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掌故
今日: 0|主题: 58|排名: 16
暂无简介,请到后台添加
  • 2024-12-14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参加乡试,写了一篇《治黎策》。海瑞得中举人。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海瑞上京城参加会试。在此期间,海瑞向中央朝廷上《平黎策》。这次会试海瑞落榜了。 1554年(嘉靖三十三年),两次会试都没考中的海瑞决定放弃科举考试,同年闰三月,广东布政使司指派海瑞到福建延平府南平县当教谕。海 ...
  • 2024-12-10
    正统年间,“顺天府推官徐郁,为褒崇道学事,奏行天下,体访圣贤子孙褒录,浙江以崇基派五十八代孙公刚举、河南以子叹派五十九代孙彦纪举,勘皆德伦所遗嫡派子孙,钦赐户、兵、工三部勘合,优免各项差役,为儒籍”。受此事件影响各地流寓孔氏陆续攀附曲阜,成则一切保甲舟车杂夫差徭得以尽免并获得优先读书教书奉祀资格。 ...
  • 2024-12-10
    族谱修撰研究2020-05-02 16:15 孔子在传统中国一直被作为“至圣先师”来信仰,其后裔所在的孔氏家族也是中国传承不绝的第一家族。《孔子世家谱》已有2500年的悠久历史,可以说是世界上传承时间最长、最广泛的家谱谱牒,2005年曾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列为“世界最长家谱”。 宋代以前,孔府家谱与其他普通家谱一样,称族谱或世谱 ...
  • 2024-12-9
    小播讲哲学 2021-06-10 08:21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继续分享道家思想经典《庄子》,今天我们继续分享《庄子·天运》这一篇,前面我们分享了,庄子说,天和地并没有一个主宰者,但它们依然运行良好,正是因为其顺应了自然之“道”, 自然之道才是天之道,天道是无为的。前一期内容,我们通过“推舟于陆” ...
  • 2024-12-8
    二、晏子与孔子之区别 孔子是鲁国的大贤,晏子是齐国的贤相,但孔子在鲁国并没有被重用,尽管也做过几任长官,而晏子却得到了齐国三代君主之器重,且一直高居相位。可见,二人的政治遭遇迥异,从这个意义上讲,晏子的实际政治作为与影响远远超过了孔子。但为什么晏子在历史上的影响却不能望孔子之项背呢?由此,我们 ...
  • 2024-12-8
    晏子与孔子是同时代人,但晏子略早,孔子之在世时间为公元前551年—前479年,殆无争论矣,但晏子之生卒年却不太清楚。钱穆《先秦诸子系年》一书附有“诸子生卒年世约数”,但没有载晏子之生卒年,然却有一篇《晏婴卒年考》,我们由此可概推晏子之生卒年。依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年三十五,因季平子之乱适齐, ...
  • 2024-12-7
    儒学在华夏文明历史中源远流长,是当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标杆。纵观中国文化长河,能够代表儒学的非孔子不可,当然孔子早已故去,而作为孔子传承的孔氏则成了儒学的传承代表,更是成了中国文化的“脊梁”。每一朝每一代都对孔氏礼遇有加,甚至争相追捧。不过几千年的岁月里,孔氏也经历过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最典型的 ...
  • 2024-12-6
    文庙对先贤最高称谓为王(唐至元629年左右),公,圣人,哲人,子。 武庙对先贤的称谓最高为帝,王,公,圣人,哲人,将。 文武一共帝半个(关帝)。王两个(姜王一个,孔王半个,岳王半个)。圣人五个(孔圣人,颜圣人,孟圣人,曾圣人,张圣人)。公两个(孔公一个关公一个)。 ...
  • 2024-12-6
    唐朝开元十九年唐玄宗为表彰并祭祀历代名将所设置的庙宇,它以周朝开国太师军师姜尚(即姜子牙)为主祭,以汉朝留侯张良为配享,并以历代名将十人从之。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尊姜子牙为武成王祭典与祭孔子相同。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对武庙的祭祀名单又有调整,共有历代名将72人。分成殿上10人及两庑62人。 ...
  • 2024-12-6
    文庙是纪念和祭祀我国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在历代王朝更迭中又被称作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先圣庙、文宣王庙,尤以“文庙”之名更为普遍。由于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于维护社会统治安定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历代封建王朝对孔子尊崇备至,从而把修庙祀孔作为国家大事来办,到了明、清时期,每一 ...
  • 2024-12-5
    武状元
  • 2024-12-5
    庠生:古代学校称庠,在学校上学习的学生称庠生。 廪生:明清学校具有官府补贴的优等生称廪生。 贡生:在国子监学习的学生称贡生。 监生:在国子监肆业的学生称监生。 太学生:在国子监学习肆业学生称太学生。 童生:通过县,府初级考试的人称童生。 秀才:通过地方省级最高级别考试的人称秀才,案首,廪生,增生,附生都属 ...
  • 2024-12-4
    明代官职表
  • 2024-12-4
    明代官职表
  • 2024-12-3
    县衙编制图
  • 2024-12-2
    官制图表
  • 2024-12-1
    祠堂,又称祠庙、祠室、家庙、宗祠,是宗族成员祭祀祖先的场所,祠的本义正是对祖先的一种祭祀的名称。祠堂的兴起,与中国古代祭祀制度的演变联系密切。 中国古代社会等级森严,在祭祀礼制上的体现尤为典型。据《礼记•王制》记载:“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 ...
  • 2024-12-1
    来自专栏 家谱知识 作者 锦秋文谱 专注中华家谱文化研究,中华姓氏起源研究,古籍线装技艺传播。 庙之一字,最早见于西周金文。庙最开始指的是供奉祭祀祖先的地方,后来,庙逐渐与原始的神社(土地庙)混在一起,随后,佛教传入,后来的佛教寺院也称庙。 由于传统上常有不同的宗教相互影响、习合的情况,如佛道双修、三教合 ...
  • 2024-11-30
    四、主仆名份   孔府各种人户之中,不论是钦拨的庙户、佃户、船户,或是仆役、匠役中久役成户的“老家人户”,都与孔府有世袭的主仆名分,世世代代都是隶属于孔府的家仆。在人身地位上有尊卑上下之分,在法律上家仆触犯主人,与子孙触犯父母、祖父母同律,被看成是大逆不道的罪行。户人的子孙都有到孔府充当仆役家丁的义 ...
  • 2024-11-30
     为什么对编审庙户这么认真对待,咸丰三年(1853年),百户官张协庸说:林庙洒扫之役,始于西汉,历代皆有续添。至前明洪武年间,又拨入百余家,看视守卫,免其差徭,立官统之,载在志书。典至重也,恩至渥也。恐有逃匿等情,故少则五载,多则十年编审一次,庶不至于遗漏。余承乏是职,正值清查之期,遂选差诚实吏役,着意 ...
下一页

快速发帖

还可输入 60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25 孔氏宗亲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儒家礼仪研究会 电话:18061666725 电子邮件:info@kong.org.cn苏ICP备18017829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 返回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