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宗亲网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执事
    • 财富2
    • 积分1877
    • 经验23915
    • 文章1118
    • 注册2006-02-21
    五国之变---《子贡》说列国
    贴给阅者:轻松读史:     五国之变---《子贡》说列国

        以前看西施之故事,总以为吴国之失败盖因夫差偏听偏信,中了越国的计,不过看了春秋相关记事,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情。

        齐国田常欲夺权,准备发兵伐鲁以军功服众。孔子知道后就派能言善道的子贡去见田常,以救鲁之危难。子贡对田常说:你进攻鲁国可是个大错,不如去攻吴国,鲁国难伐吴国易攻。田常非常不高兴:鲁国是个弱小之国你说难伐,吴国难伐你却说好伐。子恭说:我听说,忧患在内的要攻强,忧患在外的要攻弱。你想在齐国夺权,就要削弱齐王和其他大臣的威望权势,攻打吴国一时难以取胜,那么有能力的大臣就会派到前线,百姓会对齐王心存怨恨。能操纵齐国命运的人就是你了。

        田常听了以为然,“可是我已经向鲁国发兵,转而攻吴。必然引起别人的怀疑。子贡说:我去劝吴王救鲁,你就可以对吴国开战了。

        子贡见吴王,”吴齐两国实力相当,如果齐国并吞了鲁国,则吴国危也。你应该打真正义旗号,攻齐救鲁,夺取齐国土地,做到这一步,另一个强国晋国也会向吴国屈服,吴国称霸天下的局势可成。吴王喜,不过担忧之前败于吴国的越国,说:等我把越国消灭了再按你的计策行事吧。

        子贡说:如果你对越国做战,等仗打完,鲁国已经被齐国吞并,机会不再。再说越国是比鲁国更弱的国家,且已经和你订立盟约,你现在攻打他违背信义,对鲁见难不救,欺弱怕强,霸业怕是要落空。我可以去越国让越王派兵随你一起对齐作战。吴王闻之同意。

        子贡跑到越国,对勾践说:吴王准备攻打齐国,但听说越国要对他进行报复。这样越国很危险呀。

        越王说:我被吴国打败,对吴王恨之入骨,即使我和他同时死去也心甘情愿。子贡说:你应该先打消吴网的疑虑,不如主动表示出兵跟随他伐齐,如果他伐齐失败了,这是你的服气,可乘机报复他,如果他胜利了,为了霸业必然去攻晋。我打算去晋国请晋国做好迎击吴国的准备。那时吴国精锐部队已经在齐国损失不少,必然需要从国内调兵。当他们远离国土和晋国激战之时,你再乘虚攻打吴国,灭吴必定成功。

        越王大喜,依计派人去告吴王,表示对吴国绝无二心,愿意派兵跟随吴王作战。吴王遂发九郡之兵向齐宣战。 子贡又跑到晋国:如今吴齐开战,不论哪一方获胜,都必然乘机攻晋,建立霸业。吴国取胜的可能性很大,从现在起,晋国赶紧训练军队,准备同吴作战。

        艾陵之战,吴军获胜,移兵攻晋,被晋国在黄池打垮。越国得到消息后出兵袭击吴国。吴王带兵赶回国内,在五湖败于越军,都城失守,吴王夫差自杀,越国在东南一带称霸。

                            《子贡》说列国---另一版本

        春秋战国时,齐国有三大家族,陈、高、固,齐国有朝政就落在这在家手中。而其中陈家的陈恒野心很大,他想篡权,但又担心高、固两家势多人众,就想一个计谋,让齐简公派国书为大将,高无平宗楼为副将,带兵攻打鲁国,他好在国内行事。

        孔子听到齐国派兵攻打鲁国,大吃一惊:“鲁国是我父母之国,今天有难,不能不救。”他马上派子贡去处理这件事。

        子贡先去见陈恒,陈恒说:“先生这次来,是为鲁国作说客吧?”子贡说:“我这次来,是为了你,而不是为了鲁国。我听说‘忧患在外面就攻打弱国,忧患在内部就攻打强国‘,相国人的心思我也清楚,可你想想,今天打败了弱小的鲁国,功劳是别人的,没有你的份,到时别人的势力、威望越来越大,相国你就危险了。如果攻打强大的吴国,一时打不赢,就把你的对头困在了外面,那时你在国内做事就不会有人来妨碍你了,你说是不是?”陈恒听了,大喜,随后又说:“只是我找什么借口去打吴国呢?”子贡说:“我让吴王发兵打齐国,你就就有借口了吗?”陈恒听后,就派人命令部队暂时不要进攻鲁国。

