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宗亲网
在线情况
13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340
    • 经验9911
    • 文章1105
    • 注册2008-01-18

        “束脩”
        不仅仅是见面礼物吧。

        历来对“束修”一词的解释大略有以下几种:束带修饰;年十五;拜师的礼物。
        如果细心考索可以发现,几家早期有代表性的注家(值得注意的是,因为他们去古未远,后来各说大抵由此生成或者从中找到佐证)对于“束修”一词的解释并不象后来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泾渭分明,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以互相承认,同时并存。

        西汉孔安国《论语注》有云:“束修,束带修节。”I然而曹魏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语则谓:“言人能奉礼,自行束修以上,则皆教诲之。”对孔安国这一段话,萧梁皇侃《论语义疏》是这样理解的:“孔注虽不云修是脯,而意亦不得离脯也。”如此,在孔安国那里,“束修”兼具动作束带修节和名词肉脯二义。

        东汉郑玄《论语注》:“束修,谓年十五以上也。”II而唐写本《论语》郑氏注则有以下记载:“自……(省略号为缺文,本段中以下省略号仿此)酒脯。十五以上有……经说曰臣无意外之交弟子有束……与人交者当有所教诲以忠信之道也。”壬本有“自行束修……施遗焉”字样III。根据文中有“酒脯”、“施遗”语词,可知在郑玄眼中,“束修”又可释为弟子拜师的礼物。如此,在郑玄那里,“束修”一词又兼具表十五岁年龄和名词肉脯二义。

        上引孔颖达解释《尚书·秦誓》“如有束修一介臣”句原文如下:“孔注《论语》以束修为束带修节,此亦当然一介谓一心耿介,断断然守善之貌。”而在《礼记·少仪》“其以乘壶酒、束修、一犬赐人;若献人,则陈酒、执修以将命,亦曰‘乘壶酒、束修、一犬’”一段的正义中,孔颖达谓“束修,十脡脯也。酒脯及犬皆可为礼也。”准此,孔颖达之释“束修”就全与孔安国同,也兼束带修节和肉脯二义。
       古人多借形式表内涵,类似“葱”表示聪明……
    令字辈。自90年从教以来倍感儒家经典之重要!03年志在圣城建立首家国学馆!教授读经典习礼仪,现与北京四海经典文化传播中心合作,在论语碑苑已推广读经至今,欢迎诸位莅临指教!
    http://905492004.qzone.qq.com/
    在线情况
    1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8
      • 经验3233
      • 文章243
      • 注册2009-04-05
      本帖虽是转帖,但本人能于原作者沟通联系,欢迎大家来赏析、讨论和提问。
      (如果感觉字体太小眼睛吃力,按住Ctrl键滚动鼠标即可)
      ==============转载:================
      【连载7】1.07为学之本
        【原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思考与随想】
        这一章出场的是子夏师兄,卜商,字子夏,小于孔子四十四岁,是孔子晚年有代表性的学生之一,他在儒家的历史上的地位是很特别的,虽然不如曾参有名,但是他的学问和主张却在一定的范围内成了汉儒以后的核心思想之一。这里我们先不探讨他的人,只是探讨他的话。他的话其实都是很好玩的,我们慢慢的看就会知道了。
        
        这一章的基本内涵和上一章是一致的,主要讲的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学习的目的的问题。学习的关键还是“作人”,如果没有“人”应该做的那些东西,学了也没有什么用,这是上一章孔子告诉我们的。这一章子夏要告诉我们的是,只要做好了“人”,即便没有学,也比那些学了的人好上一万倍。子夏说的有些狠了点,但是实际上也是这样的,虽说表面上否定了“学”的意义,但是实际上也是说出了“学”的实质。话有些偏激,但是未尝不是对当时的现状的一种矫枉过正。所以子夏说的这些话都是儒家认为一个人应当作到的,而且是必须做到的一些事情。非如此,则不可称之为人,自然也就提不到什么“学”了。我们看看这些标准是什么呢?对我们是不是也有些意义。
        
        “贤贤易色”。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历来的解读者都是有不同的解读,也总是没有个定论。关键可能是在对“色”的解读上,究竟是我们一般的理解上的“美色”,还是如“巧言令色”中的“容色”呢?的确是很难分辨的,到底哪一个更合理些呢?如果这个“色”,理解为“容色”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也许就是尊敬、尊重贤人的意思了。就可以翻译为:“用尊重的、庄重的面貌对待“贤”、或者“贤人”。这样解释似乎有道理,这也是儒家提倡的。但是放在这里,又似乎是与《论语》中的一般概念和逻辑不一致。我们看看后面的说的都是啥事情,对父母的孝,对君主的“忠”,对朋友的“信”。是一种身-家-国-友的逐级放大,这也是孔子思想的一种模式性的东西。那么第一句如果是讲对贤人的做法,应该是放在最后一句,或者是倒数第二句才更像那么回事。所以,我倾向与杨伯峻先生说的,这一句讲的就是我们一般性理解的那种美色,第一句说的就是“人伦之始”的夫妻关系的。娶什么样的老婆,实际上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翻开历史,有多少人是倒在这里的。都说古人是什么一夫多妻,其实不确。妻只有一个,其余的都是妾。这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妻是必须要敬重的,妾基本上就是奴。只有妻子的亲戚才是亲属关系,妾的家人是没有什么待遇的,比如我们看红楼梦。探春对她赵姨娘说的话就是这样,只认王夫人的的弟弟为舅舅,亲娘的兄弟啥也不是。女同胞们别生气,那年头世界就是这样。所以此处说夫妻之事也不是不可能的,孔老夫子从来也没有像后世的伪道学家那样禁忌。呵呵。提到那些“伪人”们就来气。没有夫妻之事哪有世界上的人啊,只要一提到xx就会想到那话儿的东西,本身就是诲淫诲盗之徒,懒得理他们。
        
        “事父母,能竭其力”无可争议就是孝道了,“事君,能致其身”说的就是“忠”了。这两句也是儒家的基本命题,我们以后都会慢慢的说。之中的“孝”,在某些时候,某些方面现在也是有所争议的。至于“忠”好像都成了万恶之源了。在有些年代都将孔子提倡这个作为孔子维护封建统治,压制人性的罪证了。但是实际上是这样吗?对“君”的“忠”且不论,难道父母养我们一场,就不应该有一点点的尊敬和还报吗?绝对的否定“孝”,不论在哪里都是不能取得认可的,当然二十四孝那样变态的故事除外。至于“忠”我们也要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看问题。毕竟不能总是要求所有的人都去“革命”,至少在当年的环境下也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这些东西也是儒家的常见命题,我们还有四五百章的时间去探讨,这里还是暂时放下,以后的解读,也许我们会看到,这些东西也是和我们想象中的不完全一样。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个好像不用说了吧,一个“信”字,我们好像谁都有体会,虽然许多的人都是喜欢忽悠别人的,但是也都是不喜欢被人忽悠的。呵呵。连本山大叔都觉悟了,我们还是讲点诚信的好,不然的话,整个世界都在忽悠,也许这个世界离毁灭也就不远了。不论做什么,这个“信”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可贵质量,如果谁不愿意,呵呵,自己想去吧。多行不义……,狼来了的故事都听过吧。
        
        这些东西,都是儒家认为的基本原则,所以这里面讲的道理也就是和上一章一样的。相对于人的本性来说,学只能是末。就象另一个命题中,孔子的“仁”才是本。“礼、乐”都是末、是手段、是道路,但绝对不是目标。建国以来的一些“学者”,把孔子说成是“开历史倒车”的复礼者,的确是对孔子最大的误解。当然那是别有用心的。我们不论怎么理解,先做人,再作学生都是正确的,但是现在的教育……
        
