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宗亲网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执事
    • 财富2
    • 积分1877
    • 经验23915
    • 文章1118
    • 注册2006-02-21
    《子贡》与《孔子》
    摘《温厉》文:                《子贡》与《孔子》


        子贡者,端木赐是也,少夫子三十一岁。

        夫子以言语称道弟子者有二人,其一是我们首先讲到的宰予,其一则为子贡。子贡与宰予皆为聪明人,所不同者则在于,子贡不单聪明,且系一堂堂正正之正人君子(绝无贬义)。

    子贡如何聪明?

        我等今日描述儒者有径谓之穷酸者。前此所讲之颜渊即以“穷”著称,子路虽企慕富贵但师从于夫子亦未摆脱“穷”之命运,所得于夫子之训示者则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也”。子贡则绝非“穷”者,今有所谓儒商者,真假莫辨,子贡可称儒商之鼻祖——如假包换。不过,这一点倒颇得夫子之微词:“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货殖”,即商人之行径也。据《史记》,“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赀”,竟至于“家累千金”。观夫子“赐不受命”语,则子贡始亦为一“穷”者,富贵亦其经营所得也。

        实则富贵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义而富且贵”、“为富不仁”。子贡对这一点有清醒的认识,曾向夫子请教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夫子对此态度有所嘉许,亦望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诗》所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也。从后来的言行看,子贡也确实是按照夫子的教诲去努力的。

    这是子贡经商的聪明,其从政之聪明何如?毫不逊色。

        据《史记》,子贡“常相鲁卫”,何德何能而使子贡居于此?史迁详尽地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详见附录):田常欲于齐伐鲁,夫子惧家乡遭荼毒,责成众弟子阻挠其事,子路率先请命,为夫子所止,其后子石、子张请命,皆为夫子否决,惟独子贡请缨为夫子所允。子贡不辱使命,辗转于齐、鲁、吴、越、晋之间,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比于后世之张仪、苏秦,亦毫不逊色。由此也可见夫子之知人善任也。

    其“聪明”则如此,何谓“堂堂正正”?

        前所言“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可以当之,虽不若夫子之境界高,亦实属难能可贵。似此掷地有声之话语者子贡多有之,如“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此与夫子教诲子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恕”道同,虽然,夫子恐其言之太轻易也,黜之曰“非尔所及也”。如此堪称格言者尚有“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此亦为光明磊落、不事掩饰之“堂堂正正”也。

        此为子贡所自警者,子贡之“堂堂正正”在另一方面则表现为爱憎分明,据《史记》,子贡“喜扬人之美,不能匿人之过”。此虽有苛责于人之嫌,夫子亦曾就此讥刺子贡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子贡可真是个贤人呀,我就没那个闲功夫——然比之唯唯诺诺之乡愿者,亦自有其可取处。此亦秉性使然。子贡所恶于人者何——“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剽窃他人之知而自以为智,不懂逊让而自以为勇,好攻讦他人而自以为直——此数者亦着实可恶。虽然,儒者之学乃“为己”之学,“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故夫子曰“吾则不暇”。然夫子亦不能免于有所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实乃有些人着实可恶也,奈何?

        此系子贡之“不能匿人之过”,或有微词,然“喜扬人之美”,则确然为子贡之好处,于吾人为犹难。子贡曾坦然承认自己之不如颜回,这一态度颇得夫子嘉许:“吾与汝弗如也”,这也是夫子所称许的子贡之“达”。于颜子如此,于夫子则子贡更是拳拳服膺,观其求教夫子之事多能付诸践履可知也。子贡后来所取得的社会名声、社会地位甚至在夫子之上,时人或有疑子贡贤于孔子者,子贡一一辩驳: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勤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子贡此诸语有似于颜子之叹羡:“虽欲从之,末由也已”。此绝非谦辞,吾亦当言:“弗如也,吾与汝弗如夫子之贤也。”子贡尝言:“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子贡所得于夫子者,恰恰是夫子之“文章”,如此而成就一个堂堂正正的正人君子,至如所不可得而闻之“性与天道”,虽不离乎“文章”,亦不拘于此,子贡究竟领会多少,着实难言。

        是为子贡。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子贡与夫子师弟子之情可谓深矣。据《史记》,夫子死时,子贡当在身边。子贡来见夫子时,夫子已经重病在身,于门前见子贡至,叹曰:“赐,汝来何其晚也?”——师徒之情溢于言表。此后七日而夫子卒,众弟子皆服三年心丧,唯子贡庐墓六年乃去。

    摘《大江南北》评论:
     
           在子贡身上体现的儒学观念似乎比较集中,就从子贡在孔子墓地坚持守孝六年乃出可见一斑!
     
    [ 这个贴子最后由孔卫东在2006-3-15 15:17:44从 圣裔交流 转移过来 ]
    端木繁君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625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