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宗亲网
在线情况
2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8
    • 经验3233
    • 文章243
    • 注册2009-04-05
    ==============转载:================
        【连载18】2.01思无邪
      【原文】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思考与随想】
      儒家的经典教学内容是什么呢?四五六而已,有些地方方言说一个人不靠谱,就说这个人“不着四六”呵呵,现在不着四六的人多了,这句话其实也没什了不起的。四五六就是四书五经六艺了,还有四大学问,四小学问之类的说道,也是很好玩的事情。我们今天讲的就是儒家孔子对儒家经典的一个重要的部份的评价。
      
      “诗三百”就是《诗经》了,不过那年月还没有《诗经》的名称。大家都管那个《风•雅•颂》的合集就叫做《诗三百》或者干脆的就叫《诗》。什么“三百零五篇,孔子说法是取其整数”的说法是没意义的。杨(伯峻)老先生这也要注释,似乎没有什么道理。《诗》《书》《礼》《易》《乐》《春秋》,那孔子那年月也都没有经的后缀,都是特指。就象早年的“河”就指的是黄河,“江”指的就是长江一样。从诗经以后的历代编书者,也都以此为例。就有了《唐诗三百首》《宋诗(词)三百首》一类的。但是,也没有哪一本真正象样的编辑本是绝对的正好三百篇。《诗经》是不是就是现在流传的三百零五篇的样子也是不完全确定的。还有太史公的《史记》说是原本《诗》是三千篇,孔子修订成了现在三百零五篇的样子。但是这种说法和孔子笔削《春秋》的说法一样,也没有太多可信服的依据存在。但是相信的人也不少,虽然我个人不相信,《左传》里面也有“诗三百”的说法,而且是孔子之前的人说的,可见孔子删诗的说法是不太靠得住的。以此说孔子破坏中国文化,应该是欲加之罪。
      
      “思无邪”,本身也是诗经中的一句话,出自于《鲁颂》其实从解释《诗经》的原意来说,“思”也许可以相当于“斯”。有些人就是这么认为的,“思”也许就是一个虚词,没什么意义。和唱大鼓的“这个”“那个”一样,郭德刚的相声里有一段:“钟山(这个)风雨起……。百万(那个)雄师(怎么能够)过大江”。说的就是这类的虚词的含义,可能也有道理。但是孔夫子在这理显然不是这样的,他老人家也就是那这句话说事,所以这个“思”,还是可以按一般理解的“思想”来理解的。
      
      “无邪”如何解释?又很麻烦,杨伯峻老先生用“思想纯正”来翻译,似乎还可以,但是觉得也不甚达意。我个人的倾向于用“赤子之心”来理解。为政也罢,为人也罢,在传统的思想体系下是不能分开讲的。这种“无邪”的“赤子之心”历来为各家所重视。在先秦,不仅仅儒和法的区别不明显,儒和道也是不分家的。其实从来也没有真正的分开过,所以庄子那里可以称孔子为圣人,孔夫子和学生们聊天时侯也会同意类似道家的下河游泳(这个别有深意,到时候再说)。既便汉儒,同样也吸收了“天人、五行”之类的东西,这些都共同的形成了我们的传统文化。人生能得“无邪”之妙,也就真的离“圣人”不远了。
      
      关于“诗”,就说些题外话,而不仅仅限于孔夫子的诗、书、礼、乐之“诗”。我们通常总认为诗人是一种职业,其实是没道理的。只有近代才有单纯靠诗来混饭的一群人,偶尔被称为诗人。而如今诗人几乎成了一个骂人的称号了。那么什么是“诗”呢?什么是诗人呢?诗的本质是什么?押韵?那么“黄芩黄柏加黄连”一类的是吗?节奏?应该算一点,但是“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就是诗吗?呵呵,其实看有些人写的还真得不如这个。好歹还能催眠用。那么诗是什么呢?除去表面的和技巧性的东西以外,诗是什么?
      
      从艺术理论的探究上说,“诗”只不过是一种内在情绪的一种外部的表现罢了。其实哪些的艺术不是呢?不论是音乐、还是美术都一样。如果不是能把这样的情绪(或者称之为灵魂)灌注到作品当中去,那样就绝对不是艺术!!
      
      从这个角度上说,只要是一个人在面对一个事或物或人,内心中所产生的情绪本身就可以称为诗的前体了。如果能用语言表现出来,就是诗了。这时候每一个人都是诗人!!!如这个角度上看,也许“那些没病念秧秧”的“诗人”们,才是离诗最远的一群。志摩当年有篇散文谈到过:“真诗、假诗、好诗、坏诗”的问题。说过“坏诗犹可恕,假诗不可为”的观点应该是对的。可是话还没说几句,就被郭沫若之类的创造社骂的狗血喷头。呵呵!正是这个后来的所谓“泰斗”级的极品诗人。让我们看到了那许多媚气的技巧的“诗”,令人吐之不已。也正因为读惯了类似他的那些东西,大家越来越看不懂什么是“诗”了,弄得八十年代的那些和他们那些无聊的口号不同的东西,都叫做“朦胧诗”了,他们呢?倒是不朦胧,可是他们的那些东西还是“诗”吗?诗如其人,人如其诗是绝对的。
      
