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宗亲网
在线情况
7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8
    • 经验3233
    • 文章243
    • 注册2009-04-05
    ==============转载:================
        【连载61】3.22管仲器小
      【原文】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或曰:管仲俭乎?
      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
      然则管仲知礼乎?
      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二君之好,有反坫(dian 4),管仲亦有反坫,管氏知礼,孰不知礼?
      【思考与随想】
      看过《论语》的都知道,在孔老夫子心里面最徫大的无外乎“尧、舜、禹、汤、文、武”一类的冶世先王和周公姬旦那样的圣人。而对孔子来说的“近代”,孔子最推祟的也许就只有管仲了。在孔子看来,管仲也许是最接近孔子心中的“贤臣”标准的了,在《论语》中随处可见孔子对管仲的推崇,比如孔子称呼管仲为“仁人”的那次。而且还说“如果没有管仲,我们都要剃了头去作野蛮人了(披发左衽)”。
      
      孔子平素对管仲评价都是非常正面的,也真的没少拿管仲作为榜样来教育学生们。但而这一天孔子不知在什么情况下,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管仲的东西(器)小啊!”
      
      估计听到这句话的学生们都是一头雾水,估计每一个都在琢磨:“孔老夫子不是经常夸管老前辈吗?不是还号召大家向管老前辈学习吗?不是经常讲管老前辈的光辉业绩吗?今天有怎么说起管仲的不是来了呢?真是‘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可俺们跟不上啊!你老人家思唯也太跳跃了吧!难道你老人家是传说中的AB 性格?你老人家就是传说中的双子座?”
      于是在短暂的沉默之后,终于有人站起来,怯怯地问道:“(夫子,你老说管仲的东西小。)是不是因为他节俭呢?”
      孔子马上就说:“管仲都有‘三归’,他的手下从来不兼职,他哪里节俭呢”
      
      不兼职好理解,那什么是“三归”呢?最传统的说法是朱熹说的,“三归”是一个“台”的名字,传说管仲为自己修建了一个叫“三归台”的地方。“台”是什么东西?我们想想纣王修的叫“鹿台”,曹操修的叫“铜雀台”,由此可知,那一定是个奢靡繁华之所在也。大概就是一个带有占地面积非常巨大的豪宅。
      但是朱熹说的又有许多人不同意。杨伯峻老先生在解释“三归”的时候,用了“甲、乙、丙、丁、戊”,等五六条以上。说的也都有依据,而且非常有趣。在这里我不妨说几条,大家听听。
      出于对杨伯峻老先生的尊重,首先说老先生认可的。杨老说:“三归”指的是“地租”或者是“税收”。依据主要就是“民之三归于上”。意思就是老百姓的收成里要有百分之三十归管仲!那老管的确是够黑的!不过杨老的意思,“三”也许是虚词,“三归”代表的是“大量的地租”!这是第一解释。
      第二种是说“三归”指的是三处家庭,也就是说,有三处“别墅”!呵呵!管仲也真会享受,不过想想某些“公仆”的生活也不算什么。
      第三种说法是娶了三个国家的女人当老婆。呵呵!老管也真厉害!不过那年头也不算什么。现在的一些冒号同志不也是小车开着,别墅住着,小蜜养着,只怕也不只三国的吧!
      第四种说法是“三归”指的管仲的封地。是“三归”那是个大地方,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呵呵。
      还有许多说法,就不列举了。反正都是代表“管总理”很奢靡的意思,至于究竟是哪个,大家自己理解去吧,反正管总理确实不差钱,也吝惜给自己的享受。我个人倾向于管仲有“三归台”的说法。
      
      上面都是说管仲一点也不节俭的。看来说管仲器小,并不是因为管仲节俭。孔夫子上来就否定了管仲的节俭,那么说管仲器小是因为什么呢?
      估计在场之人还是没想明白,于是就说了“是不是(因为)管仲懂得礼呢?”
      
      话音未落,孔夫子就反驳了他。说:“国君宫前立着‘塞门’,管仲家门前也立了一个;国君为了接待外国之君,殿有‘反坫’,管仲家也有!管仲要懂得礼,还有谁不懂呢?”
      呵呵,这个又被孔老夫子给否定了。管仲也不是知礼的模范,不过不知礼的管仲竟然能够得到孔子的推崇本身也是说明一些问题的,孔子真的是“好礼”之人吗?
      
      需要简单解释一下,“树塞门”并不是用一棵树挡住大门。“树”是动词,就是树立的意思,也就是在那里立着。“塞门”是一个词,是代表一种东西的名词。这种东西现在没有,其用处相当于老四合院里的“映壁墙”,不过是在门的外面。而且当年也是国君专用的,如果模拟,就相当于天安门前的“华表”。谁家门前立这东西?在辛亥前也是要掉脑袋的。管仲家也搞了一个,如果按当年的看法也是一种越级的形为。
      “反坫”,这东西不太好解释。简单的说就是两个台子,是用来放置爵(酒杯)的。当时两君相见也是有一整套规矩的,说起来就复杂了,也离题太远。简单理解,这个反坫也是仅仅用于二君相见的礼仪时候用的一个东西,也就够了。
      孔子就是在说“国君专用的他都有,他还懂得什么礼?”
      
      这个又被孔子批评了,那么孔子说“管仲器小”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往下看,又没有了。这个老夫子,又出个谜语让大家猜。我们怎么去猜呢?
      让我们看看,管仲究竟干了些什么事?孔子推祟他,推祟在哪些地方?又有哪些是值得诟病的?在这一刻,我把自己想象成孔子,然后仔细观察管仲的所作所为。这方法还真灵!没有几分钟,我开始真的觉得管仲真的是“器小”的了。
      (呵呵!我真是个天才!开个玩笑,世界上哪有什么天才呀!如果有,那也是“天生蠢才”!我就是一个)
      好!下面我就把我看到的说给大家听,至于是不是孔子的意思我就不知道了。呵呵。
      
      我们都知道,管仲是个大人物。以一人之力,使齐国成为了真正的“霸”,也就是“方伯”。我们都知道“春秋五霸”,但是说法不一。有的说是:齐桓、晋文、宋襄、秦穆、楚庄;还有说是:齐桓、晋文、楚庄、夫差、句践。但是“齐桓、晋文”是没有争议的。这也是标准不同而产生的。如果根据传统,以会盟诸侯者既为霸,而且还是要经过周天子认定的才算数,那么前一种是合格的。如果按实力控制力来说,后一种才是有道理的。这个不去管他。齐桓小白是五霸之首是没有问题的,不论是哪个标准。
      小白能成为五霸之首,最大的功劳应该是管仲的。(如果不是全部的话)
      而齐桓和管仲所作的事业最得孔子赞赏的无外乎“尊王攘夷”这四个字。桓公在时,无日不伐,南拒楚,北伐戎,拓地千里;九合诸侯以尊王。哪一样都合孔老夫子的胃口,如果不是管仲之力,周王也许早就混不下去了!所谓的“华夏”也许早就翻了天,“披发左衽”为夷狄了,所以管仲所作的事情都是和孔老夫子的理想符合的。
      那么孔子还非议管仲哪里呢?因为在孔子看来,管仲每一件事作的都不够砌底!
      为什么这样说呢?
      比如说攘夷,就拿拒楚这件事来说吧!看过史书的都知道,楚是春秋早期“诸夏”所面临的最大的敌人,也是最大的“夷狄”就是楚。不论是齐,还是晋,称霸以后最主要的矛盾就是针对楚的。
      管仲纠集各路诸侯,气势凶凶的伐楚。然而没有打起来就议合了。议合也没有什么,毕竟战争不过是政治的继续。孙武不也说兵为凶器要慎用吗?不战屈人之兵是上上之选吗?孔子当然没那么好战。关键还是最后的政冶!其结果,也就是最后所得到的政治层面上的东西,实在不能令孔子满意。
      楚国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是称“王”!这还了得?天下弄出两个“王”来,不论在哪个方面说,都是无法接受的,那边都当“皇上”了!还不是大事?
      但是管仲在和楚谈判的时候,绝口不提“称王”这件事。而只提“包茅不贡”。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只问楚王为什么不向“王”进贡?(这里面也有些典故,来不及细说。)进贡虽然也是代表臣服,但是和称王比起来就不值一提了。然而管仲只提这个,其意思也是互给个台阶下。毕竟和楚一战,胜负难料,就算取胜也必定会付出很大的代价。
      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这也是管仲的政治谋略。这没什么不对的,毕竟管仲伐楚真正的目的,只是为了齐国称霸而立威而已。既然这个目的达到了,也就足够了。楚国同样也看到了这一点,于是作个顺水人情。低头认个错,回家接着当“皇上”。于是这件事也就算了了。齐国以胜利者的姿态,当他的“霸主”。楚国象征性的认个错,然后回去接着称“王”,皆大欢喜!
      然而孔子不满意,这个胜利算是什么呀……?!不过一场交易而已,没多久楚国照样蚕食着周王的国土,这一点齐桓公和管仲连后来的晋国的那些继承者都不如,至少人家和楚国实打实的打了几扙,才有了春秋中期以后的几十年的“和平”。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管仲所关注的是什么?管仲关注的只是齐国的利益,其出发点是齐国的“霸业”!而并非是“天下”的兴亡~!
      在这一点上就和孔子的理想就不一致了。管仲胸中装的是一国的兴衰,而孔子关注的是“天下”。在这一点上管仲当然就是“小”的了,所以孔子说“管仲器小”。
      
