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时期的孔子家族

楼主
两汉时期的孔子家族
[SIZE=4]
一、儒学独尊的时代  
作者 : 李鹏程/王厚香  

[P][ALIGN=center][upload=17892,0]2009112716511762577801.jpg[/upload][SIZE=4]  [/SIZE][/ALIGN][/P][/SIZE][SIZE=4]
    公元前206年,刘邦统一天下,建立了汉王朝。刘邦出身市井小吏,并不喜欢儒学,曾溺尿于儒冠之中。当年“以幕僚宾客的身份跟随高祖平定天下”的陆贾在他面前“称说《诗》、《书》”时,他甚至破口大骂:“你老子的天下是靠骑在马上南征北战打下来的,哪里用得着《诗》、《书》?”(《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但就是这样一个出身市井的皇帝,却在他的有生之年做了一件儒学史上意义重大的事情。这就是: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当他平定英布之乱,自淮过鲁时,“以太牢祀孔子”,并封孔子第九代孙孔腾为“奉祀君”,专司祀事(《史记·孔子世家》)。说这件事情意义重大,是因为这是历代封建帝王祀孔的开始,也是历代封建帝王优礼孔子后裔的开始。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写道:至此以后,“诸侯、卿大夫、国相一到任,常是先去拜谒孔子,然后才去就职处理政务”,而孔子家族的历史也从此翻开新的一页,开始受到历代政府的恩宠,直至成为“安富尊荣”的封建大贵族之家。

    促使刘邦思想转变的,是汉初大臣陆贾和叔孙通。

    陆贾,生卒年月不详,主要活动于汉高祖元年和汉文帝即位初期这一段时间内。他少习《诗》、《书》、《春秋三传》等儒家经典,具有很高的儒学修养。刘邦称帝前,陆贾曾追随刘邦打天下,屡屡建功,深受刘邦器重。刘邦定鼎天下后,陆贾又奉命为刘邦“总结秦朝所以失去天下,我们所以得到天下的原因,以及古代各王朝成败的原因”(《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也就是以书面形式谈论天下得失兴衰之原因。为此,陆贾撰文十二篇,总结分析秦二世而亡的教训,“每写完一篇上奏给皇帝,高祖没有不称赞的,左右群臣也是一齐山呼万岁,高祖将他的这部书称为《新语》”(同上)。这十二篇文章就是后来的《新语》。陆贾以理论的形式劝说、启发刘邦要高度重视和认识儒学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放弃对儒学的鄙视态度。陆贾也因之被后世学者称为秦后第一儒。

    叔孙通,薛县(今山东枣庄市薛城北)人,生卒年不可考。曾仕秦,为博士。秦末项梁起事,投奔项梁。后背楚降汉,追随刘邦。司马迁称之为“汉家儒宗”(《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他对汉初儒学的贡献是为汉王朝制定礼仪法度,从实用的层面上让刘邦认识到了儒生、儒术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汉初,汉高祖“把秦朝的那些严苛的仪礼法规全部取消”(同上),但新朝礼法未立,刘邦身为皇帝,却“责骂诸侯群臣如同责骂奴仆一样,一点也没有上下的礼节”(《史记·魏豹彭越列传》),“群臣在朝廷饮酒作乐争论功劳,醉了有的狂呼乱叫,甚至拔出剑来砍击庭中立柱”(《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天子无威仪,群臣无礼仪,令刘邦非常头痛。叔孙通趁机建议为汉家制定朝仪,仪出,“自诸侯王以下的所以官员,没有一个不因这威严的仪式而惊惧肃敬的”,朝廷之上一改往昔乱哄哄的场面,井然有序,群臣“出乎礼则入乎刑”,再也“无敢欢哗失礼者”(同上)。这大大地树立了皇帝的威仪,令刘邦欣喜若狂:“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同上)高兴之余,刘邦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以示奖赏。不久,又听从叔孙通的建议,进用了大批儒生。刘邦对待儒生态度的转变,对后代皇帝复兴儒学起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然而,由于当时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刘邦之后的当政者文帝、景帝、窦太后和辅政大臣如曹参、陈平等人都尊崇黄老之术,儒家学说并未因此而走上独尊地位。到汉武帝时,经过汉初六七十年的恢复和发展,国力日渐强盛,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黄老思想已不能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儒学便由幕后走到了前台,被汉武帝定于一尊,成为正统的封建统治思想,并主宰了此后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完成儒学独尊接力最后一棒的是汉代大儒董仲舒。

    董仲舒,赵地广川(今河北枣强县广川镇)人,约生于汉文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79年),约卒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是西汉著名的经学家、哲学家。少治《春秋》,以治《春秋》公羊学闻名。景帝时为博士。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五月,诏举贤良对策,董仲舒上对三篇,即后世所谓的“天人三策”,阐述了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神学思想体系,用“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论证了封建的“大纲人伦、道理、政治、教化、习俗、文义”等的永恒合理性,强调“大一统”,系统地提出并论证了“三纲五常”的理论。认为《春秋》大一统的思想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而现实社会中的“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导致君上无以持一统,法制经常变化,臣下不知所守的原因,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书·董仲舒》)。董仲舒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并逐渐得以实施。这样,董仲舒就完成了孔子以来数代儒家学者的未了心愿,使儒学走向独尊,确立了作为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核心的儒家学说的理论基础。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孔子也从此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格外尊崇,其嫡长裔孙也作为历代尊孔的一个重要内容,享受着“代增隆重”,“恩渥备加”的优遇。

    汉武帝虽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却没有直接尊奉孔子或优礼其后裔的举动。倒是东汉时期,先后有四位皇帝亲自到过曲阜祭祀孔子。