      真正能感动人的“诗”,绝对都是也只能是“无邪”的心才能作出来的。
      
      又扯到爪哇岛去了,回来吧!
      这里孔夫子用“思无邪”来说明什么?其实真正强调的就是“无邪”。为政、为人都是重要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为政以德”。
      【参考译文】
      夫子说:《诗三百》用一句话概括,思想“无邪”而已。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8
      • 经验3233
      • 文章243
      • 注册2009-04-05
      ==============转载:================
          【连载19】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原文】2.0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思考与随想】
        “为政以德”是孔子的政治上的一种理想。理想不是空想,即便是空想,也是要有一套理论上的可行性方案的。孔子的方案是什么呢?他这套“为政以德”的政治方案是什么呢?他要靠什么推行自己的方案呢?一个国家,总是需要管理的,总是需要一定的规矩的。无政府虽然为某些人追捧,但是不现实,至少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是没有可能性的。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更是不可能提倡那个的。即便是道家提倡“小国寡民”,仍然是要有“国”的,既然是有“国”也是要有“王”的,这也是必然的结果。
        
        那么孔子的设想中,实现这个“为政以德”的基本蓝图的要靠什么呢?孔子提出的观念是要靠“礼”。这个“礼”是非常复杂的一个东西,其具体的含义的探讨在下一篇中。我们可以将这个“礼”理解为一整套行为规范的总和。和我们现在所谓的“礼貌”没有太多的交集。和后世的那些“礼教”或者孔子尊崇的周公的“礼”也是类而不同的。都说孔子“复礼”,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孔子复礼是为了什么?我们看这一章应该看出来,孔子的“礼”不过是为了实现“德”,或者进一步说是为了实现“仁”,服务的一种手段罢了,是结果,不是目的。那种认为孔子就是要以复礼为终极目标的人,不是误解,就是恶意的攻击。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就是导。可以理解为引导之意;“政”就是政令。也就是用政令引导人民,用现在的话就是发布行政命令来给老百姓作导向。呵呵,这个好像几千年来一直都有人在做。呵呵。如果老百姓不听咋办呢?那些在上的肉食者也是对这个事情很头疼的事情。
        “我说的话没人听咋行呢?那还不反了天呐。乖乖,那事情是了不得的,俺的屁股下面的凳子啊,还有屁股上面的脑袋呀!!”
        既然天下都是靠政令引导的,所有的决策都是上面的人定的,下面的人如果不知道咋办,如果不听引导的话,咋办呢?
        肉食者总是有办法的,他们的办法是什么呢?
        “我说了你不听,话不好使,那么刀好使不?”
        于是就要“齐之以刑”,这个刑,可以看成是刑法,也可以看成是刑罚。不过不重要,反正这些刀都是用来砍老百姓的。不要看着“法”字就觉得有什么了不起,就是什么“依法治国”了。那时候的法律都是只对上不对下的,即便所谓的“王子犯法……”云云,也只是将王子也看成是是奴隶罢了。对于“王”是没有任何要求的。反倒是“儒家”经常傻乎乎的要求“皇帝”们下“罪己诏”来蒙事。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都是上对下的一种要求,那么老百姓怎么样呢?
        “民免而无耻。”老百姓当然也不傻,只能是一切行动听指挥了。废话,不听指挥是要掉脑袋的,咋敢不听呢?老百姓的一切智慧也就用在怎样逃避对自己的制裁上面去了,“民免”,这个免就是能够逃避处罚,免于迫害而已。管他上面说什么,对不对,只要保住脑袋就行了。对不对不是我关心的,也不是我操心的。
        
        这个就是所谓的法家的核心,为上是从,上面放个屁都是香的。这样行不行呢?不知道,反正只要你说上面的不是,对政令妄加批判,就要掉脑袋。
        
        孔子说这样是不行的,仅仅让老百姓听话是不行的,最好的办法是让老百姓知道为什么。老百姓都知道为什么了,自己就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了,什么事情不该做了。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不是靠政令来引导老百姓,而是靠道理来引导老百姓,这里面的意义就在于,这个“德”和“礼”,不仅仅是为下者要尊崇,为上者也是要听从的,如果为上者无德失礼的话,那么为下者也是有理由反对的。老百姓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那么自然也就“有耻且格”了。知道什么是不对的,什么是不该做的,自己就会给自己定规矩了。
        
        这是孔子的设想,是不是能够实现呢?孔子自己没有机会去真的实行,后世玩的都是变了味道的,我们不知道。
        
        这里,表面上孔子是将“德”和“政”,“礼”和“刑”对立起来了。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孔子并不是真的就忽略了法律的重要性。只不过是针对当时的一种急功近利的一些人,仅仅靠所谓的“政令”“法令”来做事的一种反应罢了。
        实际上也是这样,没有法律是不行的,但是仅仅靠惩罚是不行的,仅仅靠“法律”也是不行的。法律是个好东西,但是一个没有立法精神的法律,一个仅仅是对下不对上的法律。也就不是什么东西了。
        且不要将法律看成是万能的,当然没有法律史万万不能的。儒家在某种程度上同样是重视法律的。而且还要关注法律本身的合理性。甚至某种程度上说“礼”就是“法”。我们看看中国后来的历史,同样可以看到这一点。
        