        【参考译文】
        子夏说:重贤,不重色(?)。能尽力的去奉侍父母;能不惜生命的去效命于君;能言而有信地和朋友交往。[这样的人]就算没有“学”过,我也认为[他]己经“学”过了。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8
        • 经验3233
        • 文章243
        • 注册2009-04-05
        本帖虽是转帖,但本人能于原作者沟通联系,欢迎大家来赏析、讨论和提问。
        (如果感觉字体太小眼睛吃力,按住Ctrl键滚动鼠标即可)
        ==============转载:================
        【连载8】1.08知过必改
          
          【原文】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思考与随想】
          
          本章承前启后,说的也是修身为学之本的事情。教育,就不能只教不育。所谓的教育,最重要的也是如何培养一个人,而不是成批的制造一堆标准件。成人还是成才之间到底是哪个更重要呢?一个不够得上“人”的才难道真的是有用的吗?孔子认为是不行的,儒家也是认为不行的,所以在讲“学”的一篇里,不断地讲的都是如何作人。其中深意不可不察。孔子哪一方面可能都有争议,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孔子是一个好老师。其中的教育理念至少是值得我们好好思考一下的。讲怎么做人,就是“学”的问题,包括后面讲的“礼”的,讲“孝”的,都不过如此,及时教育的基础,同样的也是教育的内容。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博文约礼”。我们不妨慢慢看,也许就会有更深的体会的。
          先说本章的事情,本章说的也是作人为学的一些标准的问题。
          
          这一章首先提到了一个概念,那就是“君子”, 一提“君子”,总是和“小人”相对的。君子的概念,在论语中和我们理解的并不完全是一致的。有时候这个君子指的是地位上的,有时候又是道德上的,具体指的是那一类人,在不同的章节中是不一样的。而且在当时看来,地位和道德也是不能完全分开的。就像现在我们经常提的“绅士”,难道和钱没关系吗?难道仅仅和“钱”有关系吗?许多东西纠缠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不仅仅是离愁。呵呵。我们看历史,看经典,有些时候还是要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当时的环境才能看得更清楚,不要一切都要用现在的标准来要求,就像未来的人,用未来的标准要求我们一样,也许我们什么也不是,假设未来会更好的话。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关于重和威的解读,好像很好理解,但又说不大明白。古人的许多字都有多种含义,也许当年说的时候本身就有多种含义,本身就是一语双关的。我们偏要只用一种含义去理解,本身就犯了方向错误。对于这类话的确是不翻译比翻译的好。我们从道理上理解也是这样,有许多东西还是要靠自己来悟。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威,是什么?是别人给自己的尊重。如果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我们首先是要自重才行,如果自己不知自重,被人怎么会尊重你呢?换位思考,是孔子最常用的思维模式,在许多地方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在想得到别人的东西之前,最好想想自己应该怎么做,自己做到了吗?
          
          “学则不固”,这里的“固”,应该和“君子固穷”的“固”一样。似乎应该当成“坚持”“坚守”来讲。这样,就和前面二章有类似的意思了,含有一点“学了也不坚守”,或者“学了也没什么意义”的意思了。是的,一个人不知自重,又怎么能够坚守自己的学问呢?又怎么能坚守自己的质量呢?看看如今的一些整日里面都在名利场里面打滚的那些“教授”“砖家”们,我们也就知道了,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自重其身的话,学问也就只能是愈来愈居于下流了。
          
          “主忠信”,忠信为立身之本,这个没有什么可说的。忠且不论,无信当然是不行的,为什么不行,留待后文慢慢说。嘿嘿。就这两个字,每一个字都可以写成一本宏篇长文,如果每一个字都要展开的话,我用二十年也写不完。呵呵。
          
          “无友不如己者”这句话的争议就多了,真是众说纷纭,真假难辨。许多说法都是难以自圆其说的。如果我们直译过来,好像是“不和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呵呵,很有一点“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意思。突兀的冒出这样的话,似乎和平常理解孔子的许多地方不一致。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的话。“不和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从道德的角度上也是难以理解的。以孔夫子的入世精神,不可能是像个隐士那样,只和少数人结交,也无法解释孔子自己说的“不耻下问”的一类事情了。“不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怎么也说不过去。
          对于这句话,我思考的许久,也不得其解。忽然有一天在朋友们的启发下,突然有了一些感悟,当然也许又是一个谬误。不过不重要,对和错本来也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思考过程以及带来的感悟和快乐才是有意义的。
          这句话历来争议较多,百般求解而不得。不过分析各种观点,不外乎两类。一类是说孔子这话说得有道理,于是就在想“不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的好处或者是道理在哪里。基于这种理解找出一大堆依据来。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同时也无法解释其和其它孔夫子的话和一些基本精神的矛盾,有些是无法调和的。
          
          另一类就是为此话百般辩解,也就是说这个不是孔子的本义,于是也找到一堆依据来反驳这句话。呵呵!如果不是这句话出现了不只一遍,似乎都要否认这句话的存在了。但是,这句话依旧摆在那里,无法否定的是孔子确实是说过这句话。于是那些所谓的辩解就显得那样的苍白和无力。
          
          既然这些说法都不能完全令人信服。我们再回头看看原文,似乎有些东西可以重新考虑和商榷。原文就是“无(毋)友不如己者”六个字。现在我们基本上排除没有其它解释的“己”和“者”两个字,其余的字我们再来探求。“无(毋)”不管是当成“没有”、还是“不要”。都是否定的意思,也可以不讨论。
          剩下三个字,“友”,“不如”这三个字似乎很简单。但是我们真的明白吗?这似乎好像是可笑的。这样简单我们有什么不明白?先别忙,且听我慢慢道来,也许就会有些不同的理解。
          
          首先说“友”。我们经常的理解是这样的:一种是当名词讲,我们的解释就是“朋友”。另一当成是没有宾语的名词动用,也就是“交朋友”。这似乎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完全吗?我的看法是不能完全这样解。现在我们所理解的“朋友”意义很广泛,见面不见面的都算。某相声演员一上台,就开始说:“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我想死你们了……!”然而古人并不是这样,在“朋友”这个词出现以前。“朋友”是两个词,类而不同。看看说文怎样解释吧:“同师为朋,同志为友”。然后我们再深入一下,看看我们伟大的象形字的智慧吧!“朋”是什么?并立而站的两个人。强调的是并列的、并立的关系,离得很近,但是是并列的。
          
          而“友”却不同。其原本的形状,是两只朝向同一方向的手。也就是说,强调的是方向的同一性,所以解读为“同道为友”。也就是可以把“友”,可以理解为严格意义上的“同志”当然这里我说的“同志”和八十年代以前的称呼以及现在的同性恋没有关系。
          
          如果我们这样理解,就会发现:“朋”、“友”的确是不同的概念。“朋”,说的是在一起;“友”指的是方向一致。所以我们只能说唐朝的牛、李为“朋党”并不是“友党”,意义完全不同。这是我要说的第一个问题。“友”指的就是朝向同一方向努力的人。依据这个概念。我们是不是就有了新的理解呢?孔子指的方向是什么呢?我们都知道……。
          
          下面,我们再重新考虑另一个的含义。是不是也有新的发现。
          “不如”的解释上。我们通常的解读就是“比不上”,也就是我们经常谦虚的说:“这个,我不如你”等等。也就是说和你相比,你好,我差。这是我们通常的理解。现代汉语这样解释,绝对没问题。那古代呢?类似的就是孟子的“尽信书不如无书”,这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古汉语同样还有另一种解读,我们同样需要看看。而且在许多时候,先秦的语言中,另一种说法似乎更多些。也就是这个“不如”,并不是我们理解的“不如”,而是把“不”和“如”分开解。“不”就不说了。“如”的解释为“像”或“同”。这也是“如”的本意,与之相关的例子很多。我很懒!就不举例子了。所以这个“不如”同样可以解释为“不像”或“不同”。
          
          怎么样?是不是得到不同的答案了?呵呵!
          
