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助力雄安新区的文化建设,挖掘雄安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笔者于2017年5月24日从高阳出发,途经安新、赵北口,来到雄州,在赵红全先生、侯振生先生带领下,驱车前往大营镇孔家码头村,参观了“雄州孔氏家庙”,家庙负责人孔维臣先生和孔德玉先生热情接侍。 雄县孔家码头村孔氏家庙由来已久,据《河北省雄县孔家码头村孔氏家族史略》载:雄县孔家码头村孔氏家族世系来源是山东曲阜。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中原,宋高宗南渡避乱,孔子第四十七代孙孔若古(原任曲阜孔庭族长)随四十八代衍圣公孔端友南迁衢州,为孔氏南宗衢州派始祖。孔若古官至中散大夫,赠兵部侍郎。 孔若古第六子孔端隐任江宁府观察推官,后葬于江苏句容,其子孔瑄遂率家迁居句容。明代洪武二十三年,孔端隐九世孙(孔子第五十七代孙)孔郎从燕王朱棣北征有功,被封为“锦衣卫指挥”。朱棣迁都北京后,孔郎率二子孔兴、孔旺举家南迁至北方,落户在京南时属保定府新城县东南域---白洋淀北岸赵王河畔,聚落村名“孔家码头”。
“雄州孔氏家庙”原名“圣庙”,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在孔家码头村南部中央位置,由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第六十八代孙孔传陟主持修建,因年久失修,损毁坍塌,在文革中“横扫四旧”,成为一片废墟。现在的孔氏家庙是2012年在原址上重建,2014年完成,总投资230万,由孔子第七十七代孙孔德辉(字黎光)与雄州孔氏家族共襄盛举。 重建后的雄州孔氏家庙占地面积6450平米,坐北朝南,南北长150米,宽43米。建筑风格具中国古典特色,朱红房屋,灰色围墙,是两道门二进院建筑,气势恢宏,布局合理,造型美观。 在孔氏家庙外院进门处,两个朱红的大字“儒风”将孔氏家庙深厚的文化内蕴展现出来;进门处有一座大旗杆,东墙上写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院北有汉白玉的“极星门”牌坊一座,院南有两座御赐“圣旨”牌坊(节孝)相对而建,中间有一六角凉亭。 在孔氏家庙正门口,门楣上刻有“雄州孔氏家庙”,左右对联刻着“穆穆皇皇大圣人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跄跄济济唯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门口两侧安放两座“麒麟送子”雕像。从孔氏家庙正门口穿过,是第二道山门,山门门楼高大宽敞,两侧携刻对联“明德存馨香,紫水度同泗水”,在山门两侧有一对便门,左右分别写着“复礼”、“克己”,两便们携刻对联“道开鳞绂三千载”、“派衍瓜绵百代传”。山门及两侧延伸墙体将家庙分为前、后两院,前院依墙而建东西厢房各三间。东厢房比较宽大,室内供着拓印的“圣旨”,墙上贴着书画墨宝,作开会、议事、办公场所。西厢房坐西朝东,有三屋,北屋墙上画着孔氏家族上可追溯到黄帝的谱系;中屋设孔子课堂;南屋是书房,珍藏着孔氏家谱及各种典藏,浓烈的文化氛围一览无余。 穿过山门,进到后院,后院最北端是正殿---大成殿,这里是家庙的核心建筑,盘龙玉柱,雕梁画栋,楼台沿街,屋檐飞角,塑像庄严,八角宫灯,照彻明亮。大成殿正中“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塑像,塑像头顶上方安放“万世师表”牌匾;左右两侧是四配像,“复圣顔子、述圣子思”和“亚圣孟子、宗圣曾子”塑像。在“子思”像右侧安放“中中散若右公”(孔门四十七世)塑像及牌位,“勾容祖讳瑄公”(孔门四十九世)塑像及牌位;在亚圣孟子左侧安放“察推讳端隐公”(孔门四十八世)塑像及牌位,文官打扮,“雄州祖讳郎公”(孔门五十七世)塑像及牌位,武将装束。来到大成殿,人们在孔子及诸圣塑像前行跪拜之礼。 大成殿前有香炉一座,两侧各有黑色石碑对立,西侧黑色石碑刻着“重修圣庙碑记”,东侧黑色石碑刻着“孔氏族训家规”,东碑右侧还有一通灰色古碑,是修建圣庙碑记,字迹已模糊不清。在墙角处有数件古物,见证着孔氏家庙的渊源流长。 作为中国第一书香门庭的孔氏家族 必然有着严正家风、传承礼仪的家训,作为孔子嫡传的 孔家码头村孔氏族人紧守着《孔氏祖训箴规》十条,诸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祭祀诚敬、崇儒重道、兴文尚武、克己奉公等,这些祖训族规不但造就了一批批的乡贤政要,也使孔氏家族在当地始终处于名门望族,在社会生活中地主导作用,乡邻皆望其项背。 雄州孔氏家庙建成后,每年于清明节和孔子诞辰日9月28日举行祭孔典礼。祭孔典礼庄严肃穆,列队整齐,长幼有序,点香、摆供品、颂祭文、叩头顶礼,真正体现和传承了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 雄州孔氏家庙的落成意义非凡,作用巨大,影响深远:从个人角度来说:圣贤文化,修身齐家,勤于治学,入仕清廉,积极进取,建功立业;从家族观念出发,团结和睦,凝聚孔氏家族力量,互帮互助,维护家族的稳定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孔氏家庙是学习和传播圣贤传统文化的绝佳场所,对提高人文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传承社会文明礼仪可起到教化作用;从国家高度上讲:雄州孔氏家庙坐落在雄安新区,是最为珍贵的儒家文化遗产,对巩固雄安新区的繁荣与发展,将起到重要的辅弼力量! 雄州孔氏家庙必然会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成为最为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它也必然伴随着雄安新区的崛起绽放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