        【参考译文】
        孔子说:用政法去引导[人民]。用刑罚去管理[他们]。人民[最多]可以得到免于犯罪,但是不能使人民知耻。用德行去引导[人民]。用"礼"去要求[他们],[那样的话]人民不但知耻。而且自己就会规范自己了。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8
        • 经验3233
        • 文章243
        • 注册2009-04-05
        ==============转载:================
            【连载20】2.04自述与回顾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思考与随想】
          孔夫子开始回忆了,年老的人都容易生活在回忆中,回忆到回顾,垂垂老将至矣。
          当一个人开始不断回顾的时候,可能就要离死亡不远了。孔夫子在这里提到了七十以后,可见说这话的时候他老人家至少也有七十岁以上了。众所周知,孔夫子活了七十二年。按我们中国所说法也就是七十三岁。我们有一句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閰王不请自己去”。就是从这来的,孔子死于七十三岁,孟子八十四岁也。呵呵。那一年也是他老人家的“本命年”,也许后来的许多禁忌也和这个有关。
          
          孔子在这理回顾了他的一生,其用意也是明确的,就是以身为例,教育后学。后来,这些话都变成了年龄的指代了,什么“而立之年”、“年近不惑”等等,地球人都知道了,看没看过《论语》也都这么说了。谁说孔夫子离开了我们?
          
          下面就看看这些话都说了什么,再和孔子的生平对照一下,或者再和自己对照一下,也许才能更明白孔子的原意。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十五岁开始立志于学,孔子应该说的是实情。虽然孔子年轻的经历在历史上并没有太多的记载,但是我们从知道的一些情况上分析,孔子应该是幼年就开始有心向学了,很早就有了好“礼”的名声,这是无可置疑的。不过有人说了,十五岁是不是晚了些?现在的孩子六岁就上学了,都上初中了才有志,不晚吗?现在的孩子三岁就有志于学了……。呵呵,三岁有志的是孩子他爹,不是孩子。自己有志于学,至少也有心智稍稍的成熟一些才行,现在别说中学生了,就是大学生有有几个真的“志于学”的?至少我在十五岁的时候还浑浑噩噩的不知道天南地北和我何干呢?不过十五岁的确是应该有自己思考的能力了,古时候十五岁都结婚生子了。还没有志向又怎么行呢?这里的“学”,就是和上一篇探讨的那个“学”,和我们现在所谓的“学”的区别也是很大的。这一点是要分辨明白的,孔子的“学”也是作人的基础。
          
          “三十而立”,“而立之年”本身就有问题,如果按这个套路说下去,四十就应该称为“而不惑之年”……。成语有时候为了凑字本身也没什么道理。如果讲道理,三十岁就应该叫“立之年”。可是不好听,既然大家都这么说,习惯成自然罢了。
          
          这里孔夫子只说“三十而立”。立什么?他老人家没说,我自然不知道。《论语》中这个“立”字,经常是和“位”相联系的。按照这个说法,孔子就应该在三十岁做官。不过在古代,一般讲的是四十强而出仕,三十岁出仕那种“立”应该早了些,孔子自己三十岁的时候做什么了呢?教书,三十岁左右孔子就开始当老师了。我们现在认为三十而立指的是“立业”应该也是可以的,但是和孔子没有太大的关系。孔子这里的“立”好像更多的还是指的是精神层面上的,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的确立。更多的指的是“学”的立,而不是三十岁就要取得什么样子的“成功”。如果是仅仅指的是地位上的“立”,孔子自己也真的还没有“立”起来。呵呵,劝一下三十以后的还没“立”朋友们。不要急,天时尚早,不要浮躁,心“立”就好,别贪热闹。
          
          “四十不惑”。不惑,谁能不惑?孔子这句话指的也不是对任何事情都不再存有疑问的意思。这里的不惑,指的仍然是精神上的,也就是不再有摇摆不定。至于是不是真的因为“掌握知识,没有疑惑”(杨伯峻注)好像不尽然。否则,孔子是不是就不用“学”了呢?孔子自己还讲“五十学易”呢,世界很大,人生很小,学海无涯,孰能不惑呀。这里应该指也是“学”之不惑,“志”之不惑。孔子一路走来,四十之后才明白。我们呢?也许老死乡里,终身无望也。俺也是奔四的人了,还“惑”者呢,想想也是惭愧。
          
          “知天命”。呵呵。孔子所谓的“天命”从来都不是“神”的启示。这个“天命”,指的是什么呢?或许这里孔子只是想说:“五十岁了,终于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的意思。至于他老人家五十岁干了什么?《史记》都有,这里就不多说了,以后有许多机会慢慢再谈吧。
          
          “耳顺”?啥子意思?杨伯峻先生也没说清楚,别的书也不大明白。一般有几种说法,有的说是“听什么都可以,都不放在心里,听到什么也不在乎”。呵呵。他老人家要做聋且瞎的“阿家公”不成?有的就解释为“什么都能明白的意思”。还有……。N种说法,俺们是搞不太清楚的,不过我们看看《史记•孔子世家》,我们看看孔子六十岁的时候在做什么呢?我们熟悉的周游列国基本上都是发生在六十岁左右的时候。孔子正在积极的追求者他的理想王国呢。我们怎么理解呢?不多说,自己想。呵呵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孔子这句话说的,很有哲学上的意味,这个就是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一种飞跃。规矩已经不再是规矩了,规矩已经和人本身合为一体了,所谓的功德圆满,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了。不过我们看看孔子本人在七十以后所过的日子是什么样呢?恐怕不是那么圆满吧。规矩不再能够限制孔子了,那么这个世界呢?
          