          如果把“不如”解释为“不同”或“不像”孔子告诉我们的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意思了。这样就很容易的和前面的“主忠信”联系在一起。既便我们不认同“不如”的解释。我们只要把“友”按其原义理解为“同志”我们也可以理解。不友于在同一方向比自己跑得慢的,也似乎意义是别样的。难道说,非要刘翔回头看吗?
          
          不知道我清楚了没有?呵呵!所以我的理解。这段话,似乎孔子并不是在说“交朋友”,指的仍然是思想上、志向上的问题。我说的当然不一定是对的。也许是完全的胡说八道!如果还有点趣味,就当是个笑话。如果没有趣,就当是屁话。呵呵!胡思乱想,胡言乱语,不知所云。如果这个笑话能让你继续看下去,那就是善莫大焉的事情了。讲的有些多,别急还有一条,俺还要补充两句,呵呵,俺也打点官腔……。
          
          这一章最后要说的是“过则勿惮改”。这个似乎是更简单的事情,但是真的有人做得到吗?简单的事情,同样是很难做到的。知过能改,是一个简单的道理,三岁的孩子们都知道。可是真的有几个人能作得到呢?首先知“过”本身就是不易的,而且真正的使自己相信自己错了,似乎更难。面对过错,每个人首先的心理反应都是怀疑:“我错了吗?”然后想办法为自己辩护,或者是委过于他人。更有甚者,理直气壮地把错也说成对,就接近于无耻了。一些肉食者作的类似的事情还少吗?大的,小的,“交学费”的,负“该负的责任”的,“被xx欺骗了”的,“集体决定”的,等等等等等……。错,总是有理由的。成就是个人的,决定是集体的。看来,认错都不容易。何况是改!唉。
          不多说了……。说太多伤身体。
          
          孔子讲的都是作人的基础,也就是为学的基础。可是我们做到了那些呢?
          
          【参考译文】这一章的文本解读和歧义比较多,译文还是不写的好。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8
          • 经验3233
          • 文章243
          • 注册2009-04-05
          ==============转载:================
          【连载9】1.09慎终追远
            【原文】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思考与随想】
            曾参有说话了,这也难怪,谁让《论语》的编辑主要是曾参的弟子们完成的呢?在《论语》中除了我们的老夫子以外,被称为“子”的,也主要是他和有若两个了。当然这也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学生的缘故,主要还是他们在儒家的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决定的。他们二人也的确是各有其与众不同之处的。曾参之学,由内而外,我们在后面会慢慢的看到。
            
            这一章提到的概念是“慎终追远”,什么是“慎终”,什么是“追远”呢?经过了新文化洗礼过的我们,好像很难理解这样的一个东西。但是在过去、在不远的昨天,如果谁不知道这个概念,别管你读没读过书,都是不可以原谅的。慎终都是要谨慎的对待死亡,追远就是要追念远去的先人。慎终指的是丧礼,追远指的是祭祀。也许这个都是现代的一些人所反对的,但是,许多口头上反对的人,在葬礼,在扫墓的时候,也是一点也不含糊的。我们看看某些冒号同志和成功人士的爹娘死了的时候是很等的场面,我们也就知道了,这东西原来可以这样的,原来这个也是可以骗银子的。呵呵。不知道我们的曾参看到这样的场面还会不会说这样的话。历史有时候很有意思,人性也是很复杂的。最不信鬼神的儒家,偏要搞什么慎终追远,总是拿鬼神之报来说事的墨家,却要薄葬简丧。这是为什么呢?“慎终追远”何以就可以“民德归厚”呢?
            
            似乎是没有道理的,但是实际上在儒家的思维体系中又是很容易理解的。为什么要“慎终追远”?是因为“孝”。在儒家看来“百善孝为先”。如果对自己的亲人,对自己的父母都不好,都不知道还报。又怎么可能对别人好呢?又怎么能够对世界上其它的人好呢?实际上也是这样,一个打爹骂娘的主儿,我们怎么可能相信他会作出什么高尚的事情呢?这个“孝”的放大,也就是“仁”,也就是“义”。所以前面就说过“孝弟为人之本”。也正因为这个“孝”字,所以才要慎终,才要追远。
            
            那么那种豪华的葬礼是慎终吗?不是,那不过是活人的一种游戏罢了。真正的“孝”,真正的“慎终追远”应该是“尽心为上”的。只有尽心尽力,就已经是足够了,如果没有“心”。没有背后的感情,一切都是无意义的。至于一些人批判儒家是主张“破产为丧”的话,也不过是一种误会,一种恶意的攻击。但是的确有些笨伯腐儒,将这个搞成了吃人的“礼教”。但是这笔帐,最好还是别算到孔子头上的好。那些笨伯,即便没有孔子,也会搞出那一套来的,何况这个在孔子之前也是存在的。甚至在春秋以前,在西周以前都是存在的,当时还有流行杀个人当祭品呢。
            
            关于祭祀的事情,我们不得不提到我们历史上重要的一个信仰上的概念,那就是“祖先崇拜”这个也是备受诟病的一点了。我们看看,是不是全都是害处呢?
            
            我们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全民族性的宗教传统的。既便是印度传入并成功的中国化的佛教,也只是接近一种自然主义哲学的宗教。其本质上也是否认完全意义上的全知全能的神的存在。。每个人都是“佛”,还有什么“神”的存在吗?“佛”不是神,其原意就是“觉者”。如果模拟,更像是中国的圣人,而不是全知全能的耶和华。
            
            至于在佛教的剌激下并产生的道教,虽说结合了一些巫术、阴阳家的东西。其本质上的思想体系还是来源于道家学派。虽然也根据一些民间信仰,构建出了一个似是而非的神的“天堂”。但是,既便是这样的天堂里的“神”,也是不具有完整意义的“神”性的。真正意义上的终结意义上的全知全能的“神”是不存在的。指导道教的最高的终极的目标,并不是一个具象化了的神,而是抽象化了的“道”。于是才有了“我命在我不在天”的豪言壮语。多少年来,真正的道家或者道士们所的追求,都更多的集中于对“道”本身的探求中,而不是执着于对某一神祇的敬奉或祟拜。
            
            这样我们的民族本质上从狭义的理解上都是“无神论者”。
            
            对于没有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宗教”传统的民族来说。其全民的共有的凝聚力来源于哪里呢?
            没有一个全民族的宗教究竟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个问题太复杂,虽然很多人谈到这样问题,但是都难以取得有价值的证据说服人。有人甚至把没有宗教传统当成近世中华苦难的源头,或者说是中国落后的标志。
            这话就像把中国近代以来,近三四百午的屈辱归因于儒家传统一样可笑。如果是这样,又如何解释近二千来年的文明呢?如何解释十六世纪以前,世界上大部分的国家都在蒙昧的黑暗的中世纪挣扎的时候,世界东方却独有的那份光亮呢?事实说明一切,何苦自惭到自残呢?别人的月亮难到都是圆的吗?
            
            但是,没有所谓的宗教,我们的全民能保持这样,不能不说明一些问题。
            近百把年,尤其是近五六十年,我们经常在批判声中听到“敬天法祖”这四个字。这也成是某些人眼中的罪状之一。那让我们回头再看看,我们先民所敬的“天”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要“法祖”。
            
            这里的这个“天”的含义实在是太丰富了,甚至己接近或超过于另一个无法言传的“道”了,其抽象的含义已经远远的超过了我们脑袋上面的那一片。如果非要解释,我更相信对古人来说,这个“天”是包括自然规律在内的已知的、未知的现实的统称。难道不值得尊重和敬畏吗?不尊重这个“天”,我们人类受的报应还少吗?
            