        子贡到了吴国后,见了吴王夫差说:“吴国与鲁国曾经联手打过齐国,现在齐国攻打鲁国,下面跟着就会打吴国,大王您为什么不发兵攻打齐国呢?”吴王说:“我是想攻打齐国救鲁国,但听说越国准备攻打吴国,我想先打败越国,然后再打齐国。”子贡说:“您不要担心越国,我愿意到越国去一趟,让越王不敢攻打吴国。

        子贡到了越国,对越王勾践说:“吴王夫差听说你想攻打吴国,现在正准备打越国,您现在的处境可是太危险了。”勾践一听,大吃一惊,连忙说:“先生一定要想办法救我!”子贡说:“吴王很骄傲,你就对他说要亲自带兵帮助吴国攻打齐国,他一定会相信。仗打败了,吴国实力会大减,越国可以真机攻打吴国;打胜了,吴王必定要攻打晋国,称霸诸侯,到时越国就有了打吴国的可乘这机。”越王听了,赶紧按子贡说的去做。子贡回以吴国,对吴王说:“越王根本没有攻打吴国的想法,过几天就会派人来请罪。”果然,五天之后,文种带兵一见吴王,说要和吴王一起去攻打齐国。吴王听了,果然放心地去攻打齐国了。

        子贡又跑到晋国,对晋定公说:“吴国正在攻打齐国,如果吴国胜了,肯定会来攻打晋国,以称霸诸侯,大王可要早点做好准备呀!”晋定公说:“谢谢先生的教诲。”等到子贡返回鲁国,齐国已经被吴国打败了。

        启示:

        子贡为救鲁国,不辞劳苦奔赴齐、吴、越晋四周,通过游说说服了四国国君,解救了鲁国的危难。外交口才的重要性在此可见一般。

    轻松读史
    [ 这个贴子最后由孔卫东在2006-3-15 15:19:20从 圣裔交流 转移过来 ]
    端木繁君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执事
      • 财富2
      • 积分1877
      • 经验23915
      • 文章1118
      • 注册2006-02-21
      再贴:五国之变---《子贡》说列国(另类的与不另类的)
      贴给愿阅者:        《子贡》说列国---又一版本(轻松点的)


          子贡马不停蹄(带着家乡父老的重托,文学城各位的期盼)来到吴国。面觐倒霉蛋国王夫差(他真没招谁惹谁呀),“大王,百年一遇,大好机会来了,特地前来道喜!!”(黄鼠狼给鸡拜年)

          此前夫差新任命伍子胥为大将军,孙武为副。其实孙武业务更强,但大家应该记得夫差面试他时候,说你要真厉害就把我这一宫美女变成战士!他为了炫本领,杀一儆百,砍了最受宠的两个美人,夫差想制止都来不及,还说出后世军事家引用次数最多的一句牛话“将在营,君令不受!”让吴王郁闷了很久,得二名将,却失二美女。(这充分说明一个男人在职场,情场不可能双赢,即使国王都不例外。)接下来吴王登上了事业的顶峰。反正伍,孙两位谁打都够越国呛。顺利替吴王报了父仇,大败越王勾践于会稽山下,要不是文大夫劝范大夫贡献出自己的情人--天下第一美女西施,(范蠡肯定从此每晚睡前都要把文种的祖宗十八代骂一遍,怎不把你老婆牺牲一下,先?),不仅君臣性命不保,越国从此也就不复存在。但勾践是极其可怕的敌人,是你绝对不应该给他第二次机会的敌人。这一点夫差再粗心也看出来了(说明勾践还不够奸,比后世王莽之类差太多了)。另一个无法低估的力量是西施的媚(参见拙作<论历史的本质>),尤其是劲敌天下第二和第三美眉刚被孙武消灭。所以夫差居然就放过了勾践,回来又后悔万分。派了很多密探到越国监视。