          孔子说这些话,回顾自己的一生,以身为教,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
          学,各有境界,倾尽一生未必能有所得也,学之乐,学之苦,皆在其中也。
          
          【参考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于“学”。三十岁,[德行]就算站得住了/牢固了。四十岁,就不再迷惑了。五十岁,知道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就算是耳顺了(耳顺意思复杂,暂不译)七十岁以后,就可以随心所欲,但是都不会超越规矩。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8
          • 经验3233
          • 文章243
          • 注册2009-04-05
          ==============转载:================
              【连载21】2.05孟懿子问孝
            【原文】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思考与随想】
            从这一章开始,连续都是关于“孝”的问题,我们不妨要问,明明是讲为政的篇章,为什么要扯这些东西在里面?《论语》的编辑者是不是胡涂了?应该不是这样,不是他们胡涂了,而是我们没有看明白而已。孔子讲为政,还要为政以德,那么不可避免的就要对为政者的道德有要求。孔子提倡的还是一种“好人政治”,将道德的作为评判为政者的标准。也许孔子看来,为政最重要的不过是用人,用好人。这种观念当然是一种理想化的,是不现实的。因为道德的标准是难以量化的,也是难以考核的,很容易的就会导致弄虚作假。何况道德的评判对于一个官员来说,是不是真的重要呢?一个道德无瑕疵的官员就一定是个好官吗?也是未必,也可能是庸官。我们看看明末的那些“清官”们,对国家的危害一点也不次于那些“贪官”们。那些好名的清官和那些好钱的贪官们也都是一丘之貉,没有实质上的区别。以道德的标准来决定官员,在后世执行起来有很多的弊病。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弊病就否定了其初衷。何况在孔子之前决定位子的是什么呢?是家世,是血统。那些更是无聊的东西,孔子提出这种“好人政治”的理念,在当时绝对也是一种进步的。而且这种理念即便是对现在也不是毫无意义的,一个连“人”都够不上的“官”,又能指望他们做出什么“人事”了,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这里探讨为政,其实也是探讨作人而已,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作到“为政以德”。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孔子所提倡的“孝”是个人什么样子的,什么才是“孝”呢,是不是和我们想的不一样呢?
            
            首先出场的是孟懿子,何许人也?孟懿子,鲁国大夫,三家之一,氏仲孙,名何忌。孟懿子和孔子的关系很是复杂,一言两语说不清楚,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左传》《史记》,不及细说。不然讲起来几天也讲不完。这个孟懿子,原则上也是孔子的学生之一。但是因为他自己的行为和地位,孔子的弟子和孟懿子本人可能都不认为他是孔子的弟子。关系很复杂,不过这时候,他应该还是以学生的身份来请教问题的,否则以他的地位,孔子回答他的话,就应该用“对曰”。这里不是这样的,所以此时还应该算是学生见老师,而不是长官见平民。关系有些复杂,呵呵,不作那些考证的工作了。我们关注的是思想,那些历史的问题还是留给那些专家们讲故事玩吧。
            
            孟懿子来请教“孝”,孔子就给予两个字,他老人家也真给面子。“无违”,“无违”什么?孔子又不说,难道孔夫子要打哑迷?那岂不成了禅宗和尚了吗?不过当时应该不是这样的,据杨伯峻老先生说:“无违”的意义很明确,“无违”指的就是不违“礼”。同时代的人说话都是这个意思,这种说法我们姑且认为是对的。既便不对,从后面的话也可以看出来,这个“无违”指的就是“不违礼”,这是没有问题的。就象前一章孔子的不越矩,其实也主要是指不违礼的意思。所以只是孟懿子是不是能听明白的问题,孔子本身的意思还是明确的。
            
            孔子出门,学生赶车。呵呵。这是通常的情况。那年头,赶车是一种基本技能,孔子的徒弟们没有不会的,轮流给孔子当司机也是很好玩的事情,这个职务早期子路作得最多,不过这回当司机的是樊迟。樊迟名须,少孔子三十六岁,最有名的事件是这个樊迟有一天不知道搭错了哪根神经,竟然要想跟孔子学种菜,呵呵,被孔夫子骂了一顿,事情以后再说,现在还是回到本章来说事。有时候想想,孔子的徒弟们也真是良宥不齐。这段话,如果换了对颜回说会是什么样子?孔子说完“不违”以后,颜回回答肯定只有一个字“诺”,然后当别的同学问起,颜回可能会说出孔子下面的话来。如果换了端木同学,回答可能就更加精彩了。我本来就算不得是聪明人,就不瞎编了。
            
            后面的话,其实也就是“礼”的一些标准,孔子讲,一切都符合“礼”的标准,那样就是“孝”了。孔子的话是很有针对性的,孟懿子本来就是和孔子学“礼”的,何况孟懿子的地位是什么呢?是当时鲁国最有权势的“三家”里面的仲孙氏的世子,也就是继承人。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虽然被定义为“奴隶社会”或者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的过渡阶段。姑且不说以西方社会为核心的马氏主义是否适合对中国历史的划分。仅从形式上说,从西周立国之后的情况上看。孔子时代恰恰与传统西方的农奴制的“封建”制度有着惊人的类似,和黑暗的西方的中世纪比起来,就差一个精神上的上帝和现实上的罗马教廷,这种制度的核心是“封建”。
            
