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宗亲网
在线情况
8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8
    • 经验3233
    • 文章243
    • 注册2009-04-05
    ==============转载:================
        【连载72】4.07观过知人
      【原文】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思考与随想】
      这一章似乎没有太多的争议,想想我写的这个东西,争议多的说不大清楚,没有争议的又不知说什么好。也是一种两难。呵呵!不过还是没有争议的好一些,可以胡扯些别的东西。
      
      还是从文本解读开始说起,孔子在这一章提出的命题是“观过知人”或者是“知仁”。需要解释的也有几处,首先要解释的就是“过”字,一般的解读都认为是“过错”之义,所以解释起来都是:“看一个人犯什么样的错误,就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这种说法并非没有道理,也是合理的。但是也总是觉得未必达意,或许另外有一种意义,也未可知。比如某人就指出“过”同样可以理解为“过程”,可以引申为“行为”,这样整句话就可以理解为“观其行,知其仁”了。如果这样的话,句式也就通顺许多了。但是因为不是什么“大师”的观点,似乎不足为凭。也许许多时候解读古书,就如同子夏辨书一般。是一只脚的残疾乐正?还是有一个人就够了呢? 又或者是三只小猪过河?还是已亥日过河呢? 随便理解也就罢了,也许只有能达到心灵共鸣的解释才是有用的。
      
      “各于其党”,“党”就是一群人,或是一类人的意思。提到这个“党”字,就说两句题外话。这个字,在汉语中从来都不是一个好的意思。我们都知道“党同伐异”“朋党”一类的词,似乎都是带有贬意的。至于说现代意义上的“政党”之意,是辛亥先烈们直接从日语中借来的,现代汉语中许多词都是这样借来的。“党”的字形,从尚、从黑也是很说明问题的,呵呵。简化字虽说改的很妙,似乎改成了从尚,从兄。似乎有了四海之内皆兄弟之义。但又不完全是那么一回事。尚字又少了个口,结果又成了尚加两笔,像八不是八,像人又非人。呵呵,也是莫名其妙的事情。还是不说这个了的好,要不然又敏感了,呵呵。
      
      最后的一个“仁”字,杨老先生说是“人”的通假,似乎没有必要。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的标准是什么? 如果按夫子的想法,也就是“仁”,这和知道他是不是“仁”本身并没有大的差别,还是不作深究的好。
      
      孔子仍然是在强调着标准的问题。也就是判断一个人,或事的标准就是这个“仁”字而已。所以我仍然相信本章最后那个“仁”指的还是仁本身,并不是“人”的通假。这几章其实都是在讲,“仁”的重要意义。最后归结为:“仁就是判断是非的标准”。标准当然是重要的,不论什么时候,必须要有一个标准;有一个是非观念。否则真的就像在暗夜里行走,不知道何时走向深渊。
      遗憾的是,许多的人都失去了那盏灯。然后再来喊叫着:“其实灯一点都不重要,没有灯反而更好。”呵呵。但愿每一个盲人都是“超胆侠”!否则,后果很严重,呵呵。
      
      那么孔子所说的这个标准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这个灯到底能不能照亮前方的路呢?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译文】
      人所犯的过错/行为啊,各有各的类形。观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行为(的类形),就知道他是不是“仁”了/他是什么样的人了。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8
      • 经验3233
      • 文章243
      • 注册2009-04-05
      ==============转载:================
          【连载73】4.08朝闻夕死
        【原文】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思考与随想】
        这一章真的没什么好说的。好像地球人都知道。而且一共七个字,又非常简单。又有什么可说的呢?俺也玩不出什么新花样来。
        呵呵!理不屈,但辞己穷矣!不过没什么好说的并不等于不说,简单的未必就没有歧义,真理通常也都是废话,我多说些废话又有何妨。
        
        记得小学时候,俺老师就经常拿这话来说事。不过,俺当时就想,俺可不死,整明白点事就死了,那不是太赔了吗? 再说,知道了还没去做就死了,又有什么意义?当然孔子并不是让大家明白了就死。他老人家只是说:“如果早上明白了,晚上死了也值了”。呵呵!他老人家也给自己留了一白天的时间去“行道”啊,也不是马上就去牺牲了,我们呢,当然更是不必的,(我瞎说而已。不必当真!)
        
        孔子在这一章强调的也就是对“道”的渴求,对真理的不懈的追求,哪怕是到生命最后的一刻,也要以身求“道”。这也是儒家的精神,这同样是我们民族精神中好多一部份。在我们的民族精神中,历来是不缺乏这种韧劲的和执着的。
        在我们民族的内心世界中,对“道”的追求和实践是高于一切的。我们历来都是通过以身适道来求得自身的完满和内心的平静的。我们从来也没有将心思用在对神的膜拜来求得灵魂的救赎上面。即便在后来本土产生的道教,和印度传入后汉化的佛教也都没有改变。不论是佛道都是一样的,在其内核的哲学体系上,在本质上都是无神的。道教的上层也就是更接近于道家哲学本质的那一部分,因其核心的目标及实现果道的方法,更多的体现在对"道"的追求上,而不是对所谓的“神”的祟拜上。外来的佛教也是一样。上层的佛教徒,也是以追求佛法为主要目标。而并不真的以祟拜佛的偶像为主义。而且严格意义上的佛教上反对偶像祟拜的。尤其是本土化最深入的禅宗,其对自身的“悟”是远远超过了对“佛”的敬畏和崇拜。这个传统决定了我们对真理的渴望是大于对偶像的,也就决定了我们在先天上就有“吾爱吾师,吾而爱真理”的基础的,这也就决定了我们民族本质上是可以接受一切外来的东西,只要是真理,我们都是可以接受的。在这一点上,我们的民族在本质上就是开放的,就是宽容的。那种闭门造车,币帚自珍的行为并不是我们所固有的,至于什么时候,因为什么来到了我们的身上呢?我不知道。至少是在先秦是没有的。
        
        关于“道”的话题永远也说不尽,因为在这一章没有什么就胡说了几句,算不得正经的思考,大家随便看看也就罢了。
        我们的孔夫子在这里说的也就是一种精神,说的也就是对真理的渴望,这并不是说我们就要蔑视我们的生命。生命是不可知的一件事情,如果不努力以求,也许一辈子都是什么得不到的。孔子说的也就是这种紧迫感,我们不要什么事情都等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明白才好,或者到生命最后一刻还是什么也不明白,那就叫胡涂一辈子了,
        
        孔子说的“道”又是什么呢?孔子之道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有什么东西是一以贯之的东西吗?那就是“仁”。正因为“仁”是孔子的道,孔子才会在前面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仁”就是孔子一生的追求。
        【参考译文】还有必要写吗?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8
        • 经验3233
        • 文章243
        • 注册2009-04-05
        ==============转载:================
            【连载74】4.09未足与议
          【原文】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思考与随想】
          本章提到了一个概念就是“士”,“士”是什么?我们在《论语》中经常看到这个字,但是这个“士”到底是什么含义呢?孔子眼中的“士”和其它人眼中的是一样的吗?和我们想想的是一样的吗?“士”字只有三划,但是含义却丰富的很。玩阶级分析的那些人对这个“士”。或者是以从汉至唐的“士族”,或者是以“士大夫”以及后来的所谓“士农工商”四民以分类为参照物,得的结论就是“士”就是统治阶级的一部分。这个也被那些“非孔人士”们所接受。但是这是真的吗?
          