    建武五年(公元29年)十月,光武帝征伐董宪,还师回都时,路过曲阜,使大司空宋弘祭祀孔子(《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汉明帝东巡,返回京师的途中,驾临孔子旧宅,祭祀孔子及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后汉书·明帝纪第二》)。

    元和二年(公元85年),三月庚寅,汉章帝率群臣在阙里祭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赐褒成侯及孔氏男女绢帛(《后汉书·章帝纪第三》)。据《汉书·孔僖传》,这里所说的褒成侯是指孔损。

    延光三年(公元124年)三月戊戌,汉安帝在阙里祭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鲁相、令、丞、尉及孔氏亲属、妇女、诸生全部参加,赐褒亭侯以下孔氏族人绢帛多少不等(《后汉书·孝安帝纪第五》)。

    这种情况在以后的朝代中是少见的,充分说明了汉代皇帝对孔子的尊崇。

    与此相适应的是汉代诸帝对孔子后裔的封赐,除上引章帝、安帝到曲阜祭孔时优礼孔子后裔外,见之于史的还有:

    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封孔子第九代孙孔腾为“奉祀君”。

    《史记·孔子世家》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说:“汉封夫子十二代孙忠为褒成侯”,但不见于正史。

    汉元帝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以孔子十三代孙孔霸为太师,赐爵关内侯,食邑八百户,号褒成君,“以所食邑八百户祀孔子”,子孙世袭。孔霸死,子孔福(吉)继嗣。孔福死,子孔房继嗣。孔房死,子孔莽继嗣。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封周公、孔子后为列侯,食邑各二千户。王莽改封孔莽为褒成侯,后避王莽讳,孔莽改名为孔均(《汉书·孔光传》)。元始元年封孔均为褒成侯之事,又见于《汉书·平帝纪》、《汉书·外戚恩泽侯表》,其他未见于史书。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四年(公元38年)四月,光武帝刘秀封孔子十七代孙孔志为褒成侯(《后汉书·光武帝纪》)。孔志,孔均之子。

    东汉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封孔损为褒亭侯,食邑一千户。孔损为孔志之子。孔损死,子孔曜继嗣。孔曜死,子孔完继嗣(《汉书·孔僖传》)。
[/SIZE]



1楼
[SIZE=4]二、并不兴旺的人丁  
作者 : 李鹏程/王厚香  


  

    与封建政府对孔子及其子孙的优渥并不成正比的是,这一时期的孔子家族人丁并不兴旺。根据《史记·孔子世家》、《汉书·孔光传》、《新唐书·宰相世系五下》、《宋史·孔宜传》等书的记载,两汉时期孔子子孙的情况是:

    孔腾生子孔忠。孔忠,字子贞,汉文帝时为博士,封褒成侯(据《孔氏祖庭广记》卷一)。孔忠生子二:孔武、孔安国。(按:《史记·孔子世家》、《宋史·孔宜传》作孔忠生孔武,孔武生孔延年及孔安国;《汉书·孔光传》、《新唐书·宰相世系五下》作孔忠生孔武及孔安国,孔武生孔延年,这里采纳后一种说法。)

    孔武,字子威。生子孔延年。

    孔安国,字子国,汉武帝时为博士,历官谏议大夫、临淮太守。详见下文。孔安国生子孔?。孔?生孔?,十传至孔长彦,孔季彦时失传。

    孔延年,以治《尚书》为汉武帝时博士(《汉书·孔光传》)。后转太傅,迁大将军(此据《东家杂记》,《孔氏祖庭广记》作少傅)。生子孔霸。

    孔霸,字次儒。少时治《尚书》,师事太傅夏侯胜。昭帝末年为博士,宣帝时为太中大夫,被选为皇太子师,传授经书。后升迁詹事,掌管皇后及皇太子家事,后出任高密相。皇太子即位,即汉元帝,孔霸因曾为帝师,被赐爵关内侯,食邑八百户,号褒成君。为什么要叫“褒成君”呢?如淳解释说:“为帝师,教令成就,故曰褒成君。”又为给事中,加赐黄金二百斤,宅第一区,徙户籍于长安。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诏令以其所食邑祀孔子,并徙其子回曲阜,主祀孔子。此为孔子后裔世袭爵位奉祀之始。

    孔霸为人谦退,不好权势,常称“爵位太过,何德以堪之!”汉元帝曾数次想让他做宰相,均被他谢绝。汉元帝感其诚,甚为敬重,赏赐甚厚。孔霸去世后,汉元帝两次素服去吊唁,赐赠东园秘器钱帛,以列侯之礼为之治丧。谥号“烈君”。孔霸四子:孔福、孔捷、孔喜、孔光。

    孔福,永光元年奉诏徙户籍回曲阜,主祀孔子。汉成帝时袭封关内侯。生子孔房。

    孔捷,曾任校尉,传五世至孔嘉时而绝。

    孔喜,汉时任校尉,无子,绝嗣。

    孔光,见下文。

    孔房,汉哀帝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袭封关内侯,号褒成君。生子孔均。孔均,字长平。本名莽,生当王莽专权之时,为避王莽讳改名均。

    孔均好学有才,为尚书郎。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王莽专权,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封孔均为褒成侯,奉孔子祀,食邑二千户。后来王莽欲拜孔均为太尉,孔均坚辞不就,托病回乡。因此失去了爵位。后卒于家。生子孔志。

    孔志,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四年(公元38年)四月,封褒成侯。卒谥“元成”。生子孔损、孔澍、孔恢。孔损袭爵,生子孔曜、孔旭。孔澍、孔恢均传三代而绝。

