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宗亲网
在线情况
25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340
    • 经验9911
    • 文章1105
    • 注册2008-01-18
    [SIZE=3]老兄所言極是。
    解釋《論語》
    千江有水千江月……
    做事亦是乎?
    做事只要言忠信,行笃敬,何須看別人顔色行事。
    還有你的字體再大點更好了。[/SIZE][B][/B]
    令字辈。自90年从教以来倍感儒家经典之重要!03年志在圣城建立首家国学馆!教授读经典习礼仪,现与北京四海经典文化传播中心合作,在论语碑苑已推广读经至今,欢迎诸位莅临指教!
    http://905492004.qzone.qq.com/
    在线情况
    2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04
      • 经验680
      • 文章119
      • 注册2005-12-06
      謝謝理解.現代社會老大太多.不重視並考慮他人臉色還是不行的.

      想想光線碰到強大磁場還得灣曲. 我們小老百姓又何敢不看看權勢者的臉色乎?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8
        • 经验3233
        • 文章243
        • 注册2009-04-05
        把皮老师的文字翻译一下再看
        ============================

        谢谢理解.现代社会老大太多.不重视并考虑他人脸色还是不行的.
        想想光线碰到强大磁场还得湾曲. 我们小老百姓又何敢不看看权势者的脸色乎?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04
          • 经验680
          • 文章119
          • 注册2005-12-06
          〔鴛湖四書研習班〕第五講 知天命而悟大道〔上〕  
          5月24日星期日下午2──4點
          環城南路313號
          我在〔重建中華文化主體之一---------信仰篇〕一文中談到-------
          “人間究竟有沒有神聖界域?有沒有神聖空間?如果沒有,那麼我們日用云為,哭哭笑笑,吵吵鬧鬧,可見可知,平平淡淡,時憂時喜的生活,就成了人生的全部,就成了我們一切夢想,一切希望,一切追求之所能有與所能在了!這樣的人生顯然太貧乏,太單薄,太缺乏神奇與驚豔,無法滿足人心魂靈深處最顫動人的渴望!所以靈性世界,神鬼天地的一切信仰,不是一個有沒有的問題,也不是一個真不真的問題,更不是“人民的精神鴉片”這樣負面的判斷問題,而是生命從萬古走來,一代又一代,一年又一年,生生死死,生前死後,繼繼繩繩,到底如何確立其崇高意義,如何涵括天地人間萬事萬物之精神.之美感.之偉思.之無邊心念摯愛,於一種信仰念力之中,使人知所感恩,知所安居,知其所來,知其歸往,並知生命之尊貴。而且天地有情有義也與人間同其悲歡憂樂….這一切都需要人間信仰世界去涵泳創造,這就是人的宗教需求,是與人生命同在的一種匯小我於天地,證私愛以成大愛的靈魂需求。”
          是的,生命從何處來?到那裡去?生命價值與意義何在?誰能保證社會的正義秩序?善者必得福佑,惡者必得懲罰?人間許多無可奈何?無從索解的現實與命運,去到那裡尋找解答與安頓?支撐社會禮俗.政治心靈.家庭倫常.人間秩序.以及生命之意義結構與價值的最後基石是什麼?凡此種種,都說明人的生命與宇宙連結同在,人的心靈對此連結,有一種最深而永恆的追尋,這就是人的宗教需求。

          據我所知,商代以前,中國還處於原始巫術信仰時代,社會的神鬼信仰特盛,處處要求神意裁決。神鬼世界廣大,無處不有神鬼,既推崇神鬼,也就同時限縮人間,壓制人的地位.尊嚴與價值,表現一種神權社會的特徵。這樣的神權社會也就出現以活人陪葬.殉葬,並用活人祭神,在奴隸臉上刻字…等等不尊敬人生命的作為。
          周朝代商而起,周公制禮作樂,以道德配天命,將神鬼人文道德化,而道德來自祖先德行身教,來自聖王之聖言戒命,來自民風民情與民俗。這種對神權做道德人文的轉化,就是先秦所謂“君子以為文,百姓以為神”的偉大人文化成。既承繼先民之神性歸依,又將人間之道德教化,借神鬼之圖式而取得強大救贖力量,再將地方賢哲豪傑,以及鄉里家族之先人,盡歸之陪祀之列。融私情私愛於邦國之大愛,匯幽渺千古之先人,於當下馨香默禱之旁。如臨如在,如聽如聞,如庇如佑,如視如見,合天人而一之,共同成就一個有天有地,有神有鬼,有萬物有人間,有先祖有子裔的禮樂天人世界。這就完成中國式的啟蒙,融神性與人性而同在,合感性理性而共成,成就“郁郁乎文哉”的周文化,開啟春秋時代的百家風華。生活於春秋時代的孔子,正繼承並表現出這一種天地人神.禮樂教化,共在共成,互感互應的心靈世界。
          現在我們來看看孔子在論語中如何詮釋這種心靈與信仰。

          1.[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這裡簡單說,就是十五歲立志向學,究竟學了什麼沒說。朱熹說是“古者十五而入大學。”,依據申屠炉明教授〔夏商学制的几个问题考辨〕《江海学刊》2001年第5期
          一文的考證,認為:  古代每村必有廟,也是祭祀.集會與教育場所。
           “从卜辞材料可以看出,把大学和祖先宗庙相提并论,可见大学的地位和用途非同一般”。周代有“六艺”之说,即贵族子弟所学的六种科目:礼、乐、射、御、 书、数。