          夫差(瞧老爸盍卢给他起的这倒霉名字)理性上急着想把差一步就赢的棋走完,可感性上天天被西施洗脑,硬说越国是友邦,勾践是个忠厚而可爱的人。温柔乡中的夫差开始走下坡路,心里镇日斗争不已。这时听子贡说的没头没脑,不知何意,心不在焉地说“请教”。


          像子贡这样的高手,给点阳光就灿烂,有点水分就生长。马上抓住这若有若无的机会,进言道“听人说(还不都是孔夫子说的)称霸天下,先要有仁德,绝不能见死不救;无敌于天下,又要善于利用形势,四两可拨千斤之重”。夫差总算打起点精神,额头亮晶晶的说:“果然是高见!可我没看出现在的国际形势有何可为之处啊。”(有西施在,他还能看出什么?)子贡于是又开讲道理了。

          “现在,齐国出兵伐弱小的鲁国,明显胜券在握,一旦得手,名利双收。论名,天下畏服,论利,兼并鲁国后齐国势必更强。与吴国称霸天下的长期战略抵触。”

         “那怎么办?”

          “大王火速出兵攻齐。诸候只知大王为了救鲁国,仁义啊。而齐国倾国而出,吴国出其不意攻其本土,不仅现在就大大地捞一把实惠。而且从此彼消我长,齐国再莫想与咱们吴国(套近乎!)争雄。”

          夫差听了已经非常动心了。不过心中总放心不下勾践,眼前放着这么个大明白人,何不求教与他,“我最近有线报,越王和他文,范那两个大夫鬼鬼祟祟,不知会不会像我趁齐国打鲁国从后面打他一样,趁我打齐国从后面打我?”(这是子于写下最绕口的一句,保证不再)

          子贡哈哈大笑(子贡哥哥也太假了吧?),“越王这没出息的,怎比得了大王您?你所用的武将,一个乃不世出的军事天才,他的论文<孙子兵法>名播天下;另一个是打遍中原无敌手的战争专家,忠心智慧无双,为护幼主出楚境,一夜白头的传奇人物伍子胥。(请问让他俩打打,谁厉害?)。大王得其一,天下可运于掌上,两位巨星皆立于您的朝堂,你怕谁?再看勾践,重用的是两个书生,(况且又不是我们儒家大学毕业),能成什么气候?”

          夫差的头已点得象公鸡啄米了,子贡索性再喂他个定心丸。

          “大王委任我为吴国使节,我管教那几个书呆子把全越国的兵都交给大王的将军,带着一起去打齐国,您还有什么担心?”

          子贡本身已然辨才无碍,加上两个被猛戴了一番高帽的“军事专家”打完越国之后,正手痒;何况西施美人呼吸如兰,声音如电磁波,貌美的更是没词形容,“越国很好嘛~~,就打齐国嘛~~”

          自然地,夫差心花怒放,心悦诚服。生活事业上种种矛盾刹那间烟消云散。这番推理是经得起推敲的。越国诚能派兵助阵,一方面减少己方消耗,另一方面暂时可高枕不再忧勾践捣乱,或者以二将之能,借而不还,小勾同志就永无出头之日了,而美人西施也不用再和他每天唧唧歪歪。“我派人送先生去,只要勾践交兵权,他们”一指孙,伍两人,“立刻出征!”

          网摘《子于》贴

                            《子贡》说列国---再一版本(严肃点的)


          子贡使列国(节仲尼弟子列传)