    孔曜,字君曜,袭爵,食邑千户。生子孔完、孔瓒。孔完袭父爵,食邑百户。孔完早卒无子,三国魏时以弟孔瓒子孔羡袭爵。

    孔旭传三代而绝。

    以上是两汉时期孔子子孙的大致情况。

    除上述孔子子孙外,《汉书·孔昱传》还记载了一位叫孔昱的。据该传,孔昱字元世,是孔霸的七世孙,少习《尚书》。大将军梁冀征辟,不应。太尉举方正,对策不合,乃辞病去。后遭党事禁锢。灵帝即位,公车征拜议郎,补洛阳令,以师丧弃官,卒于家。另据该传记载,自孔霸至孔昱,爵位相系,子孙中做到卿相牧守的有五十三人,列侯七人。但孔昱的世系脉络,并不清楚。

    除此而外,汉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还封孔吉为殷绍嘉侯,此事见于《汉书·成帝纪》。殷绍嘉侯是为奉祀殷代而设置的,与奉祀孔子毫不相干,近年来有关孔子家族的著作把这一封爵列入孔子嫡系后裔爵位承袭表中,显然是错误的。
[/SIZE]
2楼
[SIZE=4]三、子孙达者  
作者 : 李鹏程/王厚香  


  

    从现有资料来看,两汉时期的孔子子孙,均能恪守祖训,通习儒术。司马迁到曲阜时看到的情况是: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而诸儒亦讲礼乡饮大射于孔子冢。“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这习礼的“诸生”当中,当有孔子的后代。据《汉书·孔光传》记载,孔霸亦治《尚书》,师事太傅夏侯胜。与孔霸俱师事夏侯胜的,还有齐人周堪(字少卿)(《汉书·周堪传》)。其中的达者,要算孔安国、孔光、孔融与孔僖、孔季彦父子了。

    1.孔安国

    孔安国,字子国,西汉鲁(今山东曲阜)人,孔子第十一代孙。汉武帝时为博士,官谏议大夫、临淮太守。

    孔安国少从鲁人申培公学习过《诗经》,又随济南伏生学习过《尚书》,有很深的经学造诣,但真正使他享名经学历史的,却是他对古文《尚书》的传授。

    《尚书》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历史文献,其中保存了许多殷周时代的历史档案和原始材料,是研究先秦历史极为重要的文献资料。春秋时期,孔子曾多次引用过《尚书》。战国时期,《墨子》、《管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文献都征引过,很受时人重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燔《诗》、《书》,坑术士”(《汉书·儒林列传》),传世的先秦典籍遭到了极大的摧残,《尚书》亦在其中。接下来的楚、汉战争又使残存的一点文化典籍亦丧失殆尽。汉兴,孝文帝求天下能治《尚书》者,只得了一个年过九十的济南人伏生,便使其教授于齐、鲁之间。据《汉书·儒林传》的记载,这位伏生,曾任秦博士,秦始皇“焚书”时,他将《尚书》藏于其家墙壁中,流亡外地。汉朝建立,社会稳定下来之后,他返回家乡,求其壁中所藏之《尚书》,只得到了二十八篇,其余的都亡佚了。伏生所教授的这二十八篇《尚书》,因是用当时通行的隶书撰写的,所以后来被称为“今文《尚书》”。孔安国就是这时学习《尚书》的。他的老师是倪宽,倪宽师从欧阳生,欧阳生师从伏生。

    隶书是秦始皇统一以后才出现的文字,而《尚书》则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就存在了,既然有用隶书缮写的《尚书》,也必定会有用秦统一以前的文字(非隶书)缮写的《尚书》,只是汉初没有传下来或没有发现而已。

    用非隶书(古文)缮写的《尚书》的发现是在汉武帝时。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武帝末,鲁共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据孔氏谱书的记载,这些古文书籍是孔甲所藏。因为这些《尚书》是用秦以前的“古文”缮写的,被称为“古文《尚书》”。

    由于古文《尚书》是在孔家发现的,孔安国又精通《诗经》和今文《尚书》,这些新发现的古文《尚书》理所当然就归孔安国所有了。孔安国对这些古文《尚书》作了研究,发现比今文《尚书》多出十六篇,这十六篇“错乱摩灭不可复知”,孔安国就把它们上送官藏之书府,以待能者,对于另二十九篇,则“研精覃思,博考经籍,采摭群言,以立训传”(《阙里文献考》卷七十八),献之于汉武帝。从此,《尚书》的传授就有了今、古文之争。

    孔安国将所“训传”的古文《尚书》上献给汉武帝,是希望汉武帝能将古文《尚书》立于学官,得到官方的承认,但不巧的是,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宫廷内发生了女巫使用迷信的方法暗害他人的巫蛊案,汉武帝无暇顾及于此,孔安国所“训传”的古文《尚书》,也就只能在民间私下流传了。一直到西汉末年,传授古文《尚书》的人数仍很稀少,在政治上也没有势力。王莽改制之后,由于王莽的扶持,古文经学受到了重视,治古文《尚书》的学者多了起来,在政治上也取得了很大的势力,但最终古文《尚书》仍未被正式立于学官。

    根据有关文献的记载,孔安国古文《尚书》的传授线索是:

    1.孔安国—儿宽

    2.孔安国—都尉朝—腐生—胡常—徐敖—徐晖—王璜—桑饮—贾微—贾逵

    3.孔安国—司马迁

    4.孔安国—孔延年—孔霸—孔光—孔僖—孔长彦—孔季彦

    此外,还有:

    马融—郑玄

    盖豫—周防—周举—张霸

    张束—杜林—卫宏—徐巡(参见章权才《两汉经学史》第262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孔光

    孔光(公元前65~公元5年),字子勇,西汉鲁(今山东曲阜)人,孔霸第四子。生于西汉元康元年,卒于元始五年,历经元、成、哀、平四朝,为御史大夫、丞相各两次,大司徒、太傅、太师各一次,居公辅位前后十七年,是孔子历代后裔中居官最为显赫者。