          這裡我們應該注意廟學同在的情況,古代書院也是廟學同在。我猜想古代知識是由巫祝.史官.元老掌握,這些人同樣也是主管祭祀的人,廟學合一既是方便,也代表知識具有神秘的力量,學者必須帶著敬畏領受知識。現代知識爆炸,視若尋常商品,悠忽對之,這種馬虎鄙視心態是學不好東西的。
          到三十歲,學有所成可以立身行世了。
          四十而不惑,朱子解為“於事物之所當然,皆無所疑”,我想不惑固是不受疑惑,更也是知先後,知輕重,能夠放下,能夠大智若愚,人間許多事是無可奈何的,放下與裝傻也是有德有智者悠遊人間的重要法門。
          五十而知天命。朱子解為“天命,即天道之流行而賦於物者,乃事物所以當然之故也。”他還是把天命解為天理,解為事物之原故,這很不好。其實這天命就是天道.天心,就是天,就是天人世界的神聖存有。天道之流行固然賦予一個“理”.一個存在根據.但我人不能以此“物”之理看天,而應知道天的創造力具有神奇不可思議的奧義與靈性,此淵深之奧義與靈性,足為我們嚮往與皈依提供根本的保障。因此“知天命”不是知事理物理,不是“知極其精”。而是契悟天道感應天機與天心,悟道了,進入靈性生活,心與天通,達到超凡入聖境界了。
          六十而耳順。朱子解為“聲入心通,無所違逆,知之之至,不思而得也。”,有點不知所云,還是“知”的至。朱熹總在知識性道問學上做文章,總不能體認天人之間的神聖契會,思維受到其宇宙觀的嚴重限制,把60歲的孔子看成知識的高端,不思就能得。沒什麼道理。牟宗三對此有深到分析,朋友可參看〔心體與性體〕一書。“耳順”頗有爭議,很難說真意為何。我想應該是大悟“知天命”後,更修定成慧,淵深浩大而不可測。張載說“六十盡人物之性,聲入心通”,或者可以說是聞聲而知性,通過他人言語就能洞見他人心靈。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字面義,當然是從心所欲,不離禮義規矩。一般認為是聖人得道的最高境界,揮灑自如,意動心隨,心動禮隨,天人合一,不離不捨。
          2.[9.5]
          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孔子在匡這個地方受到圍困,他說:“文王雖然過世了,但擔當此文化道統傳續責任的難道不正是我?如果天將斷絕此文化道統,使後代人不能傳續此道統,那麼我就會遭難。如果天不準備斷絕此文化道統,匡人也將無奈我何的!”。這裡有一個關鍵“後死者”指誰?像集註裡就認為是指孔子。我覺得此說不好,其一,我好像沒有看到孔子以“後死者”自稱的其他例子。其二.如果“後死者”指孔子,則這句話就必須多轉灣,轉成“如果天將斷絕此文化道統,就應該使我不能傳承此道統,我現在既然已成大儒,已傳此道統。因此證明天不會斷絕此文化道統,有天的護持,匡人又能奈我何?”。
          這話很明顯的表現出孔子對自己的自信,他相信只有他的學德與氣度,才可以承擔起文王過世後所留下來的道統責任,而且用的是一句肯定疑問句“文不在茲乎?”難道文化道統不在我這裡嗎?就是在我身上。此外還表現出他對天的信仰,此處的“天”已經是有意志,能管治人間的天神,他相信天絕不會斷絕此文化道統,因此天肯定保護他,匡人傷害不了他。
          此處的“天”完全不能用朱熹天理之類的說詞來解釋,所以朱熹選擇不解釋,裝迷糊,這就阻止了他的自我反省,與境界提升。
          此處的解說,我引入“道統”一詞,因為此“文”字用“文化”解,用“禮樂文化”解,始終不貼切,一個聖人也不可能統包文化。而只有帝王可以制禮作樂,孔子也無此權能。用文化道統來解就頗為貼切。
          “道統”究竟義涵為何?此處引用羅義俊教授〔儒家道統觀發微〕的觀點,他指出儒家道統觀有12項文化涵義:
          第一,文化的自覺性,亦即自覺的文化意識。孔孟的反省聯結著他們對道擔負之自覺,聯結著"天之歷數"的使命感,這正是歷史文化意識的偉大覺醒。
                  第二、文化的根源性,也就是道統觀念內涵著文化的根源意識。        
           第三,文化的持續性。道統的觀念也就是中國文化持續不已,綿綿永存的觀念。
                  第四,文化的中心性,宗骨性。儒家道統觀以整體論為背景,這當然並不能因此說,中國道統等於中國歷史文化之全部;但儒家道統思想旨在為中國歷史文化之整體確立一中心、一宗骨,卻是沒有問題。     
            第五,文化的象徵(符號)性。道統觀念自宋盛行,元、明、清以來近千年,已經深入人心。在士大夫傳統的意念中,自伏羲至孔子的道統人物是中國歷史文化之創體典範和祖根,孔子以下則是繼體之典範,他們都是文化偶像。
            第六,文化的哲學性,也就是說儒家的道統思想有其內在的哲學性質。具體地說,道統譜系不僅象徵性地展示了中國文明的開天闢地和文化演進,還涵示著其中哲學觀念的接續和發展。
            第七,文化的崇高性。儒家道統思想確立了道統高於政統、素王尊于君權、文化重於政治的絕大原則。
            第八,文化的宗教精神性。上古聖神繼天立極,表示著形上的天為道之大原大本大宗,而依天道天理而立人道之最高價值標準,當可定性為宇宙性的宗教文化倫理。     
          第九,文化的方向性。亦即顯示著中國文化由古及今的主要脈絡和發展方向。以立天下之大本,經綸天下之大經,參贊天地之化育。
             第十,文化的合法性。在中國的歷史文化傳統中,道統具有法的意義和法的地位。具體地說,道統是從文化立場上評判政治是非的大觀念;    
             第十一,文化的特殊性。此是放在世界文化大局中而顯出來的,故亦就是文化的中國性。確切地說,應是中國文化的根源性標誌性特質。同時還是中國文化的信息總匯,此說可由道的內容見:"古無有離道而謂之文者。蓋自天地之廣大,萬物之繁賾,鬼神之幽隱,帝王之典章制度,書之所載,詩之所歌,以及吾身日用之常經,事理之當然,時執(勢)之變化,凡耳之所得聞,目之所得而見,口之所得而言,身之所得而踐,皆文也,而道皆在是也。"(唐君毅:《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