        田常欲作乱於齐,惮高、国、鲍、晏。故移其兵欲以伐鲁。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 :「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子路请出,孔子止之 。子张、子石请行,孔子弗许。子贡请行,孔子许之。遂行至齐,说田常曰:「君之伐 鲁过矣!夫鲁,难伐之国,其城薄以卑,其地狭以泄,其君愚而不仁,大臣伪而无用其 士民又恶甲兵之事;此不可与战;君不如伐吴。夫吴,城高以厚,地广以深,甲坚以新 士选以饱;重器精兵,尽在其中;又使明大夫守之,此易伐也。」田常忿然作色曰:「 子之所难,人之所易,人之所难,而而以教常,何也?」子贡曰:「臣闻之:『忧在内 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今君忧在内;吾闻君三封而三不成者,大臣有不听者也。今 君破鲁以广齐,战胜以骄主,破国以尊臣,而君之功不与焉,则交日疏於主。是君上骄 主心,下恣群臣,求以成大事,难矣。夫上骄则恣,臣骄则争,是君上与主有 ,下与 大臣交争也。如此,则君之立於齐危矣,故曰:『不如伐吴。』伐吴不胜,民人外死大 臣内空。是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孤主制齐者唯君也。」田常曰:「善!虽 然,吾兵业已加鲁矣,去而之吴,大臣疑我,奈何?」子贡曰:「君按兵无伐,臣请往 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   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王,说曰:「臣闻之:『王者不绝世,霸者无强敌。千钧 之重,加铢两而移。』今以万乘之齐,而私千乘之鲁,与吴争强,窃为王危之。且夫救 鲁,显名也;伐齐,大利也。以抚四上诸侯,诛暴齐以服强晋,利莫大焉。名存亡鲁实 困强齐,智者不疑也。」吴王曰:「善!虽然,吾尝与越战,栖之会稽,越王苦身养士 有报我心。子待我伐越而听子!」子贡曰:「越之劲,不过鲁,吴之强,不过齐,王置 齐而伐越,则齐已平鲁矣。且王方以存亡继绝为名;夫伐小越而畏强齐,非勇也。夫勇 者不避难,仁者不穷约,智者不失时,王者不绝世以立其义。今存越,示诸侯以仁;救 鲁伐齐,威加晋国,诸侯必相率而朝吴,霸业成矣。且王必恶越,臣请东见越王,令出 兵以从,此实空越,名从诸侯以伐也。」吴王大说,乃使子贡之越。   越王除道郊迎,身御至舍而问曰:「此蛮夷之国,大夫何以俨然辱而临之?」子贡 曰:「今者吾说吴王以救鲁伐齐,其志欲之而畏越,曰:『待我伐越,乃可。』如此破 越必矣。且夫无报人之志,而令人疑之,拙也;有报人之意,使人知之,殆也;事未发 而先闻,危也;三者举事之大患。」勾践顿首再拜曰:「孤尝不料力,乃与吴战,困於 会稽,痛入於骨髓,日夜焦唇乾舌,徒欲与吴王攘踵而死,孤之愿也。」遂问子贡,子 贡曰:「吴王为人猛暴,群臣不堪,国家敝於数战,士卒弗忍,百姓怨上,大臣内变子 胥以谏死,太宰 用事,顺君之过以安其私,是残国之治也。今王诚发士卒佐之,以徼 其志,重宝以说其心,卑辞以尊其礼,其伐齐必也。彼战不胜,王之福矣;战胜,必以 兵临晋,臣请北见晋加,令共攻之弱吴必矣。其锐兵尽於齐,重甲困於晋,而王制其敝 此灭吴必矣。」越王大说,许诺。送子贡金百镒,剑一,良矛二,子贡不受遂行。    报吴王曰:「臣敬以大王之言告越王,越王大恐,曰:『孤不幸少失先人,内不 自量,抵罪於吴,军败身辱,栖於会稽,国为虚莽,赖大王之赐,使得奉俎豆而修祭祀 死不敢忘,何谋之敢虑?』後五日,越仗大夫种顿首言於吴王曰:「东海役臣孤勾践使 者臣种,敢修下吏,问於左右。今窃闻大王将兴大义,诛强救弱,困暴齐而抚周室,请 悉起境内士卒三千人,孤请自被坚执锐,以先受矢石,因越贱臣种,奉先人藏器甲二十 领, 屈卢之矛,步光之剑,以贺军吏。」吴王大说。以告子贡曰:「越王欲身从寡人 伐齐,可乎?」子贡曰:「不可!夫空人之国,悉人之众,又从其君,不义。君受其币 ,许其师,而辞其君。」吴王许诺,乃谢越王。於是吴王乃遂发九郡兵伐齐。子贡因去 之晋,谓晋君曰:「臣闻之:『虑不先定,不可以应卒;兵不先辨,不可以胜敌。』今 夫齐与吴将战,彼战之而不胜,越乱之必矣;与齐战而胜,必以其兵临晋。」晋君大恐 曰:「为之奈何?」子贡曰:「修兵休卒以待之。」晋君许诺。子贡去而之鲁。吴王困 与齐人战於艾陵,大破齐师,获七将军之兵而不归,果以兵临晋,与晋人相遇黄池之上 。吴晋争强,晋击之,大败吴师。越王闻之,涉江袭吴,去城七里而军。吴王闻之,去 晋而归,与越战於五湖三战不胜,城门不守,越遂围王宫,杀夫差而戮其相。破吴三年 ,东向而霸。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 中,五国各有变。
      端木繁君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执事
        • 财富2
        • 积分1877
        • 经验23915
        • 文章1118
        • 注册2006-02-21
        孔子诞辰 子贡游说

        网摘----作者:.曹尧德.