    孔光少习家传,尤明经学,年不足二十,被举荐为议郎,不久,又被光禄勋匡衡举为谏大夫。因所议不合天子意旨,旋被贬出朝,为虹(今江苏沛县)令。孔光心有不甘,自免归乡,以教授生徒为业。

    建始元年(公元前32年),成帝刘骜立,举孔光为博士,“数使录冤狱,行风治,根瞻流民”(《汉书·孔光传》),所做甚称皇帝意旨,名声大增。其时,朝廷擢选高才,博士选三科高第为尚书,次为刺史,其不通政事者,补为诸侯太傅。孔光遂以高第拜授尚书,旋升转仆射、尚书令。几年后又迁升诸吏光禄大夫、秩中二千石,给事中,赐黄金百斤,领尚书事、光禄勋等,前后达十余年。在这十余年中,孔光观旧事品式,明习汉制及法令,凡事守法度,修故事。凡是皇帝所问,均据经法以公所安为对,不枉事应合,亦不敢强谏力事,以求长久之稳安。凡所进言,辄焚削底稿,“以为章主之过,以奸忠直,人臣之大罪也”。凡有所举荐,惟恐其人知之。节假日归家,与妻子兄弟等闲谈,也从不谈及朝廷政事。曾经有人问孔光温室殿中所植都是何种花木,孔光嘿而不应,环顾左右而言它。孔光的这种出语谨慎,不结党、不随意求人、不养士的恬然自守的特点,深受汉成帝欢喜,又擢升他为御史大夫。但接下来的议嗣事件,又使孔光贬降廷尉。

    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汉成帝欲立太子,成帝自己无子,便只有在至亲的胞弟中山孝王刘兴和胞弟子定陶王刘欣之间选择。傅太后、赵皇后、昭仪,以及成帝舅、大司马骠骑将军王根都倾向于立定陶王刘欣。汉成帝犹豫不能决,就召丞相翟方进、御史大夫孔光、右将军廉褒、后将军朱博等进宫讨论。翟方进、王根、廉褒、朱博等主张立定陶王刘欣,理由是定陶王是成帝之侄,《礼》曰“昆弟之子犹子也,为其后者为之子也”。孔光主张立中山王,理由是按礼制,立嗣以亲,中山王是成帝之弟,于礼最亲,古有“兄终弟及”之说,汉成帝屈从于皇后、昭仪的压力,以《礼》有“兄弟不相入庙”为由,立定陶王刘欣为太子,而孔光则以“议不中意”,贬降为廷尉。

    就在孔光贬为廷尉的同一年,发生了定陵侯淳于长连坐案。但在淳于长案未发之前,淳于长妾乃始等六人已被休,有的已重新嫁人了。及事发,丞相翟方进、大司空武议等根据汉律“犯法者各以法时律令论之”,认为淳于长犯罪时,其妾尚未被休弃,“已有当坐之罪,与身犯法无异。后及弃去,于法无以解”。孔光则以为治大逆不道罪,之所以父母妻子同产无少长皆弃市,是为了告诫后来的犯法者。“夫妇之道,有义则合,无义则离”,淳于长自知犯了大逆之罪,而事先将乃始等人休弃,有的还重新嫁了人,这说明他们的夫妇之义已绝,而再去连坐乃始等人,其名不正。孔光此议,正合天子之意。不久,廉褒、朱博等由于与此案有牵连,被免为庶人,孔光则升迁为左将军,居右将军官职。又过了几个月,丞相翟方进去世,成帝又欲拜孔光为丞相,连官印、书赞都准备好了。就在这时,汉成帝突然驾崩,孔光不得已,于灵前拜而受丞相博山侯印绶。

    汉成帝去世之后,定陶王刘欣即位,这就是汉哀帝。哀帝初即位,褒赏大臣,增封孔光千户,但不久,孔光就因为忤怒傅太后被免去丞相职务。先是汉成帝母太皇太后独居长乐宫,而哀帝祖母傅太后住在定都国邸,哀帝即位后就下诏问丞相和大司空傅太后应该住在什么地方。孔光素闻傅太后为人刚暴,长于权谋,哀帝刘欣尚在襁褓中就由其扶养、教导,直至成人,在刘欣被立为太子的过程中又出过大力,因担心傅太后参与国政,就不想让傅太后与哀帝朝夕相处,就说傅太后宜另筑宫居住,大司空何武主张傅太后住北宫。哀帝最后听了何武之言,让傅太后居住在北宫。果然不出孔光所料,北宫与皇帝的未央宫有暗道相通,傅太后果然天天从暗道里去哀帝的住所,向哀帝提出称尊号、贵宠其亲戚等不正当要求,使哀帝不能以直道行事。如,傅太后从弟之子傅迁因“在左右尤倾邪”,被哀帝免官,遣归故里。傅太后对此非常愤怒,不断地给哀帝施加压力,哀帝不得已又下诏将傅迁留官,孔光和大司空师丹闻之,就上书哀帝,认为这样做会使“天下疑惑,无所取信,亏损圣德,诚不小愆”。请求哀帝“归迁故郡,以销奸党,应天戒”,迫于傅太后之威,哀帝最终还是没遣返傅迁归故郡,连职务也恢复了,而孔光却继议立太子之后,又一次忤犯了傅太后。还有一次,傅太后欲与成帝的母亲尊号一致,大臣们大多阿谀顺应,言母以子贵,立尊号以厚孝道是应该的,师丹和孔光又一次持不同意见,结果,“上重违大臣正议,又内迫傅太后,猗违者连岁”,师丹被免职,以朱十分代为大司空。而这个大司空却与傅氏之在位者联结起来,罗织罪名,共毁谮孔光,最终,孔光被免去了丞相之职。哀帝在策免孔光的诏书中称:“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宗庙,统理海,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为也。朕既不明,灾异重仍,日月无光山崩河决,五星失行,是章朕之不德而股肱之不良也。君前为御史大夫,辅翼先帝,出入八年,卒无忠言嘉谋,今相朕,出入三年,忧国之风复无闻焉。阴阳错谬,岁比不登,天下空虐,百姓饥馑,父子分散,流离道路,以十万数。而百官君职旷废,奸轨放纵,盗贼并起,或攻官寺,杀长吏,数以问君,君无怵惕忧惧之意,对毋能焉。是以群卿大夫咸惰哉莫以为意,咎由君焉。君总社稷之重,总百僚之任,上无以匡朕之阙,下不能绥安百九。《书》下云乎:‘毋旷庶官,天工人代之。’于虞!君其上丞相博山侯印绶。罢归。”

