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孔府的庙户3

279 0
发表于 2024-11-30 09:24:20 来自手机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曲阜县坊郭社三户:李迈、韩用、张立。
  崇圣社十四户:赵贵、张深、宋玉、魏顺、牛荣、祝清、高清、张得、张来、王立、王义、袁得海、翟宽(列十三户)
  张羊社十一户:陈贵、陈岩、孙旺、田文礼、张荣、欧谨、宋能、刘本、杨伸成、荀忠、燕文秀。
  春亭社七户:寻友聚、毕仲广、薛贵、毕仲得、陈兴、赵宽、宋让。
  新安社五户:贵忠、周敬、孟伯能、李能、刘彦深。
  仁义社三户:吕政、高真、高贵。
  泗滨社五户:徐大亨、郭克义、王从义、尹士元、王得。
  东忠信社六户:史得、何渊、齐忠、刘□、夏贯、刘□。
  醴泉社二户:李聚、蔡仲礼。
  小薛社八户:徐文、王福荣、王福礼、梁远、阮二、李清、胡仲良、胡敬祥。
  成公社一户:陈守敬。
  辛张社二户:李宽、金城。
  济宁州三户:秦琎、李经。(列两户)
  滋阳县十一户:垔义、李方、李仲、李成、黄成、梁成、仲盛、宋得、魏敬、冯秀、董士让。
  邹县十八户:东得春、苏四、张山、陈良、于深、李贤、冯宁、刘善、宋友贤。(列九户)
  泗水县十三户:李冠、雷士成、高得原、萧得亮、张整、杨本、秦现、秦仲成、李秀、乔守道。(列十户)
  宁阳县二户:王敬祖、张明远。
  金乡县二户:李福善、史鉴。(《孔府档案》五○六八之一)
  根据《阙里志》和《阙里文献考》所载,钦拨庙户应是“一百一十五户”,而上面这份档案,却是一百一十六户,总数多出一户。什么原因,档案资料中没有注明。在孔庙庙户中,为数最多的当然是底层的劳动农民,但是也有不少富豪。据乾隆《曲阜县志》记载,当时曲阜的庙户,共有地四百六十二顷五十三亩,约合四万六千三百五十三亩。据孔府自称,孔庙洒扫户一百多户,假定他们都在曲阜,按上数平均,每户也有地四顷六十三亩,约合四百六十三亩,至少可以算作中等地主了。乾隆年间有位名叫练祝的庙户,家中养有戏班,“素有”唱戏用的行头,孔府为了迎接乾隆驾临曲阜和庆祝皇太后八旬寿辰,需要戏班,还要向他征借行头:谕庙户练祝知悉,恭照明春皇上幸鲁,凡吾户人,世受国恩,本爵府拟欲率领接驾,恭祝皇太后八旬万寿。应需戏班现已赴苏采办。闻尔家素有行头一付,当堪采取。今差王光耀、陈铭前赴尔家查看,如果鲜明,暂为备用,尔候差后具领。本应传尔面谕,因尔亲丧未满百日,特此谕知。毋违。特谕。(《孔府档案》五一三八之十四)
  庙户中的殷实富户,何以发家至此?究其原因,大概有如下几种:一是钦拨庙户系在身家无过民间俊秀子弟中拣选,一般都是拥有“自置田庐”的中产以上人家。此外,“附近居民,躲避差徭,多谋充佃户庙户,称为户人。”(《孔府档案》四九九三)谋充户人以避差徭的自然也是有田产的居民,这两种人户当中,都会有地主在内。其次,在封建朝廷钦拨荒地,补足祭田缺额的时候,往往有不少的地主豪绅、举监生员,向孔府申请包揽垦种。这些请地数顷的监生生员,当然不能不招人代种,便自己成为二地主。再一种来源,是在孔府卵翼之下,一部分府庙属官和孔府亲信仆从,依靠孔府特权,成为富户的。例如郓城的宋希徽,因为他父亲宋标自十八岁,进孔府西房伺候,得到衍圣公的赏识,先任为赍奏,后又委以管理司房事务,到宋希徽时,就从普通的户人变成拥有监生功名和近二十顷地亩的豪绅地主。