              第十二,文化的不可替代性。道統作為中國文化的大傳統、大綱維、大宗骨,以及它的宗教神聖性等等,如同基督教之為西方的文化傳統一樣,具有不可替代性。
          〔待續〕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9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8
            • 经验3233
            • 文章243
            • 注册2009-04-05
            把皮老师的文字翻译一下再看
            ============================
            〔鸳湖四书研习班〕第五讲 知天命而悟大道〔上〕  
            5月24日星期日下午2──4点
            环城南路313号
            我在〔重建中华文化主体之一---------信仰篇〕一文中谈到-------
            “人间究竟有没有神圣界域?有没有神圣空间?如果没有,那麼我们日用云為,哭哭笑笑,吵吵闹闹,可见可知,平平淡淡,时忧时喜的生活,就成了人生的全部,就成了我们一切梦想,一切希望,一切追求之所能有与所能在了!这样的人生显然太贫乏,太单薄,太缺乏神奇与惊艳,无法满足人心魂灵深处最颤动人的渴望!所以灵性世界,神鬼天地的一切信仰,不是一个有没有的问题,也不是一个真不真的问题,更不是“人民的精神鸦片”这样负面的判断问题,而是生命从万古走来,一代又一代,一年又一年,生生死死,生前死后,继继绳绳,到底如何确立其崇高意义,如何涵括天地人间万事万物之精神.之美感.之伟思.之无边心念挚爱,於一种信仰念力之中,使人知所感恩,知所安居,知其所来,知其归往,并知生命之尊贵。而且天地有情有义也与人间同其悲欢忧乐….这一切都需要人间信仰世界去涵泳创造,这就是人的宗教需求,是与人生命同在的一种匯小我於天地,证私爱以成大爱的灵魂需求。”
            是的,生命从何处来?到那裡去?生命价值与意义何在?谁能保证社会的正义秩序?善者必得福佑,恶者必得惩罚?人间许多无可奈何?无从索解的现实与命运,去到那裡寻找解答与安顿?支撑社会礼俗.政治心灵.家庭伦常.人间秩序.以及生命之意义结构与价值的最后基石是什麼?凡此种种,都说明人的生命与宇宙连结同在,人的心灵对此连结,有一种最深而永恆的追寻,这就是人的宗教需求。

            据我所知,商代以前,中国还处於原始巫术信仰时代,社会的神鬼信仰特盛,处处要求神意裁决。神鬼世界广大,无处不有神鬼,既推崇神鬼,也就同时限缩人间,压制人的地位.尊严与价值,表现一种神权社会的特徵。这样的神权社会也就出现以活人陪葬.殉葬,并用活人祭神,在奴隶脸上刻字…等等不尊敬人生命的作為。
            周朝代商而起,周公制礼作乐,以道德配天命,将神鬼人文道德化,而道德来自祖先德行身教,来自圣王之圣言戒命,来自民风民情与民俗。这种对神权做道德人文的转化,就是先秦所谓“君子以為文,百姓以為神”的伟大人文化成。既承继先民之神性归依,又将人间之道德教化,借神鬼之图式而取得强大救赎力量,再将地方贤哲豪杰,以及乡里家族之先人,尽归之陪祀之列。融私情私爱於邦国之大爱,匯幽渺千古之先人,於当下馨香默祷之旁。如临如在,如听如闻,如庇如佑,如视如见,合天人而一之,共同成就一个有天有地,有神有鬼,有万物有人间,有先祖有子裔的礼乐天人世界。这就完成中国式的啟蒙,融神性与人性而同在,合感性理性而共成,成就“郁郁乎文哉”的周文化,开啟春秋时代的百家风华。生活於春秋时代的孔子,正继承并表现出这一种天地人神.礼乐教化,共在共成,互感互应的心灵世界。
            现在我们来看看孔子在论语中如何詮释这种心灵与信仰。

            1.[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这裡简单说,就是十五岁立志向学,究竟学了什麼没说。朱熹说是“古者十五而入大学。”,依据申屠炉明教授〔夏商学制的几个问题考辨〕《江海学刊》2001年第5期
            一文的考证,认為:  古代每村必有庙,也是祭祀.集会与教育场所。
             “从卜辞材料可以看出,把大学和祖先宗庙相提并论,可见大学的地位和用途非同一般”。周代有“六艺”之说,即贵族子弟所学的六种科目:礼、乐、射、御、 书、数。
            这裡我们应该注意庙学同在的情况,古代书院也是庙学同在。我猜想古代知识是由巫祝.史官.元老掌握,这些人同样也是主管祭祀的人,庙学合一既是方便,也代表知识具有神秘的力量,学者必须带著敬畏领受知识。现代知识爆炸,视若寻常商品,悠忽对之,这种马虎鄙视心态是学不好东西的。
            到三十岁,学有所成可以立身行世了。
            四十而不惑,朱子解為“於事物之所当然,皆无所疑”,我想不惑固是不受疑惑,更也是知先后,知轻重,能够放下,能够大智若愚,人间许多事是无可奈何的,放下与装傻也是有德有智者悠游人间的重要法门。
            五十而知天命。朱子解為“天命,即天道之流行而赋於物者,乃事物所以当然之故也。”他还是把天命解為天理,解為事物之原故,这很不好。其实这天命就是天道.天心,就是天,就是天人世界的神圣存有。天道之流行固然赋予一个“理”.一个存在根据.但我人不能以此“物”之理看天,而应知道天的创造力具有神奇不可思议的奥义与灵性,此渊深之奥义与灵性,足為我们嚮往与皈依提供根本的保障。因此“知天命”不是知事理物理,不是“知极其精”。而是契悟天道感应天机与天心,悟道了,进入灵性生活,心与天通,达到超凡入圣境界了。