      同样的即便是对于齐国的事情,管仲所作之事也是有问题的。不论管仲对桓公和对那几个弄臣的容忍以及对身后的安排上看,管仲都是没有尽力的。从事实的结果上看:管仲死,齐失霸,王道复衰。齐国不仅仅是“霸业”没了那么简单,齐桓公本人的结局是什么样子呢?即便是齐国后来为田氏所代,管仲也不能说是没有责任的。所以管仲所关注的只是当时,而不是千秋。许多作法都是临时的,而非长久之计。这里面也有一些例子太多了,史书的记载都是很明确的,我这里就不在废话了。管仲也是不管身后是不是洪水滔天的,也是急功近利的。所以在这个层面上来说,“管仲之器”也真是小的。
      
      所以在孔子看来:“管仲,心中只有齐国,没有天下;只有现在,而不管未来,所以管仲心中所装的东西是小的!”孔子看来如果他的胸怀更大一些的话,管仲是可以做的更好的!当然即便是管仲真的努力去作,是不是能做到呢?也是未必,但是关键的问题是他想做了吗?如果管仲真的做到了,也许孔子会称呼其为“圣人”的。当然一个人能够做到“管仲”已经是非常伟大了。孔子也不是在苛求前人,主要还是因为对当时为政之人的一种看法,为政之人的眼界也偶是寸光的,只能看到眼皮子底下的那一片。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7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8
      • 经验3233
      • 文章243
      • 注册2009-04-05
      ==============转载:================
          【连载62】3.23乐可知也
        【原文】子语鲁太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思考与随想】
        痛苦呀!孔老夫子又拿乐来说事,俺又没受过良好的教育。“学五经、习六艺”的日子俺也没赶上,认识俩儿字还是自修的。唉!
        别说失传的“乐”了,就是现在的流行歌曲俺都记不住调调,还怎么谈什么“乐”呢?贝多芬的《英雄》到现在俺也没搞明白到底是第几交响乐,孔子拿这个出来,不是难为人吗?尤其那几个形容词,搞得俺是晕头转向,也是没法子在心里上找出共鸣来,如何解读呢?看了许多的解说,可是自己就是不明白,恨透了自己了。自己没有看懂,还要不懂装懂的胡说八道,我的脸皮也真够厚的,十颗子弹也打不透!难不成俺就是传说中的厚黑教主?既然说不清楚,那就瞎说好了,反正按这里收视率比较低,说成什么样子也不算是误导观众,即便想误导也误导不了几个,呵呵。
        
        我们看看孔老夫子也真厉害,竟然是在和专业人士谈专业,也真是不服不行啊。孔子这一章是在和“大师”谈音乐,不要忘了这个“大师”是干什么的?“大”读为“太”,“大师”就是“太师”。不过这个太师可不是后世那些太师一样的不学无术,比如庞太师(七侠五义包黑炭);蔡太师(梁山好汉水浒传);华太师(唐寅拐骗秋香案)那样的政府首脑和荣誉爵位。这个太师可是技术官员——人家是主管音乐的!可是了不得,孔子就是在和尃业人士谈专业,而且谈的头头是道,也真不愧是个“圣人”啊!
        
        要说俺就不行了,俺老一般都是和学文的聊医学;和学医的玩历史!呵呵!反正别人不懂啥,俺就聊啥,看谁不服?!煮酒里面,有一个算一个,不服就和我单挑内科病!呵呵,不搞得你们休克了,俺就不姓孤。(呵呵!反正俺也不姓孤!看看俺这个人品,也真是没得说啊!呵呵,说了半天,一句正经的都没有!没办法啊!己经的俺不会呀!)
        
        胡说经典已是过分,不懂装慬就是道德问题了。关于原文的解读的确是很难的,用语言来表述一个声音,一段音乐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其实孔子这里也不是真的要说什么艺术问题,也不是仅仅在说的是音乐的问题。在孔子哪里“乐”根本就不是什么“音乐”,看重的也不是音乐本身。孔子更看重的是“乐”的教化作用,更看重的是其中所代表的精神实质。这里虽说说的是“乐”,实际上说的还是“礼”。关于原文,就不在作过多的纠缠,直接贴上钱穆先生的译文也就是了。孔子说的是“乐的演奏之全部进程是可知了。一开始,是这样地兴奋而振作,跟着是这样地纯一而和谐,又是这样地清楚而明亮,又是这样地连绵而流走,乐便这样地完成了”孔子这里讲是“乐”应该有的样子,或许孔子的确是在和太师探讨的是“乐”的问题,归鲁以后的“正乐”也就大概是这个样子的,但是孔子正的绝对不是“乐”,至少是正乐不是目的,目的是什么呢?是“礼”。
        
        这里就是通过乐的过程在说一个理想,什么样的理想呢?就是传说中的“和谐”。我们都知道一个音乐如果没有谱是不行的,没有规矩是不行的,没有秩序是不行的。如果没有了规矩和秩序,不论什么乐器弹出来的也都不如弹棉花的那个更好听。何况孔子那个“乐”都是一个盛大的音乐会,如果没有规矩,那出来的东西也就真的是“不靠谱”的了。制造出来的不是音乐,而是噪音!想要“和谐”就必须是要靠谱,就必须要有规矩,有秩序。这也是现在某些人要提倡的“和谐”的原意。他们看到的其实也是规矩,也是……
        
        孔子提倡礼乐当然也就是要重建秩序,在那样的乱世,孔子对秩序的渴望有什么可非议的呢?任何一种社会都是不可能没有秩序的,这是绝对的。但是重建秩序又是为了什么呢?如果没有秩序背后所代表的东西,这种秩序还有意义吗?又是对谁有意义呢?
        
