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宗亲网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执事
    • 财富2
    • 积分1877
    • 经验23915
    • 文章1118
    • 注册2006-02-21
    “龙”渊源
    [COLOR=#ff0066]         “龙”渊源
    [/COLOR][COLOR=#0000ff] [原创 2006-06-09 ] 发表者: LANTAIXX    [/COLOR]    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奉龙为神物,对龙有着无限的崇拜。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位华夏后裔都无比自豪地称自已是“龙的传人”。不仅如此,历代帝王更都是龙的化身,诸如:炎帝是其母登感神龙而生之;轩辕为黄龙体,是其母附宝感“北斗”而生;帝尧之母庆都“赤龙感之,孕十四个月而生于丹陵”;汉高祖刘邦之母梦与神遇,见蛟龙与其上而产高祖……等等,都被后人称为真龙天子。历朝历代皇宫的宫、殿、门、窗、桌、椅、盆、碗、碟中龙的形象无处不在。更有甚者,就连民间也到处都是龙的雕塑和图案。
        那么究竟“龙”为何物呢?作为龙的传人,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在《左传》、《淮南子》、《补三皇本纪》、《纲鉴易知录》等古代典籍中,都有“龙”的记载。《爱子》中称“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欲小则化为虫烛,欲大则藏于天下,欲上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泉。变化无日,上下无时。”《说文》中也载有“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大能小,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但它与历史上洪荒时期的“恐龙又完全不是一回事,《现代汉语词典》中称“恐龙,是古代爬行动物,在中生代最繁盛,种类很多,大的长达30米,在中生代末期灭绝。”据现代科学证明,这种被称作“龙”的神物,根本就不存在,它只是一种象征,是一面旗帜,是人文始祖伏羲氏太昊领导的部落区别于其它部落的一种“图腾”。也就是说,人们心目中至高无上的“龙”与伏羲氏太昊有关系。
        众所周知,伏羲氏太昊、神农炎帝、轩辕黄帝为华夏文明三始祖,被后人称“三皇”,而伏羲氏太昊为三皇之首。《左传》中称“黄帝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帝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太昊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竹书纪年》中记载则更详,说:“太昊伏羲氏,风姓之祖也,有龙瑞,故以龙命官。”“以春官为青龙氏,夏官为赤龙氏,秋官为白龙氏,冬官为黑龙氏,中官为黄龙氏,是谓龙师而龙名。”之所以太昊太昊伏羲氏要用龙名来命官,是因为“龙”的名称是其最早创造并使用的。
        据民间传说,太昊伏羲氏当年是一个大部落的首领建都在宛丘,部落以蟒蛇为图腾,部落的四面八方还有八个大部落分别以雄鹿、长须鲸、红鲤、鳄鱼、巨蜥、白鲨、苍鹰、老虎为图腾。在所有的部落中,伏羲氏的部落最强大,在他率领蟒蛇部落统一华夏的战斗中,每征服一个部落都要在自己的蟒蛇图腾上增加被征服部落图腾的一部分,以示该部落已归属自己。伏羲氏先后自己的蟒蛇图腾上增加了雄鹿的角,鳄鱼的头,老虎的眼,长须鲸的须,巨蜥的腿,苍鹰的爪,红鲤的鳞,白鲨的尾。直到全国统一了,一个新的图腾出现了,伏羲氏太昊成了华夏历史上第一个帝王。原来蟒蛇图腾的名字已无法再用。但新图腾算是个啥名堂,一时难住了伏羲氏太昊。有一天,伏羲氏太昊正在树下乘凉,突然狂风大作、乌云滚滚、电闪雷鸣,倾盆大雨从天而降。天资聪明的太昊猛然醒悟,闪光的图像不就是他的新图腾,随之出现的震耳的“隆隆”声不就是图腾的名字,于是他就把新图腾取名叫“隆”。后来,伏羲氏太昊又进一步以象形造字为“龍”。至此,象征着九大部落的团结和天下统一的“龙”在华夏大地被叫响。接着,太昊伏羲氏将其所统领的九大部落统称为“龙师”,正如《纲鉴易知录》里所说:“太昊时始以龙纪,号曰龙师。”再后来他进一步以龙命官,管理海内,分治九州。因此,“龙”是太昊伏羲氏创造的,并是“龙文化”的开山鼻祖。至今人们仍习惯地把太昊建都的宛丘(即今淮阳)称为“龙都”,把太昊陵前的大湖称为“龙湖”,把中华大地称作“九州”,把中华民族称为“龙的民族”,相当然,中华民族的后裔也就都被称为“龙的传人”。
        随着历史长河的蕴蓄和积淀,龙文化成了泱泱华夏民族传统、民族精神的体现。从伏羲氏太昊之后的炎帝、黄帝,到顓顼、帝喾、尧、舜、禹以及各朝各代的历史君王,都继承和发扬了龙文化,龙文化是中华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巨大精神支柱。横亘古今,龙是中华民族的标志,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几千年来,中华大地龙脉相乘,中华民族万众一心,虽历经劫难饱尝艰辛,但有龙文化的凝聚力在,中华民族一统的格局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端木繁君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执事
      • 财富2
      • 积分1877
      • 经验23915
      • 文章1118
      • 注册2006-02-21
      真龙标本
      (照片参考)
      [IMGA]http://www.woduhom.com/gcj58158/zhlo.jpg[/IMGA]
          这只罕见的标本,收藏在大阪的瑞龙寺。相传在明治四年时由中国输入的。据发现这条龙的中国农民表示,当时他是经过河边时看见这只奄奄一息的龙,他立刻用木棍将牠打昏,装在布袋里。后来他带到港口出售,为一日本商人购买,
          带回至日本,献给一位叫做明泽的大将军,这位将军看到这条龙后爱不释手。但是后来他生了一场怪病,便认为是龙的灵未能安息之故,所以后来他便将这条龙放在瑞龙寺。
      端木繁君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执事
        • 财富2
        • 积分1877
        • 经验23915
        • 文章1118
        • 注册2006-02-21
            在中国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从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对原始龙的图腾崇拜,到今天人们仍然多以带有“龙”字的成语或典故来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我们激动、奋发、自豪。龙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
        [URL=http://search.china.alibaba.com/offer/%E9%A5%B0%E7%89%A9.html]
        [COLOR=#993300]饰物[/COLOR]
        [/URL]
        仍然是龙。
        [URL=http://gb.chinabroadcast.cn/9223/2006/04/30/109@1025829_1.htm]
        [IMGA]http://gb.chinabroadcast.cn/mmsource/images/2006/04/30/rd060430003.jpg[/IMGA]
        [/URL]
        [IMGA]http://gb.chinabroadcast.cn/mmsource/images/2006/04/30/rd060430004.jpg[/IMGA]
        [IMGA]http://gb.chinabroadcast.cn/mmsource/images/2006/04/30/rd060430006.jpg[/IMGA]
        [URL=http://gb.chinabroadcast.cn/9223/2006/04/30/109@1025829_3.htm]
        [IMGA]http://gb.chinabroadcast.cn/mmsource/images/2006/04/30/rd060430007.jpg[/IMGA]
        [/URL]
        [IMGA]http://gb.chinabroadcast.cn/mmsource/images/2006/04/30/rd060430008.jpg[/IMGA]
        [URL=http://gb.chinabroadcast.cn/9223/2006/04/30/109@1025829_4.htm]
        [IMGA]http://gb.chinabroadcast.cn/mmsource/images/2006/04/30/rd060430009.jpg[/IMGA]
        [/URL]
        [IMGA]http://gb.chinabroadcast.cn/mmsource/images/2006/04/30/rd060430010.jpg[/IMGA]
        [IMGA]http://gb.chinabroadcast.cn/mmsource/images/2006/04/30/rd060430012.jpg[/IMGA]
        [URL=http://gb.chinabroadcast.cn/9223/2006/04/30/109@1025829_5.htm]
        [IMGA]http://gb.chinabroadcast.cn/mmsource/images/2006/04/30/rd060430011.jpg[/IMGA]
        [/URL]
        [URL=http://gb.chinabroadcast.cn/9223/2006/04/30/109@1025829_6.htm]
        [IMGA]http://gb.chinabroadcast.cn/mmsource/images/2006/04/30/rd060430013.jpg[/IMGA]
        [/URL]
        [IMGA]http://gb.chinabroadcast.cn/mmsource/images/2006/04/30/rd060430014.jpg[/IMGA]
        [URL=http://gb.chinabroadcast.cn/culture/whhl.htm]
        [IMGA]http://gb.chinabroadcast.cn/mmsource/images/2006/04/30/rd060430015.jpg[/IMGA]
        [/URL]
        [IMGA]http://gb.chinabroadcast.cn/mmsource/images/2006/04/30/rd060430016.jpg[/IMGA]
        端木繁君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执事
          • 财富2
          • 积分1877
          • 经验23915
          • 文章1118
          • 注册2006-02-21
          [TABLE][TR][TD]中华民族的图腾-龙的图片:
          [IMGA]http://www.weiweixiang.cn/Article/UploadFiles/200603/20060301125733292.gif[/IMGA]
          [IMGA]http://www.weiweixiang.cn/Article/UploadFiles/200603/20060301125736870.jpg[/IMGA]
          [IMGA]http://www.weiweixiang.cn/Article/UploadFiles/200603/20060301130009260.jpg[/IMGA]
          [IMGA]http://www.weiweixiang.cn/Article/UploadFiles/200603/20060301130138584.jpg[/IMGA]
          [IMGA]http://www.weiweixiang.cn/Article/UploadFiles/200603/20060301130155429.jpg[/IMGA]
          [IMGA]http://www.weiweixiang.cn/Article/UploadFiles/200603/20060301130204815.jpg[/IMGA]
          [IMGA]http://www.weiweixiang.cn/Article/UploadFiles/200603/20060301130232395.jpg[/IMGA]
          [IMGA]http://www.weiweixiang.cn/Article/UploadFiles/200603/20060301130242850.jpg[/IMGA]
          [IMGA]http://www.weiweixiang.cn/Article/UploadFiles/200603/20060301130459255.jpg[/IMGA]
          [/TD][/TR][/TABLE]
          端木繁君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执事
            • 财富2
            • 积分1877
            • 经验23915
            • 文章1118
            • 注册2006-02-21
             在中国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从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对原始龙的图腾崇拜,到今天人们仍然多以带有"龙"字的成语或典故来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我们激动,奋发,自豪.龙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因而,"龙的传人","龙的国度"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