            今天是孔子的五十六岁寿诞之日,他怕蘧伯玉为其庆寿,惊扰了主人,便一大早带领弟子们出城郊游。不料细心的颜回却早有准备、寿酒、寿桃、寿糕,还有夫子最喜欢吃的几样菜肴,一应庆寿的物品、器具准备得完完全全,并全都带到了树林来,这怎能不令夫子无限快慰和心花怒放呢?

          弟子们磕完了头,拜完了寿,众星捧月似地将夫子围了起来,或说,或笑,或敬酒,但草地上却还跪着两个人不肯起来,其中一个是子贡,另一个大家全都不认识。

          原来子贡自在卫国做官之后,卫灵公看中了他的辩才,便常派他出使各国,办理外交大事。前不久出使鲁国,今日是为了给夫子庆寿而星夜赶回来的。跪着的另一个青年叫樊迟,他一身农民打扮,憨厚朴实,无多言多语,见人便羞得满脸通红。这次子贡去鲁国,碰上樊迟在到处拜师求学。子贡见他虽十分腼腆,但却很聪慧,便自做主张,冒昧地领来了。子贡与樊迟先到蘧伯玉家,又找到了这郊外树林。等他们来到老柏树前,适逢同学们为夫子拜寿,子贡二话没说,拉着樊迟跪倒便磕头,一则为夫子庆寿,二则为樊迟拜师,三则为请冒昧之罪,所以一直未起。

          孔子忙将樊迟扶起,问道:“樊迟啊,尔欲何学?”

          “嗯……”樊迟嗫嚅着说,“迟欲学种五谷。”

          孔子说:“学种五谷,孔丘不若老农。”

          “那就学种蔬菜。”

          “学种蔬菜,孔丘不如老圃。”

          “那……”樊迟茫然地盯着孔子,“夫子能教迟何种学问呢?”

          孔子耐心地说:“樊迟啊,君子需树雄心,立壮志。在上者好礼,民莫不尊服;在上者诚信,民莫不以诚相待。若能如是,四方之民皆携儿负女归附之,何需自己耕种呢?”

          樊迟连连点头说:“弟子学礼,学信。”

          孔子客居卫国,一直怀念着祖国,所以见了子贡,就忙打听鲁国的情况。子贡告诉夫子,鲁国依然是,三分公室,权归季氏。只是定公与季桓子更加荒于酒色,无人理政,朝野上下四分五裂,不堪一击。所以齐国的田常奏请齐景公批准,正欲兴师伐鲁,据说先头部队已经到达了齐鲁边境。

          这田常孔子是熟悉的,早在二十年前他在齐国时,田常就与齐景公闹独立性,施惠于民,早有取齐侯而代之的念头。对此,齐景公似乎有所察觉,所以当孔子回答齐景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时,齐景公十分赞赏地说:“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如今齐景公年老,晏婴早死,黎鉏无能,田常羽毛丰满,他适合齐景公的口味,以对外用兵为名扩大实力,扩大影响,控制军权,以便进而夺取君位。孔子闻听田常伐鲁,焦虑不安,早把寿诞之喜抛到了九霄云外,站起身来,背着双手,在草地上踱来踱去。颜回看出了夫子的心思,问道:“夫子欲救鲁吗?”

          孔子停住脚步说道:“知丘心者,回也!鲁乃我父母之邦,庐墓在此,宗庙在此,田常伐鲁,岂能坐视而不救?……”

          司马牛涨红了脸,结结巴巴地说:“救鲁?就凭我们这几个人?……”

          子路说:“卫灵公若肯借兵,由将率师往救之!”

          孔子说:“吾欲屈节于田常,派一舌辩之士适齐,陈说利害,阻田常伐鲁。”

          弟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唯子贡堪当此任!”