        所以,礼乐都只是末节,秩序也只是手段。那么什么才是目的呢?不论什么时代也都是要想一想的。正如前面已经说得的那些,“礼后乎?”,“乐”,也是后乎的。如果一味强调“后”,那么是什么呢?“法家”被某些人推崇的原因很是说明问题的。孔子到底是要通过礼乐达到什么目的呢?让我们一起在《论语》中慢慢找。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7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8
        • 经验3233
        • 文章243
        • 注册2009-04-05
        ==============转载:================
            【连载63】3.24夫子为木铎
          【原文】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思考与随想】
          这一章是个小故事,很有一些古龙小说的味道。有人来见,自报家门,见面过程没有。然后出来,就有个结论。很眼熟是不是?有点像小李飞刀和上官金虹的故事了。呵呵,还是别瞎白话了!既然是故事,俺们就从故事讲起也罢。
          
          话说想当初,孔子带着一群学生周游列国忽一日来到了“仪”的地面。(呵呵!有没有评书的感觉)都说孔子周游列国,好像走的有多远。其实我们仔细看看他的“路线图”,就会发现其实孔子北不过燕、南不及楚、西不至秦。东边呢?大哥,东边是海啊!孔子又不是秦始皇,到海里面干嘛?喂鲨鱼还是去某个海岛上教育野人?也还别说,某一回,孔老夫子还真说了:如果他的道在这里行不通的话,就扎着木筏去海上去。只不过那是一时的气话罢了,只有子路才当真!所以孔子周游列国不过是在中原几个国家打转转,用现的地理上看,基本都是华北那几个省转来转去。
          
          这一次到了“仪”这个地方。这地方在哪呢?有人说就在开封;有人说在郑州;有人说在焦裕禄的兰考。具体在哪里?俺就不知道了,不过大概就在河南省。那是个多大的地方呢?有的所是乡;有的说是村;有的说是个镇,反正不是个大地方。一般认为这个是卫国边境上的一个小镇,应该是最靠谱的。“封人”是个职务,既然管理这么大个地方。就当他是个乡长罢。但是,如果按孔子那个时代去考虑的话,似乎可以猜测“封人”或许可以看成是最小的一级“领主”。也就是说,理论上那个地方就是他家的,职位是世袭的,和一般的地方官不是一个概念。也许只是边境上的一个小吏,那么就和传说中逼着老子写出《道德经》的函谷关的尹喜差不多了,只不过是官的级别更小些罢了。先秦的制度多不可考,我国的史书历来是以记录人和事为主,对于制度上的东西,许多时候都只能是靠猜。俺就也不做深究了,反正这个“封人”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官员也就是了。
          
          俺说孔子到了人家的地盘,不去拜望地方官,反而是地方官来拜见他,孔老夫子还真是很牛的,呵呵。这个仪乡乡长听说孔夫子路过他的地盘,也是和关尹喜一样,总是要见一见的。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孔子当年还是很有名的!一个小官僚,甚至连一些山野村夫也都是对孔子久闻其名的。
          这个乡长说要见孔子,基于县官不如现管的原则,孔子是应该见个面的。不去亲自登门拜见好像已经是失礼了,何况这个乡长还主动的登门求见呢?可是孔子还真的不想见,要不然这个乡长也不至于自报家门。孔子为什么不想见这个小官僚呢?我们想想孔子见他能干什么呢?既无法实现孔子的政治理想,也无法学到什么。大小还是个官,想想都烦。这倒不是孔子不近人情,如果是登门求教的,孔子从来都不会拒绝,但是小官僚还是省省吧。和这样的一个乡长虚与委蛇实在是没什么意思。
          
          乡长一看不见,倒没有动怒、更没有动粗。如果现在的某些同样级别的小官,还不派俩武警给抓来再说啊!话又说回来了,真动起武来。也不一定搞得过孔子那些学生,单一个子路就够他们玩的。那个时候人口少,一个小地方能有几个会打扙的?何况那时候的小官僚还是很重视自己的名声的。乡长还是讲理的,说明这个乡长还是不错的,值得表扬!
          乡长说:“有德之士路过本地,本乡长都见过!”言外之义本乡长也是见过世面的,也是慬些东西的,不要小看我了!估计然后会提到几个当世名人一类的,可惜当年没有照相机,不然一定会拿出几张合影,给孔子的学生们看。“来看看!这个是我,这个是xxx 。”呵呵!
          
          
          不知道是被絮叨烦了还是其它原因,反正最后是见面了。但是会谈记要没有传下来,估计应该是比较精采的。不论什么时候都一样,会见没有不完美的,交谈没有不亲切的,气氛没有不愉快的。不管怎样,乡长同志彻底被征服了。(也可能根本就没听懂,比如那个关尹喜,真的明白老子说什么吗?不过后来的道教还不一样给个“真人”的职称,可惜孔子这里没有那些东西。)
          
          然后会见结束,乡长同志退出来,赞叹地(或者是故意的吹捧)说道:“你们这些学生哦。别老是担心自已没有官位!(根着这样的老师,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如今天下无道己经太久了!(天也该晴了)。这不老天爷派孔夫子下界来当警世钟来了吗?”呵呵!这个乡长很会说话,也真的不是个一般人,要不然《论语》的编辑者怎么能记录下来他的话呢?俺们又怎么能够知道他老兄是谁呢?
          
          
          这个乡长的话里面有几处需要辨析以下的。关于“丧”指的是个人的失位,还是天下的离乱呢?也许都有可能。孔门的精英们,既懮患个人的失位,(因为政治抱负无法实现),同时更是懮患天下之丧,这两个自然也是无法分开的。至于乡长同志指的是哪一个就不知道了。既然是乡长,恐怕指的还是指的前者的可能性大一些,不过《论语》的编辑者们自然是更想说的是后一种解读。“木铎”是什么呢?“铎”就是“铃”,和钟不同,铃是摇的、钟是敲的。铃的里面有个小舌,和铃撞击发出声音。“木铎”就是木头作舌的铃,当然外边还是金属的,如果外边也是木头的,还能发出声音吗?古时候,国家有事宣布就要摇铃把大家聚起来讲话。现代一些偏远农村或许也还是有的,我还见过,不过大部分都用广播代替了。许多乡村,最高的树上都有个高音喇叭,功能与此类似。乡长说,夫子是个铃。意思也就是夫子是代替老天来宣布使命的。
          
          如果他说的是真话,那几就是说,他已经把孔夫子当成了救世主了。至于孔子是不是救世主呢?摇铃铛,真的就能聚集起来几个人吗?聚集以后,真的有人听他的吗?或者许多人真的将孔子当成一个铃铛了,聚集起来人干什么就不一定了。铃铛也许并不重要,关键是摇铃铛的那个人。
          【参考译文】
          “仪”的“封人”请求会见孔子,(对门人)说:“来到这里的有德者,我没有不见的。”
          门人让他见了孔子。
          出来以后他说:“你们这些学生啊!不用担心失位啊!天下已经变乱很久了!老天爷让孔老夫子下凡作警世钟哦!”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7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8
          • 经验3233
          • 文章243
          • 注册2009-04-05
          ==============转载:================
              【连载64】3.25尽善尽美
            【原文】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思考与随想】
            我们经常说的成语“尽善尽美”就是来源于这一章。首先指的就是音乐,可见我们是一个有着优久的音乐传统的民族。可是在动乱和变乱中,凐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其实凐没的难到仅仅是乐吗?那些没有湮没的,又有多少被涂改得面目全非?尤其是近四百年恶意的掩盖、曲解以及污染,我们失去得太多的东西了,弄得我们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是什么了。然后在反过来说这个没有,那个也没有的,真是没办法。
            
            这一章又要谈乐了,总是绕开也不是个办法。今天就大言不惭地胡说两句。所幸这一章所说的不是乐本身的问题,还有一些传说可以凭借。“韶”,传说中是尧的时候音乐,作曲家是舜,但是是不是真的就不好说了。这一首乐曲可是“相当的”不简单,孔子听了,三月不知肉味,不知道到底是什么调调?能让老夫子吃饭都不香?估计和现在故宫玩的那些肯定不是一个调调,古乐早就失传了,现在那些东西,也真的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披发左衽演奏的那些东西,还能称为“雅乐?”,可别招人家笑话了。
            关于韶,还有一个传说:当年舜领导着队伍与蛮族人作战,战争总是没完没了,于是改用礼乐教化,一曲韶演奏完毕,战场就成了舞场!呵呵,可见“韶乐”魅力之伟大,这可不是我瞎编的,古书上的的确确是写着“止干戈而起舞”的字样的,但是不是真的倒是不一定。就象一只脚的“乐正”倒底是不是一只脚呢?其实也没那么重要。我们知道“韶”的含义中有止战、有化干戈为玉帛的平和之意,也就够了。
            