                作为龙的传人,不能对中国的龙文化一无所知.不了解龙文化,就无法了解古老的中华文明.龙的原形是什么?龙的概念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形象与文化含意又是如何发展变化的?龙在中国文化中有何影响?这些问题在远古时代就不断地以不同方式困扰人们,至今也未全部解决,还给人一种扑朔迷离的感觉.这里,我们将追寻龙的踪迹,进入远古的历史和龙的世界,去了解,探索龙的奥秘……


            端木繁君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执事
              • 财富2
              • 积分1877
              • 经验23915
              • 文章1118
              • 注册2006-02-21

              [TABLE][TR][TD]
              [URL=http://www.duanmu.net/bbs/images/upfile/2006-6/200663018315.jpg][IMGA]http://www.duanmu.net/bbs/images/upfile/2006-6/200663018315.jpg[/IMGA][/URL]

               


              [URL=http://www.duanmu.net/bbs/images/upfile/2006-6/20066301844.jpg][IMGA]http://www.duanmu.net/bbs/images/upfile/2006-6/20066301844.jpg[/IMGA][/URL]

               


              [URL=http://www.duanmu.net/bbs/images/upfile/2006-6/200663018440.jpg][IMGA]http://www.duanmu.net/bbs/images/upfile/2006-6/200663018440.jpg[/IMGA][/URL]

               


              [URL=http://www.duanmu.net/bbs/images/upfile/2006-6/20066301853.jpg][IMGA]http://www.duanmu.net/bbs/images/upfile/2006-6/20066301853.jpg[/IMGA][/URL]

               


              [URL=http://www.duanmu.net/bbs/images/upfile/2006-6/200663018526.jpg][IMGA]http://www.duanmu.net/bbs/images/upfile/2006-6/200663018526.jpg[/IMGA][/URL]

               


              [URL=http://www.duanmu.net/bbs/images/upfile/2006-6/200663018552.jpg][IMGA]http://www.duanmu.net/bbs/images/upfile/2006-6/200663018552.jpg[/IMGA][/URL]

               


              [URL=http://www.duanmu.net/bbs/images/upfile/2006-6/200663018612.jpg][IMGA]http://www.duanmu.net/bbs/images/upfile/2006-6/200663018612.jpg[/IMGA][/URL]

               


              [URL=http://www.duanmu.net/bbs/images/upfile/2006-6/200663018635.jpg][IMGA]http://www.duanmu.net/bbs/images/upfile/2006-6/200663018635.jpg[/IMGA][/URL]

               


              [URL=http://www.duanmu.net/bbs/images/upfile/2006-6/20066301878.jpg][IMGA]http://www.duanmu.net/bbs/images/upfile/2006-6/20066301878.jpg[/IMGA][/URL]

               


              [URL=http://www.duanmu.net/bbs/images/upfile/2006-6/200663018736.jpg][IMGA]http://www.duanmu.net/bbs/images/upfile/2006-6/200663018736.jpg[/IMGA][/URL]

               


              [URL=http://www.duanmu.net/bbs/images/upfile/2006-6/200663018832.jpg][IMGA]http://www.duanmu.net/bbs/images/upfile/2006-6/200663018832.jpg[/IMGA][/URL]

               


              [URL=http://www.duanmu.net/bbs/images/upfile/2006-6/20066301893.jpg][IMGA]http://www.duanmu.net/bbs/images/upfile/2006-6/20066301893.jpg[/IMGA][/URL]