            而对祖先的敬重,其本身也是没有问题的。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这应该是幼年对父亲祟拜的一种推广,本身也不是什么特别的事情,世界上别的国家也没有什么不同。想想既便是基督教,称呼上帝是什么?父亲!圣父的名字是到我们中国以后才加上的那个“圣”字。然而,我们后来接近变态似的祖先崇拜,也不是儒家所固有的。甚至有些还不是孔子所提倡的,这样的“罪”却要让孔子来抗,这个公平吗?
            
            有些离题,呵呵,但是并非全无用处,不忍心删除,先留着吧。这一章就到这里吧。下集再见。
            【参考译文】
            曾参说:仅慎的处理父母的死亡(丧礼)。[正确的,合乎"礼"的]追念(祭祀)祖先。老百姓的德行自然就会归于纯朴了。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8
            • 经验3233
            • 文章243
            • 注册2009-04-05
            ==============转载:================
            【连载10】
              【原文】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思考与随想】
              等到第十章,我们可爱的子贡师兄终于闪亮登场了,可喜可贺。不过按照出场顺序,我们首先应该是介绍一下问话的人,然后再介绍答话的人才是正道。咋也不能是先欢迎后来的,然后在说先来的,就是喜欢呗,咋也不能厚此薄彼如此啊。呵呵,是,俺是喜欢子贡不假,但是也不是说就如此的不厚道。关键是子禽同学俺不认识啊。只能先看到认识的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从朱熹哪里就有种说法,说子禽是叫陈亢,是孔子的弟子。可是《史记》的记载没这号人物。我们看名字,好像是和子贡、子路这些人类似,好像应该是孔子的弟子。不过这样的说法又是很没有道理的,我们知道做《中庸》的是孔子的孙子,叫做子思。这个绝对是不能作为依据的。不过我们看他的话,更像是子贡的学生。朱熹也是由此疑惑,我们自然也就不必深究了。管他老是谁,俺们又不是看他的,俺们是来看孔子的,俺们关注的是思想,这些没定论的东西,还是留给砖家们玩吧。毕竟历史上未知的东西太多了,何必在意一个子禽是谁呢?
              
              这个子贡师兄倒是我们需要好好认识的,端沐赐,卫人,字子贡。少孔子三十一岁。在《论语》中出场时数一数二的,在《论语》外出场次数更多。《史记》中至少是有《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传》《货殖列传》是提到过他的,还有许多地方也是时常能看到他的身影……。
              
              《论语》里面留下印迹的仲尼弟子不少,而且许多都留给了我们鲜明的印象。比如勇敢而又鲁莽的子路;淡泊致远的曾点;贫贱不改其志的颜回等等。甚至连传记都不用读,其鲜明的特点也都跃然纸上,想忘都忘不掉。而这一章出埸的子贡绝对是最有特色的一位。幼年的时候读书,对孔子的门徒总是有一种不以为然。子路为了帽子丢了脑袋,颜回都混不上一口清菜……,唯独子贡才是我的最爱,呵呵。(可笑当年自己的浅薄,当然现在也没有深刻多少。呵呵)
              
              子贡的确是很招人喜欢的那种人,既有偶像派的人气,又有实力派的底蕴。以致于在孔子故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许多人都认为他超过了他的老师。其实,不论什么时候、什么人,也都难以不喜欢子贡这样的人。我一直认为他是孔子门徒中最聪明的一个了,另一个应该是颜回。在《论语》中,我们经常看到,孔夫子在和子贡的对话和教学活动中的那种愉悦。谁不是这样呢?随便哪一个老师,不想教这样的学生呢?只要说一句,就明白了。可以想象出在孔夫子的学堂里,子贡同学是多么的活跃。在这样的学堂里,教和学都成了一种快乐。在课堂上,子贡绝对是难得的极品。当然,老师也同样的重要。如果不是孔子那种有教无类的启发式教学,再聪明的学生也可能被教成白痴……。
              
              子贡的在课堂上的表现是那样的完美。课堂外呢?那更完美到不能用完美来形容了。经商,没几天就快要混成世界首富了。“儒商”几乎可以肯定的说是从他开始的。和子贡师兄比起来。后世那些既不够“儒”也不够“商”的“儒商”们,简直就是不入流的。
              
              在政坛上,子贡的口才和外交天赋就更惊人了。和他比起来,战国时代的苏张二人,更像是俩小丑。子贡师兄奉师命,为了鲁国,忽悠了吴、越、齐、晋等国一埸混战。呵呵,谁不服?有时候想,如果有子贡的智慧,说不定八国联军会赔我们钱。呵呵。^6^。那次忽悠,间接的让那个睡柴房的小子,和后来也成富豪的小范同学也受了益,毫无疑问的改变了历史。我们看看《史记》中太史公是咋写的“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厉害吧,什么叫做聪明,这个才是。
              
              至于有人说:“子贡太浮躁了,以至于没有像曾参那样的成就”。那就见仁见智了,子贡好像也教过书,好像成器的学生不多,好像没有留下什么伟大的著作。但是有这样精彩的人生,还有什么不够的呢?不过是没有当好老师罢了,其实我一直觉得过于聪明的人,是当不成好老师的。因为总也不明白,为什么别人不明白。呵呵,都成绕口令了。可惜我不是聪明的人!
              
              万事开头难,开始的时候总是要介绍一些人物,一些背景的东西。所以写的好像多了些,以后慢慢的就会少的,呵呵,希望能忍着读下去的,读到这里的朋友们多多谅解这个,先抱拳拱手致意一下啊。呵呵。
              
              人物介绍完了,我们可以开始说本章的事情了,这一章说的是什么呢?首先是继续前文,将修身。我们不必奇怪,学而一篇,讲的是“学”,而在孔子看来,修身就是“学”。既是学的根本,也是学的内容。这个其实也是教育学上最根本的问题,教书之道,育人而已。论语的编辑者们就是想要通过抛出这些观念,将我们慢慢的引入到夫子之道的。这一章抛出的概念就只这几个字“温、良、恭、俭、让”,虽然字数不多,但是每个字都够我们想几天的了。在这一章,我不想每个字作解读和辨析。但是,可以肯定的说,是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每一个的解读,都够些个千字左右的论文,俺还要留点词以后慢慢说呢?好在理解起来并不是太困难,我就先不费这个功夫了。这段对话很是精彩,我们不妨在看看原文。
              
              子禽问子贡,“孔子每到一处,都是一定会知道当地的政事,他老人家是咋知道的呢?”,这里面已经隐含了下一篇的内容。孔子到某个地方,比知其政。孔子之学,不是锁在深阁里面皓首穷经的,孔子之学是要拿来用的。干什么用的呢?是要改变社会的,所以当然是必须要知道当地之政的。否则怎么改变呢?学以致用,所以下一篇就是《为政》,此为后话,暂时略去。
              
              那么孔子是如何知道的呢?是自己主动问的呢?还是别人特意的告诉他的呢?这里面的区别在哪里呢?我们不妨自己体会一下。我们知道孔子周游列国的事情。孔子为啥要周游列国呢?周游不是播种机,也不是宣传队,孔子周游列国是要找一个实现自己抱负的地方啊。真是国家不幸诗家幸。如果孔子真的定居在哪里,我们现在会是什么样子呢?历史不容假设,玩穿越的那些人也不敢瞪着眼睛胡说,我们还是少些假设的好。
              
              那样孔子闻政,孔子当然想知道“政”的,但是是不是求来的呢?子贡师兄言语上又是精彩的玩了一个把戏,很有些抬高孔子的嫌疑。但是揭示的道理,还是很深刻的,子贡师兄说“他老人家是靠温、良、恭、俭、让得到的。咋样!和别人不一样吧!”即说了孔子的“求”,同样也不是“求”,此中深意,估计子禽是难以明白的。我们离他们说话过去了两千多年了,我们当然也未必知道,所谓的知道,也不过是猜测罢了。
              