          至少不完全是对的,且不说在漫长的历史中的定义是不断变化的。仅从孔子生活那个年代,“士”也是一种特殊的群体。简单的划分到那个阶层的确是很难,至于阶级就更难了。马克思的阶级分析从来都是通过生产关系来划分的,和财产有关,但又不是绝对的。大公司的经理年薪百万,仍然可以算是工人阶级。而小店老板,月入三千,仍可称为资产阶级。那么这个“士”到底是哪个阶级还不是明摆着的吗?当年的“士”和“大夫”是有着根本性的不同的。大夫是有封地,有釆邑的,而“士”是没有固定的产业的。那么这个是“士”是靠什么混饭吃的呢?没有祖先留下的产业,还要吃饭,那么怎么办呢?没有办法,既然什么也没有,那么能出卖的也就只有自己了。这个“士”也就是靠着出卖自己的体力和脑力的那群人,所以你说是哪个阶级的呢?既然这个“士”是要靠自己的体力和脑力来混饭吃的人,那么他们就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都有一技之长,也都要给老板来打工。这是“士”的基本概念。但是孔子显然的将这种社会属性,提升到了含有一定精神和内涵的层面上的意义。不仅仅是这个“士”包括后来的那个“儒”也是这样样子。孔子将这个“士”赋予了精神上的含义以后,就将不符合他的标准的那群人和原来的那个“士”区隔开了。就像孔子将那些不符合他的标准的那群“儒”称之为小人儒一样。啰嗦了这么多,其实也不完全是题外话。我也是想在一个普遍的、经常的字或词出现的时候,尽量的说清楚些。杨伯峻老先生把“士”译为读书人,未尝不可,但亦不够达意。“士”的内含要丰富得多。
          
          “士有志于道”,这个“道”字也是不可译的,不过可以理解。如果有“有志于道”的话,那么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在前一章看到的是什么?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个“道”也就是有志之士毕生的追求。那么“道”就应该大于一切的,连生命本身在“道”的面前都是卑微的,还有什么不是呢?孔子讲的“有志”从来都是要不断的践行的,如果不去践行的话,那个“志”还是什么“志”呢?那永远的只是梦想,只是空想罢了。
          
          所以孔子在这里说,如果真的是“有志于道”的话,那么就应该将“道”放在所有的事情前面,除了“道”以外,什么都不是重要的。如果将“道”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的话,还会在意什么“恶衣恶食”吗?你已经有了最宝贵的东西,还会在意那么一块腐肉吗?当然是不会的,谁抱着金山还会在意那些破石头呢?孔子这话说得和我们小时候看的电影一样,“难道吃的不好,穿的不好就不干GM了吗”,是啊,如果想要干GM是不应该在意那些东西的,否则还别说自己是要“干GM”的,也不要说自己就是“有志于道”的。如果真的就在意那些东西,那么鬼子给你俩窝头,还能不叛变?人还是要有点精神的,当然如果没有精神也不要紧,最关键的事情是不要本来就念想着自己嘴下面的那点东西,却又要装什么高尚,装自己怎么样,口号喊得震天响,结果呢?现在的人当然是不喜欢提什么志向的问题,但是过去的人还都是要有志向的,哪怕只是装装样子。说谁“胸无大志”谁都不愿意,可是实际上又是什么样子呢?拜托那些只是想着吃什么的人,还是不要奢谈什么志不志的问题。
          
          孔老夫子也是这么说的,“未足与议”,这既是说还是不要和这些人谈论什么道不道的问题,也不要谈什么志向不志向的问题,谈了其实也没有什么用。就那些人,为了一顿饱饭连自己的亲爹都可以出卖的,还谈什么呀谈。另外这句话还可能有另一种含义,那就是这些人,也真的是不值一论的,这些人还是什么呢?孔子称之为“斗宵之徒”,称之为“小人”。在孔子这里,这些人根本就不是什么“士”,根本就是不值一提的。
          【参考译文】
          孔子说:士有志于道(仁),而因吃的不好、穿的不好,而感到耻辱。(这类人)是不值一论的。(是不值得说的)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8
          • 经验3233
          • 文章243
          • 注册2009-04-05
          ==============转载:================
              【连载75】4.10义之与比
            【原文】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思考与随想】
            上回书说到作为一个“君子”、作为一个“士”,是要将全心都投入到对“道”的追求上去,而不应该总是执着于吃什么、穿什么那些小事。活着为了吃饭,还是吃饭是为了活着还是有不同的。那么“君子”应该怎么作呢?不执着吃饭还要做什么呢?君子应该往何处去呢?这一章孔子要告诉我们的就是这个问题。
            
            这一章在文字上是有许多的争议的,还是需要做些文本解读的工作,虽然俺是很不喜欢那些纯粹的“小学”上的东西的,但是也是必须要做的,否者事情讲将不明白。其实《论语》的句式本来是简单的,孔夫子也从来不搞“道可道,非常道”一类的玄妙。之所以在许多的地方有争议,主要是记录的问题或者是语义变迁的问题,用的语言其实在当时看来也是非常的口语化的,没有什么歧义的。倒是后世的大小儒们喜欢故弄玄虚,就如同刘某解《红楼》一般,非要把好好的故事拆得七零八落,然后称之为伏脉千里。
            
            今天这一章最多争议就在“适”和“莫”两个字上。看那些大师小师大儒小儒的解释,真也是看花了我的老眼啊,结果还是没有搞明白他们要说什么。真不知道那些人是不是故意的让俺们看不明白的。至少有些人肯定真是故意的,把人搞迷糊了才好往里面加自己的作料啊。本来是好好的满汉全席,都加上了辣椒、花椒、胡椒……。搞得都是和川菜一个味了,还偏要说原本就是这个味,不得不说其高明,但是无耻。
            
            先说一个比较可爱的说法,也许自有大师们的道理,但愚鲁的我是没法理解的。首先某人说:“适”不是“适”,而是“敌”的通假字;“莫”自然也不是“莫”,而是“慕”的通假字。而且举出古人的例子来说明,似乎也算有根有据。于是整句话就成了:“君子没有敌视的;也没有什么要仰慕的”。呵呵,这样好啊,君子既没有仇人,也没有“偶像”和祟拜者(粉丝?)。呵呵!这话说得好啊,这个君子还真厉害,至少也是个居士了。剃没剃头也都是和尚!
            
            这是孔子吗? 孔子是强调中庸,强调恰到好处,也强调过犹不及。可从来都不是捣浆糊;从来不是善恶不分。说孔子没有敌人,没有仇人。又如何解释孔夫子那些疾恶如仇的言行呢?所以这个解释不是望文生义的胡说,就是故弄玄虚的曲解。多半可能是后者。既然能是“慕”,那为什么不能是“墓”、或者“暮”呢? 这两个字到是更接近于“莫”的本意的,搞出个“有君子就不会天黑”或者“君子不死”的象征岂不更妙!
            
            其它的解释也是很好玩的,比如把“适”解释有“舒适的”、“亲人的”、“嫁娶的”,不一而足。俺真的是懒得和他们一一分辨,那都是些什么啊,真是仁者间仁,智者见智啊,不过那些智慧都用到哪里去了也真的是不好说。还是朱熹和杨伯峻的解释比较靠谱。“适”就是“到”,“莫”就是“不要”。所以,“无适、无莫”就是说没有什么(必须)要去的(地方);也没有什么不要去的(地方)。引申起来也就是如杨老在他的译文里写的那样。对于君子,没有规定一定要做什么,不要作什么。这个是不是孔子的原意呢?我们没有办法肯定,但是这个显然是《论语》的编辑者要传达给我们的。包括“君子不器”也是一样的,君子当然不是一个机器,也不能只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或者方向。这样的观点在论语中出现过多次,我们以后会看到更多的例子,这里就不在啰嗦了。
            
            但是问题来了,君子没有规定一定作什么,不要作什么。那么君子该怎么作呢?孔子告诉我们君子应该怎么做什么呢?
            四个字“义之与比”。
            这四个字的含义是非常丰富的,同时也是非常简单的。杨老先生还是根据传统的说法,把“比”解释“靠近、靠拢”。那么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靠近义,自然就知道怎样做了”。这个说法也是对的,道理上也讲得通。但是,整句话连起来读却总感觉有些别扭,似乎翻译的太过头了,原文的意思似乎更强烈些。
            
            我还是发扬我自己一贯胡说的风格,大胆的改一下。反正又不是大师,错了也无所谓。既然前文的“适”,就是“到”。莫,就是“不要”。其中都是有着方向性或者指向性的,那最后的回答,也必然是在指明方向。还记得我在【2.14周而不比】那章胡说的话吗?(呵呵,如果还有点印象的话,我很欣慰!)。“比”就是面向同一方向的两个人,不仅仅是靠在一起而且是面对同一个方向。“比”的含义中就是有方向性的。这样就更明确了些,“义之与比”就是说:“义,给他(君子)指明了方向”
            