               


              [URL=http://www.duanmu.net/bbs/images/upfile/2006-6/200663018945.jpg][IMGA]http://www.duanmu.net/bbs/images/upfile/2006-6/200663018945.jpg[/IMGA][/URL]

               


              [URL=http://www.duanmu.net/bbs/images/upfile/2006-6/2006630181011.jpg][IMGA]http://www.duanmu.net/bbs/images/upfile/2006-6/2006630181011.jpg[/IMGA][/URL]

               


              [URL=http://www.duanmu.net/bbs/images/upfile/2006-6/2006630181051.jpg][IMGA]http://www.duanmu.net/bbs/images/upfile/2006-6/2006630181051.jpg[/IMGA][/URL]

               


              [URL=http://www.duanmu.net/bbs/images/upfile/2006-6/2006630181129.jpg][IMGA]http://www.duanmu.net/bbs/images/upfile/2006-6/2006630181129.jpg[/IMGA][/URL]

               


              [URL=http://www.duanmu.net/bbs/images/upfile/2006-6/2006630181154.jpg][IMGA]http://www.duanmu.net/bbs/images/upfile/2006-6/2006630181154.jpg[/IMGA][/URL]

               


              [URL=http://www.duanmu.net/bbs/images/upfile/2006-6/2006630181230.jpg][IMGA]http://www.duanmu.net/bbs/images/upfile/2006-6/2006630181230.jpg[/IMGA][/URL]

               

               


              [URL=http://www.duanmu.net/bbs/images/upfile/2006-6/2006630181350.jpg][IMGA]http://www.duanmu.net/bbs/images/upfile/2006-6/2006630181350.jpg[/IMGA][/URL]

              [/TD][/TR][/TABLE]
              端木繁君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执事
                • 财富2
                • 积分1877
                • 经验23915
                • 文章1118
                • 注册2006-02-21
                    在中国古代文化里,龙是传说中的四种祥兽之一。《礼记·礼运篇》提到:“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相传,麟是兽中之王、凤是禽中之王、龟是介中之王、龙是鳞中之王,它们的出现都是嘉瑞的先兆,比如《三国演义》第八十回:“麒麟降生,凤凰来仪,黄龙出现”,就是用来说明盛世预兆的。这里龙、凤、麒都是传说中极有灵性的动物。

                    据说,龙是驼头、鹿角、牛耳、蛇身、鱼鳞、鹰爪和龟尾。它既可以在天上飞,又可以在海底里游。

                    中国的龙崇拜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君主时代,龙是作为皇权的象征,帝王自称“真龙天子”。2000多年前建立的西汉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之一。当时的皇帝将自己说成是龙的化身,而自己的后代就是龙子龙孙。皇帝的吃、穿、用、行全部都有龙的标记,其他人是不可以用的。后来的所有王朝的皇帝都沿用了这种做法。

                    现在在中国的很多皇帝生活过的地方,你都可以看到龙文化的遗迹。比如故宫里的台阶上、大门上,屋里的画上、灯上,皇帝坐的椅子上等地方,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龙。

                    据韩非子说,龙和帝王一样,都有“逆鳞”而不可触,否则龙颜大怒、诛灭九族。所以李白诗云:“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今天,龙走下了神坛,每个华夏子民,无论天涯何方,都称自己是“龙的传人”。

                    历史记载,中国的龙,家族庞大,有黄龙、青龙、赤龙、白龙、乌龙、金龙,千年之龙叫应龙、无足之龙叫烛龙、有角之龙叫虬龙、无角之龙叫螭龙,等等。它们有好有坏,有善有恶。东方的龙大多是正面的形象,是佛祖身边的护法,是皇宫大殿柱子上延绵环绕的金身,是许多宏伟历史天象中与鹤、凤等出现显现人间的。《史记》二十八卷《封禅书》里说:黄帝乘龙上天,群臣无法跟随,只能抱着拉断的龙髯哭泣。以黄龙象征黄帝,中国古人以龙为尊。但传说中,也不乏屠龙、斗龙的记载,如女娲杀黑龙、大禹斩蠢龙、李冰父子伏孽龙、周处除蛟龙,等等。比如哪吒闹海,误杀龙王三太子,龙王大怒,定要拿他的命,李靖跪地恳求龙王慈悲,可龙王不原谅,水漫全家,逼得李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孩子自刎。

                    虽然龙是皇权的象征,但在中国民间,龙被人们看作吉祥和富贵的象征。这种象征意义体现在人们的风俗和日常生活等方面。比如,过年时,在很多地方有舞龙表演。几个人或十几个人架着一条巨龙,随着音乐起舞,十分好看。人们借此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还有象南方的挂龙灯、赛龙舟等风俗。

                    过年了,有的人家会传统的贴上门神的画像。这也和龙有关系,《西游记》中曾有过详细描述,径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触犯天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径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奕。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 打了一个旽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

                    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宝贵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太宗应允。那一夜果然无事。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后代人相沿下来,于是,这两员大将便成为千家万户的守门神了。在今天潮汕一些旧式门楼的两扇大门上,我们还可以见到神茶、郁垒或者两员雄赳赳的战将,形象似乎一样,但是仔细观察,其中一位手执钢鞭,另一位手执铁锏。执鞭者是尉迟敬德,执锏者是秦琼。

                    还有,中国人结婚时,人们会说“龙凤吉祥”。“龙”指新郎,“凤”,指新娘。给刚出生的男孩子起名字时,人们也喜欢用“龙”字。

                    现在,龙的形象广泛运用在建筑、艺术、文学、绘画、雕塑、服饰各种领域,表达着人们的美好愿望。

                    那么龙是否存在呢?如果真是人凭空想象出来的,那为什么在许许多多国家的历史记载中,不同年代朝代中,尤其是中古世纪,一概不乏对龙的记述。甚至龙这个词也被经常引用,翻译成了种种不同的语言呢?

                    而中国人确实在历史上见到过龙,并且有详细的记载,是龙消失了?还是生活到更隐蔽的地方了?