              子贡告诉子禽的是,只要有好的品德,你想知道,自然会有人告诉你。不用强求,自然会有送上门的。呵呵。真的是这样吗?天知道,我不知道,知道了也不说。嘿嘿,既然是在子贡师兄说话的章节里,我们最好还是少说为妙。呵呵。
              
              这一章总体的思路仍然是这样,欲求何事,先作好自己。为政之事是这样,为学之道亦如是。下一章又讲孝了。什么道理呢?也如是也。
              【参考译文】
              子禽问子贡说:“他老人家到一个国家,一定能知道(那个国家)的政事。是他自已问的呢?还是(别人)告许他的呢?”
              子贡说:“他老人家是靠:温、良、恭、俭、让得到的。咋样!和别人不一样吧!”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8
              • 经验3233
              • 文章243
              • 注册2009-04-05
              ==============转载:================
              【连载11】1.11三年无改
                【原文】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思考与随想】
                本章言“孝”,也就只前文所谓的“孝为人之本”,在古人看来孝是一切道德的基础,也是一切行为规范的基础。这个“孝”对古人来说是非常重要之事。古人有贤孝立国只说,但是什么是孝呢?孝的标准是什么呢?很复杂,绝非三言两语就可以说尽的。
                
                本章所言,亦是争议颇多,每一句话,在某些人看来,也都是压抑人性的枷锁。而有些人又是将其捧为济世良药,唯唯诺诺不敢越雷池半步,说三年,就三年,三年不改,四年就不一定是怎么回事了。机械的死守,和盲目的反对一样都是误解。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这里面的“其”指的都是“儿子”。爹都死了还观什么“行不行”的,炸尸不成?呵呵^6^。为啥他爹活着的时候,要看他的志向呢?难道他爹活着的时候就不要看他的行为吗?难道他爹活着的时候就可以为所欲为吗?还真得别说,也真的有些衙内们是这样,也真是“肖子”也!在这里显然指的不是这个,那是因为在孔子那个时代,有当爹的在,儿子是不能为所欲为的。因为他老爹会管着他,他不能想干啥干啥。这种情况并不是孔子创造的,在孔子之前已经是这样了。他爹还活着的时候,他的行为更多的是代表他爹的意思,而不完全是他的。所以他爹活着的时候,主要看的还是他的想法,他的理想是什么?单纯看的行为是没什么用的,所有的人都是一样,在有人管理的时候,每个人都可以表现的很乖。所以在当爹的还在的时候,仅仅看他的行为是看不出来什么的,有许多家长都在自己的孩子杀人放火之后,说:“他平常不是这样的呀,他在家不是这样的啊”呵呵,孔子看人也算是深刻。
                
                当父亲不在的时候,许多儿子也都变了样,人前背后当然是不一样的。没有了管理的儿子们,终于可以逃出了父亲的“魔爪”,可以为所欲为了。我们在历史上,在现实生活之中,这样的事情我们看的少吗?相信许多人都是有体会的,所以就要“父没观其行”。不仅仅观察“孝”是这样,观察一个人的其它品性,也都是不能仅仅看他人前如何,更是要看他背后是如何的。有时候只要看看背后的身影,也许看到的就是另一个触目惊心的世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如果前面的好像还能让人接受的话,对这句话的争议却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总有人喜欢机械的去理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后来的所谓卧冰、割股之类的愚孝也被拿来提倡。廿四孝的故事里的确有些是变态的,于是就有人根据那些事来否定"孝"本身的合理性,更有说成是“封建压迫”的一部分。这与机械的变态的孝的提倡者,同样是断章取义的误解。一些伪人们和一些伟人们都针对三年不改其道的话或祟拜、或批判,但是都不问为什么。这里的“三年”是不是指的就是“三年之丧”的“三年”呢?还是仅仅是一个虚词?许多时候“三”这个数字,也被用来表示“多”的含义的一个虚词,三年就是多年。呵呵,我是变本加厉了。但是难道三年已过就怎么样子吗?何况古人守孝,名义上是三年,实际上掐头去尾,虚数的三年也不是三周年,最多也就是两年不到。呵呵。那样机械的理解是没有用的,孔子眼中的三年之丧也是有缘故的。孔子自己说的话也为注解“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是的,孝不过是还报,有什么不公平的吗?
                
                这里的三年不必机械的理解为1095天,只不过是个虚数。那三年内就什么都不能改吗?一切都是顽固的履行着他爹指定的方针吗?有些人就是这样理解的,呵呵,很像是三个“凡是”的故事了,年轻的朋友们好像不知道那回子事,呵呵,可是我不说,自己去查好了。那也是愚昧的表现。那并不是孔子提倡的,关键的问题还是这个“道”的理解,什么是“道”好像都知道一点,可是也都说不明白,愚鲁如我,自然也是讲不周全。
                
                孔老夫子的意思大概的理解应该是这样的,如果是父亲的“道”那就应该长期坚持,又何必仅仅三年?如果不是“道”,又何必三年?难道三年刚过就可以改天换地了吗?难道四年就应该吧他爹的好东西都摒弃了吗?有些人就是这样作的。
                
                有些事情,还是需要自己理解。有些事情,不妨多问些为什么。
                
                【参考译文】
                孔子说:父亲活着,要看他的志向。父亲故去了,要看他所作的。能长期不改变父亲的“道”,才能算是作到“孝”了。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9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8
                • 经验3233
                • 文章243
                • 注册2009-04-05
                ==============转载:================
                【连载12】1.12和为贵
                  【原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思考与随想】
                  有若先生又来说话了,难得的是他说的话总是那么的复杂而又有道理。不过总是觉得他的大道理太多了,他自己作的就不知道怎么样了。呵呵。
                  
                  这一章主要讲的是礼的作用,也是孔子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所谓博文约礼如是也。但这个礼到底什么呢?到底是作什么用的呢?许多事情我们又是无法得见其详,孔子主张的“礼”和后世主张的那些“礼教”是不是一回事?和西周之礼是不是一回事?这个问题也是非常复杂的,具体的解析在第三篇在作探讨,在这里我首先将自己体会到的结论说一下,到时候在做具体的分析了论证。
                  
                  都在说孔老夫子是“复礼”的,但是我认为“礼”从来都不是孔子和儒家的终极目的。从来都只是一种手段、一种过程,不是目标和结果。孔子的复礼,与其说是为了“礼”本身,还不如说是为了一种理想(仁)而借用了“礼”的売子而已。孔子所要的“礼”和鸡蛋(呵呵,周公旦,应该是不能这么叫的,不过既然大家都喜欢这么说,我就从众一次。)的“礼”绝对不是一回事!就象孟子、荀子的说法,和孔老夫子的也不是(至少不完是)一回事,朱熹的就更不是了。康有为那个“圣人”不也为了宣传变法搞了“孔子改制”的事情吗?我们读书,就要分清这些东西。哪些是原来就有的,哪些是后来别人加上去的。这样才能少一点误解,多一分收获。不要先入为主的想当然的认为是什么样子。也许这样,离真理、离真相更近一些。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这里有若说的很有一些绕口令的味道,不过绕了半天,不过是先夸夸“礼”的好处罢了。这里提到的“先王之道”指的是什么呢?应该指的就是尧、舜、汤、文武之类的圣明之君。要不然还能指谁?不可能是指当年吴、越、楚、周的那个真的假的“王”的刚死去的爹吧!“王”这个字本身,也是不断地变化之中的。早年间,不仅仅是君主的称号而己,还代表了一种统治的方式,甚至有一种道德的意味在里面。所以有“王道”、“霸道”的说法。这个“王”字本身的意义和道德一样,是在不断地下降和堕落下去的。从吴、楚称王,到苏秦那时候七国并王。到了秦汉以后,就彻底的成了次于皇帝的次一级的称号了。以致于百里之地,占山为寇的强盗也都自称为“王”了。但是孔子的时候,这个“王”还是代表这一种理想的。
                  