            六十而耳顺。朱子解為“声入心通,无所违逆,知之之至,不思而得也。”,有点不知所云,还是“知”的至。朱熹总在知识性道问学上做文章,总不能体认天人之间的神圣契会,思维受到其宇宙观的严重限制,把60岁的孔子看成知识的高端,不思就能得。没什麼道理。牟宗三对此有深到分析,朋友可参看〔心体与性体〕一书。“耳顺”颇有争议,很难说真意為何。我想应该是大悟“知天命”后,更修定成慧,渊深浩大而不可测。张载说“六十尽人物之性,声入心通”,或者可以说是闻声而知性,通过他人言语就能洞见他人心灵。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字面义,当然是从心所欲,不离礼义规矩。一般认為是圣人得道的最高境界,挥洒自如,意动心随,心动礼随,天人合一,不离不捨。
            2.[9.5]
            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於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孔子在匡这个地方受到围困,他说:“文王虽然过世了,但担当此文化道统传续责任的难道不正是我?如果天将断绝此文化道统,使后代人不能传续此道统,那麼我就会遭难。如果天不準备断绝此文化道统,匡人也将无奈我何的!”。这裡有一个关键“后死者”指谁?像集註裡就认為是指孔子。我觉得此说不好,其一,我好像没有看到孔子以“后死者”自称的其他例子。其二.如果“后死者”指孔子,则这句话就必须多转湾,转成“如果天将断绝此文化道统,就应该使我不能传承此道统,我现在既然已成大儒,已传此道统。因此证明天不会断绝此文化道统,有天的护持,匡人又能奈我何?”。
            这话很明显的表现出孔子对自己的自信,他相信只有他的学德与气度,才可以承担起文王过世后所留下来的道统责任,而且用的是一句肯定疑问句“文不在兹乎?”难道文化道统不在我这裡吗?就是在我身上。此外还表现出他对天的信仰,此处的“天”已经是有意志,能管治人间的天神,他相信天绝不会断绝此文化道统,因此天肯定保护他,匡人伤害不了他。
            此处的“天”完全不能用朱熹天理之类的说词来解释,所以朱熹选择不解释,装迷糊,这就阻止了他的自我反省,与境界提升。
            此处的解说,我引入“道统”一词,因為此“文”字用“文化”解,用“礼乐文化”解,始终不贴切,一个圣人也不可能统包文化。而只有帝王可以制礼作乐,孔子也无此权能。用文化道统来解就颇為贴切。
            “道统”究竟义涵為何?此处引用罗义俊教授〔儒家道统观发微〕的观点,他指出儒家道统观有12项文化涵义:
            第一,文化的自觉性,亦即自觉的文化意识。孔孟的反省联结著他们对道担负之自觉,联结著"天之歷数"的使命感,这正是歷史文化意识的伟大觉醒。
                    第二、文化的根源性,也就是道统观念内涵著文化的根源意识。        
             第三,文化的持续性。道统的观念也就是中国文化持续不已,绵绵永存的观念。
                    第四,文化的中心性,宗骨性。儒家道统观以整体论為背景,这当然并不能因此说,中国道统等於中国歷史文化之全部;但儒家道统思想旨在為中国歷史文化之整体确立一中心、一宗骨,却是没有问题。     
              第五,文化的象徵(符号)性。道统观念自宋盛行,元、明、清以来近千年,已经深入人心。在士大夫传统的意念中,自伏羲至孔子的道统人物是中国歷史文化之创体典范和祖根,孔子以下则是继体之典范,他们都是文化偶像。
              第六,文化的哲学性,也就是说儒家的道统思想有其内在的哲学性质。具体地说,道统谱系不仅象徵性地展示了中国文明的开天闢地和文化演进,还涵示著其中哲学观念的接续和发展。
              第七,文化的崇高性。儒家道统思想确立了道统高於政统、素王尊于君权、文化重於政治的绝大原则。
              第八,文化的宗教精神性。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表示著形上的天為道之大原大本大宗,而依天道天理而立人道之最高价值标準,当可定性為宇宙性的宗教文化伦理。     
            第九,文化的方向性。亦即显示著中国文化由古及今的主要脉络和发展方向。以立天下之大本,经纶天下之大经,参赞天地之化育。
               第十,文化的合法性。在中国的歷史文化传统中,道统具有法的意义和法的地位。具体地说,道统是从文化立场上评判政治是非的大观念;    
               第十一,文化的特殊性。此是放在世界文化大局中而显出来的,故亦就是文化的中国性。确切地说,应是中国文化的根源性标誌性特质。同时还是中国文化的信息总匯,此说可由道的内容见:"古无有离道而谓之文者。盖自天地之广大,万物之繁賾,鬼神之幽隐,帝王之典章制度,书之所载,诗之所歌,以及吾身日用之常经,事理之当然,时执(势)之变化,凡耳之所得闻,目之所得而见,口之所得而言,身之所得而践,皆文也,而道皆在是也。"(唐君毅:《中华人文与当今世界》)
                第十二,文化的不可替代性。道统作為中国文化的大传统、大纲维、大宗骨,以及它的宗教神圣性等等,如同基督教之為西方的文化传统一样,具有不可替代性。
            〔待续〕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0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04
              • 经验680
              • 文章119
              • 注册2005-12-06
              光文讲堂手记[六]
              课堂讨论中间涉及“尊德性而后道问学”与“道问学而后尊德性”的问题。当然两者不是绝然对立,都是相关相涉的,不过各有偏重,其偏重主要涉及个人性向之所好,务实的人适合也喜欢“道问学”,一步一脚印的往前走;奔放的人就比较喜欢“尊德性”,下学上达,寻找向上之机,天人奥义之所在。不过一般而言,道问学走知识研究与论说的路,比较具体实际有迹可寻,比较容易走。尊德性进入深度内修内悟,进行思想创造的路,比较空淼,无迹可寻,不容易走。