            关于这个“义”字,在后世的儒家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东西,尤其是在孟子哪里,这个“义”已经是上升到了和“仁”同样的地位,但是在孔子这里,还不是那样。这个“义”字,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宜”,就是“应该的”就是“正当的”就是“适当的”。孔子说的话,听起来好像很绕嘴,好像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但是实际说的却是直白的不能再直白的话,那就是“该怎么做,也就怎么做”而已。不要将事情想的复杂了,真理总是赤裸裸的。
            【参考译文】
            君子处于天下呀。没规定要到哪,也没规定不要去哪。“义”就决定了他的方向啊!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9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8
            • 经验3233
            • 文章243
            • 注册2009-04-05
            ==============转载:================
                【连载76】4.11怀德怀土
              【原文】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思考与随想】
              上文讲的是决定君子要到那里去的是“义”。那么如何做到呢?决定一个人到那里去的当然是脑袋,而不是腿。当然也有人喜欢腿决定脑袋,那俺也是没有什么办法。这一章孔子要说的就是通过君子和小人的对比,来告诉学生们应该想的是什么,不应该想的是什么。那么君子应该想着的是什么呢?
              
              “君子怀德”没什么可说的,至于是不是如杨伯峻老先生说的,“怀”就是怀念,倒是不一定。“德”如果仅仅是靠怀念的话,世界也就真的没什么希望了!这恐怕也和小人怀土的解释有关,如果“土”解释为“乡土”的话,自然是要怀念的。难道说君子就不怀念“故乡”吗?至少孔子不是的。这也是我们中国人的一个特点,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有一种对故乡的眷恋,这是正常的。外国人就没有吗?至少从我们看过的老电影里面不是这样的。所以我倾向于把“土”解释为土地,这样就和后文的小人怀利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小人念念不忘的就是那点土地和小小的好处。这当然没有什么问题,土地对于数千年的农耕文明来说,就是命根子。所以最关注的是土地,本身也没有什么。
              
              “君子怀德”我们自然没有什么疑义。我们都知道,孔子把“德”放在什么样的地位。孔子说出这个有什么可奇怪的,不说才奇怪呢!接下来“君子怀刑”就绝对是震聋发聩的声音了。多年来的教育告诉我们,儒家都是搞那些德呀、仁呀、礼呀一类东西。法家才是强调法律的。儒从来都是搞些“刑不上大夫”的等级制度的“礼”的;是维謢统治阶级的;是腐朽的;落后的;开历史倒车的……。法家才是禀持“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正义的捍卫者!是进步的;顺应历史潮流的……。三千年的政冶史,就是在儒法斗争中不断地象车轮一样的前进着的。这就是我们的教育告诉我们的,虽然这些年似乎不太强调这个了。但是,持这种观点的人还真不少。许多骂孔子的也都引此为证。
              
              儒家是重礼的,法家才是重视法的。似乎已是公论,但是这是真的吗?儒家真的不重视法律吗? 所谓的法家就不重视礼吗?
              
              这一章孔子就说了“君子怀刑”。“刑”是什么?古汉语中,这个“刑”指的就是法律。比如著名的法家如商君、申不害的学说,当年就被称为“刑名之学”。所以这个“刑”,指的就是法律或者是律法。那样,孔子在说“君子怀德”之后,如果按照一般性的思唯,第二句和“小人怀惠”相对的。就应该是“君子怀仁、或是怀礼”才对。然而孔子的话中仍然怀的是“刑”!!!!这难道还不说明问题吗?
              
              其实如果不是故意的曲解的话,礼和法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东西。法是一种形为规范,礼同样也是。我们不妨这样去理解,法律规定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礼的。而法律并没有绝对禁止的行为,也可能是违礼的。比如我们乘车,没有给老人让座,这绝对不是违法的;但是,这是违礼的。也就是说,礼是在法律之上的接近于道德层面的行为规范。所以,儒家重礼,并非不是不重法。儒和法不论在目标上;还是行为上,并没有实质上的冲突。
              
              具体化到个人,亦是同样。比如那个变法而闻名于世的王荆公,当时同样被称为大儒。呵呵!那种认为儒不重法的观点也该歇一歇了!还是仔细看几本线装书再说话吧!!!!
              
              哦,还有个误会,就是前面提到的,被人们逅病最多的那句:“刑不上大夫”。这句话是儒家的。但是,我们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有问题的。此“刑”非彼“刑”也。现代的汉字(并不是简化字)“刑”字都是一个写法,都是左开右刀。但是其实还有另一个“刑”字,写法是左井右刀,但是通用汉字中并没有,这两个字,类而不同。前一个指的是法律,后一个指的是刑罚、或者是刑具、行刑的意思。而所谓的“刑不上大夫”里的“刑”,恰好是后一个。
              
              这有区别吗? 有,当然有!“刑不上大夫”指的不是说法律管不了高官,而是刑具不砍高官的脑袋。呵呵!我们听传统相声,那个刘罗锅的故事里有一句话“有砍中堂的刀吗? 有砍皇上的刀吗?”说的就是这个。不是说高官犯了罪就不用死,不过是死法不同而已。不玩砍头、车裂的游戏。同样也是难逃一死。比如给杯毒酒;赐把剑;或是个上吊绳之类的。让他自己料理也就是了,这就叫“刑不上大夫”。
              
              你可以认为这不公平,为什么同罪不同罚? 但是别生气,那年头也都那样。美国在建国的时候,砍死别人的奴隶,也不过要赔人一头毛驴罢了。也别说外国了。就说法家代表商君吧。称呼着“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是,王子真犯法的时候,他怎么判的?
              还不是仅仅把王子的两个老师削了鼻子,脸上刺几个字就算了事。换作孔子,肯定会比这个更狠些。至少会剥夺其政冶权力终身的!也就是说,至少王储的身分是保不住的。究竟是谁更尊重法律?!所以,拿“刑不上大夫”这句话来说儒家不重法,不是误会就是别有用心的。
              
              提到不同刑的问题,猛然想到一个眼前的例子,因为是公开的新闻,估计不算犯禁忌。大家想想:俺们沈阳著名的“赌徒”,那个前马副市长,是怎么死的?是不是也和别人不一样呢?但是,这影响我们法律的公正性吗?横竖都是死,管他怎么死呢?
              
              许多所谓的观点,不过是来源于误会,如此而已!!!!
              
              写得太多了,至于本章的含义也不过还是那些“义利之辩”的事情,以后又许多机会可是说,也就不再多啰嗦了吧。
              【参考译文】
              孔子说:君子想着的是德;小人想着的是土地(乡土)。君子想着的是法律;小人想着的是实惠。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90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8
              • 经验3233
              • 文章243
              • 注册2009-04-05
              ==============转载:================
                  【连载77】4.12放利多怨
                【原文】子曰:放于利而行,则多怨。
                【思考与随想】
                从这一章开始,《论语》的编辑者就要告诉我们什么是“仁”了,在哪里呢?就在这一章和接下来的几章之内。我们先看看这一章说的是什么呢?是不是“仁”呢?是也不是。这一章讲的是“利”,说得是如果一味求“利”是不可行的,为什么不可行呢?因为一味的求利在实际上也是做不到的。
                
                “放于利而行,则多怨。”这里“放”字有两解:一则为放任之放;一则为“仿”也就是“依据、依照”的意思。因为在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很大的区别,还是不做过多的纠缠的好,孔子在这里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很明确的,不论何时何地,如果一切都是要唯利所指,是一定会招来怨恨的。孔子说的道理是很简单的,难道不是这样吗?如果做一切是事情都是要想是不是能得到好处,这样的人真的有人会喜欢吗?当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利”侵犯了你的“利”的时候,你有事什么表情呢?难道你就不会怨恨吗?孔子说话是很实在的,不论是谁都不愿意别人抢自己的东西,对抢了自己的东西的人,都会恨之入骨的,虽说有时候很不值得。孔子很了解人性,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人。如果你不想被别人侵占自己的利益,那么你就不能作什么事情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而去侵占别人的。否则遭遇到别人的怨恨是免不了的。怨恨,当然没有人怕什么怨恨,但是怨恨以后呢?你侵占了别人的利益以后呢?有那么傻的人心甘情愿的就被你占便宜吗?那么别人会干什么,也就不言自明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似乎我们都知道并相信人性是自私的、丑恶的、利己的。趋利避害是人之本能,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什么事情只要一但是恐怕事情就不是那么简单了。趋利是一种本能,这没错,但是这是什么层次的本能就成了问题了。任何一种动物都知道趋利避害,连植物也是啊,葵花还要向太阳不是?人类,自然也是这世界化生出的一份子。如果按照生物学上的分类,也不过是哺乳纲,灵长目的一种。那么人类自然要承继着灵长类动物的习性。于是,我们称之为本能。但是,难道说人类就仅仅是一科两足动物吗?
                
