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甘肃武威文庙隆重举行乙巳年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祭孔大典

835 4
发表于 2025-9-24 18:52:5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诗曰: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巍峨神州,屹立东方。
天生仲尼,长夜启明;礼乐周鲁,玉汝于成。
创始儒学,博大精深;远承尧舜,迩嗣周公。
仁礼忠信,孝悌中庸;崇德亲民,修齐治平。
华夏一体,大道之行;讲信修睦,天下为公。
杏坛设教,玉振金声;弟子三千,灿若辰星。
祖述宪章,删述六经;文传八代,道承一统。
圣哉夫子,如岳之耸;弘道明德,地纬天经。
千年儒脉,木铎声声;斯文在兹,乾清坤宁。
伟哉夫子,如日之明;同天并老,与世永恒。
华夏儿女,众志成城;求富图强,民族复兴。
荡荡德风,熠熠儒行;仁爱诚信,民族魂灵。
讲信修睦,家国以宁;近悦远来,四方和同。
德政于民,仁政于民;古凉大地,儒学蔚然。
我等后裔,渊源洙泗;苗木繁盛,世沐祖恩。
移贮瑶甖,生衍落花;萌幪长叶,百世不祧。
不负先祖,重任担承;不忘初心,戮力必成。
圣祖之道,气贯长虹;福佑中华,万世太平。
佑我子孙,身心安康;人文蔚启,仁道翱翔。
敬祷圣祖,克鉴斯诚;佑我中华,以昌以隆!
伏惟尚飨!
2025乙巳年9月21日,烟雨濛濛,圣乐袅袅,武威文庙,大成殿前。居武孔子后裔、武威明德国学堂师生及社会各界代表近200多人参加了乙巳年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祭孔大典活动。

甘肃武威01.jpg
甘肃武威02.jpg
甘肃武威03.jpg

评论4

孔庆亮楼主 发表于 2025-9-24 18:57:10 | 查看全部
武威儒学会会长孔多年先生在大成殿前,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示精神,作为非遗项目保护单位,武威市儒学儒学文化学会及武威孔子后裔联合会在此举行乙巳年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祭孔大典活动希望社会各界了解并弘扬儒学传统文化,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就是以儒家思想学说为主要代表的、广泛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其两千余年不衰的缘由正是在于其恒久且超越时空的内核价值,他的智慧与文化底蕴为我们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财富和成功之路。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下,祭奠缅怀孔子。回溯到2500多年前,孔子曾经倡导“仁爱”这一思想,并认为其是维系人类社会的重要因素。对于人类社会来说,仁爱是不可或缺的。孔子的学说正是秉持了这一理念,他通过教育和时间上交流,为人类社会发展提出了重要的思想和方法论。
甘肃武威04.jpg
甘肃武威05.jpg
甘肃武威06.jpg
武威市中小学代表向大圣至圣先师孔子坐像敬献花篮07.jpg
武威市中小学代表向大圣至圣先师孔子坐像敬献花篮08.jpg
甘肃武威09.jpg
孔庆亮楼主 发表于 2025-9-24 19:11:10 | 查看全部
“束修六礼”,在古代,是一种特殊的礼仪习俗,主要体现学生对先生(老师)表达敬意和感谢。腊肉条用来表达弟子心意;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枣子寓意为“早早高中”;莲子心苦,寓意“苦心教育”;红豆寓意“红运高照”;桂圆寓意“功德圆满”。
甘肃武威10.jpg
甘肃武威11.jpg
甘肃武威12.jpg
武威明德国学堂的师生们在大成殿前齐声朗诵儒学经典。13.jpg
孔庆亮楼主 发表于 2025-9-24 19:14:21 | 查看全部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民,为万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读好书,做好人,成为孩子们安身立命的毕生追求。
甘肃武威14.jpg
甘肃武威15.jpg
甘肃武威16.jpg
甘肃武威17.jpg
甘肃武威18.jpg
甘肃武威19.jpg
孔庆亮楼主 发表于 2025-9-24 19:19:18 | 查看全部
随着一声宏亮的"开户——"声,戟门缓缓开启,一支身着庄重祭奠汉服的队伍来到大成殿前,依次对圣祖像举行三鞠躬大礼,举行了有浓郁儒家特色的祭孔大典。
      武威文庙作为西北最完整的祭孔场地,孔子后裔23年来坚持不懈的祭孔大典已经成为武威市一张靓丽的名片,希望永远坚持下去,让一代代青少年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用“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规范浇灌他们的心田。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同时,这样的活动将进一步向普通市民传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崇文尚德包容创新”武威城市精神,厚植武威发展文化底蕴,积极推动凉州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讲好武威故事,传播武威声音,打响做亮凉州文化品牌,建设文化旅游名市,为全力打造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和谐武威注入强大力量。
甘肃武威20.jpg
甘肃武威21.jpg
甘肃武威22.jpg
甘肃武威23.jpg
甘肃武威24.jpg
甘肃武威25.jpg
甘肃武威26.jpg
甘肃武威27.jpg
甘肃武威28.jpg
甘肃武威29.jpg
甘肃武威30.jpg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25 孔氏宗亲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儒家礼仪研究会 电话:18061666725 电子邮件:info@kong.org.cn苏ICP备18017829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