    其实,由于积弊已深,西汉王朝在成帝时就已走向崩溃了。这已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决非孔光这位儒雅丞相所能挽救的。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孔光之被罢相完全是在立嗣问题上站错了立场所致。

    历史也往往捉弄人。就在孔光被罢相的两年多的时间里,汉哀帝又开始思念起孔光这位当年的老丞相了。原因是孔光之后,朝廷先后有过三任丞相,“议者皆以为不及光”。适巧,元寿元年(公元2年)正月十五日发生了一次日蚀,十多日后,傅太后驾崩,百思不得其解的哀帝连忙诏问孔光是怎么回事,孔光以奏对称旨,起而拜为光禄大夫,秩中二千石,给事中,位次丞相。一个月以后,丞相王嘉下狱死,御史大夫贾廷免,孔光复拜御史大夫之职,又过了两个月,再进为丞相,恢复故国博山侯。直到此时,哀帝才醒悟过来,知道前免孔光丞相之职是错误的,将谮毁孔光的傅嘉等免为庶人。

    然而,这一次,孔光的丞相职务也没有做多久。元始元年(公元1年),汉哀帝卒,太皇太后以王莽为大司空,立中山王刘絗为帝,即汉平帝。平帝年幼,太后称制,委政于王莽,汉家政权落于王氏手中。尽管王莽因孔光为旧相名儒,天下所信,备礼事之,但孔光还是感到了忧惧,遂上书乞骸骨,即请求辞职还乡。不料,王莽奏过太后,以“帝幼少,宜置师傅”为由,迁徙孔光为大儒,位四辅,给事中,领宿卫供养,行内署门户,省御食物。第二年,又进为太师。与此同时,王莽加快了篡汉的步伐,自领太傅,称宰衡,位在诸侯王之上,孔光更加恐惧,再三上书称疾求归。但孔光的请求没有被批准,太后在诏书中褒扬孔光“德行纯淑,道术通明”,“今年耆有疾,俊艾大臣,惟国之事,其犹不可以阙焉”,特令孔光不用上朝,“十日一赐餐,赐太师灵寿杖,黄门令为太师省中坐置几,太师入省中用杖,赐餐十七物,然后归老于第,官属按职如故”。

    元始五年,孔光去世。汉王朝给予了他很高的礼遇:使九卿策赠以太师傅山侯印绶,赐乘舆秘器,金钱杂帛;少府供张,谏大夫持节与谒者二人使护丧事,博士护行礼,太后遣中谒者持节视丧。公卿百官会送葬。载以乘舆及副各一乘,羽林孤儿诸生合四百人免送,车万余辆,丧车万余辆,丧到之处,行道之人皆举音哭,丧过才止。又令甲卒五百人,起坟如大将军王风之制规,谥曰简烈侯。其隆重程度,在孔子后裔中也是最高的。

    3.孔融

    孔融(153~208年),字文举,汉末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第二十代孙,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曾做过北海相,时称孔北海,晚年任少府,后世又称孔少府。七世祖孔霸,为汉元帝师,官至侍中。父孔庙,曾任太山都尉。孔庙生七子,孔融排行第六。

    孔融幼有异才,知书明理。据史传,孔融四岁时,与兄长们一起吃梨,总是拿最小的。大人问他原因,孔融回答说:“我年龄最小,按礼应当吃小的”(《后汉书·孔融传》注引《融家传》,下引本传不再注明),宗族异之。另据史载,孔融十岁时随父进京,听说河南尹李膺清节直亮,想要去拜访。但李膺以简重自居,非当世名人及有世交家的子弟不予接见。孔融于是就以李膺世交子弟的身份前往。李膺问他:“您的祖上曾经与我有旧交吗?”孔融回答说:“是的,先君孔子与您的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为师友,那么孔融与您就是累世通好之家。”令在座之人无不叹服。有太中大夫陈炜,来晚了,听说了这件事后不以为然,说:“有的人小时候聪明,长大了未必出众。”孔融应声答道:“从您所说的话来看,您是否就是早惠的人?”李膺大笑,称其“将来必定会成大器”。

    孔融十六岁时,其兄孔褒的好友张俭因触犯了中常侍侯览而被朝廷缉捕,张俭亡命孔家,恰巧孔褒不在,孔融问清缘由,毅然作主将张俭藏之家中。后来事发,孔融与孔褒一同入狱,孔融说:“接待张俭并将之藏在家中的,是我孔融,应当治我的罪。”孔褒说:“张俭是来找我的,不是我弟弟的过错,我请求治我的罪。”审问的官吏又问他们的母亲,他们的母亲则说:“家事由长者承担,我应该担当这个罪名。”一门争死。最后郡县不能决断,上请于朝廷,朝廷将孔褒治罪,孔融得免。从此,孔融的名声更显扬了。