                端木繁君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执事
                  • 财富2
                  • 积分1877
                  • 经验23915
                  • 文章1118
                  • 注册2006-02-21
                    [SIZE=4]  图腾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寄托,龙对于中国人来讲尤其如此。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对龙形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再次展示几种龙形图腾,共赏
                  [/SIZE][IMGA=0,absMiddle]http://www.yinhe168.cn/Design/UploadFiles_1772/200509/20059301300533.jpg[/IMGA]
                  [IMGA=0,absMiddle]http://www.yinhe168.cn/Design/UploadFiles_1772/200509/20059301301453.jpg[/IMGA]
                  [IMGA=0,absMiddle]http://www.yinhe168.cn/Design/UploadFiles_1772/200509/20059301302914.jpg[/IMGA]
                  [IMGA=0,absMiddle]http://www.yinhe168.cn/Design/UploadFiles_1772/200509/20059301302632.jpg[/IMGA]
                  [IMGA=0,absMiddle]http://www.yinhe168.cn/Design/UploadFiles_1772/200509/20059301302154.jpg[/IMGA]
                  [IMGA=0,absMiddle]http://www.yinhe168.cn/Design/UploadFiles_1772/200509/20059301303737.jpg[/IMGA]
                  [IMGA=0,absMiddle]http://www.yinhe168.cn/Design/UploadFiles_1772/200509/20059301303149.jpg[/IMGA]
                  [IMGA=0,absMiddle]http://www.yinhe168.cn/Design/UploadFiles_1772/200509/20059301304104.jpg[/IMGA]
                  [ 这个贴子最后由端木繁君在2006-6-30 20:30:09编辑过 ]
                  端木繁君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执事
                    • 财富2
                    • 积分1877
                    • 经验23915
                    • 文章1118
                    • 注册2006-02-21
                                   伏羲的丰功伟绩
                      我们长久以来的一个固有观念是,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还有一个固有的观念是,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炎黄子孙”的上限是炎帝和黄帝,而“龙的传人”的上限则要远溯到更早的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太昊伏羲氏。太昊伏羲氏是中华民族世代敬仰的人文始祖,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第一位帝王。
                      据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理事、淮阳县博物馆馆长李乃庆介绍,太昊伏羲氏生于6500年前的甘肃成纪(今天水),是中国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时期起决定作用的一个代表人物。伏羲相貌奇特、神情异常,从小就聪慧英武,才智超群,长大后被推举为部落首领。他带领整个部落沿黄河游牧东下,历尽艰辛,最后到达宛丘(今河南淮阳),见这里气候适宜,土地肥沃,水草丰足,而且极少有猛兽侵袭,便定居下来,从而结束了人类的游牧状态,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都城。
                      伏羲依靠自己的智慧,带领先民与大自然顽强抗争,创造了华夏远古文明。他从蜘蛛结网捕食受到启发,想到用植物纤维结网捕鱼狩猎;他看到被野火烧死的动物更好食用,就教人们用火烧烤,结束了茹毛饮血的蒙昧状态;当时的人们无名无姓,过着群婚杂居、人伦不分的生活,于是制定了嫁娶的制度,还确定了姓氏(伏羲自己姓风,从字形来看,是天下一虫,虫就是蛇,就是龙,伏羲的造型就是人首蛇身,很相符);伏羲仰观天象,俯查地理,并根据龟背纹理和芪草的草茎,根据自然界的八种现象:天、地、水、火、山、雷、风、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用乾、坤、坎、离、艮、震、巽、兑八种符号相对应,创造了先天八卦,升起了中华文明第一缕曙光,是中国哲学的基础,推动了文明的进步。甚至有人说,现代计算机中的二进制就是根据八卦的原理发明的,可见八卦的影响之广泛。
                      后来,伏羲又根据事物形状,创造了中国最早的象形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时代;并根据日夜春秋的变化,分出年月日时,创造了历法;用黄土抟成梨样的泥团,用棍子扎几个孔,发明了原始乐器——埙,兴起了礼乐;为了加强团结,使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标志,他综合了各部落图腾的特点,把马的头、鹿的角、蛇的身、鱼的鳞、鹰的爪等融合在一起,创立了共同的图腾——龙,从此,龙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华夏子孙开始称作龙的传人,伏羲被称为“龙师人皇”,淮阳也因此有了“龙都”的称号。
                      梳理中华文化的根源,几乎所有最早的文化因子都与伏羲有关。兴渔猎,养牺牲,正姓氏,制嫁娶,定四时,制礼乐,画八卦,分阴阳,以龙纪官,分理海内——所有这些中华文明的最初薪火,都是伏羲那个时代点燃的。伏羲以龙为图腾的民族融合,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最早的根基。伏羲是一个历史时期文化的象征,是一个文化符号,伏羲的传说具有特定的文化意义。以伏羲时代为标志,中华民族从蒙昧跨入了文明的门槛。
                      然而,在目前多数的文化表述中,伏羲更多地被描写为一个神话,一个传说,一个模糊的影子。在“炎黄子孙”的固有观念的笼罩下,伏羲的历史价值和人文意义似乎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尽管在谈中国文化的时候不得不谈及八卦和《易》,但伏羲却始终被更多地放置在牌位和神坛之上。数千年来大量的典籍所记载的伏羲和伏羲时代对于中国文明的开拓之功,仿佛被封存在了神化与传说之中。
                      所以,本次首届中华遗产论坛的主要论题,就是以“太昊伏羲氏作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重要意义”展开的。其主要目的就在于,拂去数千年厚厚的尘土,提醒所有龙的传人:中华民族之根不仅仅只有炎黄,更有深深扎在黄土深处的伏羲。
                    端木繁君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执事
                      • 财富2
                      • 积分1877
                      • 经验23915
                      • 文章1118
                      • 注册2006-02-21
                           古代人信仰什么?
                      [URL=http://culture.163.com/][COLOR=#0000ff]http://culture.163.com[/COLOR][/URL]
                       2005-11-28 10:30:23 来源: [URL=http://www.163.com/][COLOR=#0000ff]网易[/COLOR][/URL]
                            作者:月到梧桐


                          我国民间信仰,也受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念影响,形成了"天、地、君、亲、师"的信仰序列。
                      (1)天
                      [IMGA]http://cimg.163.com/culture/0511/28/g1.jpg[/IMGA]
                      天坛
                          自然神崇拜是中国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这尤其体现在对天、地、日、月的崇拜上。天坛是皇帝祭天的建筑,它的围墙上圆下方,分别象征天与地,体现"天圆地方"的思想。
                      (2)地
                      [IMGA]http://cimg.163.com/culture/0511/28/g2.jpg[/IMGA]
                      泰山碧霞元君祠
                          与天相对,地崇拜主要表现在对山、河、大地的崇拜上。主要有祭祀泰山等五座大山的"五岳庙",祭祀黄河长江等四条大河的"四渎庙"。公元10世纪以后,祭祀当地土地神的土地庙在全国各地兴起。
                      (3)君
                      [IMGA]http://cimg.163.com/culture/0511/28/g3.jpg[/IMGA]
                      陕西轩辕庙
                          历代帝王,尤其是传说中曾为人类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帝王一直是中国人崇拜的对象。其中最著名的是纪念黄帝(约公元前3000-约公元前2070)的"轩辕庙"。黄帝被中华民族奉为共同始祖,至今中国人仍然自称"炎黄子孙","黄"就是指黄帝。
                      (4)亲
                       
                          祖先崇拜是古代中国影响至深的民间信仰。帝王家的太庙,平民的祠堂都是祭祀祖先的地方。祠堂也常成为宗族长行使特殊权力的地方。除了徽州清懿堂供奉女性祖先之外,几乎所有祠堂只供奉男性祖先,这也体现了中国古代男权宗法社会的特色。
                      [IMGA]http://cimg.163.com/culture/0511/28/g4.jpg[/IMGA]
                      太庙
                      (5)师
                       