            “武”呢?也就是武王时的音乐。在孔子看来,武王同样也是圣明之君。“吊民伐罪兴正义之师”,在孔夫子看来是绝对正当的,也是合理的。但是总免不了血流成河,免不了“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残忍。反映在音乐上,同样的也不免存在那种肃杀之气。所以孔子说:尽美矣,未尽善也。
            
            孔子说的是乐,但绝不止于乐。作为一种理念,一种信念。孔子无法直接的评价武王之事,《论语》的编辑者也作不到。于是通过乐的比较,间接的表达着对战争的厌恶,这也是与当时所谓的“春秋不义战”的形势是分不开的。儒家的传统中,并不绝对反对战争,对“正义之战”还是支持的,但不能掩盖心里面对战争本身的厌恶。这有问题吗?也许吧。
            
            难道说战争不是残忍的、血腥的吗?难道说所谓正义的战争不流血吗?正当的牺牲就不是死亡吗?
            我们总是想牺牲是伟大的,正义的牺牲是值得的。但是,请问一下死去的孤魂们怎么想!
            正义?世界上的战争,哪一个不是以正义的名义?
            在孔子那个时代,如果不反战,那就更是个问题了。
            近年来,我们经常都在反思。反思啊反思!反思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
            但是反思的结果却并不是那么的可靠。
            也许是近四百年来的苦日子实在难熬,
            找一个替罪羊就变成了必要。
            孔老二受了两千的冷猪头和香烟绕,
            罪魁祸首的名义怎么都逃不掉。
            比较呀比较!
            既然如今蓝眼黄毛混的好。
            全民又信基督教,
            一定是耶稣留下的好法宝!
            呵呵!又玩上卖油的东西了。谁然俺当年玩过快板书呢!但是,是真的吗?
            罗马教廷的东征东讨是耶稣的旨意吗?不知道大家是不知真的看过《圣经》,我是看过几遍的。《旧约》部分,是回、犹、基三教所共同的。那两位兄弟混得并不太好,而基督徒所不同的主要是在《新约》部分。耶稣可是从来没有教育人不断去征服,去奴役其它民族的。
            
            学生们自己不长进,却总是埋怨老师教得不好。自己什么也没有作,总是埋怨祖先没有留下遗产供自己挥霍,都是什么逻辑呢?还是想想自己该怎么去做吧,这样埋怨下去,将来被埋怨的也许就是我们自己。
            【参考译文】不写了。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7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8
            • 经验3233
            • 文章243
            • 注册2009-04-05
            ==============转载:================
                【连载65】3.29吾何以观
              【原文】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思考与随想】
              《八佾》这一篇都在讲“礼”,而这一章是本篇的最后一章。结束语通常是核心之所在,我们看看,孔子要告诉我们什么?“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他老人家说的是什么?
              
              “居上不宽”说的就是前面说过的“君使臣以礼”的本质。君待臣的礼的实质就是要表达君上的“宽”,如果没有这种宽容,那样的礼就不是真正的礼!在孔夫子的体系下,“礼”是双向的,而“上对下”是“下对上”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礼的基础也就不存在了。我们应该看到孔子对为上者是有期待的,这在当时是绝对可以理解的。即便到了十九世纪,不是还有人说中国人根本就不需要“民*主”吗,中国需要的只是“明主”罢了。即便是如今又有多少人真正盼望的不是这个呢?当然这只能是一个幻想罢了。尧舜不可期待,我们真正值得期待的只应该是我们自己。不过我们更应该看到在孔子体系中,存在着一贯的对上的要求,这也是不能抹杀的。至少在孔子那个时代,能够直接总是对上面提要求的,也真的不能说是落后。可是这种对上的要求,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慢慢的缺失了。那些为上者也就理直气壮的玩起了“君要臣死”的游戏来了,那绝对是不符合孔子原意的。
              
              有了上对下的前提,反过来才有下对上的的。上有德,下必敬之,这里也是存在着交换的。如果上面没有做到位呢?那就是如孟子说的那样,视为仇寇了。如果上面的还没有“失德”,还有点人性,那么下面的人也要给予适当的回报,这种回报就是“敬”,敬什么?敬的是位子,但是更是敬位子所代表的“德”。于是就有了第二句话,“为礼不敬”,这指的就是下对上的礼。包括祭祀在内的,下对上的“礼”所要表达的就是“敬”。如果没有这个“敬”。那么就不是真的礼。对于丧礼也是同样的,丧礼就是用来表达悲伤的,这个无需多言。在孔子看来,一切的“礼”都是要有实质的,那种没有实质的“礼”根本就不是“礼”
              
              孔子说:“这些没有实质的礼,他老人家看不下去了。”孔子要强调的就是礼的本质,而不是形式上的礼。孔子看到当时一些所谓的“好礼者”都是那样只知道形式,而不知道内容;只要表面的东西,而完全忘记了“礼”的实质,于是发了“何以观”的感慨。孔子看来那些所谓的“礼”正是“非礼”的。不知道如果孔夫子看到鲁迅笔下的“吃人的礼教”,会有何想呢?至少老夫子会说:“这与我无关”。真的无关吗?真的有关吗吗?
              
              儒家的和孔子的并不完全是一回事,汉儒为一变,宋明亦为一变。至于明以后,由于一些政治的原因。不论是赞成的,或者反对的,都在刻意的在强调某些方面。甚至都走向了反面。
              瑕不掩玉,擦去历史的灰尘,也许我们真的可能看到不一样的光辉!
              
              孔子所谓的“礼”的本质是什么呢?是“仁”!所以孔子会说“克己复礼为仁”,这里面的“复”,就是践行,践行礼就可以得到仁,践行礼也是为了“仁”。那么什么是“仁”呢?下一篇《里仁》说的就是这个,我们一起慢慢看。
              【参考译文】
              孔子说:“居上位,不能宽以待下,遇行礼时不能敬,临遭丧事,没有哀戚,我还怎么看呢?”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7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8
              • 经验3233
              • 文章243
              • 注册2009-04-05
              ==============转载:================
                  【连载66】4.01里仁为美
                【原文】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思考与随想】
                《论语》读到这里,开始讲核心问题了,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呢?其实也就只有一个字,那就是“仁”。那么“仁”到底是什么呢?关于“仁”的概念,也就在《里仁第四》这一篇里面,到底在哪里呢?现在还不是说的时候,《论语》的编排是非常有特色的,我们慢慢看就会有体会。
                
                在《论语》中,四处飞的都是“仁”这个字,但是对"仁"本身的解释,却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那么究竟什么是“仁”呢?众位“大师”“小师”们给出了一箩筐,但是究竟是哪一种更符合孔子的原意呢?在一些特定的年代,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断章取义的把仁的定义指向为“克己复礼”,并以此来证明孔子是反动的;开历史倒车的;维护奴隶主的利益的。那时候流行的说法是“仁不过是为赤裸祼的阶级压迫蒙上一个温情的面纱!”呵呵,是不是这样呢?从上一篇《八佾》对礼的解读上看,孔子反复都在强调“礼”重要的是礼背后所代表的东西,单纯的形式上的“礼”是孔子所反对的。从孔子对管仲的评价我们可以看出来,管仲是违礼的,但是后文又说“如其仁”。也就是说,管仲是符合“仁”的,而且从来没有掩饰对管仲的推祟。可见单纯用“复礼”来解释仁是无法说明问题的。除了别有用心的人,是不能这样理解的。
                
                因此,杨伯峻老先生把仁,具化为“礼”背后所代表的那种精神。诸如南怀大师,在那本别裁上就绕了圈圈,又是“体”又是“用”的解读,也很精釆,不过总感觉解读的不是《论语》。更像是在解释波若波罗密一类的心经。俺是个不没有慧根的人!自然看不出来那样的大智慧。
                
                究竟什么是“仁”呢?我们不妨再从文字本身的含义上看一看,再玩个拆字游戏!仁字很简单,就四划。左边一个“人”字;右边是个“二”。仁字就是两个人。按照一般规律,仁就可以理解为:二个人之间的关系;或者就是指两个人之间“应该”有的那种态度。那是什么样的?我们不妨想一下。如果两个人要相处,怎样才会处得好呢?相互爱护、相互照应、为对方着想、自己不想要的不要给别人、为两个人共同的利益去努力。等等等等。这个就是“仁”了。怎么?有点像是幼儿园阿姨说的?是的,那样就是“仁”了。又是一个儿童办得到,而成人作不好的东西!
                
