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领导和嘉宾共同参观了谱牒收藏展览,并合影留念。 随后,“沧州好家风学术研究座谈会”开始,多位专家学者围绕谱牒文化和家风传承等方面作了主旨发言。 沧运集团原董事长曹永堂以《对祖训“无讼为要,息诉为上”的浅解》为题,结合家族历史,强调通过道德教化、亲情羁绊化解矛盾,使家族成员不愿、不忍对簿公堂,维护家族和睦,进而稳固社会秩序。沧州市文联副主席王君则以《家风与我的艺术人生》为题,分享了个人的成长经历与家风熏陶的紧密联系,强调家风通过行动而非说教代际传递,生动展现了家风对个人品格的塑造作用。 献县文联副主席吕永森在《家谱中的家国同构》中提出,家谱不仅是家族的记忆,更是国家历史的缩影,家谱研究需跳出宗族本位,挖掘其作为“文化基因”的社会功能。狮城映像视频作者付永彬则从《晒书节的历史及其现实意义,以及对未来活动的建议》角度,为传承家风文化提供了新思路。他提出将晒书节与现代技术结合,通过数字化展示、互动体验等方式焕发活力,以更贴近当代多元价值观的方式传播。 山东无棣县人民医院的刘长明老师以专业视角分析了《挖掘潜穴化的意义、现状与思路》,他指出,谱牒研究需从“个体自发”转向“系统协作”,以开放姿态激活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治理中的价值,为家风文化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医学与文化的跨界思考。德州市原文旅局副局长刘建义以《家谱文化在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为题;青县税务局张寿松以《军人夫妻同甘苦,光辉一生耀后人》为题;献县实验中学教师陈学智以《文化世家中的家风传承》为题;献县学升实验仪器总经理倪学升以《忠》为题;沧州市图书馆古籍文献部刘淑珍等老师分别作了主旨发言。主旨发言结束后,与会嘉宾围绕谱牒文化与家风传承展开了热烈讨论,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大家一致认为,家风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谱牒为载体,以家风为纽带,深度挖掘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凝聚社会共识。 座谈会最后,孔繁义会长作总结发言。他感谢各位专家学者从不同维度探讨“沧州好家风”,希望下届活动扩大活动规模和影响力,让谱牒文化从学术圈走向大众,服务社会文明建设。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沧州市民提供了一场文化盛宴,也为谱牒文化和家风传承的研究与实践注入了新活力。未来沧州孔子学会将继续举办类似活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为沧州的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