                          古代中国人相信灵魂不灭,那些身前拥有很高功绩与道德声誉的人被尊为人格神。
                      [IMGA]http://cimg.163.com/culture/0511/28/g5.jpg[/IMGA]
                      北京孔庙
                          孔子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领袖。古代,各地的官学旁都会设有祭拜孔子的"孔庙"或称"文庙"。那是二千年来中国读书人心目中的圣地,在民间,则被俗称为"夫子庙"。
                      [IMGA]http://cimg.163.com/culture/0511/28/g6.jpg[/IMGA]
                      山西关帝庙
                          与孔子相对应,汉(公元前202-公元220)末的著名武将关羽(公元169-公元219),由于勇猛忠义,被后人奉为"武圣"。在古代中国供奉他的关帝庙比"文庙"更普遍。有意思的是,因为关羽生前不贪财、重诚信,他还被奉为商业守护神。
                      生死观与自然观
                      [IMGA]http://cimg.163.com/culture/0511/28/g7.jpg[/IMGA]
                      秦始皇陵
                          由于相信灵魂不灭,古代中国人相信死者在另一个世界中将继续保持着如同人世间的生活方式。墓穴就是那时的生活场所。因为这种视死如生的观念,中国有厚葬的传统。尤其是帝王墓穴,不仅特别注重地下生活空间的营造,通常也有极为丰厚的陪葬品。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的秦始皇(公元前221-公元前209)的陵墓,至今未被打开。据探测,那是一座占地56.25平方公里的地下城市,著名的兵马俑只是其中一角。
                      [IMGA]http://cimg.163.com/culture/0511/28/g8.jpg[/IMGA]
                      明十三陵
                          明(公元1368-公元1644)十三陵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它集墓葬与祭祀于一体,地面部分有大型宫殿建筑以供后人祭祀。在中国风水学说的指导下,十三陵从选址到规划设计,都十分注重建筑与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谐统一,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
                      趋吉意识
                      [IMGA]http://cimg.163.com/culture/0511/28/g9.jpg[/IMGA]
                      颐和园万寿山
                          人们普遍存在的祈求"多福"、"多寿"在中国建筑上有较多反应。
                      颐和园是清代乾隆皇帝为庆贺母亲的生日而修建的。中文中"蝠"与"福"谐音,桃,隐喻长寿,所以颐和园中的山形似蝙蝠,湖形似寿桃,利用谐音,寓意着"福山寿海"。
                      龙图腾
                          龙是中国古人的图腾。中国的龙,是想象出来的动物,具有马头、虾眼、龟颈、鹿角、虎掌、鹰爪、金鱼尾,是中国古代各部落联盟后,图腾融合的结果。
                          进入封建社会后,龙逐渐成为了皇家的专用象征,皇帝被视为龙的化身。因此,在皇宫中到处都可以看到龙形装饰图案,是一个龙的世界。此外,在建筑中还有多种龙的变形形象。中国传说"一龙生九子,九子不像龙",在宫门上、香炉角上、屋脊两端与顶端等处的小动物,就是龙的那些儿子们,他们一同组成了龙的家族。