            “封建”制度固有的分离主义倾向是很明显的,孔子所说的“大一统”是不是真的在秦以前存在过,值得怀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可能只存在于理念和理想之中。原来怎样,就不提了。至少孔子看到的情况是天子不能管理诸侯。而诸侯的内部,真正有权力的也并不是诸侯本身。诸侯的命运,甚至生命都掌握在所谓的“世卿”“大夫”的手中。甚至“卿”的本身也在“臣”的手中掌握着。上下异位,这就是孔子说的“礼崩乐坏”。孔子的所谓“复礼”在某种程度上说,本身就可以认为是一种再创,而不完全是复兴。
            
            孟懿子就是“世家”的继承人。对于孟懿子的问孝,孔子所给出的答案是“无违”也就不难理解了。后来兴樊迟的对话,正好是说明了这一点。“生,事之以礼;死,葬之、祭之以礼”恰恰是针对那些世家广泛的违礼的情况所提出的,关于这些违礼的行为,我们在第三篇会有更详细的探讨,这里先不展开说了。
            
            这一章提出的“孝”的概念就是不违礼,仅仅不违礼就是孝吗?远远是不够的,这个主要还是针对于那些高高在上的“贵族”们说的。还有其它的吗?下集接着谈。
            
            【参考译文】
            孟懿子向孔子请教[关于]“孝”的问题,孔子说:“不违背”
            [过一会。孔子出行]樊迟赶车,孔子告欣他(刚才的事)孔子说:“孟孙向我问有关孝的问题,我说:不违背”。樊迟(没听懂)问:“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以"礼"的标准侍奉;故去了。就要以"礼"的标准去埋葬、去祭祀。”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9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8
            • 经验3233
            • 文章243
            • 注册2009-04-05
            ==============转载:================
                【连载22】2.06孟武伯问孝
              【原文】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思考与随想】
              这一章出场的是孟武伯,这又是何许人呢?就是前面那个孟懿子的儿子,名彘。这爷俩还真好玩,当爹的刚问完,当儿子的又来了。但是实际上不是,这两次在时间是可能差了不知道多少年。只不过是《论语》的编辑者编在一起罢了。时间上没有什么关系,主要的联系是内容上的,这也是《论语》编辑的特色。不要仅仅将论语当成起居录,不然的话是什么也理解不了的。
              
              当儿子和当爹的问同样的问题,答案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这也是孔子教学的一个特点,针对不同的人,说的话是不一样的。以后这样的事情还有许多,有些还是南辕北辙的,很是好玩。
              
              这一章在理解上,最困难的应该是那个“其”到底指的是谁?也就是谁忧和忧谁的问题。
              谁忧?父母还是儿子?
              忧谁?父母还是儿子?
              每一种说法都有不同的大师的支持。最多的理解就是父母忧儿子的,这句话也就是“父母只为儿子的病担忧”,言外之意就是除了疾病没有什么让父母所担忧的了。这种解读似乎有些道理。尤其对于孟伯武,能够作到不让父母担心的“乖宝贝”真的也就算是孝了。我们不妨想想百年前的北京城,那些贝勒贝子们的行为,我们想想孟武伯这样的人物,整日里面做的都是什么勾当,也许就可以理解了,这样的人,不犯法,不作孽,已经是对他爹他娘最好的回报了。谁让人家的身份是仲孙家的继承人呢,不为非作歹让父母担心也就是难得的了
              
              还有一种解读的说法,孔子是在作启发式的教学,不说什么是“孝”。只让小孟自己想,让小孟想想父母在儿子生病时候所作的一切,包括那种担忧的心情。自然就会明白了怎样对待父母,也就明白什么是孝了。这很符合孔子一贯主张的“换位思考”的思维模式,似乎也很有道理。
              
              还有其它的说法,这句话还可以解读为“父母只用担心自己的(父母的)病”。这种说法和只担忧儿子的病的意思差不多,也就是不用担心其它的事情了。能减少父母的忧虑也是孝,似乎也说得过去。
              
              还有“子女忧父母的病”的说法,似乎也有道理。意思是子女应该时刻想着父母的身体是不是健康,否则就有可能发生“子欲养而亲不在”之失了。这也很符合儒家的伦理观念的,也算是一种解读。
              
              究竟是哪一种?可惜没有“时间机器”可以采访一下孔老夫子。先辈的达人们都吵得一蹋胡涂,我一后生小子就不再胡解乱讲了。
              不管是谁忧谁,其核心也不出“仁、爱”二字,至于怎么理解?见仁见智吧。
              
              我个人倾向于,子女只因疾病才让父母担忧的说法。孔子可能是在告诉小孟。“要想孝,首先要作的是修身”。也就是“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只有自己作好了,才是真的“孝”。否则如李逵那样出去抢劫,然后用抢来的东西给他娘买烧鸡吃,那样也并不算孝。我一直认为卧冰割股一类的事情,并不是孔子所提倡的。就象后来,曾点打曾参的故事里,孔子说曾参只在那被打,而不跑,就不算是真的孝一样。后世的廿四个变态故事,并不一定是代表了孔子的意思。
              