                总是拿本能来辩解,恰恰同样怱略了人性的另一面。如果仅仅关注生物性的本能,那还能称之为人吗? 比如说。我们最常想到那个脐下三寸的本能。是的,除了所谓不能人道估柳下惠以外都是有的。但是我们如果仅仅因为这是本能,就可以xxx 吗。(呵呵!此处删除八百字)。当然不可以,那是犯罪。
                
                人不仅仅是自然性的,同样也是社会性的,这是人类群居的特点决定了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否则仅仅生物学的人类,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人。既然每个人都是必须要和其它的人类打交道,都是只能生活在“别人”构成的社会中。那么每一个人的利益都一定是有限度的,否则也就必然会侵占其它人的利益,结果通常是一种零和游戏,甚至可能是一种负数的游戏。都想占便宜,结果可能是都没有占到便宜,甚至原本属于自己的那一部份利益也可能在相互的争斗中同时受损。在人类的历史中,也可以认为是在每个人都在追逐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产生了类似道德、法律等等游戏规则或者是行为规范。其目的就是保证群体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也尽量保证个体利益相对最大化。这种游戏规则的也就是“道德”的由来,
                道德的本意和其产生本身都是维护利益的。道德本身不是凭空产生的,更不是唱高调唱出来的。
                
                提到道德,我们总是以为有多么高尚,多么不可攀。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道德的本质也是为了“利”的,道德的目标也就是保证更多的“利”的。
                
                在这一章,似乎孔子是在否定“利”,但是实际上讲的也是“利”。不要以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整天的谈德、谈仁、谈礼、谈道,就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就是不食人间烟火,就是虚伪。其实谈道德,本身也就谈利。当然也许这种“利”不一定是眼前的、个人的。
                
                道德永远不仅仅是理论问题,而是现实问题!
                这一章孔子说的也就是如果仅仅依据或者以自己之利而行事,必然就会引来怨恨。而引来怨恨的结果呢?自然会损害到自身,结果同样是利益受损。如果要获得真正的利,必须要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的利有所限制,否则最终受损的仍然是逐利者本身。“德”和“利”不是矛盾的。归根竭底,有德和无德是还是一个智慧问题。道德本身就是智慧,你要得到最大的利吗? 请先抑制自己的欲。这就是孔子要告诉我们的。
                
                这一章孔子讲到“仁”了吗?已经讲到了,“仁”的前提就是将别人当成和自己一样的人。如果你不喜欢,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否则别人就会将同样的东西强加给你。你一味的求利,你以为你占了多大的便宜,你在那里乐的时候,最好小心点,因为千万双眼睛在看着你,千万个人恨不得吃了你,这样的日子,“乐”又何在呢?你的日子真的就能过的舒坦吗?如果你能这么想,也就离“仁”不远了,因为这个就是“仁”这个概念最重要的一部份。但是这样就是“仁”的全部吗?不是全部,也差不多。还有其它的吗?既然不能完全的唯利是图,那么应该怎么办呢?那就要让出来一部份给别人,也许你得到的回报会更多些。所以下一章讲的就是“让”。
                【参考译文】
                孔子说:如果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利”,那么就必然会招致怨恨。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91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8
                • 经验3233
                • 文章243
                • 注册2009-04-05
                ==============转载:================
                    【连载78】4.13礼让为国
                  【原文】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思考与随想】
                  这一章文本相对简单些没有太多需要辨析的,需要解释一下的就是孔子所说的“何有”,这个词在《论语》中出现多次,好像含义各有不同,也是经常搞得我们头昏脑胀,不过在一般情况下,这个“何有”的含义就是一种不难之词,可以理解为“何难之有”的意思。那么孔子说的话含义是很明确的,简单的翻译起来就是:如果能够以“礼让”来治国,(治国)又有何难?如果不能以“礼让”来治国,又将“礼”置于何地呢?
                  
                  这一章又是在讲“礼之本”的,本来说《里仁》一篇都是讲“仁”的事情,怎么又讲到“礼”了呢?难道是《论语》的编辑者又编错了吗?或者说《论语》本来就是杂乱无章的语录集吗? 似乎许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包括杨伯峻老先生也是这认为的,认为《论语》的编排是没有什么逻辑性的,不过是那些孔子的再传弟子们怀念孔夫子,然后将收集到的语录简单成集罢了。许多的“学者”“专家”也都主张将《论语》打散了再重新组装。但是,真的是这样吗?恐也未必,也许不过是另一种的断章取义罢了。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或者再传弟子们编辑的,这应该是一个定论。《论语》的众多版本中,大体上的顺序也是相同的,不论是在出土的证据还是史书的记录都是这样的。编辑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呢?虽说具体的时间上没有更多的证据,比较公认的是在战国初年。一般认为主要的编辑者应该是曾参、有若的那些弟子们,编辑者绝对不是一个人,编辑的时候自然是有所取舍的,那么《论语》代表的是什么人的思想不是很清楚的一件事吗?《论语》反映的就是战国初年孔子的再传弟子们对孔子思想的一种理解。因为编辑者并非一人,那么在编辑的时候也就必然会有争论和妥协,最后的成书,所反映的也就必然是当时那些再传弟子们所“公认”是能够代表孔子思想的那一部份。如果说孔子的再传弟子们还不如两千年以后的那些“大师”们更理解孔子,至少我是不信的。既便是十个刘心武也未见得就赶得上一个高鄂;一千个红学家也抵不了一个曹雪芹。《论语》的编辑者们,实际上是以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为原料进行的一种在创作,当然他们都是不留名的,也都是“述而不作”的。在许多方面上的编排也是独有深意的,这一点我们慢慢看,也许就会有更深的理解。《论语》也还是有其独有的结构的,虽然我们有时候并不能完全理解。
                  
                  那么这一章讲的是什么含义呢?的确讲的就是“礼之本”的事情,因为“礼之本”就是“仁”。有了“仁”这个根本的“礼”,才是真的“礼”,否则这种“礼”什么也不是。我们都是知道孔子是主张以礼治国的,这也是孔子被许多人诟病之处。为什么呢?因为在后世所提倡的“礼”和孔子所提倡的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虽说打的还是孔子的旗号。在先秦诸子中对“礼”最重视的是谁呢?是荀子,他所提倡的“礼”,在事实上已经和法家所提倡的“法”没有什么区别了,所以他的弟子都是著名的法家。在后世所谓的“礼教”,大多秉承了荀子这一个概念,将“礼”彻底的变成了一种制度,而且是只有上对下的那种单向制度,但是在孔子那里还不知这样的。孔子在这一章说的就是没有礼让的那种“礼”是没有用的,“礼”最重要的就是其背后代表的那种精神,这个在前一篇《八佾》已经说过不止一次了。
                  