    汉灵帝光和三年(180),孔融二十八岁时,就辟司徒杨赐府,开始了他的仕宦生涯。孔融生当汉室混乱之时,宦官和外戚交替专权,汉王朝已显风雨飘摇之势,但他仍不依附权贵,刚直不阿,忠于汉室。他初入仕途,适逢朝廷多举宦官及其亲族之罪恶,令宦官辈心惊胆战,尚书害怕宦官的权势,孔融则条陈罪恶,言无阿附。河南尹何进升迁为大将军,孔融受杨赐之派持谒祝贺,未被及时通报,遭受冷遇,随即“夺谒还府,投劾而去”,致使何氏属员引以为耻,欲私遣剑客追杀之,幸而孔融有重名,为笼络士人,何进不但未再追究此事,反而听谋士之言“因而礼之”,辟之为侍御史。但孔融旋即因与中丞赵舍不睦,托病归家。汉灵帝中平二年(185年)九月,杨赐为司空,征辟孔融,孔融再次出仕,不久,拜中等侯,迁虎贲中郎将。

    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去世,皇太子刘辩继位,何太后临朝。大将军何进和司隶校尉袁绍私召拥有重兵的董卓进京,谋诛宦官。计谋泄露,何进等被杀,袁绍举兵诛宦官。董卓闻讯,率兵进京驱逐袁绍,废少帝刘辩立献帝刘协。对此,孔融难以容忍,“每因对答,辄有匡正之言”,令董卓非常不快,遂转为议郎。这时,张角领导的黄巾农民起义军余部复盛,而其中北海地区(今山东昌乐一带)最烈,董卓就把孔融派往北海郡,为北海相。

    孔融一到北海,就收集士民,训练部队,与农民军干了一仗,结果大败而归,只好收拾散兵退保朱虚县(今山东临朐一带)。由于战争的破坏,朱虚县城已破烂不堪,无以为城,孔融又收集吏民四万余人,另建城邑,设立学校,表显儒术。这时,农民军又来攻击,孔融不得已出屯都昌(在今山东临朐东北),结果被农民军管亥部包围,幸赖平原相刘备相救,方得解围。

    孔融置身于汉末豪强纷争群雄割据之中,忠于汉室,无所依附。有个左丞相,劝他对袁、曹有所结纳,以图汉室,孔融怒而杀之。面对岌岌可危的汉室,他志在靖难,却志大才疏,屡无建树。建安元年(196年),他在青州为袁覃所攻,自春至夏,一连数月,战士仅剩下数百人,危在旦夕,他却“隐几读书,谈笑自若”,及至城破,妻子被虏,自己也逃奔东山。该年九月,汉献帝迁都许昌,征孔融为将作大匠,旋即迁少府,每朝会访对,孔融辄引正定议,滔滔不绝,令诸公卿大夫只有随声附和的分儿。《后汉书》本传记载了这样几件事:

    第一,太傅马日銸碑奉命出使山东,为袁术所逼而死,及丧还,朝廷议欲加礼,孔融认为马日銸“曲媚奸臣”,“附下罔上”,不宜加礼,为朝廷采纳。

    第二,时论多要恢复肉刑,孔融认为只有“上失其道,民散久矣,而欲绳之以古刑,投之以残弃”。恢复肉刑,“也不能就此禁止人们做非法的事情,却恰恰断绝了人民为善的念头”,汉初的废除肉刑是“开改恶之路”,是正确的,不宜再恢复。朝廷善之,未复肉刑。

    第三,荆州牧刘表不供职贡,多行僭伪,郊祀天地,拟斥乘舆。孔融上疏认为刘表此举“虽僭恶极,罪不容诛,至于国体,宜且讳之”,“宜隐郊祀之事,以崇国防”。

    第四,建安五年(200年),南阳王刘冯、东海王刘祢薨,汉献帝伤其早殁,欲为之修四时之祭,问于孔融。孔融认为先朝无此惯例,“诸在冲乱,圣慈哀悼,礼同成人;加以号谥者,宜称上恩,祭祀礼毕,而后绝之,至于一岁之际,不合礼意,又违先帝已然之法”。

    以上是孔融在少府任上所做的几件事情,从中不难看出孔融的忠君之心。但汉献帝时,汉王朝的命运更多地是攥在曹操手里,孔融和曹操的关系也就直接影响了他的仕途,乃至生命。

    从忠君守礼的立场出发,孔融也曾对曹操有过好感,这是因为曹操在建安元年奉汉献帝迁都许昌,暂时稳定了汉王室的统治。

    但随着时势的发展,曹操“谋汉”的心迹也越来越明了,这就与忠于汉室的孔融在政治上的矛盾越来越大,孔融屡屡讥讽之。如建安元年(204年),曹操攻屠邺城,曹操子曹丕私纳袁熙妻甄氏,孔融就写信给曹操,称“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不解其意,后问出自何经典,孔融对曰:“以今度之,想当然耳。”后来曹操讨乌桓,孔融又嘲讽他说:“大将军远征,萧条海外。肃慎不贡苦矣,丁零盗苏武牛羊,可并案也。”又如,曹操因年饥粮荒,下令禁止造酒,说酒可以忘国,孔融则频频写信与之争辩,称“古先哲王,类帝里宗,和神定人,以济万国,非酒莫以也”,“将酒独急者,疑但惜谷耳,非以忘王为戒也,语多侮慢。”孔融的屡屡嘲讽,自然引起了曹操的不满,但因孔融“名重天下”,一时却也不敢把他怎样,只能是“外相容忍,而潜忌正议”,担心他会影响了自己的大业。这时有个叫郗虎的山阳人,与孔融有旧怨,奏请免去孔融之官,曹操就写信给孔融,劝其和解。孔融则做书回报曹操,说:“融与鸿豫州里比郡,知之最罕,虽尝陈其功美,欲以厚于见私,信于为国,不求其覆过掩恶,有罪望不坐也”。“前者黜退,欢欣受之”,“郗为故事,融所推进,犹如赵衰之拔欲觳,不轻公叔之升臣也”。“知同其罪,训诲发中,虽懿伯之忌,犹不得念,沉恃旧交,而欲自外于贤吏哉!”孔融在家赋闲一年有余,建安十三年(208年),复官为太中大夫,八月壬子,孔融被曹操杀害,并夷其全族。关于孔融被杀,《后汉书》本传称:“曹操既积嫌忌,而郗虎复构成其罪,遂令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状奏。”路粹的“枉状”如下:

    “少府孔融,昔在北海,见王室不静,而招合徒众,欲规不轨,云‘我大圣之后,而见灭于宋,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及与孙权使语,谤讪朝廷。又融为九列,不遵朝议,秃中微行,唐突宫掖。又前与白衣祢衡跌荡放言,云‘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瓦中,出则离矣’。既而与衡更加赞扬。衡谓融曰:‘仲尼不死。’融答曰:‘颜回复生。’大逆不道,官极重诛。”

    书奏,孔融被下狱,不久即卒。时年五十六岁。

    孔融一生尽管负才自傲,不阿权贵,却礼贤好士,喜奖掖后进。在北海相任内,就荐举过郑玄、丙原等贤良名士。郡人甄子然、临孝荐知名早卒,孔融恨不能相见,就下令甄子然、临孝荐配食县社。其他的,虽只有一技之长,孔融也莫不加礼。对郡人无后及四方游士死亡者,也都为之置棺敛葬。在将作大匠任内,曾推荐过陈衡和边让。迁官少府后,尝作《与王郎书》,鼓励王郎来朝任职。建安九年,会稽名士盛孝章为孙权下狱,孔融致信曹操,请曹操从维护国家大义出发,“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救盛孝章于牢狱。晚年任太中大夫,更是宾客日盈其门。常自叹说:“坐上客恒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与蔡邕素友善,蔡邕卒后,孔融见一虎贲士长像颇似蔡邕,每酒酣,辄引其同坐,曰:“虽无老成人,且有典刑。”他还善于发现、吸取别人之长,“闻人之善,若出诸己,言有可采,必演而成之,而告其短,而退称所长。荐达贤士,多所奖进,知而来言,以为已过。”正是因为孔融的宽容少忌,礼贤好士,喜诱益后进,使孔融名重天下,“海内英俊皆信服之”。在北海,东莱太史慈避事辽东,孔融“数遣人讯问其父,并致饷遗”,当孔融在都昌被困之时,太史慈自辽东还,为之搬兵救援。孔融被害后,许都无人敢收其尸,其好友京兆人脂习冒死以收。这些,都是孔融礼贤好士的结果。当然,孔融的礼贤好士,也最终给了曹操以口实,所谓“招合徒众,欲规不轨”、“与白衣祢衡跌荡放言”等“罪名”,也都因此而来。

    孔融一生写了许多诗文,以文章著称。魏文帝曹丕就非常喜欢他的文辞,在《典论·文论》中把他和陈琳、王粲、徐干、阮蠫、应翽、刘桢六人并列,号为“七子”,称赞他“体气高妙”,“扬善扬、班俦也”。明代张薄在《孔少府集题辞》中称他的诗文“词章拘密”,“豪气直上”。

    孔融死后,曹丕曾下令募集孔融遗文,得诗、颂、碑文、论议、六言、策文、表、檄、教令、书记二十五篇。《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十卷,已散佚。明人辑有《孔少府集》(又名《孔北海集》)一卷。

    4孔僖、孔季彦父子

    孔僖,字仲和,孔子第十九代孙。祖父孔子建,少游长安,与崔鵖相友善。公元8年,王莽篡汉,建立新莽王朝,崔鵖出任新朝之建新(今东高青县)令,并劝孔子建出仕。孔子建以“吾有布衣之公,无有冠冕之志”拒之,辞归故里,终老于家。父孔丰,善于经学,不好诸家书,以学行闻于三府,拜高第御史,汉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年),拜黄门侍郎,掌管东观之事。(《阙里志》卷九)。

    孔僖章帝时入太学,与崔因同学。一日,二人共读《春秋》,当读到吴王夫差反被勾践打败,亡国灭家之时,孔僖放下书而感叹说:“像这个样子,正是所谓画龙不成反为狗。”(《阕里文献考》卷七十七,下引该书不再注明)崔因深有同感地接着说:“是啊。从前孝武皇帝刚当上天子时,只有十八岁,崇圣道信,师法先王,五六年间,号称胜国文帝、景帝,但到后来,放纵恣肆,已忘记了自己先前的所做所为。”孔僖平静地说:“书传上记载的与此相类似的事情太多了。”邻房的梁郁听到他们的谈话,说:“依你们这种说法,武帝也是狗吗?”孔僖与崔因默然不对。事后,梁郁上书朝廷,状告孔崔“诽谤先帝,剌激当世”,朝廷首先逮来崔因审讯。孔僖恐被诛杀,就在捕快到来之时,上书自讼,他的讼书说:“臣之愚意以为,凡是谈到诽谤,说的是实际上没有此事而虚加诬蔑。至如孝武皇帝政事的美恶,早就明白地记在《汉史》之中,坦如日月,这是直书书传实事,而不是虚加诽谤。天子帝王为善,则天下之善就都归到他身上。如果他为不善,那么天下之罪恶也就都汇集到他身上。这都是有原因的,不能因此罪诛于人。况且陛下即位以来,政教未过而德泽有加,这是天下所共见的。臣等又怎么会单独讥刺呢?假使我们所谈论的并非实事求是,那么自然是应该改正的,倘假若有什么不当之处,陛下您也应当宽容,又何必非要治我们罪不可呢?陛下不从大局着想,为自己的将来做长久的打算,只是泄一时的私忿,图一时的心里痛快,臣等被杀,死也就死了,我只是想到天下人一定会回想这件事,重新思考这件事。自今以后,假如见到不合适的事情,再没有人敢进直言了。臣之所以冒着死的危险,还敢极进忠言的原因,实在是为陛下深惜天下之大业。陛下如果自己不爱惜,那么臣等还有什么依靠呢?齐桓公亲自扬其先君之恶,以鼓励管仲,然后群臣才能都尽心尽力。现在陛下竟然想要讳言十世之前的武帝的实事,岂不是与桓公有很大差别?臣恐怕主管官员突然定我们的罪,使我们衔恨蒙冤,不能自辩,使后世之人拿陛下来打比方,难道陛下还要再让您的子孙来为您掩饰吗?臣恭敬地到朝廷来伏罪等待陛下的重诛。”孔僖的上书既合乎情理,拍了汉章帝的马屁,又巧妙地申诉了自己的冤屈,汉章帝不但没有怪罪,反而拜他为兰台令。

