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首页
社区
BBS
群组
Group
阙里史话
孔氏动态
家谱续修
儒学纵横
旧版网站
登录
立即注册
孔氏宗亲网
»
社区
›
联谊交流
›
儒学探讨
›
会通礼乐古与今 通经致用搭桥梁——2025至圣礼乐会议与 ...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会通礼乐古与今 通经致用搭桥梁——2025至圣礼乐会议与曲阜师范学校120周年纪念同日举行
32
0
孔庆亮
发表于
6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10月11日,在曲阜“四氏学”旧址小礼堂,两场学术活动隆重举行。上午,举办了纪念曲阜师范学校办学120周年活动“曲阜师范学校百二十年师范教育会讲”;下午,2025至圣礼乐会议开幕,来自海峡两岸以及韩国在礼乐方面的顶尖学者和多个礼乐实践团体的代表就礼乐研究与实践中的古今问题和通经致用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并达成诸多共识,会议本身也成为中国当代礼乐复兴的一个重要象征。
上午的纪念曲阜师范学校办学120周年活动中,孔子第七十九代嫡长孙、济宁学院名誉院长孔垂长,著名作家、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名誉会长、济宁学院特聘教授、万里委员长长子万伯翱,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同志长孙王明华,曲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邢光,山东省委台办副主任、一级巡视员王清玉,济宁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清明,以及校友、师生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等欢聚一堂。活动由济宁学院党委副书记丰家雷主持,王清明校长致欢迎辞。
孔垂长先生致辞并向学校赠送礼品。他指出,这所学校走过的120年,也是儒家文化与现代教育深度融合的120年。他希望,学校继续坚守“斯文在兹”的信念,让儒家“修身齐家”的家风融入师德建设,让“仁者爱人”的情怀成为师者底色,让“天下为公”的担当成为学子追求,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出更多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家国情怀的优秀人才。
万伯翱先生及其他校友在致辞中,深情回忆了与曲阜师范学校的深厚渊源,高度赞扬了学校120年来在师范教育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随后的会讲以“曲阜师范学校百二十年文化精神的体悟与传承”为主题,山东省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王方晨,曲师大二级教授张瑞甫,原曲阜师范学校校长宋思伟,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向华梳理了曲阜师范学校自建校以来积淀的传统文化、红色基因与师德精神,也分享了各自的理解和感受。
11日下午,由至圣孔子基金会和济宁学院联合主办、北京大学礼学研究中心和曲阜师范大学礼乐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协办的2025至圣礼乐会议隆重开幕。
会议开幕前,由台湾大学教授、至圣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黄启书引导,乐生敲响钟鼓,庄严肃穆的氛围让现场人员都感受到礼乐的庄严。
活动上半场由北京大学礼学研究中心主任吴飞教授主持。济宁学院王清明校长,孔子第七十九代嫡长孙、济宁学院名誉院长孔垂长,成均馆大学名誉教授林鹤璇分别致辞。
孔垂长先生在致辞中回忆了曾祖父孔令贻和祖父孔德成两代人在礼乐传承中所做的工作,他表示,本次会议聚焦“礼乐传古适今”,恰是对先人遗志的回应。当今学界于三礼研究已有丰硕成果,然礼与乐的研究往往分途并进,古礼乐仪典的现代实践亦需更深层次的对话。礼乐之本,在于“通经致用”——既需严谨的学术考辨,亦需贴近时代的创新诠释。此次会议并非仅为学术锦上添花,更是要为礼乐文化的当代转化,探寻一条融汇古今的正途。我们当以开放之心,既溯本清源,复归经典;亦立足当下,让礼乐融入教育、生活与社会治理,使其成为滋养当代文明的源头活水。他期待通过本次会议和各位同道的努力,在礼乐研究的“通经”与“致用”之间搭建桥梁,让千年礼乐焕发新时代的光彩。