                  这一章孔子提出的“礼之本”是什么呢?那就是“让”。用有了“礼让”这个根本的“礼”去治国,治国并不是什么难事。如果没有这个“礼让”的精神的“礼”当然是什么也做不到了。这个当然说是孔子的乌托邦了,想法当然是好的了,但是可能吗?每一个人都是自私的,别人拿俺一分钱,俺都难受,凭什么要“让”呢?是啊,每个人都是这么想的。那些高高在上的肉食者更是这么想的。在本质上除了天使,除了神仙以外,没有人是愿意让的。但是正如前一章所言,如果不“让”,那么会是什么结局呢?就像两辆车对面过桥,如果都是互不相让的结果是什么呢?或者是僵持着都过不去,或者是一方将另一方扔到桥下去,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同归于尽。不论那一种方法,共同利益的总量都是要下降的,即便你是胜者哪一方,难道就没有风险吗?即便是单纯的为了自己,也还是“让”的成本最低。在这里既然说的是治国,孔子的话是对谁说的呢?当然是对那些在上者说的,都草根了,还治什么国呢?孔子是在告诫那些为上者,想要混的长久一点,那么必须是要“让”出来一些东西的。这也是孔子提倡的那种“礼”的本质。
                  
                  这个“礼之本”实际上也就是“仁”,这个“让”实际上也就是“仁”。为什么要“让”呢?当然不是全部的为了别人,“让”其实是为了自己。“仁”实际上也是为了自己,也正因为为了自己,更需要让出一点来给别人。给别人就等于给自己,这就是孔子的逻辑,也是“仁”的核心。这个“让”已经很接近于“仁”了,但是这个就是“仁”吗?“仁”难道就是一切都要“让”吗?
                  