                  有若这里倒是说出了“礼”的实质。“礼”不是目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和”。那么什么是“和”呢?这个“和”如何解释就成了问题。有一千种解释就有一千个道理,同样也有一千个理由去怀疑。古人离我们太远了,又太近了。我们无法复原当时的语境,也不可能真正完全理解古人到底想说的是什么。其实不用说和古人对话了,就是现在两个人面对面的谈话,每一句话又有的少的岐意,造成多少的误解。有时候觉得不论是语言还是文字,和真正的思想比起来都显得如此的苍白。于是真经总是无字的,禅机也就在脑袋上的一棒之后的顿悟之中。如今提倡和谐社会,难道这个“和”还用我说吗?有些事情是不可言的,有些事情是不必言的。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句话说的讲究,既然“礼”不过是为了“和”的,那么我们只要“和”不要“礼”行不行呢?有若代表孔子说了,这是不行的,为什么呢?说起来又是比较复杂的一件事情。
                  
                  我们知道,孔子讲“礼”的时候,经常会提到另一个东西,就是“乐”。其实所谓的“和谐”本来就是一个音乐上的名词。如果将社会比作一个乐章的话,那么“礼”就是乐谱,就是规矩。没有规矩当然是不行的,一个乐队如果每个乐手都只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来演奏的话,那么奏出的乐章是什么样子呢?恐怕不是音乐,而是噪音了。这个“礼”,起到的作用就是指挥家手里的那根棍。这个棍不论何时,还是要有的,否则,音乐就演奏不下去。当然,有时候这个棍,不仅仅是演奏用的,可能化身为刀,可能变成其它的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但是关键还是那个拿棍子的人。如果不是指挥家,如果是别的东西,那么怎么办呢?
                  
                  何况,许多时候,拿棍子的那个人,根本就不是为了演奏。或者,根本就不知道那个棍子是干什么的。有些人,又只是看到了棍子,而忘记了演奏,忘记了是来干什么的。
                  规矩是一定要有的,秩序也是一定要有的,不论是叫做“法”,还是叫做“礼”,总还是要有的,但是,不论是为了“法”的“法”,还是为了“礼”的“礼”,都是有害的。
                  
                  恶法是法吗?恶礼还是礼吗?没有理的礼,还是礼吗?
                  以后我们慢慢说。
                  【参考译文】
                  有若说:“礼”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和”。过去的圣明君主的治国之道,这(和)才是最完美的,不论大事小情都靠这个。如果,有做不到的时候,为了“和”而要“和”,不靠“礼”去规范,也是不行的。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0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8
                  • 经验3233
                  • 文章243
                  • 注册2009-04-05
                  ==============转载:================
                  【连载13】1.13信近义,恭近礼
                    【原文】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思考与随想】
                    有子先生又说了啥呢?这一章想说什么呢?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呵呵,别误会,我是在说我自己)。第一、第二两句话都好理解,翻译都是没有意义的。关于第三句话,似乎就有些争议了。有人把“因”,解释为“姻”那这句话就成了嫁取的规范了。好像也不能认定这个说法就是绝对错误的,毕竟也还有不少人是这么理解的。但是,前面讲的是什么?有若就是思唯再活跃,也不至于跳跃到这个地步。这样跳跃性的思唯方式只能在孤家子(沈阳精神病院)看得到。当然,也有可能中间缺了几句话,这到有可能,但是我还是无法接受“因”,就是“姻”的说法。
                    
                    所以,只好相信朱熹的说法。“因”就是依靠的意思。天地君亲师,只有亲,最可靠。“亲亲”,到是符合孔夫子的一贯的家--国一体的思想。人性本来也是这样的,绝对的无私总是那么虚假和不可靠,孔子是将“人”当成是“人”的,人是人,只是人,不是神。对自己都不好,有怎么能对别人好呢?对自己的父母都不好,又怎么会别人的父母好呢?对自己的亲属都不好,有怎么会对这个世界其它人好呢?这种逐级放大的系统中,亲亲就是其中的内核。这个本身也是没有什么不对的,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我们一提到英雄,总是在他身上加上了不少的“非人”的伟大,我们摊开报纸,看看上面那些标志性的“伟大人物”,都是有病不看,爹死不管,儿女都不认识的。拿这个来突出他们的无私,可怎么看也觉得是不正常的,他们真的是无私吗?还是别的什么欲望战胜了对家庭的热爱呢?俺不敢说,不想说。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道理很浅显,但是浅显的道理也许更容易被忽略。如果一个不符合道理的承诺,怎么可能会履行呢?如果相信这些没有道理的,没有信义的人、或者话,并且相信那些话有兑现的可能。不就是愚昧的吗?最近的小小蚂蚁和大大森林的故事,欺骗者固然可恨与可恶。但是被骗的人,是不是也该想一想呢?难道那个事可以当真的吗?被骗在许多时候也是可以避免的,关键还是不要被欲望蒙蔽了眼睛啊。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呵呵。每一次读这句,脑袋里总是浮现出某些人面对某些人的时候那一脸的惨笑,沧桑的老脸绽放出如桃花般美貌,惊艳的秀色。绝对可让人三月不知肉味,半年不用进餐。难道那些媚态就那样的可爱?难得的是某些人见天的看着这些灿如桃花的老脸,还能吃得下饭。可见,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当冒号同志的。也许看的了也就习惯了。呵呵!俺肯定不是那材料,吐得胃都疼了!
                    
                    尊敬也是不能超过限度的,否则就是谄媚。巧言令色足恭,都是别有目的的。在孔子看来,这些也都是违背“礼”的。有时候这个“礼”也不是一无是处的东西。不仅仅是对下的要求,对那些为上者一样也有许多规范之处。可是许多年、许多人都忘记了这一点。
                    
                    【参考译文】
                    有若说:信,只有符合“义”,说的话才能实现。恭敬(尊敬),只有符合“礼”,才能远离(避免)耻辱(屈辱)。(想)依靠,只有亲属才是最靠得住的。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1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8
                    • 经验3233
                    • 文章243
                    • 注册2009-04-05
                    ==============转载:================
                    【连载14】1.14何为好学
                      【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思考与随想】
                      
                      当君子还真不容易,饭都不让吃饱,觉也不让睡好,还要能干活,还要少说话,还要跟着有道之人学。也太累太无聊了吧,这样的学,真的有孔子在第一章说的那种“乐”吗?再说吃不饱、穿不暖、睡不好的就是君子吗?长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还可能是乌人。吃不饱饭的不一定君子,也可能是乞丐和逃犯。(呵呵,现在的丐帮兄弟们也都不致于混不上饭)
                      
                      孔老夫子并不是要求大家饿肚子。他的意思是:身为一个有志于学的人,不应该只是孜孜以求的去满足口舌之欲。吃饭是为了活着,还是活着为了吃饭?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就像孔己已常说的那句“君子固穷”。也不是说君子要坚持贫穷,而是贫穷仍要坚持。坚持什么?原话没有,当然应该是理想、信念、道德一类的东西了,也就是坚持自己的“道”。不然是什么?坚持贫穷?那是白痴!
                      