                本章表面上说的是居住问题,不论是里,还是处,都可以理解为居住的意思。而“仁”在论语中同样也可以有“仁人”的含义,“知”在这里就是“智”,这在论语也是常用的词义。那么这一章是不是就成了“孟母择邻”的意思呢?这样的理解,似乎也不完全是错误的,但是仅仅如此简单吗?当然不是,难道说“德不孤,必有邻”就是指的一定有个邻居吗?
                本身如果有前后文,如果前文中提到别的什么居住环境。这样理解似乎还可以,但是<论语>的编辑者把这一章放在这里,绝对不仅如此的简单。居住只不过是个象征,这一章从我们自己的理解上,也不应该只理解为择居。择居只不过是指代一种环境,一种氛围,仁也不宜当纯的就理解为“仁人”。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人应该处于仁之中,如果不在"仁"之中,不论作什么。又怎么算作智慧呢?”
                在孔子看来,“仁”也是一种智慧,没有“仁”就是没有智慧的表现。
                
                《论语》的编辑者,将这一章放到这里,其含义也就是在讲“仁”的重要意义的,同时也是告诉我们说,仁就是人和人之间相处的智慧。这就是在强调“仁”是作人的根本。
                
                至于为什么“仁”如此重要,“仁”究竟是什么?“仁”要如何去作?这些问题都在后文慢慢的展开,我们这些疑问也都会有回答。我们拭目以待,且听下回分解。
                【参考译文】还是不写了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79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8
                • 经验3233
                • 文章243
                • 注册2009-04-05
                ==============转载:================
                    【连载67】4.02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原文】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思考与随想】
                  《里仁》这一篇,开始就是讲仁为本,只有处于仁之中,才算是智慧。紧接着,第二章就讲不仁会怎么样,仁会怎么样,从而得出“仁”才是真正的大智慧的结果,也真的是用心良苦的。可是对于目忙之人,什么良苦用心也是白费的。
                  
                  这一章四句话,前两句是讲“不仁”之弊,后两句讲的是“仁”之利。我们不妨也分开说一下,不仁有何害,仁有何益呢?
                  
                  “不仁不可以久处约”,“约”的含义就是贫穷。在《论语》的语言中“约”的意思大概有两种:一种是约定,第二种就是贫穷。有人将此译为节俭,似乎并不贴切,在论语中也没有相应的例子。有了不用才叫节俭,啥也没有还节俭什么呢?不仁之人不能长期处于穷困之中,这是什么道理呢?
                  其实很简单,孔已己经常念叨的那句“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也!”正好可为此作一注解。贫穷绝对是个试金石,真正贫贱不移的又能有几个呢?大部分人不都是“穷则思变”罢了,至于变成什么就不一定了,是勤劳致富,还是逼上梁山也真是未可知之事。当生存成了第一要义的时候,人是不会有什么道德可说的。绝对的贫困必然不可能产生道德的。既便如颜回之贤,如果连瓢饮箪食都没有的话,也不知道会作出什么事情来。更惶论不仁之人呢? 这是必然的事情。不仁之人,久居贫困。能作什么呢? 非奸既盗耳!看看历史上那么多可怕的句子亦可知也。“易子而食”够恐怖了吧,既便不是绝对贫困,而只是相对贫困,也一样足够摧毁许多人的道德底线了。贫穷的确可以使人疯狂,何况抛开生存谈道德,本身就是不道德的事情。一切道德都是必然在能够维系生存的基础上才可以的。那种饿死事小失节事的观念,本身也是在挑战人类的底线,也是不正常的。但是,即便是在困苦的情况下,人就没有底线了吗?做什么样的事情都成了“应该的吗?”,不能总是用“一穷二白”当借口!毕竟人不识牲畜,或者连牲畜都不如。
                  
                  至于“不仁者不可以久处乐”。讲的也就是孟子说的“富贵淫人”的意思了。当然,这里的淫字,同样指的是过分的、过度的形为。也不单纯说的是脐下三寸的构当,那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罢了。这方面的例子还用我说吗? 谁手头没有几个为富不仁的故事呢?说到这个,我们似乎总是喜欢把许多的罪恶归结于财富本身。就象经常有人说:“男人有钱就学坏”一类的,于是又经常拿那个断章“金钱是万恶之源”来说事儿。但是真的是这样吗?恐怕也是个误会。
                  当年看<围城>,有一段话非常之经典,虽说说的是地位的,不妨借来说说。反正金钱和权力从来也没有分开过。不查原文了,凭印象说罢,反正我这里收视率低,估计没人来挑错,呵呵。大概是这样的:一只猴蹲在树上,我们可以看到红屁股和长尾巴。而蹲在地上的猴,我们并看不到。但是,猴并不是因为爬上树梢,才长出红屁股和长尾巴的。
                  大概意思如此,富人,并不是富了才不仁的、才变坏的。
                  孔子并不敌视财富,贫和富本身没有问题,贫和富也绝对不是道德问题,关键还在于自己怎么作罢了。能不能坚守自己,和贫富没有什么关系,财富本身没有善恶,有善恶的是人。如果不是人的话,不论有没有财富都一样。财富不能让人当然的变好,也不会变坏。对于一个没有底线的人,没有是非标准的人来说,不论贫富都是一样的。
                  
                  不仁之人是这样的,那么仁人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如果按照传统的解释“知者利仁”,被解释为有智慧的人利用仁。那这句话似乎大过于厚黑了。利用的是自己的仁,还是别人的仁呢?都是个问题,这样的解读同样看出来解读者的心性。有什么样的眼睛,就只能看到什么样的世界,色盲的眼睛,看一切都是黑白的。
                  我们在《论语》中经常的看到“仁者”和“智者”同提,好像是相对的,或者是并列的。其实不然,在孔子的体系里,“仁”就是智慧,二者是不可分的,其实说的也是一回事。“仁者”必然是有智慧的,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也必然是“仁”的。所以这句“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解读应该就是“仁者以仁为安,智者以仁为利”。仁在心中,不论是贫贱也好,富贵也好,都一定是“安”的。当然不是安于贫穷,不是安于现状,那种与世无争的仙人从来也不是孔子提倡的。安的不是贫穷,乐的也不是贫穷,而是“仁”,是“道”。
                  为什么说“智者利仁”呢?因为在孔子看来,“仁”就是最大的“利”,我们好像总是喜欢将“仁”和“利”对立起来,其实也是一种误解。“仁”并非是不求利,而是不求眼前的小利,追求的是一种更长远的大利。“仁”在本质上也是为了利的。仁的实质就是利他,通过利他才能真正的利己,所以说“仁”才是真正的智慧。
                  
                  小的时候读唐诗“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传统的说法,似乎都是说是在接揭露赤裸裸的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养蚕人似乎是利他的,不是利己的。但是,是这样吗?
                  利他的结果,也是利已的。亚当—斯密 虽然反过来说,但讲的道理也是一样的。仁,就是这样一个东西。还是举孔子赞赏的管仲来说事,他搞的那些事情,在孔子的眼里是“仁”的,为什么呢?因为他惠及万民,给别人带来好处,他就是“仁”的,那么他自己呢?所以不是什么利用仁,而是仁中有利也。
                  
