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宗亲网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执事
    • 财富5
    • 积分3477
    • 经验56977
    • 文章2951
    • 注册2005-01-07
    渠县孔庙
    四川渠县孔庙始建于北宋,元明清都有修复。现在保存的建筑群是清带重建的,很有地方特色,大气威严.
    [upload=15888,0]A001.jpg[/upload]
    [upload=15889,0]A002.jpg[/upload]
    [upload=15890,0]A003.jpg[/upload]
    [upload=15891,0]A004.jpg[/upload]
    [upload=15892,0]A005.jpg[/upload]
    [upload=15893,0]A006.jpg[/upload]
    [upload=15894,0]A007.jpg[/upload]
    [upload=15895,0]A008.jpg[/upload]
    [upload=15896,0]A009.jpg[/upload]
    [upload=15897,0]A010.jpg[/upload]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执事
      • 财富5
      • 积分3477
      • 经验56977
      • 文章2951
      • 注册2005-01-07
      川康名郡,西南阙里,虽然偏居一隅,却也规制俨然!

      [upload=15898,0]A011.jpg[/upload]
      [upload=15899,0]A012.jpg[/upload]
      [upload=15900,0]A013.jpg[/upload]
      [upload=15901,0]A014.jpg[/upload]
      [upload=15902,0]A015.jpg[/upload]
      [upload=15903,0]A016.jpg[/upload]
      [upload=15904,0]A017.jpg[/upload]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执事
        • 财富5
        • 积分3477
        • 经验56977
        • 文章2951
        • 注册2005-01-07
            文庙地处四川达州市渠县县城内,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渠县,古属国,秦置宕渠县。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更名渠县。历年文风极盛,对孔子的尊奉特别推崇。早在宋代,渠县就建有供奉孔子的文庙。后因战乱频繁,原庙被毁,现存的文庙是前后经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个皇帝,改迁位置,费时118年之久才建成的。文庙气势雄伟,构思精巧别致,建筑工艺精湛,文化气氛浓郁,布局严谨有序,保存基本完好,堪称巴蜀一绝。

            文庙大门雄伟壮观,朱红照壁,十分耀眼。正北面“宫墙万仞”四个遁劲有力的楷书鎏金大字,相传为康熙皇帝手书。宫墙两边大门悬匾,左有“圣域”、右有“贤关”,即圣贤所能至。桥护栏雕刻文房四宝、花鸟虫鱼、祥云怪兽等。中桥两头为精雕蟠龙,只有状元衣锦还乡才可过此桥,寓意金榜题名,独占鳌头。两旁的二桥,也只有功成名就的读书人,才够资格过一趟,称做“游泮”,且要举行一定仪式,即所谓“泮水生香”,始能走过。过了泮池,则为青砂细石砌成的“棂星门”牌坊,高大壮观、精巧绝伦。牌坊上的“二龙戏珠”、“双凤朝阳”、“仙鹤祥云”、“五蝠归真”、“麒麟送书”、“鱼跳龙门”等浮雕图案,皆为上好石料,精雕细刻而成,被誉为巴蜀牌坊之首。能工巧匠砌成的“宝珠山”、七个小巧玲珑的八角亭以及宛如玉带、碧波荡漾的渠江尽收眼底,使人遥思无限、心旷神怡。

