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续修进入攻坚阶段--访济南办公室

楼主
家谱续修进入攻坚阶段--访济南办公室
    上周五与开屏一早抵达济南办公室汇报工作。办公室位于济南省科协绿荫环抱的东楼四楼,占了半个楼层。德宏和德威宗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两位宗长是本次世家谱续修的发起人之一,曾赴全国各地联络寻访族人,组织调查登记工作,为续修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当我逐个房间向工作人员问好时发现多了很多新面孔,德威主任说编辑工程浩大超乎原先的想象,增添一些新人,现在还陆续招聘。连他远在大西北的哥哥后天也要赶来帮忙了。
    在档案室,小张(多次与我一起参加曲阜查谱,故早已认识)让我猜她对面气质优雅的女士是谁。我一时摸不着头。原来她是大连宪宁的夫人,请假来看望夫君,看到续谱工作繁重,主动做义工参加编审工作。由于她的职业是医生,还兼续谱办公室“唯一指定健康顾问”。宪宁爷是不折不扣的谱“疯子”,他前年参加曲阜孔子博物院旧谱查阅工作后,见办公室严重缺乏人手,就毅然决定长住济南参加编审工作。现在他可是我们孔家谱牒专家,已被任命为世家谱编辑部的副主任了。各地调查登记工作中有很多祖孙、父子、兄弟、夫妻齐上阵的感人事迹。但是宪宁爷和太奶不远千里携手修谱肯定是佳话中的佳话了。
    办公室里有小张、小刘、小李、小董和小孔等五位姑娘,被称为续谱办的五朵金花。她们认真好学,活泼开朗。能够坚持从事这样枯燥繁重的编审工作令人敬佩。如果哪个孔家小伙取上她们当中的四金花可是天上掉下来的福分。
    原老师和袁老师也是老相识了,赶紧招呼他们到吸烟区,吸颗烟调剂下精神。原老师退休前是大提琴手,德宏主任在省歌舞团的同事。拉西洋乐器的手,现在批阅各地来的谱表。将来阅读新谱时如果耳边忽然飘琴声不用奇怪了。
还有一位一定要介绍啦,他是祥骅老兄,开屏的父亲。他原来负责江苏高淳地区平阳派二支的调查登记工作,听说平阳派二支由于登记的族人众多,续谱办继续进度缓慢,便赶来参加核对整理工作。原来计划两三个星期能够干完,没想到呆了两个多月,只完成六成表格的核对工作。
    回到主任办公室,德威主任介绍说新谱将收录180万人,新增人数为120余万人,字数会有5000万字。编辑工作极其繁重,而且经费严重匮乏。目前已经耗资800多万,而收到的谱费和族人捐赠只有不到400万,多半经费都是由德墉会长提供的。到制版印刷时还需要投入600万。
    临近中午时分,我们见到了德墉会长。为了加快家谱编辑工作,会长从香港搬来济南长住亲自领导续修工作。虽然已经八十高龄,会长依然精神矍铄,谈笑风生,兴致勃勃地向我们俩介绍续谱工作的最新进展和工作安排。十年前如果不是德墉会长首倡续修,不知何年才有人能登高疾呼?如果不是德墉会长不计个人得失,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带领大家克服重重苦难,续修工作如何能够取得今日的斐然成就?能有会长这样的领袖,实是我孔族之大幸!
    两天的访问很快过去了。开屏问我以前在续谱办总是感到非常兴奋,怎么这次如何有一丝的压抑感。我想我们以前只考虑到续谱工作的神圣,只是为参加这一壮举感到自豪,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更多的责任和期望。万钧重担全在续谱办的肩上了,我们各地族人如何能够为他们分担,如何在最后冲刺阶段为他们呐喊,为他们助一臂之力呢?
1楼
向每位工作在续谱第一线的宗亲们及孔家的朋友们致敬
2楼
祥东长辈功劳大大的,我们支持您!
3楼
希望对续谱存有看法的人认真看一下卫东宗亲的这个精华贴。这次续谱我只做了一个一百户的小分支的工作,的确很辛苦,自己多掏钱不说,要费很多口舌动员解释,但任务完成后感觉很自豪,也很踏实。相信经历过这次续谱的宗亲和我有着同样的感受,希望那些未了解续谱真相的人特别是孔家人不要妄加评说。感谢续谱办的全体成员,祝愿我们的事业顺利完成。
4楼
请问:如果我想去参加修谱怎样可以去?祝修谱大业胜利完成!估计什么时间完成?
5楼
庆冰爷如真想去请与德威主任联系,但这里面有个前提,要对家谱有初步的了解,能耐得住枯燥乏味而又艰苦的生活,并且还没有多少薪水。要有思想准备哦。德威主任的电话是:0531--82020501。谱的校对与录入工作快的话可能要到09年了,年底能出版已经是加速度了。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d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