                  “仁”就是大智慧,“仁”就是最大的“利”,只是有没有眼睛看到罢了。
                  这一章说了仁者怎么样,不仁怎么样,那么“仁”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到底怎么做才是“仁”呢?且听下回分解。呵呵,也许是下回的下回。
                  【参考译文】
                  孔子说:不仁之人,不可以长期贫穷;不可以长期安乐。有仁者,以仁为安。有智者,以仁为利!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0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8
                  • 经验3233
                  • 文章243
                  • 注册2009-04-05
                  ==============转载:================
                      【连载68】4.03好与恶
                    【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思考与随想】
                    孔子这话说的有意思,如果依据传统的理解:“好”,就是喜好;“恶”就是厌恶。那这句话直译也就是“只有仁人才能喜欢人;厌恶人”。呵呵!那样倒好了。不仁的人,既不能喜欢人,也不能厌恶人。为什么? 是没能力?还是没权力?不论怎样解,都似乎不通。为什么呢?南怀在骂了宋儒以后,就说其实这一章和下一章是本是一章,宋儒给分错了。但是现存的数据显示,汉儒的版本似乎也是这样。而且,南怀大师又把下一章解释为真正的仁人,是没有什么厌恶的,间接的否定了这一章,似乎逻辑上也有些问题。既然人家是大师,愿意那么说,俺也没办法。下一章再讨论这个。
                    
                    那么这一章的“能好人与能恶人”又如何解呢?何况还有一个“唯”,那么就是说除了“仁者”就不能有好恶。夫子何意呢?或许还真的是朱熹那一类的宋儒说的有理。朱熹说的是“盖仁者无私心,好恶当于理”。也就是说,仁人是有自己的标准的,是有是非观念的。好之,之因为其是对的,才好之。恶之,是因为不对,才厌恶。而这个标准就是“仁”。而不仁之人呢?没有仁的人,自然就是小人了。正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只要有便宜占,小人才不管什么是是非非呢。管他对不对,只要能得到现实的利益,什么也就不管了。这样的人,真的有什么“好恶”吗?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这是没有的。
                    
                    对于没有是非观念的人,不论是好还是恶,都是变得快着呢。这一分钟是这样,下一分钟就不一定是怎么回事了。不是吗?这些人的脸难道没有领教过吗?都是比夏日的天气变得还要快得多,刚刚还是晴空万里,马上就可能电闪雷鸣。用到你的时候,将你夸成比花还漂亮,只要你无法满足他的要求,马上你就狗屁不如了。刚刚还是一脸的正气,要公事公办呢?刚刚还说你什么也不是呢?几两银子送上,马上对你笑容可掬。这样的人我们见得少吗?即便他们真的有好恶之念,也不是真的好和恶。倒是很有“随俗而变”的“君子”之风啊。
                    
                    所以“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说的就是这个是非标准的问题。只有有了这个标准,才能评价人,才能喜欢人,厌恶人。话又说回来了,如果一个连是非标准都没有的人,好恶有有什么用呢?他们的评价有多少意义呢?就像《子路十三》有一段话说的那样“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一个自己没有是非观念,不是道孰是孰非的人,是没有权力去评价人的。即便评价,其实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另外还有人这样解读,“恶”是念(e4)也就是凶恶之恶,而非厌恶之恶。那样这句话就和“君子成人之美,小人成人之恶”的意思相类似了。在《论语》中,有的时候“君子”和“仁者”是可以相类的。那样本章的意思就成了:“仁者,(知道什么是仁)就能知道使什么样的好,使什么样的人不好”。也就是帮助谁,打击谁的问题了。这样的解读也算是有些道理,权作一解,这里就不在展开了,
                    
                    孔子绝对是一个善善恶恶的人,绝对不是那种和稀泥的好好先生。那种没有是非的“好人”,孔子称其为“乡愿”,称之为“德之贼”。不论什么时代,都是必须要有一个标准的,必须要有是非的。否者黑的就成了白的,白的也就成了黑的。这样的世界是没有希望的。那种认为孔子没有什么可厌恶的,是绝对说不通的。下一章说的就是这样的事情,让我们一起看看,到底是谁在误解孔子,是误解还是误导呢?我们拭目以待。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1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8
                    • 经验3233
                    • 文章243
                    • 注册2009-04-05
                    ==============转载:================
                        【连载69】4.04仁者无恶
                      【原文】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思考与随想】
                      通过对上一章的解读,我们对这一章的理解或许关键问题还是对“恶”的理解。是(e4) 还是(wu4)呢?那位南大师的解读就是厌恶,还与上一章联系起来,于是这一章就成了“如果有志于仁,就没有什么(人或事)厌恶的了。”于是得出了类似众生平等一类的结论,但是这是真的吗?这是孔子吗?
                      
                      在现有的史料,我们在孔子身上看不出来孔子是具有那样的性情的,孔子从不掩饰自己的好恶,孔子绝对不是那种不讲是非的好好先生,甚至有许多时候,孔子的好恶都会写在脸上。这样的形象或许和某些人印象之中是有很大区别的,但是这样的事情却明明白白的记录在史书上。《论语》中也有许多相应的例子,比如在后面会讲到一个叫孺悲的人要见孔子,孔子不想见他,就称病拒之。如果事情仅仅是到这里,也许还是正常的,称病不见是一个很好的借口,但是还没等这个人出门。俺们的孔老夫子就开始弹琴唱歌,呵呵。孔子这是干什么?孔子是明明白白的告诉那个人“我就是不想见你”。这样的孔子才是真实的,也是可爱的。孔子是有真性情的人,绝对不会那样没有是非的“爱所有的人”,那不是孔子。从逻辑上讲,难道对恶行也不厌恶吗? 难道有志于仁就不厌恶日本鬼子吗? 呵!何止于厌恶,简直是愤怒了。“以德报怨。何以报德?”说的很明确,那样的事情不是孔子主张的。
                      
                      这种“爱人,爱所有的人,爱敌人,不厌弃所有的人”的说法实在不象是孔子的,倒是很像老和尚的话。至少也只能是宋以后,三教合流的说法。“国学”这个概念很奇特,现在一些玩襌宗的都在说自己是在讲国学。不过只要说几句就要跨过珠穆朗玛,讲起湿婆梵天一类的东东来了。全然不顾凈饭王的儿子是生在哪乡哪堡的。难道离开了喜马拉雅山南边的东西,就说明不了俺们家的事情了吗?当然,在这里我不是非议佛教或者佛学,也不否认佛学东渐以后对我们的影响,毕竟那也是历史的一部份,我们也未必完全的区隔开。谁愿意提倡那个,修个金身正果和我们没有什么关系,但是请不要说,那个就是俺们原来就有的,更不要说那个就是孔子的。现在都是什么年代了,真正的孔子都没有人听,还穿上这个马甲有什么用啊,好好的念波若波罗密就行了,别来参合了。不好意思,话题扯得有些远,就此打住,还是接着说俺们家孔老夫子的事情吧。
                      
                      杨伯峻和朱熹都认为这个“恶”就是凶恶的恶。不过杨老先生的译文解释为:“有志于人,总没有坏处”。那这个“恶”就是指向自己的。道理是没有错,从教育的角度上看,讲“志于仁”对自己没坏处当然也是有道理的。也是符合儒家修齐治平的要义的,但是好像有些牵强,说教的味道太浓了。倒是和现在一些宗教界人士一样,经常看到一些人在发一些小册子,上面虽说都搞了许多故事。核心不外是一句:“信我吧,行善吧。你就会上天堂”。呵呵! 诱惑呀!可是似乎那些宗教人士们所信仰的"神",未必就是这样想。信神,还是信真理,就是问题之关键!信仰和迷信就这样分野了!如果仅仅是为了上天堂而去膜拜某一个神,那绝对不是信仰,只能是迷信。那是什么呀?那是交易,和为了两块糖就给人磕头有区别吗?我是愚鲁的,没有慧根的,至少我看不出区别了
                      