              知识论在西方特别发达,经过知识如何可能的追问?人如何能知道一事一物之理?人通过何种器官与方式进行知识的摄取与领会?等等问题的研究与探索,已经建立起一整套知识论体系。
              据我的初步理解,知识的摄取需要有相应的经验,需要对相关语文有一个比较相近的理解,需要有一个比较合乎逻辑的思维方式,需要有一套观念与信念的预设体系,需要有相应的想像与融通能力。外界的资讯经过自我心灵的过滤.剪裁.扭曲变造.重新组装连结,进入到自我意识的天地中。
              在这个过程中,佔主导作用的经常不是外界的讯息或书本,而是自己的信念与心态。与自己信念与心态不符的讯息,首先被拦截排除,剩下来的还经由自己信念与心态去挑捡.剪裁与变造。因此我们可以说,讯息是与料,真正主导自己知识摄取的是自己的信念与心态。不同的信念与心态,不同的经验与知识结构,他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他读一本书所获得的讯息也不一样。所以知识获取不会是单向灌输的问题,这裡有双向选择在。
              人毕竟是有主体心灵与自由意志的,他愿意相信什麽,能够相信什麽,与他的心灵结构,与他信念强度很有关係。学习当然能丰富并提升他的心灵,但这也需要他愿意思考,愿意放弃他原来的某些信念。如果其心志如钢铁,不愿放弃原来的心意与信念,那麽学习几乎是徒劳无功的!学习就是一种除旧佈新,一种自我转化,必须不断自我反思,取人之善以为己善。然而人毕竟有先天性向在,先天的智慧与性向,也将严重限制他为学所能达到的广度与高度。
              知识经常也会物以类聚,近亲繁殖,有某种知识倾向的人,对类似的资讯特别亲和,特别能吸收,对相反的资讯就特别排斥,久而久之,形成一种知识与心灵的偏向。此时知识固然成就了他,但同时也限制了他,形成一种知识障,跳不开原知识系统所界定的世界,看不到世界的多种面向。
              “尊德性”是心学体系的核心标志,其含意之一是推尊德性,重视践履,认为学习主要不是学知识,而是修养自身的德行,相信修德是第一位的,知识是第二位的。另一个含意是推尊心灵的主体性与创造力。知识与讯息在天地间,可以说是无穷无尽,人该如何取捨,如何剪裁与运用,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自己心灵的灵机。即“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无论知识如何多,如何新,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知识的定着性,永远跟不上世界的流动性。再说每个人都是特殊的,每个人每天所面临的人.事与物也都是特殊而变化的,没有任何一本书与任何知识能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处理。真正能解析我们面临情况,取用知识技术,形构策略.拿捏分寸与轻重的,还是我们的心灵。因为知识.经验.策略都是有限的,相对固定的,只有世界与我们的心灵是无限活跃的。心学为了使我们的心灵流动起来,以追随世界的灵动。对知识比较有负面看法,这不是否定知识的作用,而是认为人间充满流动的天机,在当下临战的时候,对知识的坚持反而凝滞我们的智慧与灵机,此时必须心空如洗,突出灵动的本色,随机以运机,随机取用相应的策略与方法。
              所以心学所重视的不是向外学知识,而是向内开拓自我的境界.气度.磁场与灵机。只要自我灵机境界得到开拓与提升,随机取用尽是妙谛,因病取药都是好药。向内学与向外学是不同的,正如老子48章所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致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为学是知识不断增加,可能拥塞灵慧。为道则不断减损,把非核心至上的全放下,不断放下最后达到无为的境界,心灵虚静空阔,意念集中,静如处子,动如闪电,可以做大范围大格局的取捨挥洒,随气应机,无可而无不可。
              “尊德性而后道问学”的问题,在宋儒陆象山与朱熹之间爆发过长久争论。这是中国哲学的大问题,需要专门研究与专门讨论,此处不涉及。
              孔子2560年5月25日[09]  皮介行 写于 光文讲堂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1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058
                • 经验78624
                • 文章2257
                • 注册2005-01-19
                拜读!受益匪浅!问候先生![IMGA]http://www.kong.org.cn/bbs2/images/UBBicon/em14.GIF[/IMGA]
                [url=http://weibo.com/1274271244?s=6uyXnP][img]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274271244/391485d6/1.png[/img][/url]
                在线情况
                3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04
                  • 经验680
                  • 文章119
                  • 注册2005-12-06