                      端木繁君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执事
                        • 财富2
                        • 积分1877
                        • 经验23915
                        • 文章1118
                        • 注册2006-02-21
                          编者按:仲富兰教授是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新闻学系主任。本文详细地介绍了“龙”的方方面面,对“为龙正英名”事业非常有帮助。(黄佶,2006年2月20日)
                        [URL=http://msculture.blogms.com/blog/BlogView.aspx?BlogCode=msculture]
                        [IMGA]http://www.loong.cn/images/z_blog.jpg[/IMGA]
                        [/URL]
                        [B]
                        [URL=http://www.blogms.com/blog/CommList.aspx?BlogLogCode=1001017198][COLOR=#0000ff]龙图腾[/COLOR][/B]
                        [COLOR=#000099]溯源[/COLOR]
                        [/URL]
                        [/B]
                        [URL=http://www.blogms.com/blog/CommList.aspx?BlogLogCode=1001017198]
                        [COLOR=#000099]——对黄佶提议的一点佐证[/COLOR]
                        [/URL]
                        仲富兰
                          【仲富兰按语】我的同事黄佶先生提出了“龙”的英译问题:“龙”不应该翻译成 dragon。他说:“Dragon的本意是凶残的巨兽、恶魔、悍妇等。中国人在外国人面前自称dragon,是自我妖魔化。‘龙’也不应该翻译成long。Long的英文发音不是‘龙’,而是‘狼’,这不是真正的音译。‘龙’应该翻译成loong,它的发音和‘龙’相近,在英文中本来就是‘龙’字的音译,有些西方人也把龙称为 loong,有广泛的使用基础。Loong的两个‘O’字母象龙的两只眼睛,loong 使人联想到 long(长),所以它也是一个象形文字,和汉字特色相通。而 long 在形象上是独眼龙。”我是赞同的,为了呼应他的观点和提议,我将不久之前对于“龙”的考证文章发在这里,给黄佶的观点提供一点小小的佐证。
                        [B]
                        [URL=http://www.blogms.com/blog/CommList.aspx?BlogLogCode=1001017198][COLOR=#0000ff]龙图腾[/COLOR][/B]
                        [COLOR=#000099]溯源[/COLOR]
                        [/URL]
                        [/B]
                        仲富兰
                          早在汉字产生以前,中国就有了龙的形象。此后,许多中国典籍都以纪实手法对龙作过绘色绘声的描述:“头似蛇,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龙到底是什么,谁也说不清,只知道中国人以“龙”为图腾,而称自己是“龙的传人”。有人说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几千年来,大多数帝王或正在觊觎帝王宝座者,都力图证明他们与龙的血缘联系,有的皇帝还说他们是龙的儿子而自命不凡、胡作非为。他们把龙看成是无所不能的神灵,是神仙的坐骑,是腾飞的象征,是福泽皇家的瑞兽。但最为讲究实际的中国老百姓所看重的,是龙所具有的兴云布雨的本事。因为,只有这种灵赋,才使得龙与处在农耕文化氛围中的中华子民之间产生了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人们对龙崇拜的主要目的,在于对风调雨顺、万物有成的祈求;在于对水涝旱灾的恐惧和力图摆脱的情结。老百姓坚信,要想从龙那儿获得不降灾祸的承诺,除了有比龙法力更高的神灵之外,最为可靠的途径,就是给予龙更多的祈祷拜求。
                          不然的话,人们为什么要建那么多的祭祀龙的场所和举办那么多的祭祀龙的活动呢!当然,老百姓认为龙有变幻形象的神通,他们希图将龙人格化,使龙能与他们和睦相处,彼此友善,保佑他们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样,龙就成了与凤、麒麟和龟并列的“四灵”之一,龙的职责可不轻哩!
                          都说中华民族是龙的民族。那么,龙倒底是什么呢?
                          龙是我们民族传统和精神的体现,一般认为最早源于古人的图腾崇拜。早在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有了“龙”为神灵和祥瑞吉祥的概念,并且创造出了艺术加工的形象。如红山文化玉龙、大汶口文化的龙纹乃至濮阳的卵石龙等。
                          一些考古工作者在对历史文物进行发掘整理后发现,中国的龙文化很可能起源于甘肃。甘肃考古学者在甘肃武山出土的一个距今6000多年的远古彩陶瓶上,绘有一个人面两足龙身的饰图,这表明,中国对龙的崇拜要早于这个时期,而且早在6000多年前就已将这一崇拜运用于文化表现形式。我国许多龙文化的史料记载,也都同甘肃有关。
                          在山东嘉祥武氏寺中出土的距今2000多年的汉代石刻、四川新津宝子山汉墓中出土的刻画、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大型锦画都有伏羲龙身的图案[/B],由此可以推断,为古三黄之首的伏羲是中国创建龙文化的第一人。而许多古文献中都记载,伏羲氏是古成纪人,古代成纪正是今甘肃天水。
                          上个世纪80年代,在甘肃发掘出土的距今8000年至7000年的大地湾遗址,进一步证明这里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时至今日,甘肃民间仍然保留崇拜龙蛇的习俗。据一些考古工作者介绍,目前还没有对龙文化产生的根源作研究,也不知是否有这样的龙,但是有一点可初步断定,龙文化的发源地可能就在甘肃。
                          可是,也有人说龙文化始于山西,1978年,在襄汾县东北以陶寺村为中心,涉及到东坡沟、中梁、李庄等村庄的一场由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和临汾地区文化局主持的考古发掘工程正式拉开了序幕。经过调查试掘,最后将重点锁定在陶寺村南一带。到1983年,发掘面积已达六千平方米,发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惊人成果。之后,陶寺遗址的考古发掘与研究,连年不断,延续至今,并且不断有新的惊人的发现。理由是奠定龙文化的尧时代的真实存在。尧都平阳,舜继尧就天子位的地方,古即称“中国”。古时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的地望都在晋南,晋南是当时“中国”之中无疑。现在“中国”,如前所述,是一个集56个民族于一体的大家庭中国,与古代中国一词有不同含义,故也可说古代“中国”一词是狭义的中国,而今之中国,则是意义明朗的广义的中国。
                          尽管龙是多种动物部件拼装起来的吉祥灵物,但它毕竟有一个完整美丽的形象。这个形象,渊源久远,影响极大。我们的民族信仰崇拜的这个“神物”,并且把自己看作是它的传人。那么这个龙祖最初的形象又在哪里?这个问题如果出之有地,言之有据,对于解决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产生发展及其与龙文化的关系,无疑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
                          尧文化、龙文化、龙的传人、崇山精神,在山西尤其在晋南大地上结成了一条金钮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龙文化先祖的文化圈。在这块宝地上先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把崇山这座埋葬帝尧父子的神山,叫“卧龙山”,并把它作为心灵的神圣靠山去顶礼膜拜,瞻仰祭祷,甚至死了以后,埋葬的方向也要“头枕塔儿山,脚登汾河湾”。