                      “敏行慎言”。这样的话,孔子说了不只一遍两遍。可是我们总是听不进去。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言语有时候不是用来增加理解的。有时候反而更加深误解。所以孔夫子告诉我们出言须谨慎,办事要用心。多作少说还是必要的,说的再好,比唱的还好听,如果不能实现、不能兑现,连个屁都不如。孔子是不喜欢夸夸其谈而不努力去作的,故有了巧言令色的那句话。但是,并不是说孔子不让人说话。只不过要求在说之前应该仔细想一想是不是能做到再说。
                      
                      “就有道而正焉”,这里的“有道”,不论是指的有道之人,还是指的是“道”本身,意思也都是明确的。这个“正”,就是正人先正己的那个“正”。跟着又道之人,或者是用“道”来约束自己,修正自己的方向,也只有如此,才能得到收获。不然怎样呢?自然是不走正道了,跑偏是无可避免的了。
                      
                      这一章孔老夫子要告诉我们的就是“学”的方法和原则。怎样才算是好“学”呢?。论语的编辑者,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胡编。论语本身也是有其内在的规律的,虽然我们有时候看不清,但是那种说论语是杂乱无章语录集,也是没有搞清楚状况。
                      
                      “食无求饱”的这句话,经常还有另一种解读。那就是孟子的“生于懮患,死于安乐”的意思。虽然我个人的理解,孔老夫子并不一定是那个意思。但是因为相信的人也有不少,而且也是有意义的,用孟子的思想去理解孔子也不算过分。也不能就算是错的,何况孔子究竟是什么意思,谁也不能说自己绝对就是正确的。
                      
                      这一章,其实除了孔子自己说话以外,还出场了一个有名的人物。是谁?颜回。我们只要一看到这一章孔子的描述。就可以看到一个孔子最喜欢的弟子的身影,这个人就是颜回。因为颜回师兄还要很久才会登场,既然看到了这样的描述。我觉得还是提前一些讲颜回介绍给大家好一些。这里算是虚上,不过我们看到后面就知道,孔子说的这样的话,还真是有人能做到的。
                      【参考译文】
                      孔子说:(作为一个)“君子”,不追求吃的好、住得好,说话谨慎、做事勤敏,跟着有道之士匡正自己,才算是好学的[人]。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8
                      • 经验3233
                      • 文章243
                      • 注册2009-04-05
                      ==============转载:================
                      【连载15】1.15贫而无谄 富而无骄
                        【原文】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思考与随想】
                        子贡师兄再次登场,鼓掌欢迎一下。这回看子贡和孔子的对话,真是精彩。呵呵,听聪明人说话就是有味道。
                        关于这一段的翻译,总是有人连子贡引用的《诗经》里的话也一并翻译,我看没有必要。否则,就不像人话了。呵呵。那两句诗其实也不难,其基本的意思也就是制造玉器的过程,引申意思不言自明。可以用三字经里的“玉不琢”的意思来理解,不过是反复磨砺的意思罢了。难道说,非要把“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翻译成“地球人都知道哦!”才算翻译明白吗?那是看不起读者。呵呵。这一章讲的仍然是“学”的。讲的是境界、层次。
                        
                        先是子贡说的“贫不谄、富不骄”是一个境界。然后孔子马上就指出了更高一层的“安贫乐道、富而好礼”的境界。而子贡马上就明白了,然后就联想起诗经里的话。知道了自己的眼光和境界与老师的差距,以及类似“不经历风雨,哪见彩虹”,“玉不琢,不成器”的意思了,孔老夫子就恰到好处的夸奖了一下可爱的、聪慧的子贡同学。呵呵。聪明的人在一起谈话,总是那样的快乐!教学之乐,莫过如此。
                        
                        “贫而无谄”,本身其实已经是很难的了。当然也不一定,许多穷的人,在面对富人(有钱人或有权人)的时候,通常都有两种反应。第一种就是摇尾乞怜的哈巴狗式的,以献媚的方式希求一点肉骨头的奖赏,这种哈巴狗式的人并不占少数,我们经常说的狗腿子就是这样的。
                        另一类就是有些人说的茅房石的那种人。对富人们,怒目而视以表现出自己的清高与不屑。其实这两类人并不是固定的,当哈巴狗们发现怎样的媚态也换不来肉骨头的时候,也会变成疯狗狂咬,并不比茅坑石软弱,甚至可能更强悍。
                        
                        而茅坑石们,发现可以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的时候,也马上可以散发出绿色的光芒。变成富人们手里的玻璃球子,媚态比哈巴狗们也只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其实,这两类人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呵呵。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都来源于内心的自卑。表现形式上的不同,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的区别。
                        
                        所以孔夫子告诉我们,那些是不可取。贫仅不谄是不够的!真正应该有的态度,是在彻底的去除自卑的根源,我贫穷,但是我并没有认为我就是低等的、低级的。当然,孔子也并不是提倡贫穷的就要认命,还要愚昧的快乐。有人把这个说成孔子用来麻醉劳动人民的东西,似乎也是没有道理的乱扣帽子和乱泼污水。孔子所说的“贫而乐”或是“固穷”都是颜回那样不改其志的安贫乐道,至少这里没有让大家作顺民的意思,且不要胡乱曲解。
                        
                        上面说了穷人,那么富人呢?同样,也是两种类型。一种就是常见的所谓的暴发户型的;一身珠光宝气(也许是玻璃球子),横着膀子的如螃蟹行走的样子。呵呵!开宝马、包二奶,到什么地方都在喊“来两瓶叉圈(xo)”的就是这样。岂不知“叉圈”不过是酒精度数的指标,就像国酒的60度一样,谁TM知道是要二锅头还是老百干?
                        
                        另一类就是时刻的表现出一种“亲民”的态度来,张口闭口的“农民工兄弟们”的那一类,背地里……。
                        所以孔老夫子说富仅仅不“骄”同样也是不够的,至于富而好礼的例子还真不好找。呵呵!外国有一句话:“富人上天堂比穷人难一万倍”或许可作为注解。
                        
                        不过我们看看孔子说话的对象是谁呢?子贡,子贡可是一个真正的富人,虽说是比不上比尔盖茨,至少也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孔子周游列国主要用的都是他的钱。子贡自己富了,还真的作到了“富而不骄”。最后是不是作到了“富而好礼”呢。至少也是差不多的,富人如果真的都能像子贡,穷人真的能够都像颜回,这世界也就离开完美不远了。可惜,从古到今,还真的没有几个人做到啊。这世界也许容不下完美,但是却不能剥夺世人对完美的期盼。对于现在来说,能够做到“贫而无谄 ,富而无骄”的人,已经值得我们敬佩了。孔夫子要求的高,可是这个世界赶不上。呵呵
                        好了,就到这里吧,下面说译文
                        
                        【参考译文】
                        
                        子贡略带得色的对孔子说:“贫穷的[时候/人]而不去巴结(奉承),富的[时候/人]又不骄傲(奢)这样咋样呢?
                        孔子说:“还凑合了,可是比不上贫穷而又乐(于道),富有却又喜好“礼”的。”
                        子贡就说了:《诗经》里面说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这个意思吧!
                        孔子说:“小赐啊,(你真进步了)现在可以和你淡诗(经)了,跟你说一件事,你都能知道其它的了(举一反三)”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8
                        • 经验3233
                        • 文章243
                        • 注册2009-04-05
                        ==============转载:================
                        【连载16】1.16患人患己
                          【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思考与随想】
                          这一章的话又是地球人都知道的,用郭德纲的话说,说相声的都知道,还有谁不知道呢?似乎也是真没有解读的必要了。道理总是很简单,作起来却有总是难上加难。许多事情都是这样的,都知道的事情,却有没几个人作到。
                          
                          这句话的解释和论语中许多的话一样,都是有许多的版本的。那一种更符合其中的原意,有时候也的确是难以分清楚的,因为同样的一句话,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语境之中,表达的含义是不同的。
                          
                          如果这句话仅仅是对学生们说的,那意思就很明确了。一个老师对学生说:“我不怕你不知道我,我怕的是我不知道你们”这是什么意思呢?再联系本篇的第一章那个“人不知而不愠”其中深意,不言自明。孔子的教育中有些很好的东西,那就是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孔子的教育方法是不同的,我们在后面会看到许多这样的例子。这种解释是有意义的,但是不是全部。
                          
                          这一章最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孔子这种换位思考的思维模式。这个非常的重要,许多时候,如果我们能够换位思考一下,也许可以看到不同的世界。我们经常的呼唤着、希求着别人的理解,因为别人对自己的不理解而伤心、感怀、甚至愤怒。那我们是不是真的理解了别人呢?我们不理解别人,却要求别人的理解。我们扪心自问一下,凭什么? 我们是不是太自私了呢?孔子从来就不是这样想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换位思考模式,从来都是孔子的核心之一。我们总是担心别人不能理解我们,但是我们在呼唤别人的理解的时候,首先应该先去理解一下下别人才是正道。同时也要想想,自己为什么不被理解?是我们自己的原因呢?还是这个世界的原因呢?
                          