          孔子说:“是呀,当仁不让于师,赐何不辛苦一趟呢?”

          子贡坚决地表示说:“赐愿往见田常!”

          子贡辞别了夫子与众同学,驾车来到齐都临淄,请见田常。田常忙出府迎接,让入客室,分宾主坐定。田常早料到了子贡的来意,八字眉竖了竖,抢先说道:“子贡先生不辞辛劳,远道而来,莫非欲阻我伐鲁吗?”

          子贡闻言,仰天哈哈大笑,只笑得田常吃惊不小,忙问道:“先生为何发笑?”

          子贡拭了拭两眼笑出的泪水说:“赐笑将军危在旦夕,却全然不知。如此以往,大事何成?”

          田常见子贡说得蹊跷,很感莫名其妙,忙凑上前去,躬身俯首问道:“先生何出此言,请明教我!”

          子贡沉吟着说道:“赐随孔夫子去鲁多年,鲁事与赐何干?

          今长途跋涉,专为将军运筹而来。”

          “先生教诲之恩,常当永志不忘!”田常解除了戒心,微笑着,笑得两眼都眯成了一道缝。

          子贡说:“据赐愚见,收功于鲁实难,伐吴图功较易。”

          田常问道:“何以见得?”

          子贡回答说:“赐尝闻,忧于内者宜攻强,忧于外者宜攻弱。将军试想,如今齐对外用兵,内外何忧?”

          田常脱口说道:“忧于内也!”

          子贡说:“将军所见,与赐尽同。将军三次请封不成,乃大臣不听令;长期以来,鲍、晏战胜以骄主,破国以尊臣,将军却无寸功可言。君恩日疏,欲与权臣相争,岂不以卵击石,危在旦夕吗?”

          田常不胜感激地说:“先生所言极是,然而先遣部队已至齐鲁边境,不可改道,为之奈何?”

          子贡说:“将军下令缓进,赐请救于吴,乞吴师伐齐以救鲁,将军岂不就可与吴交战了吗?”

          田常对子贡的才智佩服得五体投地,对子贡的诚心相助感激得可以性命相报,当夜设盛宴为子贡洗尘、饯别,以珠宝相赠,结为生死之交。

          子贡昼夜兼行,车船俱乘,从临淄来到吴都姑苏,入朝见吴王,奏道:“王者不灭国,霸者无强敌,重镇千钧,加铢两便见倾侧移动。目下齐国将伐鲁,一战而胜,与吴争霸,臣窃为大王担忧!”

          吴王问道:“既如是,将何如?”

          子贡说:“宜速仗义救鲁,以抚泗上诸侯,诛暴齐以服晋,此乃大王雄长天下之功业,岂容错失良机!名为救鲁,实困强齐,智者决无疑义。”

          吴王说:“时势实如子言,无奈吴常困越,宿仇未解;现勾践养士教民,久有报吴之心。须待寡人先灭越,然后移兵伐齐以救鲁。”

          子贡奏道:“越国僻小不及鲁,吴国新强盛于齐,而大王今欲舍齐伐越,齐岂不早灭鲁而称霸中原吗?大王当以救弱存亡之仁义号召诸侯。若弃强齐而代弱越,不义不勇,何以显名当世?臣闻勇者不畏难,仁者不欺弱,智者不失时,义者不绝世。今宜存越示天下以仁,伐齐救鲁示天下以义,威霸晋国示天下以强。天下诸侯正愁无盟主,得闻大王锄强救弱之威名必相率来朝。霸业告成,易如反掌耳。如若大王恐越乘隙报仇,臣请往见越君,令他出兵随王伐齐,大王可令其充先锋以立功。此乃借齐兵以削越势,岂不上策!敢情大王明察。”

          吴王盛赞子贡之计“乃绝妙上策”,当下殷勤接待,馈赠厚礼。子贡在吴不敢耽搁,辞别吴王从水道赴越,行至中途,舍舟登陆,雇车乘坐,径到越都,在城外馆舍安身。越王得报,亲自驾车出城,到馆舍迎候,请子贡上车,亲自执鞭驾御,抵达朝门下车,延请子贡入朝,用上宾之礼接待。宾主坐定,越王问道:“大夫辱临蛮夷之邦,不知有何见教?”