                          龙文化是华夏五千年文明史的脊梁,是丰富发展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精神动力。不论它在中华大地的哪一处,在原始社会,远古先民常以自己的敬畏、感激、惧怕的物象作为本部族的标志,崇拜它,敬重它,祈求它的保护,这就是图腾。随着民族的不断融合,多种图腾也集合成为了“龙”,它象征着神秘、恐怖和威力。
                          中国的龙崇拜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封建时代,龙又嬗变为皇权的象征,帝王自称“真龙天子”。据韩非子说,龙和帝王一样,都有“逆鳞”而不可触,否则龙颜大怒、诛灭九族。所以李白诗云:“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今天,龙走下了神坛,每个华夏子民,无论天涯何方,都称自己是“龙的传人”。
                          龙,缘何而生?它似动物,有人说它是鳄鱼和蜥蜴的“大共名”,也有人说它演化于蛇,还有人称它是恐龙的遗记;龙,又是象征,既有人认定它是图腾合并的结果,又有人相信它是云水、闪电和彩虹的集合。这些都是今人对先人的猜测。相对而言,“蛇说”比较占上风。有人考证,禹与蛇图腾的氏族有血缘关系,他奠定了夏朝根基以后,其后裔把蛇升华为龙,不仅体现了多元文化,得到各民族的认同,而且成为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象征。
                          中国的龙,家族庞大,有黄龙、青龙、赤龙、白龙、乌龙、金龙,千年之龙叫应龙、无足之龙叫烛龙、有角之龙叫虬龙、无角之龙叫螭龙,等等。它们有好有坏,有善有恶。《史记》二十八卷《封禅书》里说:黄帝乘龙上天,群臣无法跟随,只能抱着拉断的龙髯哭泣。以黄龙象征黄帝,中国古人以龙为尊。但传说中,也不乏屠龙、斗龙的记载,如女娲杀黑龙、大禹斩蠢龙、李冰父子伏孽龙、周处除蛟龙,等等。
                          龙的传说并非中国所独有,几乎世界各大古老文明都有它的掌故,如巴比伦的古龙、北欧的毒龙、犹太人的撒但、印度的那伽(Naga),在北美,玛雅人也有以龙为题的艺术,但还有人研究认为它是从亚洲传过去的。印度的那伽是一种类似于龙的动物。它长身无足,称霸水域,是古印度人对蟒蛇的神化。翻译成中文时,它变成了龙。
                          阿海在《北欧的神话传说》第一章《创造天地的神话》介绍北欧的毒龙时说道:有一条狰狞的毒龙叫尼特霍格,盘踞在冰天雪地的海维格尔玛泉水旁,日夜不停地噬咬着伸入泉水的巨大树根。又说:“毒龙生为恶魔,企图最终咬断宇宙树的巨根,毁灭世界。”北欧的毒龙嗜水,不同于中东的古龙,却类似于中国龙的传说。在欧洲战争史上,龙还常常作为武士的徽章。令人感兴趣的是,西方早有龙的传说,但是为什么没有演变成龙的崇拜?或类似于中国这样的龙的文化?这是中西方文化演进不同的一个巨大分野。
                          在西方,龙同样是传说中的巨兽,而且有翅膀。在希腊语里叫 Drakon,演变成英语叫 Dragon,在拉丁语里还有一个 Draco。尽管西方人也一直没有解开龙的起源之谜,但多半认为它是蛇崇拜的回响,因为世界各文明里几乎都流行过蛇崇拜。Draco 则来源于蜥蜴,在希腊也有天龙星座的意思。据《不列颠百科全书》介绍:中东地区的蛇或龙硕大而凶猛,被认为是邪恶的总代表,埃及的黑暗之神 Apepi 就是一条巨大的蛇。希腊、罗马人接受了他们龙是恶者的说法,同时也把它构想成慈善的力量,希腊的阿波罗就是蛇的崇拜者,但总体上来讲,他们也没有改变龙的邪恶形像。基督教文明的兴起则基本摧毁了西方人对龙的慈善想象。
                          在《圣经》里,龙就是蛇。在《创世纪》里,有一条著名的蛇,他曾引诱夏娃偷吃了伊甸园里的智慧果;在《启示录》里又两次说到:龙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但。蛇与龙前后相承,而且迷惑天下人。可见,基督教义完全不利于西方龙文化的形成。
                          相反,在东方的佛教和道教经典里却记载了大量龙与龙王的传说,为人们普遍所接受,对东方龙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不列颠百科全书》里也明确区分了龙在东西方文化中,正面和反面形像的不同。
                        1999年10月9日《泰晤士报》上有一篇英国人写的《下雨机械》说:中国的龙不仅内涵丰富而且独特,虽然和世界其他地方的龙名同,但特徵实异。
                          龙之善恶不过文化的沉淀。今天,龙在东方文化里依然保持了正面的形像,但也脱去了其神秘的面纱,龙的精神成为奋发的精神,龙的民族成为自强的民族。如果说古代的舞龙或许是为了祭神祀雨、扫瘟避邪,那么今天的舞龙则多半是娱乐或庆典。在世界上,中国的舞龙、划龙船已经成为东方文化渗透于西方文化的一旅,是东西方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
                          随着原始农业的出现。人们把伟大的天象尊崇为龙,在春耕中对着新年的第一道彩虹,唱起“二月二,龙抬头”,祈望并认定它会给天下带来吉祥、欢乐和幸运。
                          人们在敬畏和讴歌自然的同时,渐渐地欣赏起自己的生命活力,并在远古神话中把自己的始祖一个个打扮成人首蛇身的英雄,而且认定这些被图腾化了的英雄代表着力量、信念和追求。后来,按照逻辑和审美的需要,祖先们把心中的图腾加以再包装,定格为一个马鬃、鬣尾、狗爪、鱼鳞而蛇身的无所不能的巨大神灵。于是,这巨大的神灵便穿越千万年的历史烟云,无休无止地在东方大地上盘旋翻腾,在中华民族的浩瀚心宇中高高飞翔。
                          龙最深层的内涵,是其多元文化整合为一而又创新、开拓的精神。龙的形象后面隐含着中国人的四大观念: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仁者爱人的主体观、阴阳交合的发展观和兼容并包的文化观。它几乎囊括了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哲学的全部精髓。
                          龙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浸润着中国的文化艺术,弥漫在整个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之中。龙象一条无形的纽带,一条由共同的情感、共同的观念、共同的心理素质交融而成的纽带,把整个中华民族紧紧地糸在了一起。以至于在今天,无论是在中国本土,还是在世界各地,几乎每一个中华民族的子孙,无论他崇拜什么主义,无论他信仰什么宗教,他总会大声地说:我是龙的传人。
                          龙的故乡虽然在中国,但由于中国有着远古时代族团先民向周边地区迁徙的历史,也由于2000多年前西汉王朝的崛起和直至唐、元、清几代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舞台上的显赫地位,促使了中国与相邻地区和友好国家之间在外交、文化、宗教、贸易等领域的频繁往来与交流,使“龙文化”随之进入并传衍在广袤的亚太区域之中。
                          龙崇拜主要有以下四种文化含义:
                          首先是把龙当作百虫之长,这种文化含义我们首先从节日日期和节日名称可以看出。惊蛰节一般就在二月初二前后,这个节气正是“蛰虫咸动,启户始出”的时候。人们将这个节日命名为龙抬头节,就是把龙作为一切虫类的代表,把龙当作百虫之长。其次,我们从龙的形貌特征也可以看出。
                          据南宋罗愿《尔雅翼。释龙》记载,宋代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中龙的形貌特征是:“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现代龙形大体就是这个样子。考古材料表明:6000多年前仰韶文化时期的濮阳蚌塑龙就已经基本具备了上述特征。”人们通过对龙的形象的塑造,明确地表达了“龙是百虫之长”的思想。
                          其次,是把龙当作保护神,这种文化含义我们从在房屋前面和房屋周围撒灰两种习俗可以看出。龙抬头节期间,人们在房屋前面(或者房屋周围)撤灰,是为了驱赶各种毒虫,把它们挡在屋外,不让它们闯进屋里来。人们把灰撤成龙蛇形状,显然就是想利用龙蛇的形貌去驱赶、吓跑各种毒虫,以便达到避邪御凶、吉祥幸福的目的。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习俗,是祟龙习俗最原始的文化含义之一。
                        8000多年前的查海遗址出土了一条长达19.7米、用石块堆塑而成的巨龙,这条石龙就位于该聚落面积最大的房屋的前面(也可以说是整个聚落址所有房屋的前面)。这与“灶灰拦门辟灾”是何其相似啊:只不过撒在房屋前面的不是灶灰、而是石块而已。濮阳蚌塑龙位于墓主人的右边,在他的左边是蚌塑虎,龙和虎对墓主人起着护卫作用,是墓主人的保护神。显然,当时这些地方的.人们都把龙当作保护神进行崇拜。我国民俗至今仍把龙当作保护神进行崇拜。人们在节日里玩龙灯、舞狮子,就是把龙、狮子当作保护神,以求避邪御凶、吉祥幸福的一种办法。
