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碑阳碑额:尧山孔氏先茔之碑碑身:嘉议大夫顺德路总管兼管本路诸军奥鲁劝农事 何德严 篆 /翰林修撰承务郎 同知制郜兼国史院编修官龙冈 董朴 撰 /河间路儒学教授 张国祯书 /延祐改元冬十一月,河间路儒学教授张国祯状,其南阳府知府孔君,行事从容,谓余言: 君少年/间以良家子被推择,释褐陕西规措河渠副使累迁奉议大夫, ...
-
元故进义校尉文通公墓
-
鲁国郡孔府君墓志铭并序呜呼!昔天地未分,寿万八千岁,及乎?恬然而清,帖然而宁。忠信欻起,礼乐交运,由是乎,革三等之数,岂不以聪明智虑剽其大道焉?先圣文宣王,蕴帝者之才,亡南面之位,时也?命也?奚能佛之?公讳仁玉,字无违,即文宣王四十三代嫡孙也。生萃嘉祥,长隆劲节。年九岁,值泗水君即世,乃传家为陵庙主 ...
-
王化昆 文/图
1928 年, 隋 《孔神通墓志》 在洛阳出土。墓志追述了西汉到北魏六七百年间被封爵以祀孔圣人的十位孔氏后代, 其中西汉四位, 东汉一位, 曹魏一位, 西晋三位, 北魏一位, 是墓志中少见的较详细记述孔氏传承的资料。然而墓志所记载与其他史料并不完全符合。可见, 被世人推崇为最完备的孔氏谱牒, 也可能存 ...
-
般阳路儒学教授孔君墓表
君讳思本、字正道,宣圣五十三代孙 赠巨野县尹世泽之幼子也。幼有志操谨密寡言,甫成童朋友咸称前辈。及长温厚博雅笃好经史不为杂学,初任为子思书院山长绰有能声四方从学者甚众。再授般阳路儒学教授未任。以至顺壬申五月二十日寝疾终于家,享年四十三葬于祖茔西二百步许,闻者无不恸悼,生徒赴吊者 ...
-
碑文:
太子中舍人行著作郎臣虞世南奉勒撰并书
司徒并州牧太子左千牛率兼捡校 安北大都护相王旦书碑额
微臣属书东观,预闻前史。若乃知几其神,惟睿作圣,元妙之境,希夷不测。然则三五迭兴,典坟斯著,神功圣迹,可得言焉。自肇立书契,初分爻象,委裘垂拱之风,革夏翦商之业。虽复质文殊致,进让罕同,靡不拜洛观河,膺 ...
-
蘓魏公文集巻五十九 宋 蘓颂 撰 墓志 中书舍人孔公墓志铭 中书舍人新淦孔公讳文仲字经父其先出鲁曲阜苖裔宣圣之后袭王公封者逮今四十八世皆居曲阜其支属散处四方多有闻于时者而公之六世祖曰绩仕唐为吉州衙推卒官不复北归因家新淦新淦今升为军号临江其子孙遂为临江军新淦人衙推之曽孙处士君讳文质公之曽祖也皇 ...
-
摘自-佩玉齋類稿/十卷/補遺一卷 楊翮
拍于南京图书馆
-
四十六代刑部侍郎序
家谱之法世序承襲者一人而已,疎畧之獘有識者痛之。盖先聖之没于今千五百餘年,鲁族世有贤俊苟非見于文册,既後泯然不闻是可痛也。如:太常諱臧、临淮太守諱安国、丞相諱光、北海相諱融、臺令史諱僖、議郎諱昱、纔十数人非見于漢史皆不復知矣。魏晋以下逮于隋唐見纪者共百餘人,按議郎本傳云、自霸至 ...
-
公讳沂,祖讳元孝,前进士。考讳之厚,以孙思晦贵赠亚中大夫轻车都尉、济宁路总管,追封鲁郡侯。
妣张氏,追封鲁郡夫人,生三子:长曰浣;公其次也,举进士第;次曰潾,别有志载。
公娶兖州马氏,一子曰思进,祖庙权主祀事。孙四人:克宽、克谨、克慎、克勉。宽、慎嗣绝;克谨未仕,一子曰希敏;克勉仕至盐山县儒学教谕,五 ...