          子贡将吴欲伐齐救鲁,担心越乘虚而入,以及自己的主张等大略说了一遍。勾践拱手说道:“孤因不度法,不量力,与吴为难,受困于会稽,痛入骨髓,日夜焦唇干舌,苦思与吴接踵而死。今请大夫告以利害,使孤知所适从。”子贡回答说:“吴王为人猛暴不仁,臣下难堪,国家疲弊,百姓怨上,大臣内变。伍子胥倚老忠谏,吴王深恶之;太宰嚭以嫉贤进谗,嬖幸当国,此乃上天假越以报吴之机。王若能发兵以激其伐齐之志,献重宝取悦其心,卑辞听命以尊奉,促成其出兵伐齐,堪称‘屈节以求达’之良谋。若然伐齐不胜,是越之福;若胜则必骄而移兵临晋。赐将北行,请见晋君,出全国精锐迎敌。吴先与齐战,精卒伤之必多,晋又用重兵迎击,吴师必弱。王可攻其疲以报仇,事必有济。”

          勾践作揖拜谢道:“寡人谨遵教言行事,决不背信!”

          子贡临别谆谆叮嘱“以速为贵,迟恐生变,吴若按兵不动,养精蓄锐,专与贵国为难,后果将不堪设想!……”勾践唯唯答应,亲送子贡出城,郑重而别。

          子贡仍回姑苏,朝见吴王复命道:“仰仗大王神威,臣往见勾践,先扬大王德威,次晓以利害,说他出兵随王伐齐。勾践已应允,即日率兵来朝听命。”

          吴王大喜,盛赞慰劳了子贡一番,回宫设宴为子贡洗尘。

          隔了五日,越王派大夫文种率领三千精兵来从征。文种向吴王行三拜九叩大礼,顿首奏道:“吾主得悉大王将率仁义之师伐齐救鲁,尽出国内精锐三千,先遣臣统率来朝听令。吾主现在守国,静候王命以定行止。”

          吴王问子贡道:“越王欲随寡人出征,卿以为如何?”

          子贡回答说:“越国尽出精锐以听命,国内空虚,再命其君弃守从征,与义不合,当令其留守社稷为是。”

          吴王接受了子贡的意见,谢绝勾践从征。吴国的军队自从孙武子训练以来,行伍整齐,军令严肃,共有左、右、中三军。春秋时的军制,每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吴为大国,所以有三万七千五百名兵卒。吴王命左右司马王孙骆、鳟毅为左右两军元帅,伍子胥为中军元帅,先于校场上检阅操练,然后择吉日出征。

          伍子胥奏道:“伐齐师出无名,欲救鲁,不如遣使至齐,为太子波求婚,且劝齐侯不必伐鲁。齐侯年迈,国无良相,决不敢违逆大王之意,这样便可不折一矢而解鲁难,强似兴师动众。”

          吴王问左右司马道:“伐齐,婚齐,何为上策?”

          王孙骆回答说:“婚齐为善,臣请至齐乞婚,并劝阻伐鲁。若齐侯拒婚不纳劝,然后合吴越之众讨伐,定然战而胜之!”

          子贡只望齐不伐鲁,不望吴必伐齐,所以在一旁默默不语。

          齐景公已经年迈,宫中只有一爱女少姜,心中虽不忍心远嫁,只因国中没有贤相良将,不敢得罪吴国,只好应允婚事,并命田常收回伐鲁之兵。王孙骆归国复命,子贡得悉鲁难已解,于是辞别吴王欲行。吴王说:“子说越君出兵助孤出征,现在鲁难已解,吴不伐齐,越师徒劳往返,岂不失信于邻国?”

          子贡说:“吴、晋有仇,大王何不遣越师伐晋,如若取胜,便可取威定霸了。”说罢,不管吴王依不依,匆匆告辞返回卫国。

          子贡回到卫国,将游说齐、吴、越三国的经过详细地报告了孔子,孔子说:“伐齐救鲁,是为师之意愿。疲吴强晋,乃赐多言失信。吴若伐晋不胜,岂不恨你!你的游说口才,可称当世无匹;惜乎喜欢多言,言多则必败,古有明训,以后当慎言为是。”

          吴王亲率中军伐晋,几乎全军覆没,幸亏伍子胥率兵赴援,才得退兵归国。

        端木繁君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469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