名:孔祥东| 衢州派五支 子宣公后 |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xiangdong75    
        [url=http://weibo.com/u/1265953175?s=6uyXnP][img]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265953175/00cb6534/1.png[/img][/url]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30
          • 经验3811
          • 文章128
          • 注册2007-12-24
          历史不是靠推理的,要有实实在在的材料证明的~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557
            • 经验16976
            • 文章537
            • 注册2010-04-08
            不该发!再说这文章很早以前就发过了。删了吧。
            泗北户高唐支 承河公后
            http://blog.sina.com.cn/u/2353479247
            http://kongxiangsheng75.blog.sohu.com/
             [url=http://weibo.com/2353479247?s=6uyXnP][img]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2353479247/22b3b34e/1.png[/img][/url]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41
              • 经验3068
              • 文章127
              • 注册2006-05-26
              我们世代相传的家谱是铁的证明,听他胡扯!
              珍惜真孔,天下一家。衢州派长支,克成公后。流寓长沙。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