    元和六年(85年)春,汉章帝巡狩至曲阜,到阙里以太牢祭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并大会孔氏二十岁以上男子,命儒者讲论、赐酒饭。章帝问孔僖:“今日之后,不是会让你的宗族光荣吗?”孔僖巧妙地答道:“臣听说明君圣主,没有不遵师贵道的,现在陛下亲自委曲万乘之尊,枉驾光临弊里,这是崇礼先师,为您的盛德增辉。至于光荣,不是我们敢承受的。”汉章帝大笑,说:“不是圣人的子孙,哪里会说这样的话呢?”于是就拜孔僖为郎中,令随驾还京师,校书东观。这一年的十二月,孔僖又拜为临晋令。三年后卒于官。

    孔季彦是孔僖的次子,汉章帝元和二年(85年)冬,孔僖官拜临晋令,孔季彦与其长兄孔长彦随父住在临晋。三年后,孔僖卒,孔季彦年十一岁,长彦年十二岁,兄弟俩遵从父亲的遗嘱,将其父葬于临晋,在守丧的同时跟随孔僖生前好友姚进受学。服丧期满之后,兄弟二人苦身劳力,自给衣食,并找出其先人的遗书,刻苦攻读,研精殚思,成为远近闻名的学者。据《阙里文献考》记载,当时游学其门的,达数百人,时人为他们编歌谣说:“鲁国孔氏好读经,兄弟讲诵皆可听,学士来者有声名,不过孔氏那得成。”(《阙里文献考》卷七十八)孔季彦、孔长彦虽然都学有专长,声名远播,但他们治学的风格、旨趣却不一致,《阙里文献考》说:“西汉士论以经术为内学,诸子杂说为外学,东汶尚父辞乃以章句为内学,经术为外学,长彦颇随时,为今学,而季彦壹其家业,兼修史汉,不好诸家之书。”这里所谓的“经术”之学,是指风行西汉的今文经学,是当时的官学;“章句”之学,则是指古文经学。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在学术上有重大区别,前者以孔子为政治家、哲学家,治经重阐发“微言大义”;后者以孔子为史学家,治经重章句训诂。无论治今文经学,还是治古文经学,在当时都是士人进身、扬名的重要途径。但二者的斗争却是由来已久。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治今文经者和治古文经者,壁垒森然,泾渭分明,水火不容,互相攻击。孔季彦所治,正是以孔子为政治家的今文经学,这在章句之学盛行的东汉章帝时代,是不为时世所容的。所以,孔季彦的族弟孔昱曾劝他说:“当今朝廷以下,四海之内,皆治章句之学,而您独治经术古义,治古义就不能不批评章句,批评章句内学,就会危及自身。……古义虽然很好,但为时世所废,而您却独自研究它,必将有祸害。”对孔昱的劝告,孔秀彦不以为然,他问孔昱:“您治学是学习知识呢?还是学习愚昧呢?”孔昱说:“学习当然是为了学习知识。”孔季彦接着说道:“您经常听我说今文经一言,一再称好,它的好处就是使人获取知识;以为章句之学,迂诞不通,使人愚昧。现在您却想要让我放弃获取知识的善业,学习迂诞不通的愚学,如此为人谋划,于义何在?……如果皇上聪明睿智,难道会不想听取两派的观点,博览古今,择善从之,以扩大圣听吗?我治学不追求功名利禄,贵在得到正义,如果还是因此而遭受祸害,那我也心甘情愿。”(同上)

    就这样,孔季彦以匡扶其先君孔子之道,为孔道正义为己任,虽“异才博闻,周洁群籍”,却终身不仕,辨经说义,不媚世俗,“不以荣利变其恬然之志,见不义而富贵者视之如仆隶。其下笔则典诰成章,吐言必正名务理”,“每所交游,莫不推先以为楷则”。(同上)卒年四十九岁。
[/SIZE]
3楼
长知识,今天才加入觉着没能早来,很遗憾。今后会努力向前辈请教,与平辈共勉,同晚辈商榷。
呵呵呵
繁烦这厢有理了。
4楼
长知识,今天才加入觉着没能早来,很遗憾。今后会努力向前辈请教,与平辈共勉,同晚辈商榷。
呵呵呵
繁博这厢有理了。
5楼
除了平辈和晚辈,还有长辈啦,哈哈。听说繁博老弟挺牛的啊,还发表过家族家谱方面文章,不知道可否上传,大家分享分享阿。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625 seconds wid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