  最早的庙户,多系小康之家,“厥后繁衍日久,贫富攸分,有力者或系职宦生监,或充赞礼乐舞,又或在府供役,数项人员,向例概免正身差役。复有不资工食额外挂名听差者,终年置身闲散,名虽在而实非在官也,彼乃借以府中有名,一体邀免。”(《孔府档案》五一五二之十八)从档案史料中来看,一些投充庙户的人,多是些殷实富户,他们主要是因为躲避差徭,依附在孔府名下,挂名户丁,每年纳银壹钱,寻求荫庇和渊薮。而贫苦农民对庙户的看法却相反,他们为了不纳丁银而是怎样想方设法脱户。
  孔庙庙户,除了在孔庙供役外,还要在重大活动中,充当重要角色,如在迎接皇帝驾临时,他们还要沿途跪迎圣驾的到来。乾隆五十年(1785年),乾隆皇帝弘历,准备驾临曲阜祭孔,正月,林庙守卫百户胡正勤,便向各户发下通知:林庙守卫百户胡正勤,为申明事。本月十一日蒙爵宪札开恭照圣驾临幸阙里,应需贡猪,前已转饬备办在案,该员务须逐一查验,各令喂养得宜,肥壮堪用。如以疲瘦不堪搪塞,有干未便。仍将承办各户猪数目一百口,备办喂养,临期应用。又蒙札谕札开:庙佃等户,选择老民,例随恭接圣驾,此次自应照例办理。选择本分老民,衣帽整齐,现年七十以上,至九十等岁,六十一人,遵谕即造册二本呈送。里合禀请验看施行。案查皇上遣奠启圣林、圣庙,应用祭品等项,敬谨预备,依照往例,业经遵照办理。(《孔府档案》五一六一之五六)
  这是为迎接乾隆皇帝弘历第九次来曲阜前的准备情况。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弘历已是八十岁高龄的人了,但仍思巡幸天下,二月启跸南巡,遂幸阙里。衍圣公孔宪培率各氏博士、族人,预期远赴直隶(河北)阜城界迎驾。蒙弘历召见,“训勉读书,垂询子嗣”。三月十四日,弘历到达曲阜,见御道两边披绸挂彩,老叟黄童,恭迎圣驾,乾隆皇帝满心欢喜。十五日,在孔庙举行释奠大典。然后谒少昊陵、周公庙、赐衍圣公及十三氏宴食。弘历此次临幸曲阜,驻跸孔庙东斋宿。孔宪培事事躬亲,心筹身历,昼夜无间。弘历亲解御用荷包三对赐与孔宪培,并赏银鼠蟒袍一领,银鼠补褂一领,大缎八端等物品。
  三、庙户编审
  庙户的编审,是对庙户管理的一项有效措施,这项工作由百户厅来具体实施完成。孔府对户人的管理,基本上实行保甲制度,每户设有“户头”。《孔府档案》六六七四卷记曰:“钦拨庙户一百一十五户,在庙者百,在书院者八,在林者七,洒扫庙庭,以供祀典。设立户人百余户,……各有各户户头、正身。户头经管本户丁银,以供祭祀之需,正身每逢朔望丁期,入庙打扫,各院工段共户头并正身二百余名。”
  孔府对庙户,每隔若干年编审一次,有时是三年,有时是五年,其实,这就相当于调查户口,以“查缉脱漏户丁”。在编审中,仍然遵循“钦拨”旧说的户数,即始终被约束在一百一十五户之内。但是,户丁数目却不断膨胀,远不是当初那种状况了。康熙二十年(1681年),仅尼山八户中的七户,就登记了二百三十三丁。最多的两户,一为六十五丁,一为六十八丁。
  孔府很重视编审工作,编审前,先发布告示,然后下发户单表格,各户必须将本户户名、人丁情况,认真填写在表内,汇齐后呈送到百户衙门,再逐一进行审查核实。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25 孔氏宗亲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儒家礼仪研究会 电话:18061666725 电子邮件:info@kong.org.cn苏ICP备18017829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