                      朱熹的解读,把这个“恶”解释就是行恶,或者是恶行。似乎在逻辑上最说的通。然后朱熹又提出“仁人亦可有过,但不至于恶”之类的话来说明。虽不免添足之嫌,但亦非无感而发。仔细想想,也是那么回事。如果有“仁”在心中,何尝会去行恶呢?这样一说,孔子的话又成了废话了。多少真理不是废话呢?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难道不是废话吗?呵呵!我说的也许全是废话。废话也没什么不好,至少要比假话强得多。
                      
                      如果按照朱熹的解读,这一章也就和上一章在道理和逻辑上是一致的。都是在说一个“标准”的问题。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是必须要有一个标准的。否者就是善恶不分,连啥是善,啥是恶都不知道,行不行恶,自己也就不知道了。连标准都不知道,怎么能不违规呢?红绿灯都不认识,有可能遵守交通规则吗?那么什么是分别善恶的标准呢?孔子认为这个标准也就是“仁”。“不仁”就是恶,做到了仁,也就是得到了善。那么什么是“仁”呢,“仁”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这一章还是没有说,啥时候说呢?到该说的时候就会说了。
                      
                      呵呵,又是废话,欢迎明天接着来听我的废话!不过本来讲论语,都是废话。喜欢的,自己都会读。不喜欢的,我怎么讲也是白扯。呵呵!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8
                      • 经验3233
                      • 文章243
                      • 注册2009-04-05
                      ==============转载:================
                          【连载70】4.05终食不违
                        【原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思考与随想】
                        此章仍然是在说“仁”对于作人,对于作一个君子的重要意义的。孔子说的话很精彩,说的是作为一个“君子”不论在任何时候都是离不开“仁”的,已经是将这个“仁”字上升到信仰的高度,当成了比生命更要重要的东西。孔子说的话,很像某人翻译的裴多菲的那首名诗一样“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君子离开仁,一刻活不了”,呵呵,这个“仁”就是孔子的信仰,就是孔子宗教。为了“仁”什么都可以不要,离开了“仁”什么也不重要。当然孔子那个时代爱情还没有那么重要,(什么时候爱情重要过呢?是真的吗?值得怀疑。)孔子是不是真的将“仁”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呢?也是未必。孔子看来“仁”是生命的一部份,没有了“仁”的生命是不完整的,但是“仁”也未必就是高于生命的,孔子从来不将人引向彼岸。我们一起看看孔子是如何说的呢?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呵呵,孔老夫子说话就是实惠,上来就说“富贵是人人都喜欢的”,孔夫子没有后世伪道学家那样唱高调,从来不讳言对金钱和地位的追求。后面都说了“如果能够脱贫致富,当个市场管理员都成”。在这一点上孔夫子和其它的“圣人”们比起来,的确要世俗了许多。比如凈饭王的儿子,干脆连此生都不放在眼里。而孔夫子则不然,孔子只是将如何做人,而不是讲如何升天。既然是要做人,那么就要正视人的欲望和追求,否则就不是人道。呵呵,那些“伪人”们总是要将人都改造成为“圣贤”,总是提倡一些不是人应该有的东西,总是将人的事情说成不是人的事,总是想要将人类建造成为天堂,结果如何呢?恐怕建成的都是地狱。仅从这一点,我更喜观孔夫子这个可爱的老人家,要说话就玩点实惠的,孔老夫子从来不玩那些高深莫测的虚招子蒙人!
                        富,就是有钱;贵,就是有地位。孔子上来就搞一句“钱和地位,人人都喜欢”。这里自然也包括他自己,孔子能这样直白的说出来,已经是很了不起。现在不是还有人,一边在那里数钱,一边在高调的唱着“金钱于我如粪土呀!我绝不是为了钱!”呵呵!拜托把粪土运两车给灾区人民好不好?不然少扯那个犊子!世界就是被这些无耻的假仁假义之徒搞成现在的样子的:小烟抽着;小酒喝着;小车开着;小蜜搂着;小……着,……还装什么清高?把他那些东西都拿走,有几个不是哭得如丧考妣一般。(呵呵,真的丧考妣倒不一定哭了!)还是不说了,说咱们的孔子吧。
                        
                        孔子下面又说了“贫与贱,谁也不愿”。“贫”指的是缺钱,但并不是活不下去的那个赤贫。饭都混不着的那种,在古汉语中称为穷或困。像颜回那样,就是贫,但好歹还能混着箪食瓢饮。“贱”,指的是地位低下,和我们现在所说的贱不一样。在这里贱指的只是地位和道德没有直接关系。要不然孔子怎么会说:“吾少也贱”!这个和诸葛亮的“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样,“卑”是地位低下,“鄙”就是孤陋寡闻,也和道德无关。当然,这些基础的东西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多费话了。我说这个,只是想再一次强调。我们读古书,需要注意词义的变化,否则难免就会走到附会妄想之地。
                        孔子明确的说:“俺也喜欢钱和地位,俺也讨厌贫穷和卑微”,是啊,孔子说的是实话,谁不是喜欢钱喜欢地位呢?不承认这个就是虚伪。但是孔子马上说了:“但是在我心里,有比金钱和地位更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呢? 就是这个“道”,什么是道呢?又是一个难以言传的东西,不过在这里的指向还算是单一,指的就是方法,就是路径。实际上也是这个道理,孔子在说的是一个底线的问题,我们喜欢钱,我们厌恶贫穷,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喜欢钱就去当强盗去吧,就去和某些地方一样去拐卖儿童去吧。不论什么时候,都是要有一个底线的,不论是法律,还是道德都是要有底线的。当然,现在真的去抢劫的毕竟是少数,但是其它的呢?有些事情也未必就比作强盗好多少,古往今来都是这样“窃钩者诛窃国者侯”。或许还真的是梁山上那一群不是。孔子在这里说的就是,如果不能用“正确的,应该的”方法得到富贵,消灭贫困,那么宁可不要。那么什么是正确的、正当的方法呢,用什么标准来判定呢?这个标准就是“仁”。但是接下来孔子还是没有说“仁”是什么的问题,说的也还是“仁”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前面说的是富贵贫贱,这里有提到一个“名”,名是什么呢?说到底这个“名”也就是一个社会认同的问题,这里说的“名”也就是名声,指的还是正面的“名”,那些贻臭万年的“名”没有什么关系,指的就是君子的声名。孔子说的是如果没有了“仁”字,也就不算是一个君子了。接下来孔子说的话更是精彩了“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说的就是“仁”对君子来说是一刻也了的,“无终食之间”指的就是“一顿饭的功夫”,也就是片刻不离之意。“造次”在古书里面常见这个词,尤其是在批评人的时候都会来上一句“造次”,不过这里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说的就是“匆忙、急迫之时”。“颠沛”就是困顿之时,孔子在这里说的也就是“仁”是君子一刻也离不了的东西,不论是在何时何境都是不能离开的,俩开了就什么也不是了,很像西方人在婚礼上的哪一段“不论贫富,不论疾病……”。孔子说的也是这样,这个“仁”在孔子哪里就是如此神圣的东西,但是有是非常的现实。
                        
                        《论语》的编辑者真的在《里仁》这一篇的确是很费心思的,就是这样的不断在讲“仁”的意义,可是就是不告诉你什么是“仁”,呵呵,他们是在等读者们问,“你将仁说的这么好,那么好,这么重要,那么重要,那么什么是仁呢?”呵呵,他们等的就是这个,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等你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以后,再将谜底告诉你。然后让你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其实这倒是孔子一贯的教育方法。让你自己去悟,也许习惯了灌输的填鸭式教育的我们不喜欢,但是这种方法也未必就是一无是处的,没有思考,直接告诉你结论,真的会明白吗?不管这种方法是好不好,我们想知道什么是“仁”,就还需要等。别急,慢慢等总视会有的。请接着读下去,也许答案就在不远的地方等着你。
                        