                  令武兄
                  我們現在距離應該很近了
                  13857318477
                  有空來玩..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3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058
                    • 经验78624
                    • 文章2257
                    • 注册2005-01-19
                    最近比较忙,有空再去学习!提前祝大家端午佳节快乐!:)
                    [url=http://weibo.com/1274271244?s=6uyXnP][img]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274271244/391485d6/1.png[/img][/url]
                    在线情况
                    3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04
                      • 经验680
                      • 文章119
                      • 注册2005-12-06
                      竹垞故居游记
                      朱彝尊.号竹垞,清代着名诗人、学者。明亡时约16岁,曾参与反清复明的活动,其后康熙帝开办博学鸿词科,不限功名资历且高其名额,以拢络士大夫,反清的儒者如李二曲.顾炎武都坚持拒绝参与,竹垞先生参加并获录取,其后入直南书房,陪康熙皇帝读书。从一位反清人士转而成为清朝皇帝的臣子与书友,这种转变刺激着明遗民的心灵,因此对竹垞先生颇多微词与批评。其实何必当年,即使到今天坚持明代衣冠的人物,依然坚持反清,依然严厉批判为清朝服务的官员。明清邅代之际,真是一大公桉,直到今天的中国人还为此激烈争执。当然此事一方面显示中国没有和平转移政权的传统,只能通过杀人放火以定政权之谁属,这是很令人痛心的。其二以人数很少的边疆民族,却入主中央,统领全国,这大约很刺激了汉民族的自尊心。所以仇恨与敌视一直没有消散。其实以中国历史的一贯性看,宋元明清都是中国的朝代与政府,政府换了.朝代换了,但中国还是中国。做为前朝人对后朝可能不以为然,但这种遗民情怀可以守之终生,却不宜传子传孙,甚至传到今日的青年身上。革命战争总是互相杀伐,为此而否定清朝的正统性.否定清朝统治合法性,恐怕是过度了。 
                       竹垞先生是诗词大家,也是学问大家,着有《曝书亭集》80卷,《日下旧闻》42卷,《经义考》300卷;编有《明诗综》100卷,《词综》36卷(汪森增补)。
                      竹垞先生的故居就在嘉兴王店,〔四书研习班〕讨论郊游事宜时,国强兄就提出端午节到朱彝尊故居去,立刻得到几位朋友的赞同,事遂定桉。5月28日上午,我们在嘉兴西站会合,人到的不多,就由国强驾车直奔王店,免去不少交通上的波折,亦大佳事也!
                      到得门前,见有两尊古石狮把守着,这石狮不同于一般常见的那种傲岸高耸,张着血盆大口,威武吓人的官家架势。首先是矮小,整个狮身狮头加起来也只到人的腹部,而其狮脸却似小猫一般带着温柔的笑意,表现出敦厚可亲的儒家气象,很有味道。
                      门不大,上书“竹垞故居”,想早已不是当年旧物,但其门亭瓦上,长着一些矮小黄花,衬着黑瓦片,在阳光下,真是古味十足,俊雅可人。
                      进门后,迎面是一小湖塘,左手边临湖有一屋舍“醧舫”,即为竹垞先生的书斋,窗临湖,想当年先生在此吟哦写作,放眼林木水波尽入心目间,风木多娇,想必助其文思不少!
                      我走近湖边细看,见水中游鱼颇多,轻轻悠悠,或隐或现,一种自在自得的逍遥味道,很引人遐思。偶然瞥见水波上有隻灰黑色毛虫,不断扭动多毛的身躯,浮沉于水上,心想可怜的毛虫,不小心掉到水中,白白丢了一条小命。随后到“醧舫”旁的水边一看,不得了,水中有十多条毛虫,还有几隻已经离开水面,爬到牆壁上。原来这些聪明的毛虫,知道水可以当成交通工具,纷至沓来的借水波以游走。
                      园中多竹.多树.一片青葱,幽雅可人。只是缺乏修葺,有一点颓唐意味。据记载“潜采堂”为竹垞的藏书楼,曾聚书八万多卷,康熙皇帝特亲笔颁赐“研经博物”匾额一方,以为嘉勉。我们到时“潜采堂”锁在那裡,从窗台望去,“研经博物”一匾还挂在那裡,但已非当年旧物,屋内几乎空无一物,八万卷书早已不之去向。屋前一些青年坐在椅上呆望湖水。据说嘉兴市及王店专门成立朱彝尊文化研讨机构,以发掘竹垞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不知道等因奉此的纸面文章,能发掘出那些文化底蕴?我想如果竹垞先生魂其有灵,归来旧地,肯定要痛哭流涕的。一哭他千辛万苦,搜集来的图书片纸不存。二哭儒学的冷落凋零。如此一个大儒的故居,既无藏书,也无讲学活动,完全没有儒学意味,只成了一个泛泛的小公园。这是很可遗憾的。
                      据说中国在海外建有二百多所〔孔子学院〕,每所给开办费美金30万元,对中国的威望与软实力起了很大作用。我想这样的办法,为什麽不在国内实施呢?在国内公家跟本不用出钱,只要给政策,只要邀请老儒来,免费提供房舍。像这个竹垞故居,如能开放成讲学场所,既可以设立竹垞研究中心在其中,又可以有朗朗书声,与风树相唱和,整个园林风雅味将更为深长。以此来培育年轻人读书风气,以此来发掘文化底蕴,岂不是更为实在些?
