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柯营祭祖之旅-孔繁义

楼主
南柯营祭祖之旅-孔繁义
[COLOR=#0000cc]端午节的前一天,市里孔维涛打电话过来,约几个族人去献县南柯营村,到祖坟上祭拜一下,看一下祖先生活和长眠的地方,也算是寻根之行吧。[/COLOR]    孔氏家族,自孔子至今二千五百多年,繁衍八十代。除集居山东外,也有不少散居全国各地,以至海外,形成不同的支派,其中,有一较大的支派,史称献县派,民国年间(1937)年的《孔子世家谱》中就有几个分册专门记载献县派的流传及分布情况。

    献县派的始祖为孔公保、孔公伸兄弟,他们是唐代名儒孔颖达的后人,二兄弟于永乐二十年随明成祖朱棣北征有功,钦授锦衣卫正千户,二十一年皇帝赐田于河间卫忠顺屯南柯营,两人一起迁至南柯营安家,就是现在的献县本斋乡前营、中营、后营三个村,目前营里孔氏后人约三千人。相传,四周有李家马坊、张家马坊等村庄,是当年给孔家养马的,另有专司屠宰户等等,规模非常大。至1937年,献县派共有男丁7571人。

 

    端午清晨,我们一行四人,车子沿着307国道西行,由沧县进入献县境内,在两县交接处,有村名孔束州,早有族人孔令强、孔德友等着我们,由他们带路去南柯营。

    在村口,我们停车问路。村民问我们:从哪儿来?找哪位?当我们说明情况,人家笑着说:全村3000人,都姓孔,一家人!先去支书令占家吧。来的不巧,令占先生有事出去了,另安排副书记和村会计等陪同我们。直奔目的地——明代祖坟。老远,就有人指着前面一片高地:那便是老坟了。穿过庄稼地,地里有人在耕作,看到我们过来,得知情况后,主动给往往们做介绍、引路。祖坟令我们有些失望,在一片庄稼地里,长、宽约有几十米的土台子,杂草丛生,两棵古老的柏树,提示着历史的久远和沧桑,族人指给我们每个坟头的主人。几百年过去了,伫立坟前,不敢相信,这里长眠着当年叱咤风云的大将军,圣人后裔。我们得知,坟茔过去很大、很高,有碑曰:孔氏先茔。在村里还有孔氏后人的很多坟场,按支派分布,如公保长支坟、公伸三支坟、公伸六支坟等等,形成了一片特殊的孔氏坟墓,令人想起曲阜的孔林。

    在我们感叹岁月的沧桑时,有几位骑着自行车路过,书记冲他们打了招呼:都过来!家里来亲戚啦!人们一拥而来,又是有一番介绍、寒暄。我们十几个人,大小差了六辈,我和繁廷最大,“繁”字辈,最小的是“垂”字辈。我们把带来的鲜花、水果恭敬地摆放在坟前的柏树前,给祖宗们敬上酒。不知谁喊了声:给老祖宗磕头啦!大家站好,齐刷刷跪在地上,给老祖宗叩头。

    在这里,我看到了民国年间的《孔子世家谱》,在查到自己的祖父的名字后,才知道,我们是属于公伸二支,也就是孔公伸二公子的后人。家谱告诉我,先人孔尚岚、孔尚德兄弟自献县搬出,居住东光县北关村,至我这一代,已有十代,二百年了。尚德有兄弟五人,其余后人仍居献县营里。族人告诉我:你这支,是公伸二支,尚德爷的后人!

    回来的路上,一直在想着:先人公保战功卓著,公伸功成隐退,兄弟二人落根南柯营,当年是怎样的辉煌?尚岚、尚德爷,兄弟俩为什么搬出来?这其中有怎样的故事呢。

1楼
我们公保支陈缺屯族人也是尚字辈(尚汉公)从献县搬迁出来的,不知道和尚岚、尚德爷的搬迁是巧合呢还是有怎样的故事?
2楼
颖达公后裔中:不止献县派还有浏阳派,桂东派,丹阳派,临江派,岭南派。我孔氏兴盛有几次较大发展: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唐代秦王文学馆18学士之一颖达公。五代时遭孔末之乱后的中兴祖后裔在宋代得到空前发展。
献派立言公虽为献派始祖仍居西安,46代植公迁凉州,58代徙居南葛营

望指正。孔德友-公申长支
3楼
     德友,你所说"献派立言公虽为献派始祖仍居西安,46代植公迁凉州,58代徙居南葛营

"凉州即今我们武威市啊,请详告资料!
4楼
58代徙居南葛营是德友宗亲打错了,应该是南柯营!
5楼
凉州即是甘肃武威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630 seconds wid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