              下一章仍然是问孝。孔子又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
              且听下回分解
              【参考译文】实在是写不了,呵呵。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0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8
              • 经验3233
              • 文章243
              • 注册2009-04-05
              ==============转载:================
                  【连载23】2.07子游问孝
                【原文】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思考与随想】
                这一章出场的是子游,言偃,字子游,少孔子四十五岁。是孔子晚年的一个有名的弟子。不过在论语中出场较少,而且在史书上也没有更多的记载,不多做介绍了。子游也是一个出身比较好的学生,很年轻都为官出仕了,他来问孝,孔子的回答又有很明显的不同了,说话也不再打哑谜了,很是直白,甚至直白的有些可怕。
                
                这一章有歧意的似乎就是“犬马皆有养”的话了。有一种说法似乎是说孔子是用动物来比喻人,也就是说犬马都能养父母,人仅仅养父母是不够的。或者说人如果不能养,就连犬马都不如。
                
                其实这种说法是靠不住的,孔夫子再怎样“四体不勤、五榖不分”,也不至于这样白痴。“子少也贱”,据说还干过农活的。所以犬马能不能养父母,孔子不可能不知道。(呵呵!想起那个徫人,真的会相信亩产万斤的鬼话吗?)所以,孔夫子似乎不可能这样说。既便是用动物来模拟,也会拿“乌鸦反哺,羔羊跪乳”一类的东西来说事儿。诗经里面都有的,孔子拿来说话也是很容易的,肯定不是这样做比喻。
                
                这句话的意思只有一个,那就是说:“不要象养狗马一样养爹妈,仅仅给口吃的是不够的,还要有敬!”也就是发自内心的,对父母的“敬爱”。如果没有,那么把父母只是当狗马一样养的,又怎么能算是真的“孝”呢。
                
                孔子说话够狠的。遗憾的是,现在有多少老人欲求犬马而不得,又有多少混蛋拖家带口去“啃老”的呢?独一代、独二代,也不知道哪年是个头。如今的父母们,都当得“鞠躬尽粹、死而后已”的八个字。那一个个苍苍白发之下的身躯,承载了的少的心酸和无奈。
                
                在生活本身的活剧中,我们在建功立业开创未来的时候,能不能偶而停下来,回头看一看。看一看那病中的爹娘,哪怕送去的只是一张笑脸……。
                
                一段时间,我们的宣传总是有一个定式。似乎越是英雄越不是“人”,于是,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劳模”们,不能探望病中的亲娘,不能参加老父的丧礼,不能见到刚出生的儿女。似乎这样,才能显出英雄的本性,才能如何如何……
                我--不--相--信。这些没有人性的东西,真的可以创造出来什么有用的东西来吗?所以,孔子说“孝弟,人之本也”!如果连人的本性都迷失了的“人”,还可以称之为“人”吗?如果都是那些没有人性的东西来“为政”。怎么能希求他们作出什么有人性的事情来呢?
                
                所以孔子讲为政,讲得最多的是“人”的本身。也许,只有那些所谓的官们,真的象个人了。才会作出“人事”来。
                
                下一章还是讲“孝”,这一章就少说些吧。
                【参考译文】
                子游来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了:“现在,(对某些人来说)能够养父母的就算"孝"了,(那样)连狗和马都能得到饲养,如果没有尊敬和尊重,那(养父母和养狗养马)还有区别吗?(仅仅"养"能算孝吗?)”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1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8
                • 经验3233
                • 文章243
                • 注册2009-04-05
                ==============转载:================
                    【连载24】2.08子夏问孝
                  【原文】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思考与随想】
                  子夏再次出场,不介绍了。这一章仍然讲孝,文本也不复杂,也没有太多的争议,就简单的解释一下基本概念也就罢了。
                  
                  “色难”,这个“色”指的是容色。焦点的争议似乎是这个色是指好的容色,还是仅单纯指的就是容色。这句话也就有可能出现的两个含义:或者是愉悦的容色难以保持,或者指的是难看的容色。因为对于理解全文意义并没有太大的分歧,也就不作深辨了。
                  
                  还有需要解释一下的是“先生”和“弟子”的意义。在这里,先生和弟子绝对和我们理解的学生老师没有什么关系。“弟子”指的就是年幼者,和我们小时候经常看到的“xx子弟小学、子弟中学”的“子弟”可模拟,基本的理解可以看成“子、弟”二个字的综合。至于“先生”,可以和弟子的对比起来看,也就是“父兄”“长辈”的意思。弟子和先生最后演变成为学生和老师的特有的称呼,也许是很有意义的比喻。但一直也并不是特指,连《弟子规》也并不是为了学生们写的,看到先生和弟子就想到学生和老师,似乎也是一种谬误。
                  
                  在这里,孔子又告诉我们,仅仅物质上的满足并不是真孝。仅仅的礼节上的、行为上的、为父母长辈干点活;把好东西给长辈们吃……是不够称之为“孝”的。色难指的就是态度上的,更深层次上讲,是心灵上的。如果想要颜面不出卖你,只有从心理上真的接受。
                  
                  孔夫子讲“孝”,没有那么多的大道理,甚至连一个基本的概念都没有给出,只是从一些小事情讲起,只是告诉大家什么不是,然后让每个人自己领悟。这就是夫子的教育方法,想想那些把大道理挂在嘴边的一些人,愈发觉得孔子他老人家的可爱。真理总是很简单,可是我们不相信。
                  