林鹤璇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曲阜于她而言,承载了特殊的情感和回忆。她对于“文庙佾舞”中的孔子礼乐思想研究已经超过三十载。她说:正如中国古人所说的:“舞,源于人心”“以舞彰德,以舞化人”——若能读懂其舞姿背后的深意,便会明白它以“恭敬之心”传递“辞让之德”,以极简的动作承载“修身之理”,每一个姿态都是对生活基本德行的生动诠释。她衷心期盼:文庙佾舞能够重获生机,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在主旨演讲环节,成均馆大学教授林泰胜做了主题为《成均馆文庙佾舞的传承与变迁及其美学思想》的报告。他指出,佾舞的舞蹈动作作为“乐舞语言”,是图像与符码的结合,传递视觉意识形态。其形式体现了传统与社会规范的遵循,具有圣显功能。佾舞既服务于宗法制度与王权统治,也在天人、人伦与社会关系间发挥沟通与调和的象征功能。
第二场主旨演讲,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杨志刚做了主题为《古代礼乐“进”博物馆——列文森之后半个世纪再论儒家文化“博物馆化”》的报告。他认为,古代礼乐进入博物馆(博物馆化)至少有两种方式,一是列文森所指出的,帝制结束后儒家思想因失去制度的依托而成为“游魂”,不得不送进“博物馆”。二是当下以“让文物活起来”的心态,试图激发文物的“活力”,融入当代,赋能发展。他回顾了中国当代博物馆如何在这文化断层上,修复传统与走向现代之间的连接,并且绽放出再现古代礼乐的花朵,进而探讨儒家思想的现代活力问题。 在论文报告环节,吴飞教授的报告主题是《尸祭演变与礼乐文明的形成》。吴飞教授对广泛存在于古典礼制文献中的尸祭现象做了深入的分析,通过它来理解由巫史传统向礼乐文明的演进,以及礼乐文明的基本特征。根据现有的各项研究,尸祭来自一种古老的降神巫术,但在礼乐文明充分发展起来以后,尸祭的巫术色彩越来越淡化。随着这种人文化,尸、神与祭主之间的微妙关系得到更系统的规定,祭祀仪式中的内在人文情感也越来越被突出,由此产生了有着深刻礼乐文明色彩的内在情感与德性。
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启书的报告主题是《清末以來闕里孔氏宗子对礼乐与教育之贡献》。他主要讨论了清末以来孔令贻、孔德成、孔垂长等四世三任宗子对于礼乐与教育上之贡献。孔令贻在易代之际兴办曲阜师范学校,刊刻《圣门礼志》,影响至今。孔德成战乱中辞庙避蜀,但力学研礼,精于青铜彝器、常年于台湾大学开设三礼课程,裁成学子甚众。更独资鸠集师生,主持拍摄世界第一部学术电影—仪礼士昏礼。孔垂长秉承祖训,创立至圣孔子基金会于两岸乃至于东亚,弘扬儒家文化,不遗于力。又委托台大中文系团队,研究融古通今之礼仪,加以推广。
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教授郑雯馨的报告主题是《 方苞礼学的“家-乡”关系研究》。她探讨了方苞礼学「家-乡」关系及其教化义蕴,观察礼说所具有的时代性。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高瑞杰的报告主题是《从神圣到知识:兼论经学与经学史的展开》。他指出,从纵贯的经学史思想的展开,提炼出经学的不同维度(如神性维度、政治维度、历史维度、德性维度、知识维度等等),以更加丰富、充实我们对经学本身的理解,是我们在后经学(或新经学)时代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台湾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狄君宏的报告主题是《关于夺宗制的思考》。他阐释了汉代「夺宗」的意义,同时省察「夺宗」在宗法制度中的合理性问题。他概略讨论了先秦礼典中蕴含的「绝宗」之制,以比较二者相似、相异之处,并考察了汉代以后与「夺宗」相关的议论,同时注意该词在语境中的词义转变。
