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戴德戴圣:被当代严重低估的鸿学大儒

43 0
发表于 昨天 22:4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戴德戴圣:被当代严重低估的鸿学大儒

                                   ——在 2025 年《礼记》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提纲    蒋友亮


    戴德、戴圣叔侄是西汉梁国人(今河南商丘),在儒学研究特别是礼经传播方面,他们的历史贡献是多方面的。主要有这样几点。一是继承。秦朝焚书坑儒之后,许多儒家经典佚传,据说只有山东有一个叫高堂生的人凭着记忆才有《士礼》十七篇。他口传心授,后来传给后苍,后苍又传给二戴。可以说在当时,《礼》已经只在民间流传。而二戴不追热点,不追爆款,而是坚持自己的学术方向和独立思考,潜心研究,“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从而使这一儒家经典又成为官学。因此,后人评价二戴“在冷学中振衰继绝。”可以说,没有二戴,“礼”之经传,不复如今。二是匡误。
     在当时,儒学之所以被世人误解,就是有一些观点不能自圆其说。比如,儒家强调君臣之分,有一个儒生黄生就认为,商汤推翻夏桀、周武王推翻商纣,都属于以下犯上、以臣弑君。而另一个儒生辕固生反问:“如果道理真像你说的那样,那么汉高祖取代秦朝皇帝,不是也不正当吗?”这可是一个敏感问题,涉及到汉朝合法化的问题。就连当时的汉景帝都吓一跳,赶紧叫停论战。尽管临时罢了战,
2
     但这一疑问依然困扰着理论界。而戴氏给出了答案:以德承天命。即天人合一,也就是“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戴圣把《易传》观点纳入礼学体系,从而既维护了儒家的理论,又维护汉朝的法统。你说高明不高明?三是弘扬。
    古代学者研究学问,主要是经、传、说、记这几种形式。经,是指先秦儒家的原始著作;传,是对经的阐发性著述,如《易经》的《易传》、《春秋》的《公羊传》;说,是对经传的讲解;记,是对经、传的补充记录和学习笔记。一说你这个人“名不见经传”,那你肯定不是啥重要人物。二戴既潜心研礼,又学有所记,进一步阐扬了礼的大义宏旨,从而走出了传统《礼经》的藩篱,开拓出一个崭新世界,思路一变天地宽。综上所述,如果没有二戴,作为儒学核心之一的“礼乐文明”也许就会大打折扣。而当代人学习儒学,只知孔孟,不知二戴,这种现象不公正的。作为二戴的家乡人,有必要为他们鼓与呼,让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商丘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25 孔氏宗亲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儒家礼仪研究会 电话:18061666725 电子邮件:info@kong.org.cn苏ICP备18017829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