                  在这强调“为政”的一篇中,反复提到“孝”,其实是有理由的。过去的皇帝经常提到“以孝治天下”。“孝”在儒家的传统里是处于核心的地位的,为什么?因为在儒家的“身-家-国-天下”的体系中。“孝”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因为对君,甚至对天下兴亡的责任感,都是从“孝”这个基本概念推而广之而得到的。可以说,忠就是孝的放大。没有孝,忠就没有了基础。所以名义上的讲“孝”,实际上也就是讲忠,也就是在讲“为政”的基础。当然这是论语的编辑者们的想法,孔子本身也许谈的只是“孝”。
                  【参考译文】
                  子夏来讲教孝道。孔子说:“(如果)侍奉父母有(为难的容色/不能保持愉悦的容色),(既便)有事,年轻的(能)效劳。有酒食,(能让)长辈先吃,难道就算孝了吗?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8
                  • 经验3233
                  • 文章243
                  • 注册2009-04-05
                  ==============转载:================
                      【连载25】2.09回也不愚
                    【原文】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思考与随想】
                    写了二十多章,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回终于出埸了,值得好好写写。
                    依照通常的习惯,先对文本本身的岐义介绍一下。这一章唯一有争议的是“谁”退而省。有人说是孔子回去后自己想,有人说是颜回。怎样理解也都有一定的道理,这个还是不具体分辨的好。总之如果是孔子回去“省”那意思就是颜回在践行孔子的思想。如果说是颜回,那就是孔子在夸颜回能的举一反三。我个人接受颜回退而自省的说法。不过似乎哪一种说法岐义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颜回作为孔夫子最得意的学生,作为所谓七十二贤人的代表。在孔门弟子中的地位是极特殊的,如果不是死得早。能够承继孔子衣钵的自然非他莫属。至少在为孔子守墓,讲课的不会是有若。但是,对儒家的发展是不是一件好事也不一定。关于颜回的年龄,史记上写的有些混乱,先是说“颜回者,鲁人也,字子渊。少孔子三十岁。”又说“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这样的记录肯定是有问题的。简单的加起来,颜回故去是时候,孔子不过五十九岁,或是六十岁,那样许多事情都不可能发生了。《史记》也不可全信也。
                    
                    颜回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不代表他自己了,已经成了一种符号、一种象征、一种理想。孟子说的贫贱不能移的代表也是颜回,如果说孔子是被圣人化了的,那么颜回至少也是被理想化了的,我们许多时候看,颜回的确是比孔子更像一个圣人。
                    
                    在孔门弟子中,端木同学的聪明是人所共知的。而颜回恰恰相反,颜回总是以道德上的完美被人称道,而智力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但是我们仔细看《论语》,就会发现,颜回的聪明和通达并不比子贡差。只不过他的聪明更多的表现在其领悟和践行上。所以,他的聪明不象子贡那样张扬,甚至不容易被看出来。
                    这也许才是真正的智慧,这种内敛的、含蓄的作风也是历来我们的民族所提倡的。也许正是这样,才成为孔子最喜欢的学生。甚至某种程度上已经是融入我们血液中的一种民族性之一。
                    
                    这样究竟好不好,那就见仁见智了,至少我不喜欢。
                    
                    颜回在论语中还要出场多次,本章也就暂时讨论到这里。以后慢慢谈。(呵呵!省得以后没词了)
                    至于说《论语》的编辑者们,为什么要把孔子夸颜回的话放到这里。根据大多数人的解释,是一种模拟,用一师生的关系来讲上下级的关系。似乎在提倡颜回对孔子的态度,以此来说明下级对上级时的“应该的”态度和作法。是不是这样?暂时情况似乎这样理解是合理的,至于这种提倡是不是对的?我不好说,我只能说,我不喜欢。
                    
                    让我想起了一些教育的问题。我们经常有这样的问题,就是对老师(同样也是对上级)。如果发现他们错了,我们怎么办?如果按照我们传统应该怎么作才是对的呢?似乎在印象中的外国,看到学生们提出不同的意见,老师可能会高兴的请学生喝咖啡,直到争论到一个正确的结果为止。而在传统里,我们的学生们这样作似乎不可以。哪怕是客观的,与任何事情都无关。当面指出老师(上级)的错误,也会被认为是一种不敬。
                    
                    这是不是孔子提倡的,我不知道。我个人感觉不是。从后文会看到,孔夫子不是那样偏执的只认为自己是对的,而且对于提不同意见的学生也不是现在某些人的做法。但是,这种因人论事的情况的确是存在的。其少心理上在后世的一些“儒”中是存在的,现在也是存在的。
                    
                    这样很不好!
                    
                    至于本章所说的颜回是不是真的愚,是不是能够做到举一反三,是不是真的就是好学生也不完全在于这个,孔子也不是因为这个才喜欢颜回的。
                    
                    【参考译文】
                    孔子说:我和颜回谈一整天。(他)也没有一句反对的话。好像很蠢。(但是他)回去以后思考。却经常能够发挥/发扬。颜回一点也不蠢。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8
                    • 经验3233
                    • 文章243
                    • 注册2009-04-05
                    ==============转载:================
                        【连载26】2.10夫子识人
                      【原文】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思考与随想】
                      这一章,孔子在讲考察人的方法。前文我们说过,孔子讲的为政以德,如何做到呢?孔子讲的为政之中最重要的在于用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人呢?当然是用“好人”、用“贤人”、用“能人”了。人海茫茫,人心难测。我们又如何知道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呢?《城南旧事》里面的小英子说的好,“我分不清海和天,也分不清好人还是坏人。”是的,人性如此的复杂,世界上的人脸上有没有戴上脸谱,我们经常也是看不出来谁是红脸的关公,谁是白脸曹操。我们怎么办呢?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礼贤下士时,假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有些时候,盖棺都无法定论,我们有怎么能分得清呢?
                      