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教授宋立林的报告主题是《新礼乐如何可能》,他指出,新礼乐的必要性体现在可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文化支撑,并为塑造新时代东方生活方式提供尝试;新礼乐的可能性来源于“两个结合”和“两创”提供的观念方法与礼乐精神新诠释所焕发的生机。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项阳的报告主题是《以方志为中心认知雅乐的全国性存在》,他结合多种文献,以方志为中心认知雅乐一支《文庙释奠礼乐》全国体系化为用,并对其形态进行辨析,以明确国家雅乐在华夏乐史中的实际意义。 济宁学院音乐学院教授齐江的报告主题是《从曲阜及其周边的礼乐实践看祭孔礼乐的濡化和涵化》。他指出,濡化(enculturation)理论对我们理解当下曲阜及其周边的礼乐相关实践活动深具启示意义,也可为我们的礼乐实践提供一些指引。 山东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孔勇的报告主题是《礼仪、宗族与政治:乾隆朝阙里孔氏的一起营葬纠纷案》,他指出,乾隆四十九年孔继汾“违例葬母”案,是清代皇权政治、孔氏宗族矛盾与礼制规范冲突等多种因素交织的典型事件。此案不仅体现出清廷通过礼制干预孔氏宗族事务,也重构了衍圣公与孔氏族人的权力格局,对孔府与朝廷及地方的关系均有深远影响。
至圣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李冠云的报告主题是《拜揖》,他指出,礼,是中国文明核心之所系,是建构中国文明和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门学问,其于人生日用无所不之。他稽考经文及前人诸说、郑注之后,主要采用清人段玉裁、孙诒让、凌廷堪及台湾大学张光裕教授之所释,厘析《周礼》古拜、揖之别,以求其揖让周旋之节、登降进退之序于一端。
本次礼乐学术会议持续两天,除了学者们的演讲和与谈之外,还邀请了10个从事礼乐实践的文化团体与会并发言,其发言内容主要是分享礼乐实践过程之甘苦、心得,或向大会提出疑问或建议。参与发言的礼乐团体和人士包括:河北儒学会会长高士涛,衢州南孔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盛雄生,深圳儒士社总祭酒罗仁和,北京八音和上国乐传习工作室魏元老师,曲阜市洙泗文化传承中心杨嵋女士,曲阜阙里书院张子闵先生,曲阜圣贤学校段炎平先生,曲阜崇儒书院吴广毅先生,济宁学院王雨老师等。
两天的会议间隙,与会者对于礼乐当代实践中的很多具体问题还进行了小组讨论,在礼乐的理论和实践的很多方面达成诸多共识。与会人士都认为,举办这样的礼乐学术会议,在礼乐传承的古与今问题上寻求会通,在礼乐理论与实践的通经致用上搭建桥梁,在当前礼乐复兴的时代课题之下非常有必要,会议本身也将成为中国当代礼乐复兴的一个重要象征。会议主办方及与会人士都表示,期待这样的会议年年举办下去。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孔庆亮
Lv.9 管理员
主题
270
回帖
377
积分
2470
+ 关注
发消息
图文热点
会通礼乐古与今 通经致用搭桥梁——2025至
25 人气
#儒学探讨
孔子思想的时代意义与价值——“孔子文化大
185 人气
#儒学探讨
朴洪英总裁担任孔纪2576年济州乡校初献官
206 人气
#各地孔氏
读谱<<岭南派 香山潭洲房>>谱
273 人气
#寻根问祖
推荐话题
1
民国版《孔子世家谱》在线查看
27758 阅读
孔令纲
2
<<孔氏族谱>> 你读过多少?
12473 阅读
孔庆亮
3
清代衍圣公家祭研究
769 阅读
孔庆亮
4
微山仲子庙“安南使节题咏碑”新证
751 阅读
孔庆亮
5
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孔子文化传承工作委员会赴安徽淮南蚌埠等地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9128 阅读
孔庆亮
最新发布
会通礼乐古与今 通经致用搭桥梁——2025至
孔子思想的时代意义与价值——“孔子文化大
朴洪英总裁担任孔纪2576年济州乡校初献官
读谱<<岭南派 香山潭洲房>>谱
祟明学宫
忘记论坛密码和注册名了
孔雀是孔家的鸟吗
宗圣裔优免照
Copyright © 2025
孔氏宗亲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儒家礼仪研究会 电话:18061666725 电子邮件:info@kong.org.cn
苏ICP备18017829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