                          同时我们看看,下一篇要说什么事情呢?学的目的是什么呢?学以致用,学了自然史要拿来用的,怎么用?学而优则仕。是要为“大众”或者“小众”服务的,不然学了干什么呢?所以这里的“知人”和“被人知”未必就没有“不患无位,患之所立”的味道了。这个恐怕是更重要的一点。或者仅就一般意义上理解,这种换位的思考,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还要慢慢的体会。能如此,绝对可以看到另一片不同的天空。
                          
                          好了,这一章的解读就到这里吧。再说些题外的话。
                          
                          我从来都不认为我说的都是对的,我只是在说我自己的思考和胡思乱想,说的至少是我现在还自认为是对的东西。如果真的想了解孔子究竟说了什么,我建议大家最好是在原文上多下些工夫。任何人的解读,都不能代替自己的脑袋来思考。我的解读更是如此,只有经过了自己的大脑思考了以后,才是真正有用的。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谁的话也都能当成绝对的真理。至于我写的这东西,如果对大家有一些启示和思考,或者是能抟得大家一笑,我就很知足了。不管这笑是会心的,还是冷嘲的,我都会很高兴。
                          东西或许是糙点,但心还是真的,血也还是热的。
                          如果大家看到的我的谬误,希望不吝您们的手指头,及时指出,俺是宁愿被骂,也不愿意胡涂一辈子的。呵呵。
                          小子才疏学浅,但是好喜妄言,不当之处还望大家原谅。俺的谬误只是来源于无知,而不是来源于恶意。
                          
                          如果尚有一点可读之处,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还有十九篇,俺们不妨共同走过,看看我们的孔夫子,是不是仅仅如某些人说的那样。
                          
                          【参考译文】还是不写了吧。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8
                          • 经验3233
                          • 文章243
                          • 注册2009-04-05
                          ==============转载:================
                              【连载17】2.01为政以德
                            【原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思考与随想】
                            学以致用,第一篇以学为纲,那么孔子之学是做什么用的呢?孔子之学,重在济世救民,所以在孔子那个年代,那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孔子之学的“用”也就是为政。所以第二篇讲的就是为政。而且在第一章就抛出了一个纲领性的命题,就是为政靠什么?靠“德”。很有一番高屋建瓴的意味。一个“德”字,道出了孔子的理想,构建了孔夫子的乌托邦的世界,可惜,这样的世界有可能存在吗?我不知道。但是我愿意相信。还是别听我瞎白话了,听老师自己的话才是正经。我们看看孔子自己说什么吧。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就话就是用一个比喻,来说“德”的核心地位。孔子看来,为政之中最重要的核心就是这个“德”。
                            
                            许多的解释中,提到这一章都要提一下北极星。然后说上一段中国天文学外国天文学的比较,云云。这也许是最没意义的事情了,北极星的概念只要是看过金庸小说的都能知道个大概,全真派那些道士们的北斗七星阵的命斗不就在那里吗?再不济看过鬼子的<剩豆屎>的也能了解一二。其实就算是叫黄道十二宫也好、廿八宿也好;小熊座也罢、北斗七星也罢,星星总是那些星星。如果非要把哈雷慧星就当成姜太公的老婆(扫帚星)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其实严格意义上说,也不算什么天文学,最多算是星象学。扯那些没有的干什么呢?“共”就是“拱”,有圜绕、圜抱的意思。其实孔子也就是在比喻。当然是用他所熟悉的东西来比喻。如果现在,孔夫子也许就会说:地球绕太阳一类了。孔子用这个比喻不过是强调“德”在为政之中的核心地位罢了
                            
                            孔子说“为政以德”,这个“德”到底是什么呢?,这个“德”字,用一般的理解可以认为是“道德”。但也不尽然,通常我们说的“道德”,在古人的理解中是两个概念,“道”是路径,“德”是结果,“道”是手段,“德”是目的。我的的“小学”功底太差。训诂,更不是那材料。连句读的功夫,也最多可以在全唐诗那类押韵明确的东西混一下,还不一定是对的,还是不费那力气了。所以经常无力解释一些概念,匪不为也,实不能也。有些东西理解还可以,想真的说清楚也不容易。好在后文孔夫子自己有很多解释,慢慢读,自己就会有体会的,总比我在这里费个牛劲也说不清楚的好。用广告上的话说,我们得相信读者,相信群众不是……。呵呵,我这是为自己的拙嘴笨腮找借口而已。
                            
                            “为政以德”经常被说成是与“为政以法”的对立面来批判的。尤其在某些特殊年代里,“儒法斗争”被作为解读中国历史的一条线。就经常以这句话来批判儒家的非现实性和虚伪。至少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传统“史书”都是这样说的。
                            有时侯想想也有趣,看那些年出版的史书也真长见识。凡是进步的、伟大的都是“法家”。李克、商怏、韩非、李斯,甚至还有西斗豹、子产。呵呵,人也还真全。而一些诸如生吃人肉的盗拓之流也被无情的歌颂成了奴隶起义的代表,真让人哭笑不得。
                            
                            儒法真的是对立的吗?历史是个海,而不是泾渭分明的一条河。我们看看那些法家都是谁的徒弟呢?那个著名的法家,我们可爱的“拗相公”可是被当世称为“大儒”的。那些所谓的法家提倡的又是什么东西呢?那些所谓的“法”真的有那么好吗?如果生活在商鞅治下的秦国,你的邻居犯了罪,好像也要砍你的脑壳。你愿意吗?法律是一个好东西,但是也要看这个法律后面的立法精神是什么?恶法还是法吗?如果有一天,定下一个法律,所有的人都是必须将头发染成红颜色,不染的话就枪毙。即便这个“法律”是“人人平等”的。这个法律您拥护吗?别说,历史上这样的事情也不是没有。一个仅仅是为了少数人的利益的“法律”,一个没有“立法精神”的法律,有和没有真的很重要吗?
                            
                            再说了,儒家真的就不要法律吗?在后面我们会看到“君子怀刑”,会看到许多的例子证明,孔子并非是不要法律,甚至对法律的严肃性看的一点也不比那些法家们差。有许多东西其实都是被刻意误解了的。
                            
                            孔子讲的为政以德,好像孔子将一切的希望寄托在道德之上。实际上是这样吗?我们慢慢看,也许会有和印象中不同的答案。这个世界,仅仅靠道德是没有用的,如果将所有的一切都压在道德上面,这个道德不过是一张纸。但是,如果没有道德呢?如果不要道德呢?呵呵,那么,看到那么多“缺德”的勾当,请不要抱怨了。
                            
                            另外我们看看,孔子这话是对谁说的呢?是对上呢?还是对下呢?是要求谁的呢?毕竟我们都是为不了政的。
                            【参考译文】
                            子说:用“德”治理国家,就象北极星一样。本身不动,所有的东西都环绕着它。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620 seconds with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