            如今文庙,通过当地政府维修,既保持古朴典雅的风貌,又成为全县人民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的中心。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执事
          • 财富5
          • 积分3477
          • 经验56977
          • 文章2951
          • 注册2005-01-07
          [TABLE=transparent,4,2,100%,left,transparent,0,none][TR][TD][TABLE=transparent,0,0,90%,left,transparent,0,none][TR][TD][P][ALIGN=center]耗时158年始建成——渠县文庙几多谜 [/ALIGN][/P][P]
            编者的话
            6月10日,本报以《“沉睡”库房10年南充文庙原貌复建》为题,对南充文庙进行了报道。该文见报后,引来广泛关注。不少读者询问,四川现还存有多少文庙?它们的生存状况如何?见证着城市怎样的历史变迁?
          记者从文物部门获悉,目前,全省保存有文庙37处,其中建筑群布局、结构完整或相对完整的仅10处左右,其他的或仅存部分建筑甚至于仅存其中一座单体建筑。在现存文庙中,更多的是清代建筑。近期,记者又现场踏访,对四川部分现存文庙进行了寻访。即日起,本报推出《寻访四川文庙》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本报记者 陈四四
          远在川东北的渠县,自古文风极盛,渠县文庙即一见证。早在宋代,渠县就已建文庙。而现存的文庙是清代建筑,距今有300多年历史,前后历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个皇帝,费时达158年之久才建成。
          如今,渠县文庙三期维修工程已经结束,除崇圣祠外,其他建筑全部复原、维修。文庙作为渠县历史博物馆的载体对公众免费开放,最近已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置之谜
          三处记载留谜团
          渠县文庙位于县城西城西边的石子冈南侧,坐北朝南。除大成门已毁外,文庙的主体建筑完整,整体布局气势宏大。不过,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建筑,最初建在何处?至今却说法不一。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唐飞曾仔细查阅过各种史料,发现对于渠县文庙初创时的地理位置,文献中有不同的记载。比如,《明一统志》卷六十八“顺庆府·学校”中记载:渠县学,在县治西石子冈。宋嘉定年间建,元大德中重建。而在《康熙顺庆府志·学校》中又说:“渠县儒学,旧在南门外虹饮亭侧。”清道光知县黄之澜《重修学宫碑记》中则说:“渠学据旧志在南关外里许。”
          经过对历史文献的整理归纳,唐飞认为渠县文庙至少有三个不同的位置。一是“在南门外虹饮亭侧”,二是“在石子冈”,三是“在南关外里许”。“不同的地理位置代表着不同的时期”,唐飞说,渠县文庙建于宋嘉定年间,当时在石子冈,但史料记载缺乏或者记载过于简略。到明洪武年间,知县梁从义把文庙迁到南门外西岩侧,也就是虹饮亭侧。天启辛酉(1621年)又迁回城内西隅石子冈前,此后就再也没变动过,都在原址上进行重修、修葺、扩建。而“在南关外里许”一说,是黄知县引用了旧说,因县城变迁而发生“引误”。
          唐飞认为,之所以出现看似迷乱的历史记载,既有渠县县城历史变迁的原因,也有修史人对“旧”的时间的界定不同的原因。
          与其他文庙一样,渠县文庙也曾多次重修、维修。到清代,渠县教育一直受到重视,因此文庙也不断进行修缮。翻阅清同治三年的《渠县志》,能看到《学宫图》。当时,文庙的建筑包括照墙及两侧的圣域门、贤关门,泮池和两侧的贤良祠、忠孝祠,棂星门和两侧的乡贤祠和名宦祠,大成门和大成殿以及牌坊、碑亭等等。
          建筑之谜
          棂星门是否改建
          渠县文庙由前、中、后三进院落组成,其建筑群落至今看来也极有特色:由于渠县地处低山丘陵,渠县文庙又是依山而建,因此在布局、规划上,巧妙借助山势,由南向北逐级升高。
          “建筑的基础部分是平整的山体,因此建筑一般不用台基,而是直接建于山体基础之上。”唐飞告诉记者,位于中轴线上的每一座建筑,其建筑台基高低悬殊。分布在两侧的次要建筑,其建筑台基又低于主体建筑台基。“就形成了一种由下向上可以通视,由上而下可以俯瞰全局的视觉效果。”
          在唐飞的指点下,记者发现,依山而建的渠县文庙在气势上要比其他文庙更胜一筹。
          文庙平面呈长方形,大约长140多米,宽近40米。台基前有9级踏道,且台基比街面要高一些。文庙的主体建筑,从最前端的万仞宫墙到最后的崇圣祠,台基的高差达到了20多米。并且,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从泮池到崇圣祠,每座建筑前面都有较长的踏道。“这个踏道,既是对地形、地势的一个巧妙处理,同时又是前一座建筑到后一座建筑的一个过渡,形成了渠县文庙的独有特点。”唐飞说。
          渠县文庙的建筑台基、部分建筑使用了岩石或石料。相传修建棂星门的石料是采自渠县三江小山峡,用大船从渠江水运过来。棂星门的石质构件全用榫卯衔接,至今基本完好,没有走形。其所选石材美而巨,为四川其他地方所不见。唐飞说,只有渠县文庙的棂星门和广汉棂星门是六柱五间,但据史料记载,道光三年(1823年),知县黄之澜重修文庙时,棂星门为三楹。现棂星门与文献记载有异。那么,是“三楹”记载附会,还是后来改建,目前尚无明确的可资证明的资料。
          藻井之谜
          其他同类建筑中仅有
          “渠县文庙的装饰也有所不同”,唐飞说,比如雕刻技法上,渠县文庙采用了透雕、浮雕等多种手法。在同一内容题材上,渠县文庙的雕刻又有其不同的表现方式。像“鱼化龙”是文庙建筑中较为常见的题材,渠县文庙以透雕布局的方式,龙占据了整个画面的一半,而正接收从龙口中吐出宝珠的鲤鱼及龙门,则占据了画面对角线的另一半,“最接近‘鲤鱼跳龙门’传说的故事情节。”又如“麒麟吐书”,则以麒麟占据整个构图的绝大部分,而吐出的 “玉书”占据画面构图的极小部分。
          在大成殿的做法上,渠县文庙也表现出明显的特点。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大成殿是在平整的山岩上并以其为台基构筑的,因此后面是没有台基的。于是,大成殿后坡的上出檐要比下出檐要略大一些,下出檐外开凿了排水沟,“显然是因地制宜解决后坡的排水问题”。
          而大成殿建筑前后是不对称的梁架结构,有突出的封火山墙,都是川东北建筑常见的做法。
          “最特别的是,大成殿的藻井装饰,是其他同类建筑中所不见的。”唐飞说,藻井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室内顶棚的独特装饰部分,一般做成向上隆起的井状,周围饰以各种花藻井纹、雕刻和彩绘。大成殿的藻井顶部为八边形,“明镜”内涂红,用墨绘制太极图,寓意着太极、八卦。在文庙建筑中使用太极、八卦并不新鲜,但主要是绘在脊桁中间。而藻井的使用是与殿内高大的造像有关,也就是说,大成殿内可能曾经供有高大的孔子塑像。“既然这样,太极、八卦怎么会出现在孔子像的头顶?这就非常奇怪了。”

          [/P][P][ALIGN=right][/ALIGN][/P][/TD][/TR][/TABLE][/TD][/TR][TR][TD] [/TD][/TR][/TABLE]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
            • 经验16
            • 文章5
            • 注册2011-12-19
            真没想到,渠县文庙修复得如此之好。前几年去的时候,后面大成殿里空空如也。也不让进去。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37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