                  且听下回分解。
                  【参考译文】译文已经在文中说过了,不需要重复。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9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8
                  • 经验3233
                  • 文章243
                  • 注册2009-04-05
                  ==============转载:================
                      【连载[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79[/SIZ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4.14[/FACE][FACE=Times New Roman]不患无位[/FAC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原文】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SIZ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思考与随想】[/SIZE][/FACE]
                  [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这一章仍然是不需要解释文字的,语义比较浅近,没有什么生僻字或者词,可以省省力气了。呵呵,最近很累,总想给自己偷懒找借口。我是真的不喜欢解读文字那一类的[/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Times New Roman]小学[/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的,那种东西实在是很缠人,搞一会就头大。虽然[/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小学[/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里面有大学问,但是我实在是不喜欢,主要还是比较懒,玩不了训诂之学。真的很佩服那些大师们,真的不知道他们都是什么材料构成的,看看人家,再想想自己,觉得自己真的什么也不是。像杨树达、杨伯峻、钱穆那些先生们的才是真的有学问,哪里像现在的那些[/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唉,可是这些大师们都是不喜欢普及的,要不然哪里有哪些无聊之人的立锥之地呢?当然我就更不用再这里瞎忙和了。有时候想想,也真的是一个悖论,如果不能塌下心思做学问,那么学问有从哪里来呢?如果都是那样低下头来做学问,那么这个世界又要交给谁呢?不能有济世救民,学问真的就有用吗?作为一个读书人,作为一个学者,是要有责任的。正如周星星的《功夫》说的那样[/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能力越大,责任也越大[/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那些出来误导人的东西横行于世,那些真的大师们也是有责任的。只有胸怀济世之心者,方为真儒也。[/FACE][/FACE]
                  [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这段话的确是废话,那为什么要写这一段废话呢?我不知道。或许因为我忽然感到了一种某名的虚无,我为什么要写这个,为什么要解读《论语》呢?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我忽然感到我就是和风车在战斗的堂吉诃德一样,也许本来就是毫无意义。唯义与比?好像这个并不是我应该作的事情。但是,为什么还要去作呢?我不知道。或许真的只有[/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Times New Roman]自得其乐[/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才是做好的脚注吧。上面的算是和大家随便聊聊,接下来才算是更新。呵呵。[/FAC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
                  [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在这一章说的话是对谁说的呢?虽然没有记载,但是从语境上看,**这句话是必然是对那些整天忧虑的那些学生们的。都说**弟子三千,但是实际上真的跟着**东奔西走的也不过是那百八十人罢了,太史公提到这个用的也是一个[/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Times New Roman]盖[/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字。这些弟子们,到**这里来学习,是为了什么呢?你说能为了什么呢?还不是为了学点本事,混个一官半职来养家糊口嘛,这自然也是人之常情。就像现在上大学、读硕士、读博士,都是为了啥呀?呵呵!你以为真的能有几个是因为对知识的渴求,有几个是因为对真理的探究吶!如果不是全部,至少也有大部分是为了那张破纸。然后再用那张破纸,换个饭碗罢了。嘿嘿,至少我就是一个。**当年的学生们也不过如此,至少入门前是那样的想法居多的,这无足为奇。所以前面才有[/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子张学干禄[/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那样的事情。在**之前,这个就叫作修习儒业。凡是能够通过学习,掌握一些技能,能够混得一口饭吃的都是儒。在**以后,[/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儒[/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才慢慢的成了一个专有名词,从而特指成了以信奉和践行孔门之学的那群人,并且最后演变为读书人的统称。荀子骂子夏,子张为贱儒。也就是指的这些以混饭吃为目的,却又打着孔夫子旗号的那些人。这些人最惦念的是什么呢?是[/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位[/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这个位,可以理解为官位,或者是职位。[/FAC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
                  [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惦记着官位,惦记着职位有什么不对吗?当然没有什么不对的,力争上游当然也是没有什么不对的,人的本性就是如此,这也是非常正当的。**没有后世那些高人那样假清高,从来也没有说求得官位不好。有了职位当然好了,可以更好的[/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Times New Roman]为人民服务[/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嘛,混饭吃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只有不是只想着混饭就行了。既然是想着位,那么就要被人知道,尤其是被那些能够给予这种位的人知道。只有被人所知,才能得到想要的那种位。几千年来都是如此,但是如果没有被人所知呢?如果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那个[/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位[/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呢?我们的读书人,在这样的时候都要作什么事情呢?呵呵,多半是吟唱,吟唱着自己的或是别人的诗句来发牢骚,上来就是一句[/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世溷浊而莫余知兮~[/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这群高弟们,估计这样的声音也是没少发出的,虽然说的未必是这句,但是意思应该是差不多的。[/FAC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
                  [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那么**怎么说的呢?**在这里就是告诉这些人,还是别在这里哀叹什么怀才不遇了,还是做点正经事情的好,呵呵。**说的是[/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Times New Roman]别忧虑什么没有位置了,还是好好想想自己有没有能力做那个位置吧,别忧虑什么没人了解你了,还是应该想想怎么样得到让人所知的本事吧[/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在这一章说的话,实际上还是和子张学干禄哪一章说的是一样的,要想得到官位,要想为人所知,关键不在别人,而在于自己。在抱怨别人的时候,最好应该先想想自己,自己有资格得到那个位子吗?自己又凭什么为人所知呢?道理又是很简单的。[/FAC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
                  [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那么这一章和[/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Times New Roman]仁[/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有关系吗?和[/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仁[/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的标准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有,[/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仁[/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亦在其中也,在那里呢?就在这种思考中,在想要得到什么东西的时候,先要想想自己有什么值得别人给你你想要的东西。这个就是[/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仁[/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别急,下一章告诉你,这回是真的,真的是下一章,不是下两章。呵呵。[/FACE][/FACE][/P]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9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8
                    • 经验3233
                    • 文章243
                    • 注册2009-04-05
                    ==============转载:================
                        【连载[SIZE=3][FACE=Times New Roman]80[/SIZ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4.15[/FACE][FACE=Times New Roman]忠恕之道[/FAC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原文】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SIZ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SIZ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思考与随想】[/SIZE][/FACE]
                    [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在《里仁》这一篇开始以后,一直有一个问题在折磨着我们,那就是什么是[/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Times New Roman]仁[/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的问题,到底什么是[/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仁[/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呢?在前面说了那么多仁的好处,仁的重要性,可是就是没有告诉我们什么是[/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仁[/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那么什么才是[/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仁[/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呢?到了这一章也是到了揭开谜底的时候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不说《论语》的编辑者就真的成了问题了。那么这一章说了吗?在哪里呢?这一章不过是一个小故事罢了,哪里有一个[/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仁[/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字呢?呵呵,别急,仁就在其中也,只是换了一个说法罢了。也正因为换了一个说法,我们才能真的明白什么到底是[/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仁[/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
                    [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既然看起来像一个故事,那么我们就从故事开始讲起。这一章的文字本身也是很有趣的,孔夫子只说了一句[/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Times New Roman]我的道里面有一个主线[/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然后就走了。曾参的回答也很有趣,只有一个字,而且还是表示肯定的语气词,用我们现在的说法就是:[/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是、哦、嗯、对[/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一类的回答。这对师徒在干什么呢?要不是后来其它的同学问起,我们真的不知道孔子和曾参这两位到底交流的是什么。这种教育方式也的确是很有特色的,也正因为太有特色了,对这一段历来的解读者都附会出许多东西来。[/FAC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
                    [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许多的[/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Times New Roman]国[/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学大师在解读这一章的时候,都一定会说起五祖六祖的故事来。唉,也不知道那都是谁的[/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祖[/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啊,俺们家的前辈可没有剃头的!呵呵!在说完五祖六祖的故事之后呢?就要说[/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奶油浇脑袋[/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了,呵呵,悟性啊,悟性,希望悟出来的可别是那个[/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空[/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才好,也还别说,这一章的故事倒是真和须菩提在石猴脑袋上的那三下子有一曲同工之妙。呵呵!可惜猴子也没守得住气节,归化到印度籍了。还有的大师说这一章是[/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曾参独得孔子的无尚心法[/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还说是,[/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唯曾参得孔子之衣钵,夫子之独传曾参以[/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忠恕[/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之无尚法[/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云云。[/FAC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
                    [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呵呵,都快成了武侠小说了。还传心法,为嘛不说孔子把百年的内功都传给了小参呢?还衣钵,估计或许就是三藏那个七宝笳沙和紫金钵吧!呵呵,别胡扯了!可就奇怪了。难道说不扯上印度,不来点梵文,就搞不明白中国的事了吗?也真别说,最近故去的季老先生不是吗?好像中国现在公认的最后一个[/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Times New Roman]国学大师[/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就是他老人家了。可惜啊,最后一个国学大师竟然是研究印度学的,最好的学问竟然是梵文。天呐,现在可还有[/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国学[/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吗?这个[/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国[/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到底是哪一个国呀,想想真的是很可怕。[/FAC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
                    [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这一章除了说孔子独传心法给曾参的以外,还有一种说法是,这一章其实只是代表曾参对孔夫子的理解。并不是代表孔子的。也就是说[/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Times New Roman]忠恕[/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不是孔子说的,孔子说的是一以贯之。而曾参搞出的是两个,于是又开始非议曾参不懂,曾参是胡说,云云。呵呵,孔子的学生不懂,难道后人就会懂得更多吗?希望说这话的人,不是在梦里独得孔子他老人家的真传。前面我说过《论语》是论语的编辑者们公认的能代表孔子思想的,是认可曾参所说的[/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忠恕[/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就是孔子说的[/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一以贯之[/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的那个东西的,那样无端的猜测是没有道理的。[/FAC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
                    [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在没有其它证据的情况下,我们只能接受孔子也是认可曾参所说的[/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Times New Roman]忠恕[/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就是他老人家一以贯之的那个主线,也可以说[/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忠恕[/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就是孔子的核心之所在。在事实上这个[/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忠恕[/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也就是我们一直在找的孔子的核心思想中那个[/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仁[/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也就是在[/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礼[/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之后的那个[/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礼之本[/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如果我们看完全部的《论语》之后,就会发现整部的《论语》也就真的只有两个字,那就是[/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忠恕[/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如果将这两个字合起来,也就是我们众里寻他千百度的那个[/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仁[/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曾参说的是对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FAC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
                    [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前面将[/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Times New Roman]仁[/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说的这么好,那么好,出来的结论难道就是这两个字?是的,真的也就是这两个字。也许许多人看到这里都会感到失望的,原来孔子孜孜以求的东西竟然是这个,原来孔子心目中判断是非的标准竟然就是这个,原来孔子所谓的[/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仁[/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又是那些烂东西,唉失望啊,失望![/FAC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且慢失望,我们还是看看这两字到底是什么才好吧,然后在失望也来得及。[/SIZ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
                    [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这两个字在现代汉语中的含义也真的不算是什么,至少许多人都是不能认可的。我们一看到[/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Times New Roman]忠[/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我们想到的是什么呢?是奴性,是卑躬屈膝,是岳飞那十二道金牌,是在被皇帝砍了脑袋之前的领旨谢恩,是[/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是啊,在多少年来,这个[/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忠[/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字都将我们搞成什么样子了,这个还有什么值得提倡的呢?这个害的我们还不够吗?难道我们现在还要向狗一样匍匐在某些人的脚下吗?[/FACE][/FACE]