                          第三,把龙当作水神,这种文化含义从打灰囤(又称“围仓”)和撒灰至井边(或河边)两种撒灰方式可以看出,从汲水和晨忌挑水两种民俗事象也可以看出。撤灰至井边,是祈求龙神保佑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打灰囤(围仓)也是这个意思。显然,这两种撤灰办法分别是从在房屋周围撒灰和在房屋前面撤灰演变而来。汲水是为了把龙神引进屋里来,晨忌挑水是为了避免抵触水中的龙头而使龙抬不起头来、招致水旱之灾。很明显,这些做法都是把龙当成了掌管雨水的水神。
                          4000多年前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了一种彩陶盘,盘底绘制了一条口衔麦穗的蟠龙。从中可以看出,当时这里的人们已经把龙当成了掌管雨水的水神,向它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是迄今为止我们所发现的可以用来说明人们把龙当作水神进行祟拜的最早材料。《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曰:“龙,水物也。”《淮南子·地形训》曰:“土龙致雨。”高诱注曰:“汤遭旱,作土龙以象龙。云从龙,故致雨也。”甲骨L辞,其乍(作)龙于凡田,又雨。”《说文解字》在解释“珑”字时说,“祷旱玉也,为龙文。从玉从龙。”
                          这些材料充分说明,古人确实曾经把龙当作水神进行祟拜。我国民俗至今仍然把龙当作水神进行崇拜。各地龙神庙都是用来祈雨的。民间流行这样两句谚语:“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
                          当然,中国人自喻为龙,这种文化含义从剃龙头、戴龙尾和儿童开笔取兆三种习俗可以看出。人们把自己(或儿童)的头说成是龙头、给儿童戴龙尾、叫儿童开始习字,显然是把自己或儿童比作龙,借龙抬头日这个特殊的日子讨个吉祥。我国有一条成语,叫“望子成龙”,就是父母希望子女长大以后有出息的意思。春秋末年,人们开始把有才能、有本领的人比作龙。例如,孔子就曾经把老子比作龙。战国末年,人们也曾经把秦始皇称为“祖龙”。封建时代,皇帝自命为真龙天子,将龙崇拜的这种文化含义窃为已有。现在,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将龙崇拜的这种文化含义解放出来。这些材料说明,人们喜欢把有出息、有本领的人比作龙,或者自喻为龙。
                          这些文化含义是我国崇龙习俗的基本内涵,是我国崇龙习俗自产生以来长期积累的结果。我们将以上四种文化含义与有关考古材料、文献资料对照起来,龙崇拜演变、发展的历史轨迹就可以看得比较清楚了。我们探讨龙崇拜的起源,便可循着这条历史轨迹进行。只要我们把最早的文化含义的由来弄清楚了,龙崇拜的起源问题就有希望得到解决。
                          一般辞典里,都把“龙马”解释为“骏马”。我觉得“龙马”还可以有一解,就是龙和马。那么,为什么龙和马在一起就“精神”了呢?
                          龙是古人运用多元集合的方式创造出来的一种神物,马是龙的一个很重要的集合对象。龙头就多取材于马头。甲骨文中的某些龙字,头部窄长,很像马的头。汉代的王充言“世俗画龙之像,马首蛇尾”,由此推断,龙乃“马、蛇之类”。后世关于龙形状的“九似说”,言龙“头似驼”———驼头即马头。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童话》里,也认为龙,在它那蛇的身体上“长着一个马脑袋一样的头”。
                          不光龙头,龙身也有“似马形”者。《论衡》载,曾有两条身长十余丈的“黄龙”,在去泉陵城七里的湘水中出现,好似画中龙的样子,附近的居民都去观看。在距龙数十步的地方,又见到六条小“龙子”,在陵上嬉戏,这龙子的形状,就很像马驹。《录异记》记,有群龙出入汉江水上,大者长数丈,小者也有丈余,都“如马、驴之形”。
                          在古人心目中,马是具有龙性的,龙和马是可以互变的。《周礼》言“马八尺以上为龙”;《山海经·图赞》说“马实龙精,爰出水类”;《吴承恩诗文集》讲“马有三分龙性”;《西游记》里的白龙马,真实身份是一条龙。一些史籍还载称,修弥国有马如龙,“腾虚逐日”;汉宣帝时,使臣至大宛,“得名马像龙而还”;天宝年间,“有马生龙驹……身有鳞而不生毛”;唐明皇时,曾得到过生着龙鳞的异马一匹。后来,明皇西幸,这匹马在咸阳西跳入渭水化为龙,泳游而去;贵州有一个养龙坑,泓阔渊深,潜藏灵物。初春时,云雾晦冥,有物蜿蜒,若与牝马交接,“必产龙驹”;等等。
                          有学者提出,最初成为龙的模特儿之一的马,有可能是河马,因为上古时代的某段时间,黄河流域的气候是相当暖和的,河马这种属于亚热带乃至热带的动物,也在黄河流域生活过。后来气候变冷,河马从黄河流域退却乃至绝迹,大多数人不知道它们了,在谈及龙和马时,就泛言马,而不提河马了。考虑到龙和水的密切关系,以及龙马为“河水之精”的说法,我们认为这样的观点是可以成立的。当然,作为龙的取材对象,古人是既不会放过陆地上跑马,也不会放过河水中游的马———谁让它们都是马呢?
                          战国的燕下都双龙纹半瓦和北朝时的马龙画像砖,是马成为龙的模特儿之一的重要的实物之证。前者的龙头,差不多就是马头:长长的,吊吊的,大口对张,鬃发上扬;后者除头上挺一龙角外,几乎就是奔马的形状:头抬着,鬃飘着,胸挺着,蹄奋着,气宇轩昂,线条流畅。
                          龙是以多元兼容、综合创新、开拓奋进、造福众生、与天和谐的精神底蕴,成为中华民族的图徽和象征的。而其中的“开拓奋进”及“造福众生”,就很适合马,尤其是骏马、千里马。可以这样说,龙的精神汲取、蕴含着马的精神,马的精神是龙的精神的一部分。龙马精神就是以强健的姿态开拓奋进,从而造福众生的精神。
                          中华民族文明史,上下五千年,浩浩荡荡,博彩璀璨。这部文明史以龙为精神,发扬光大,彪炳千秋。龙,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和精神的体现以及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有着表里相连的密切关系,它始终和中华民族的繁荣兴衰共存。今天的中国,是繁荣昌盛蒸蒸日上的拥有56个民族的泱泱大国。龙的精神,为诸多民族所共同拥有,因而说,中国,是东方之龙。凡属于这个国度的人或具有这个血统的外籍黄皮肤人,都是龙的子孙,龙文化的传人。
                        2006年2月20日
                        端木繁君
                        在线情况
                        1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执事
                          • 财富2
                          • 积分1877
                          • 经验23915
                          • 文章1118
                          • 注册2006-02-21
                              龙图腾。中华民族一向习惯于自我表述为“龙的传人”,但龙图腾在全球化时代却遇到根本性的挑战。2008年奥运会的吉祥物已经揭晓,五个福娃分别融入鱼、大熊猫、藏羚羊、燕子和奥林匹克圣火形象。龙的缺席与它在不同文化中的不同意蕴有关:在中国的神话传说里,龙象征一种被奉若典范的神性,屠龙术是一种不切合实际的技艺;在西方的神话传说中,龙象征着一种需要靠力量和智慧征服的兽性,屠龙是对英雄的考验。1同样出于虚构,中国取各种动物之长、进行器官移植,从而使龙成为“完美的动物”:角像鹿,头如驼,眼睛如兔,颈如蛇,腹似蜃,鳞如鲤,爪似鹰,掌如虎,耳朵像牛。在基督教的象征体系中,龙却是撒旦的化身,代表着邪恶力量,它被圣母玛利亚踩于脚下。

                            对龙的不同看法,恰恰说明了不同文化传统关于人性的不同预设。张灏先生曾提出“幽暗意识”这个概念,指对人性中与宇宙中与始俱来的种种黑暗势力的正视和省悟。中国的儒家传统往往与幽暗意识相抵触,追求统治者是一个具有完美人格的“圣王”;而基督教以幽暗意识为出发点,相信人可以得救,但不相信人在世界上有体现至善的可能。由于对人性的理解不同,前者希望执掌权力者能够通过道德培养来净化权力,后者则试图从制度上防范权力的泛滥。2在中国,龙不仅成为神性的象征,还逐渐被纳入皇家意识形态的阐释系统,成为帝王的吉祥物。“真龙天子”拥有绝对权力,不要说屠龙,哪怕平民的衣服上绣上龙的图案,也会涉嫌谋反被诛杀。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清教徒们发明了他们的“屠龙术”,即自由宪政思想。通过这种限制,国王也不能随意闯入一个平民的住宅。

                          端木繁君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625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