                      孔子2560年5月28日[09]  皮介行 写于光文讲堂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04
                        • 经验680
                        • 文章119
                        • 注册2005-12-06
                         〔鴛湖四書研習班〕第五講 知天命而悟大道〔下〕  
                        5月30日星期六下午2──4點
                        環城南路313號      

                        3.[16.8]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朱註“天命者,天所賦之正理也。”還是以“理”釋天,可以列為參考吧!依前文所論還是以天道.天心.老天爺為好。“大人”一般指為位高權重的人。“聖人之言”,應該就是聖人的教訓。整句就是說有德君子敬畏三件事:1.是敬畏老天及其天理。2. 是敬畏位高權重的人。3. 是敬畏聖人的教訓。無德無智之小人,不懂天道,不信老天爺,因而不知天高地厚,輕視位高權重的人。隨便侮辱聖人的教訓。
                        從這段話看起來,似乎是過於膽小怕事。其實這是很有智慧的話,人的勇敢,人的行動,都必須控制在合宜.合理.合度的範圍內,一旦過度,總會給自己,給他人帶來許多災難。歷史上許多帝王將相,以為自己不可一世,任性胡來,結果總沒有好下場。而當他們當權的時候,有些人基於義憤,堅持進行抗爭,勇敢是夠勇敢了,但往往死得很慘。其實退一步看,凡事都有運勢,當其權勢在手時,抗爭並不能撼動他,此時不計一切的採取對抗方式,經常只能白白犧牲。最好還是隱忍.等待.順勢而為。另外有一些無知庸人也喜歡放言無忌,還揚揚得意,其實諸如此類的不知忌諱.任性.充滿負面心態的行為,總會招引邪氣.邪靈,為自己帶來許多災殃!
                        人間許多災殃不是無緣無故發生的,許多事都有因有果,只是其因果十分複雜而幽深,不易明白,但言行不謹,言行無度,心態負面,負面磁場總要招引負面事物,倒霉事總會在人生路上等著他。中國的憤青們就是典型三無畏的小人,他們的看家本領就是造謠.污蔑.情緒至上.口水亂噴。不學.不想也不尊重人,卻在網上橫行,製造許多污煙瘴氣的爭罵。
                        4.[17.19]
                        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這一章很深刻的論及有言與無言的問題。文字上的意思:孔子說“我不想再說了”,子貢問道:“夫子如果不說,那麼我們這幫學生還能學什麼?”孔子回達“老天又何曾說過什麼?但是春夏秋冬還是照樣運行,萬物照樣生長。老天何曾說過什麼呢?”
                        這章的核心是有言與無言的問題。有言的意函就是人的言說與文字表達,這裡有幾個要點:1.言是個聲音聲調,文是一些表意符號。都是可見的有跡有形的。但是人的心靈與天地間許多幽深的事物,都是無形無跡不可見的,用有形的言與文,表示無形的心靈與天地,經常漏失許多最精微深奧的東西。2.人的言說是有脈絡與前提的,人說出來的也只是心中意念的一部份。說的時候為了某些顧慮,也得掩飾一些,也得言不由衷。3.他人聽到看到這言說,就得進行翻譯與理解,猜想對方的真實意思,完整意思。4.因為每個人的經驗.觀念.處境不同,要借言文的傳譯,理解對方心靈,其實很難,誤解很多。
                        為了克服對這些有言世界裡的誤解問題,就需要無言部份的補充,這就是人的表情.眼色.語態.動作。5.以上還只是談及人的有言與無言的部份,其實人生活在歷史的某個時代,生活在一定的社區與國家社會中,時代的精神,社會的意識與風潮,同樣或隱或顯的涉入人的心靈與意識。6.更擴而大之,人生活的地理.氣候環境.山川風物.乃至地球磁場,太陽系及宇宙磁場,莫不綜合統貫而涉入人的心靈與意識。孔子之言該是這第六層次的問題。其一.言說的有限性,人再如何說,也無法通貫天地人間萬事萬物。其二.天道雖無言卻是人間萬事的基礎,天道無時不已的護持及運行,從而承載此有情人間的萬紫千紅。其三.人應向老師的言說學習,也應學習老師無言的意態舉動,同時人還應向天道學習。雲行雨施,品物流行莫非教也!天地山河可以給人許多感應.召喚與智慧,人通過山川萬物的交相感應,可以學習人事,可以感悟天道。

                        5.[20.3]
                        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朱熹引程頤的話解釋說“知命者,知有命而信之也。人不知命,則見害必避,見利必趨,何以為君子?”這段解說可能很有語病。將“命”字解為命運,解為商紂王的“我生不有命在天”的“命”。認為君子應該相信命運,一切都在命中已註定,所以見害不必避,見利不必趨。這一解說,無疑認為君子應該違背人性,從而見害不必避,見利不必趨。
                        其實人間君子並非蠢蛋,人間義理離不開人間的利與害,只是在利與害的衡量上,越重視多數人的利與害,則在義理上越有價值,越重視私己的利與害,則在義理上越缺少價值。君子一樣是人,一樣需要見害而避,見利而趨。只是君子更明白大義大理,更顧及長遠的大利與大害。
                        深而言之,“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不是講君子要相信命運,而是說君子要懂得.要體會天道,要效法天道的智慧與德行。不懂天道,不效法天道的人不足以稱君子。
                        結論

                        天道是儒學的核心依托,不談天道的儒學就只是道德說教,只能引人生厭,只有天道下貫,雲行雨施,品物流行的儒學,才充滿生機與靈氣,才足以擔當精神家園的重任。所以特別著重談一談天道的問題,至於知不知,悟不悟,唯在個人自覺而已!但有人建議我不要談這個問題,因為現代人被科學觀,被物質主義,被商業大潮浸透了,應該談一點實際而不迂腐的東西。當然,二千多年前的論語放到當下時空來解說,肯定得結合當下,有所相應。但論語畢竟有其內在理路,一味趨時媚俗,還講什麼論語,乾脆講現代人賺錢玩樂訣竅算了!