                    [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看到[/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Times New Roman]恕[/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呢?我们想到的是什么呢?是宽恕,是饶恕,是慈悲心,是以德报怨,是[/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是啊,这个也是害人不浅的东西啊,我们总是费厄泼赖,结果是什么呢?宽恕了狗以后,经常是被狗反咬一口,农夫与蛇的故事我们看得多了,在别人打左脸的时候我们还要将右脸也凑过去吗?唉,是啊,这样的[/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恕[/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也真的是害人不浅吶,我们也的确是受够了,再也不要了。[/FACE][/FACE]
                    [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这些理解放在现代汉语中当然是没有问题的,这样的[/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Times New Roman]忠恕[/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不说是一无是处也真的不是什么好东西,如果这个就是孔子提倡的那个[/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仁[/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的话,那么[/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仁[/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也真的不是什么东西了。好在并不是这样的。在《论语》中的[/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忠恕[/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是有特定的含义的,和我们现在理解的那些完全是不同的概念。[/FAC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
                    [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我们还是好好看看这两字是怎么写的,汉字的独特魅力也就在这里了。呵呵,我又要开始我的拆字游戏了,有些时候,汉字还是真的需要拆开看才有味道。当然,现在的规范汉字,也就是所谓的简化字是不能随便拆的,拆了也白拆。好歹[/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Times New Roman]忠恕[/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这两个字还没有变化,要不然俺就说不明白了。[/FAC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
                    [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Times New Roman]忠[/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是怎么写的呢?中心为忠。[/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恕[/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是怎么写的呢?如心为恕。这个就是[/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忠恕[/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的真正含义,夫子之道的密码也就在这八个字当中了。什么是[/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忠[/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呢?把心放正就是[/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忠[/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那种哈巴狗一样的人,心都偏到胯骨上去了,还是什么[/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忠[/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呢?什么是[/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恕[/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呢?恕就是他心如我心,就是将心比心。这个[/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忠[/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就是要求自己的,这个[/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恕[/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就是对他人的态度的,如果能做[/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忠恕[/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实际上也就是[/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仁[/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了。[/FAC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
                    [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Times New Roman]忠恕[/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就是[/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仁[/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仁[/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实际上也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东西。只要是将心放正了,只要是将他人看成是和自己一样的人,也就知道[/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仁[/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应该怎么做了,也就知道什么是仁了。如果我们对曾参的话有所怀疑的话,我们看看孔子自己给仁者下的定义是什么呢?在第六篇的末尾,孔子自己说的话正好是[/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忠恕知道[/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最好的注解。[/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如果想知道什么是[/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仁[/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忠恕[/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是需要反复琢磨的。如此,也就真的离[/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仁[/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不远了。[/FAC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如果你还有疑问,那么不要紧,《论语》的编辑者也知道会有疑问的,在接下来的章节,都是用来解读忠恕二字的,慢慢看,就会明白。连我这样愚鲁的人都想明白了,相信大家都比我聪明。[/SIZ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参考译文】[/SIZ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孔子说:小参啊,我的思想中,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东西。曾参回答:哦[/SIZE][/FACE][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Times New Roman]  孔子出去了,其它同学[/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不解[/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3],问:你们说的是什[/SIZE][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么意思呀[/SIZE][/FACE][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Times New Roman]  曾参说:老师之道,不过就是[/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忠恕[/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二字罢了。[/FACE][/FACE][/P][/FACE]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9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8
                      • 经验3233
                      • 文章243
                      • 注册2009-04-05
                      ==============转载:================
                          【连载[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81[/SIZ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4.16[/FACE][FACE=Times New Roman]义利之间[/FAC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SIZ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思考与随想】[/SIZ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通过在前一章的忠恕之道的解读,我们再重新看看义和利之间的关系,是不是有了些新的理解呢?为什么君子要唯义与比呢?为什么小人就要唯利是图呢?有些事情还是真的要想一想才知道的。[/SIZ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
                      [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Times New Roman]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这话听得俺们耳朵都磨出茧子来了。不过世界上又有几个人能真的做到呢?对于这个我又是只能说上一句[/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或许有,我未见之[/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罢了。但是,这个真的就是不可能的吗?可是未必。这一章需要解释一下这个[/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喻[/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字,喻[/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的含义就是晓。不是有个词叫做[/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晓喻[/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吗[/FACE][FACE=Times New Roman]? [/FACE][FACE=Times New Roman]似乎现在不太常用了。[/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喻[/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字在这里的含义,也就是[/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知晓;知道;懂得[/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这些含义。和寓言、比喻一类的没有什么关系。南怀大师扯到寓言那里去不知是何含义呢?人家是大师,我只是一个无名后学,还是个叶余的!呵呵!如果南大师跟我白话医学,俺是绝对有信心的。至于其它的么,呵呵!俺没看那么多书,怎敢胡说呢?其实,我和那些大师们本来就不是一路货。人家都是学富五六车,才高七八斗的大师。我只是一个知一不知二,着三不着四的无聊人罢了。人家都是能纳百川之海,而我只是个流淌着细流的小溪罢了。不过希望我这条小河沟里的水能更清澈一些也好。因为没有什么学问,自然也就不会上解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和。三教之道皆不通达;释老之学不得其解。不晓得禅机命理;亦无卖文取利之念;朝闻道夕不愿死。呵呵[/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故而写得随性而为,大家亦不心太过认真。人生识字懮患始;好为人师亦可嗟。又说了一堆废话。呵呵[/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不是报怨![/FAC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
                      [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这一章又是在强调一个问题,说的道理和前面的[/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Times New Roman]唯义与比[/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放利多怨[/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两章说的都是一个道理,[/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义[/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在此处仍然是可以理解为[/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正当的、应该的[/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的意思。义字到了孟子那里,几乎上升到与仁同等的高度,甚至有所过之。但对于孔子却不一定。宋儒将这个[/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义[/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字上升到了[/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天理[/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的程度,实际上却未必是真正儒家的。所以宋以后对这一章的解读,也都沿着[/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去人欲、存天理[/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的路子来说开去。但是那些是孔子的吗?都说孔孟之道,似乎孔子和孟子在任何时候都是一致的、一样的。事实上却不是这样的,孟子亦有非孔之言论。孔子当然不可能有非孟的言论。孔子在日,孟子他爹还不知道在哪呢?呵呵!但是,孔子对这个[/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义[/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字的确不是象老孟那样执着。有时候,是谁的东西还是要分清楚的好。是谁的,就是谁的。骂人也要分清楚是谁的。不能因为爷爷有错误,就说孙子也是不对的。更不能因为孙子犯了罪,就非议爷爷。我们能因为有一个为女真办事的范某是汉奸,就骂[/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先天下之懮[/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的范仲淹吗[/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能因为龚自珍的儿子把鬼子带到圆明园,就否认老龚的爱国情怀吗[/FACE][FACE=Times New Roman]? [/FACE][FACE=Times New Roman]在现实如此,在思想上为什么就分不清呢?在这里,我们不妨就简单化的理解。[/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义[/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就是应该作的事也就罢了。[/FAC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
                      [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孔夫子要说的也就是:[/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Times New Roman]君子办事,想的是事情该不该作。而小人想的,是能不能占到便宜。[/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至于君子和小人指的是哪一类,倒不心刻意在德和位之间打转转,除非是要刻意的去说朋什么问题。汉代董仲舒说的是这里的的君子和小人指的是地位上的,他说的是[/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意也。明明求财利,常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也真的是很气人的说法,看来俺们平头老百姓真的是没有什么出头之日了。[/FAC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
                      [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为什么总是要将[/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Times New Roman]义[/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和[/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利[/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分开呢?义,其实也是[/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利[/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啊。君子为什么要得到[/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唯义与比[/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呢,在前面已经说过了,是因为完全的唯利是图是办不到的,因为别人不愿意啊。我们拿[/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忠恕[/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二字来衡量一下就知道了。你总是想着怎么占别人的便宜,呵呵,其实别人也是这么想的,那么怎么办呢?想想别人,在想想自己。那么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人其实都是一样的,既想着怎么占别人的便宜,同样的也在想着别人怎么才能不占自己的便宜。那么有什么东西是能让两个人都接受呢?有一种东西叫做[/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公平[/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对[/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公平[/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的渴望也是人人都有的。因为有了[/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恕[/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结果是就有了[/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忠[/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这种游戏规则也就是[/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仁[/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能够遵守这样的游戏规则的哪种人,也就是君子了,不尊重游戏规则的就是小人。[/FAC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
                      [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所谓的[/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Times New Roman]唯义与比[/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也不是没有来由的,所谓的[/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君子喻于义[/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也不是没有来由的,在想自己的时候,想想别人也就明白了。[/FACE][/FACE][/P]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9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8
                        • 经验3233
                        • 文章243
                        • 注册2009-04-05
                        ==============转载:================
                            【连载[SIZE=3][FACE=Times New Roman]82[/SIZ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4.17[/FACE][FACE=Times New Roman]见贤思齐[/FACE][/FACE]
                        [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原文】子曰[/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Times New Roman]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FAC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思考与随想】[/SIZE][/FACE]
                        [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这一段话也是大家熟知的,不需要过度的解读,如果不过于执着的话,这一章也就是在说一个人如何才能提高自己,以及以何为师的问题。说到底也就是在讲如何成为一个仁人的途径或者方法的。道理很简单,看到好的就要向他看齐,见到不好的就要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也那样?唉!道理人人会说,可是作起来呢[/FACE][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Times New Roman]呵呵[/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尤其当要求是指向自己的时候。[/FAC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