-
四十七世孔若愚墓碑
諱若愚、字公直,曾祖諱宜、殿中丞、襲封文宣公,祖父諱延澤、赠諫議大夫,父諱宗德(愿)、禮部员外郎。
四十七世孫墓
襲封衍聖公、享年五十有四 娶?氏、娶?氏。祀子長曰端弼、次曰端雅、次曰端禀、次曰端立。
此碑立於北宋末年。
...
-
孔宜,字不疑,宣聖四十四代孫,中兴祖孔仁玉嫡长子。自幼聪颖,十岁能属文,曾参加进士考试,但没能考中。宋太祖乾德四年,孔宜进京上书给朝廷,述其家世情况,宋太祖赵匡胤任命他为曲阜县主簿。任期结束后,又任黄州军事推官。当时,吴越初定,黄州扼江鄂咽喉。因此,孔宜在协助知州处理军务方面,用力颇多,贡献很大。宋 ...
-
孔德伦,字大经。唐高祖李渊武德九年,被封为褒圣侯,奉祀孔子林庙。太宗贞观十年,诏褒圣侯朝会,位同三品,食邑一百户。乾封元年高宗过曲阜,亲祠孔子,褒圣侯子孙获免赋役。武则天天授元年曾受赐敕书及时报。孔德伦七十一岁时去世,有子二人:孔崇基、孔子叹。武德九年,李渊又赐封孔子嫡裔孔德伦为褒圣侯,诏书说:“宣 ...
-
孔貞瑄(1634-1716)字璧六、用六,號曆洲,晚號聊叟,宣圣六十三世孫,希麟公仍孫,其祖宏霑為壽官。顺治十七年举人,顺治十八年会试副榜,授泰安教谕,迁济南教授,后升至云南大姚知县。贞瑄为官勤政爱民,大姚境内有前明黔国公勋庄,为土酋所占,上官受土酋贿赂,复使主之,贞瑄力争不得,遂解组归乡,构聊园以自遣,年 ...
-
工部右侍郎节菴孔公传公讳镛、字韶文,山东兖州府曲阜县人。曾祖克信、宣圣五十五代孙也,仕元为尼丘书院山长,于至正间谢官游学江南,抵苏遂家焉。祖希安,由进士陕西道监察御史,诰赠嘉议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父有谅,登永乐戊戌进士,入翰林为庶吉士,出为双流县尹,历刑科给事中,累赠如子官。公少孤贫,励志笃学,年 ...
-
元成宗加封大成至圣文宣王诏
盖闻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明后。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法。所谓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仪范百王,师表万世者也。朕缵承丕绪敬仰休风循治古之良规。
举追封之盛典加号大成至圣文宣王,遣使阙里祀以太牢於戏父子之親君臣之义,永惟圣教之尊。天地之大日月之明奚声名言之妙,尚资神化祚我皇元主者施 ...
-
孔子墓舊無石儀。有司请於朝,命工鎸造。雖已克成,委扑於墳林外污泥中,積有日矣。一日通判襲庆府王衣、衍聖公孔端友、仙源宰不諼、丞孔壎、巡檢王景、縣尉李大鈞,及舆廟宅族人同日議,揆日十時立於宣聖墳前,實擢奉朝廷尊師重道之意也。時大宋宣和五年十月初三記。
...
-
参观分享
-
清顺治十六年(1659)《宁陵县志》
《唐褒圣侯墓碑记》译注——兼孔德伦改封褒圣侯时间补证
(原文2022年发表于《书画世界》第12期。全文5900余字,阅读时间约8分钟。)
摘要:本文通过对《宁陵县志》收录、由明初国子助教张昌撰写的《唐褒圣侯墓碑记》[1]译注的方式,初步获取到碑文撰写时间、人物、背景、事件等信息 ...
-
北宋孔宗尧墓志铭考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