                        其實,用科技心眼可以觀照世界,用藝術心眼可以觀照世界,用商業心眼可以觀照世界….各心眼各角度都可以觀照世界,為什麼我們講儒學卻不可以用儒學心眼觀照世界呢?
                        學一點儒學,多一心眼多一角度看世界,只會使自己更開闊,更豐富,何必忙不迭的害怕儒學天道觀呢?
                        至於天道所代表的神聖存有,本來就是與人道共生共在的,任何一個民族,任何一個時代,都不可能脫離神聖信仰。所謂科學.理性.上帝.阿拉.菩薩.佛陀.孔子.老子…..其實都只是一種符號,一套信念,用以闡明我人生活的價值與意義,闡明人類的現在與未來,闡明我們的夢想與歌哭。西方的上帝比較心靈狹窄,只准他獨一無二的代表神聖存有,其他都是無神無聖無靈的偶像。但是東方的儒學心靈卻非如此,天道無形,可以是一也可以是萬,可以是天神,也可以是地祉,可以是山神,也可以是風神雨神,世界充滿奇妙,充滿神秘,做為人不應該排拒敵視眾神,反而應該理解及學習,生活在有神有靈有聖有人的大地之上。
                        孔子2560年5月29日[09]  皮介行 寫於 光文講堂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6
                        • 头像
                        • 总版主
                        • 级别
                          • 职务总执事
                          • 财富1
                          • 积分7367
                          • 经验103783
                          • 文章6291
                          • 注册2003-09-18
                          “君子有三畏”常常被反儒鬥士們拿來說事,謂儒家愚昧、消極、保守云云。首先,這里的“畏”不是“恐懼”,而是“敬畏”,“敬重”得意思。其次,孔子的“畏”是在“知”的前提下的“敬畏”。君子因知而畏,小人因無知而無畏!

                          “天命”即天道,即自然規律,也包括一般所謂凶吉禍福。君子“知天命”,瞭解自然規律非人力所能抗拒。前些年宣導“人定勝天”的後果是大自然嚴厲的懲罰。君子進退要合時勢,順應自然規律。但是君子並不是消極對待命運的安排,而是時時修德修身,以具備承擔降臨在自身的天命,即歷史責任。如果要將“畏”理解為“恐懼”或“擔憂”的話,君子的唯一擔憂真如《正義》的解釋:“恐己之德有未至……有負於天耳。”孔子因知天命,所以對待天命的態度是豁達的。孔子深知自己承擔傳承中華文明的使命,從而“發憤忘食”,竭盡努力屢遭挫折時“樂以忘憂”。君子之所以能夠“畏天命”,是因為不以個人禍福為憂,而是時時以天下之憂為憂,所以能夠“殺身成仁”。同時也反對作無謂犧牲,“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小人”常常為眼前利益所驅使,往往利慾薰心,幹出傷天害理的惡行,雖然能夠倡狂于一時,終逃脫不了天命的懲罰!這樣的例子歷史上俯拾皆是!

                          “大人”有兩解,一解為天子、諸侯和卿大夫;一解為與天地合德者,即聖人。我同意前者,不然,就與“畏聖人言”重複了。這裏的“大人”是承“天命”而居高位的人。而同樣居高位的亂臣賊子,並不承擔“天命”。雖然可以權傾一時,卻沒有資格為孔子所言之“大人”,反而是人人可得而誅之。敬重“大人”不是羡慕其權勢富貴,而是以禮相待,匡諫必須以正道!《正義》解釋說:“我非堯舜之道,不敢以陳于王前也。”所以君子“畏大人”,不是阿諛逢迎上位,而是要時刻明白自己的職責,勤王以正道。恰恰“小人”奔走效恭,極盡逢迎之巧,將上位引入歧途。這樣以私利而事奉權貴,就是“狎大人”。
                          谱名:孔祥东| 衢州派五支 子宣公后 |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xiangdong75    
                          [url=http://weibo.com/u/1265953175?s=6uyXnP][img]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265953175/00cb6534/1.png[/img][/url]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781 seconds with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