                        [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Times New Roman]见贤思齐[/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如果不作深究的话,我们可以仅仅把这个贤字理解为[/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好[/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至于究竟指的是贤人,还是贤行,似乎也没必要绝对分的那么清楚。至于[/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齐[/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本身自然是可以理解为[/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看齐[/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之意,其实同样也就是向其学习、以及追上那人之意。这句话也就是看到有人比自己好,就要力争上游,努力赶超之意。这当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我们又是如何作的呢?[/FAC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
                        [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看到比我们好的,首先产生的心理动机是什么呢?[/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Times New Roman]嫉妒!谁能真的没有嫉妒之心呢[/FACE][FACE=Times New Roman]? [/FACE][FACE=Times New Roman]似乎大部分人都作不到,至少我没见过真正没有的,至少我自己是作不到的。嫉妒真的可以蒙上智慧的眼睛,可以让人疯狂。其实我们目的也是一样的,也是要[/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思齐[/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的。不过不是自己去学习,不是要去追上他人,而是要拉住那个超过自己的人。最好把他人拉到自己的后面为止,呵呵[/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这种也是一种[/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齐[/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不过这种齐还是少些好。这就是我们经常做的事情。[/FAC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
                        [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Times New Roman]见不贤而内自省也。[/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可是我们呢?见到不贤,我们是真的会[/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自省[/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吗?又是指的怀疑的事情。一般的反应是什么呢[/FACE][FACE=Times New Roman]? [/FACE][FACE=Times New Roman]首先是作出鄙视的表情,划清界线来表示自己的清白。然后呢?[/FACE][FACE=Times New Roman] [/FACE][FACE=Times New Roman]当看到不贤亦可获利了呢[/FACE][FACE=Times New Roman]? [/FACE][FACE=Times New Roman]我们在这时候都是有勇气去力争上游的,哪里还管什么贤不贤,对不对的事情呢?呵呵!反正我们都会给自己辩解[/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他都那样,如何,如何。我才这样,怎样、怎样。凭什么[/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呵呵,这就是我们经常作的。但是[/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这是对的吗?能因为别人犯过这样的错误或者罪恶,我们再去作,就可以减轻我们的罪恶吗?这是什么逻辑,还有没有些是非观念?其实我们都是很会活学活用的,呵呵。什么东西到了我们这里都是会变味的,不过这当然这不是孔子要告诉我们的。[/FAC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
                        [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孔夫子说的当然是如何成为一个[/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Times New Roman]仁人[/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的方法,什么方法呢?也不过是一个[/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恕[/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字而已。我们的眼睛是看不到自己的,我们想要看自己,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找一面镜子。什么才是我们的镜子呢?那就是他人,看到他人,其实也就看到了自己。不论什么时候,看到别人的时候,都要想想自己是什么样子的。想要别人怎么样,自己也就应该怎么样,不想要别人怎么样,自己也就不要那样去作。这就是问题的关键。[/FAC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
                        [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Times New Roman]恕[/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也就是由以己推人,进而以人推己。这也是孔子思唯模式的核心,用洋人的话说:这种以人推己,以己推人的换位思考的模式,就是孔夫子哲学体系的方法论。孔子的一切思想最基本的概念就是将别人看成是和自己一样的人,这个在孔子那里就叫做[/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恕[/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进而也就叫做[/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仁[/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参考译文】原文已经很达意了不再过度翻译了。[/SIZE][/FACE]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9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8
                          • 经验3233
                          • 文章243
                          • 注册2009-04-05
                          ===========转载:================
                              【连载[SIZE=3][FACE=Times New Roman]83[/SIZ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4.18[/FACE][FACE=Times New Roman]事父之道[/FAC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原文】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SIZ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思考与随想】[/SIZE][/FACE]
                          [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这一章说的是[/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Times New Roman]孝[/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的事情,在儒家的体系中,这个[/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孝[/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也是根本问题之一,我们好像一提到[/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孝[/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尤其是一提到儒家的那一种[/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孝[/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总是会想到二十四孝的那些变态故事,但是那样的[/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孝[/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真的是孔子提倡的吗?也未必尽然,在后面的内容中,我们会体会到在那二十四孝的故事中,有许多的东西是孔子反对的,这里暂时不作讨论。[/FAC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
                          [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这一章讲的是一个具体的事情,我们看看和我们原来的印象中是不是有不同呢?这一章探讨的问题是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那就是父母错了,儿子应该怎么办的问题。这的确是很难办的问题,即便是在现在好像也是很难办的一件事。在我们印象中,按照儒家的传统应该是什么样子呢?呵呵,也许我们马上就会想到万恶的[/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Times New Roman]父权[/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压迫,也许马上就会想,这个还用说吗?不管当爹的对和错,都是一定要听当爹的,这有什么可说的呢?在父亲还有地位的时代也许真的是这样的,但是是不是孔子提倡的呢?孔子说的好像和这个有点不同。这一章的解读也是有很多的分歧,我们还是逐字逐句的看看,自己找出答案来。[/FAC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
                          [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Times New Roman]事父母几谏[/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有人把这个[/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几[/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翻译成讥笑之[/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讥[/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孔子怎么也不可能让当儿子的对父母含有讥讽之意,虽说现在看不起爹娘是很普遍的事情,但是过去肯定不是这样的,孔子更是不可能的提倡的,不论怎么说都是难以说得通的。这个[/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几[/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只能理解为[/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慢慢的[/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婉转的[/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含义。这句话翻译过来就应该是[/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对父母之过,应该婉转的劝谏[/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这个应该是没有疑义的。[/FAC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
                          [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Times New Roman]见志不从[/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解释起来意思就复杂多了,主要的歧义在断句上。[/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见,志不从[/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呢?还是[/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见志,不从[/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呢?这有区别吗?区别是有的,[/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见,志不从[/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就是说[/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儿子[/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看见父母不听这件事[/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见志,不从[/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说的是两件事。就是说[/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儿子见志[/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这里的[/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见[/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应该是现,意思就是[/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儿子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我个人倾向于后一种,也就是儿子要把自己的意志表达出来,不论父母是不是听从都要表达出自己的看法来。表达出自己的意见父母并不接受那么怎么办呢?[/FAC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
                          [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Times New Roman]又敬不违[/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又敬[/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没什么可说的,就是仍然对父母保持尊敬,这没有什么可说的。[/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不违[/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就有两解[/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其一为[/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不冒犯、不触犯[/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相当于前文解释的[/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不违礼[/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另一种解释就是[/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不违己志[/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也就是不违自己劝谏的初衷。这样意思就成了:[/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既要对父母保持尊敬的态度,同时也要不违自己之志,而反复劝谏[/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我个人倾向这一种说法。然而第一种说法亦非无据,暂存而不论。[/FAC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
                          [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Times New Roman]劳而不怨[/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的解读。最重要的就是这个[/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劳[/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字。如果把上文理解为不违己志、反复劝谏,那这个[/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劳[/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自然就是辛劳之意。否则这个劳就是如[/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劳燕分飞[/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的[/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劳[/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字一样,可以理解为忧伤之意。这两种解释也都算是合理,我个人还是比较接受[/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劳[/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仍然是说得反复劝谏之意。[/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怨[/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应该是没有什么正义,不论理解为抱怨埋怨也都是可以的。[/FAC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文本应该就是这样子了,怎样排列组合更合理一些呢?那一种更符合原意呢?自然是见仁见智,不必强求。我并不想把我写得这个东西当成是论文,在文本上也想过度的强求,有些事情还是自己理解的好。不论什么时代,将经典的阅读引向考证之学都未必是一件好事,更是我所不愿意做的事情。[/SIZE][/FACE]
                          [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这一章不管如何解读,我们都可以看出孔子对于父母有了错误的时候,并不主张绝对的盲从。那样的盲从或者绝对的服从,并不是真的[/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Times New Roman]孝[/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这个就有点意思了,我们历来都说儒家学说是一种奴性的哲学,总是讲什么[/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三纲五常[/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不管什么时候都是要儿子听爹的,臣听君的,即便是错了也要听,还要拍手叫好。但是孔子说的却不是这样的。[/FAC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
                          [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孔子主张的都是不能绝对的无条件的盲从,倒是被捧上天的法家,墨家是真正主张那样的,是真的要愚民的,不过历史很奇怪,竟然没有人那么说。孔子在这里说的就是,父母如果错了,也是要尽力去劝谏。只有尽力劝谏才是真的[/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Times New Roman]孝[/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但是当已经尽力劝谏了,父母仍然不听从,那么怎么办呢?我的理解是仍然还有继续的接着劝谏,但是劝谏的同时,仍要保持对父母之敬。不能因为父母有过错,父母没有听从你的意见,就不尊敬,甚至产生怨恨。这有什么错吗?[/FACE][FACE=Times New Roman] [/FACE][FACE=Times New Roman]父母给了你生命,难道还不值的尊敬和爱謢吗?也正因为爱护和尊敬,更应该尽力去劝谏,只有那样才是真的为父母着想。[/FAC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
                          [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这说的是[/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Times New Roman]孝[/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孝[/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应该怎么去做呢?很简单,孝就是要全心全意的为父母着想,同时还要顾及父母的感受。这是什么呢?其实说的还是[/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忠恕[/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尽心为父母去想,就是[/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忠[/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顾及父母的感受就是[/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恕[/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这里实际上也就是通过讲孝来说明什么是[/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仁[/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孔子认为[/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孝[/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就是[/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仁[/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最基本的东西,具体的做法就是[/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忠恕之道[/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参考译文】[/SIZE][/FACE]
                          [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孔子说:事父母,劝谏要婉转。既便[/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Times New Roman]父母[/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不听从,仍然要保持对父母的尊敬,而不是去触犯他们。既便很伤心[/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即便很劳苦,但也不要怨恨。[/FACE][/FACE]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625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