                        在说些题外的话,我们看孔子在这一章说的话,好像是将道德上升到了生存第一需要的地步,感觉孔子也是在唱高调。是吗?精神代替不了物质,人是不能靠精神活着的,但是如果没有了精神行吗?根据马斯洛经典的心理学概念:人的欲望是金字塔形的,最下层的就是食色一类的东西,最上层的是自我实现。人的欲望本身就是分层的,愈下层,愈接近于动物的本能。如果,仅仅以满足于最下层的需求。那人也真的与动物无异了(遗憾的是有时候、有的人,真还不如动物)丰子恺(漫画家、散文家,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弟子)也说过类似的话。他把人生比作三层楼,下层的是吃饭一类的需求;第二层的是文学艺术一类的精神;第三层是宗教。简单的说,也就是人的目标也分三个层次:“物质、精神、灵魂!”其中对物质本身,人的确和动物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人,并不是简单的双足动物,人是必然要有一些形而上的东西的。否则,单纯向着形而下的方向去奔的话,作人真的还不如作猪快乐些。
                        人还是不能一点精神也没有的,这个不是唱高调,这个也是基本的需求,如果还是一个人的话,就是要有的。这也是人的宿命。
                        
                        说了太多了,还是说译文好了,接着来点打油诗罢了
                        【参考译文】
                        孔子说:“钱和地位啊,人人都想要,不是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啊,来了也不要!没钱没地位,谁都很烦恼,正当的方法逃不掉啊,那就不去逃!君子啊,离开仁之道,怎得声名妙? 君子啊,吃顿饭功夫都离不了,(仁之道)不论心情多急躁,流离失所也不忘掉!”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997
                        • 经验10662
                        • 文章886
                        • 注册2006-03-27
                        仁/义/礼/智/信,现在能有多少人真正能够做到呢?要是都做到这些,我们的生意也就不是那么难了,生活也就是那么差了,日子也就越来越好了。
                        ●祝您:家和,安康,事顺!●我们诚实守信,经营天下●

                        在线情况
                        8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8
                          • 经验3233
                          • 文章243
                          • 注册2009-04-05
                          ==============转载:================
                              【连载71】4.06我未见之
                            【原文】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思考与随想】
                            这一章有些长,有些绕嘴,读起来好像有些费力。又是“好仁者”又是“恶不仁者”的,这个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孔子到底是说没见过那一种呢?是没见过这两种人,还是没见过一种现象呢?
                            
                            本章本来没有很多的歧义,不过最近有很多人都向我推荐“大师”的作品,那么我也就只好拿大师来说事了。最近孔老夫子又被人抬出来,不知道何意,《论语》的解读也是越来越多,不过好像真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的多起来当然是好事,但是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困惑,这么多的人在讲,说的还都不一样,我们到底要听谁的呢?到底谁说的是真的,谁说的优势假的呢?其实这也不是现在就有的,孔子逝去之后,儒分为八,也都是各说各的理。吵的一塌糊涂,今天也是如此。那么我们怎么办呢?都是大师,俺们谁也得罪不起,听谁的都不好,那么我们只好听自己的。谁说得对就听谁的吧,管他是大师还是小师呢?
                            
                            呵呵,也许了解我的人都知道了,俺要找大师的麻烦了。对,是谁呢?于某吗?呵呵,俺虽然不是什么教授,但是那个俺还没有放在俺的眼里。俺要挑毛病的是万众瞩目的南怀瑾大师,呵呵,南师粉丝众多,你一个何孤直是不是不想混了?是,俺本来就没再江湖中,俺又怕什么呢?何况最近已经说了不少他老人家的不是了,也不在乎在多说几句,观点不同,并不是对人的不尊重,相信南怀大师也不会因为俺的话就怎么样。呵呵。
                            
                            南怀瑾大师在他的那个《论语别裁》将这一章解读为孔子没见过的是“好仁者,恶不仁者”这件事,他的原文是这样的
                            “他说我没有看过一个真正喜欢仁的人,讨厌那个不仁的人,看不起那个不仁的人。拿我们现在的观念来看,他是说“我没有看到一个真正爱好道德的人,讨厌一个不道德的人”。为什么呢?一个爱好“仁”道而有道德的人,当然他的修养几乎无人可以比拟,实在很难得;可是,他如果讨厌不仁的人,看不起不仁的人,那么他还不能说是个仁者。……因为接着下面就说:“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意思是说,一个仁者,看到一个不仁者,应该是同情他、怜悯他,想办法怎样把他改变过来,这是真正仁者的用心。我们讲道德,别人不讲道德,我们就非常讨厌他,那么我们是同样以“不仁”的心理对付人家,我们这个仁还是不究竟。”
                            南怀瑾总是说宋儒如何如何,总是说这个不是孔子的,那个不是孔子的。那么他的这个呢?是不是孔子的呢?俺是不知道,但是这个看起来很眼熟,因为这个不像是儒家的,而像是脑袋上没有头发的那一类人的说法。我们在孔子本人的传记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绝不是像耶稣那样,打左脸还要把右脸凑过去的人。孔子从来不掩饰自己的好恶,后面还有君子有几恶的说法。比如见着阳虎绕道走;比如称病不见孺悲,然后又故意弹琴告诉他,我就是不想见你。如此种种。
                            孔子的“恕”,绝对不是那个意思。“恕”更多的是一种以己度人的换位思考,而不是宽恕或者饶恕罪恶。孔子不是有求必应的大慈大悲的观自在菩萨。南怀瑾先生的说法,即便在本章,即便是在语言的逻辑上也是讲不通的。如果前边说的是一件事情的话,孔子后面说的又是什么呢?在后面我们明明白白的看到“恶不仁者”说的也是一种人,孔子还说这种人“其为仁矣”,说的是这种人也是仁人,还做“仁”事儿呢。这还有什么可说的吗?孔子根本就不是那种会“爱你的敌人”的那种人。想要那种慈悲心,请换到别家,或者是喜马拉雅山南边,或者是耶路撒冷。
                            
                            那么这一章孔子说的又是什么呢?说的是两种人,一种是“好仁者”,一种是“恶不仁者”。这两种人实际上是有程度上不同的。孔子没见过的是两类人:一类是“好仁的人”;一类是“厌恶不仁的人”。 孔子就是把“好仁者”和“恶不仁者”分成两个层次。类似“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样。“好仁者”指的是真正以仁为核心,真心实意的喜欢“仁”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是一切都以“仁”作为自己的标准来行事,孔子称其为“无以尚之”,也就是没有什么比这更好的了。
                            
                            “恶不仁者”只是因为厌恶不仁之行,而行仁的那类人,因为他厌恶“不仁”,所以也会按照“仁”的标准来行事,但是“恶不仁者”能作到的只是能使不仁之行不加其身而已,自然也就不够“无尚”了,因为他是被动的拒绝不好的事情,而不是主动接受好的。这里面的确是有程度不同的,但是这两类人也都是世间罕有的,为什么呢?是“仁”很难吗?还是因为别的事情呢?
                            
                            孔子从来也不认为“仁”是很难的,孔子说过“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认为仁是发自内心的,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那么为什么做到的人那么少呢?也许就是孔子对冉有说的那句话“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最能说明问题。是根本就没有想去作而已,那么又怎么会做得到呢?根本就不是什么能力不行,而是没有真的喜欢,没有真的想作而已。
                            
                            所以孔子有如下之叹“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难道做一天的能力也没有吗?呵呵,其实真的没有,所以孔老夫子又说了一句“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呵呵,“或许有,我没见过”。孔老夫子也是喜欢讽刺的,孔老夫子是在反问,既然有那么多人说自己好仁、恶不仁,为什么就没有几个人做到呢?孔子说不是能力问题,那是什么问题呢?因为这个“好”都是叶公好龙的那种“好”罢了。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781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