                      孔子告诉我们说,别急,我们有办法,我们会相面。呵呵,相面要是管用世界倒是简单了,请一个“大师”一切都搞定,岂不简单。可是世界上的“大师”,都是瞎子,眼睛瞎不说,心也是一样,除了心没长正地方以外,除了能将好腿忽悠瘸了以外,也就没什么本事了。还是不要相信他们的好,否则小心你的腿。
                      
                      那我们就一起看看孔子是怎么看人的,也许能给我们一点不一样的启示。想到国台办说的“听其言,观其行”。但是孔夫子告诉我们,仅仅听其言观其行也是不够的。
                      
                      “视其所以”,什么是“以”呢?就是原因,就是为什么。我们看一个人,最不可靠的就是“语言”了。说话很容易,上下嘴唇一碰,耗费不了多少能量。好听的谁都会说,可是事情就不那么容易作了。比如我们经常看到的那些网上志士们,口头上一个比一个英勇。但是只怕敌人还没到面前就尿了裤子了。嘿嘿,英雄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当年李自成进京,慷慨激昂的“正人君子”们,连陪死的都没有。陪着死的恰恰是他们不齿的“没有下面的”阉竖。转眼间,那些“言正”,“人正”的“君子”们,又迎送着有头发、没头发的主子们来了。不管是当年的“匪”还是“夷”。其中投降最早的,恰恰都是当年骂得最凶的,不能不说是巨大的讽刺。所以孔子说观察人的时候。不说观其言,和行为比起来语言的确是不重要的。但是,仅仅看行为就够了吗?孔子说不行,有时候行为也是可以骗人的。我们还少被骗了吗?只要不是真空里面的花朵,有几个人没被骗过?所以看行为很重要,但是还要看看他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他是为什么这样做的,他的出发点是什么?他的目的是什么?这样才能看的更清楚些。比如……。还是不说现实问题了,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王莽,如果在他篡位之前看到他,那么他就是千古圣人了。再看看周公的事情不也是一样吗?孔子说的方法是不错,但是好像不太现实。许多时候,一个人的行为到底是为了什么?他的出发点到底是什么,我们真的是不容易看出来。那么怎么办呢?还好,还好,孔夫子有给我们提供了第二条,好像容易些。
                      
                      “观其所由”什么是“由”呢?简单的说就是路径,就是过程、方法、手段。这的确也是看人的一个好方法。即便是理由很充分,即便目标是完美的,但是所用的手段却是可怕的,这样的人,我们可以相信吗?比如传说中的为了阻挡日本鬼子,炸了花园口的事情。比如为了社会治安,离开家乡二十里就必须要有乡长批准,比如为了……,这样的事情还少见吗?秦始皇们都是这么做的。用什么方法也是代表一个人的处世方式的,这一点我们也是要看清楚的,陈宫也是因为这个才和曹操说拜拜的。呵呵。
                      
                      孔子还告诉我们第三个方法。看一个人,不仅仅是要看在工作上的表现,而且还要看他在“生活”当重的表现。这个道理好像搞政工的人士们都比我明白,呵呵。闲时有时候才能见到真性情,一个平时喜欢听音乐的,和平时喜欢玩麻将的好像的确是有些不同的。但是也是不一定的,我们看看《沉默的羔羊》里面的那位,这个也是不可靠的,人性是复杂的。人心是难测的,硬币通常都会有两面,有些时候不论用什么办法,我们也未必能够看得清楚。
                      
                      孔子说“人焉廋哉?”“廋”的意思是隐藏,孔子说,如果我们能将上面的都看清楚,那么人还如何隐藏呢?但是真的没有就隐藏不了吗?对于有些人,想要隐藏总是有办法的。再说了,孔子让我们观察的那些东西,我们真的有能力作到吗?
                      
                      我不知道。但是至少孔夫子给了我们一个观察人的方法,我们也不妨试一试,在大部份时候还是有效的。尽信书不如无书,有些人盖棺都未必能定论,那样的高手我们也实在没有办法看得出来。孔子只是给我们配了一副眼镜而已,不是显微镜。
                      
                      【参考译文】
                      孔子说:(观察一个人)要看做事的出发点,还要看他做事的手段和他安于什么?(这样)人怎么能藏得住呢?怎么能藏得住呢?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8
                      • 经验3233
                      • 文章243
                      • 注册2009-04-05
                      ==============转载:================
                          【连载27】2.11温故知新
                        【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思考与随想】
                        这一章我们都太熟悉了,又是一个成语。论语里面成为成语,甚至俗语的比比皆是。既然如此,这一章还是不费太多的话的好。虽然有许多人对这个也有所不满,为什么总是要温习旧的,才知道新的呢?为什么就不能另辟蹊径呢?看来儒家真的是缺少创新精神的,看来我们这些年受的罪,我们现在没有好日子过,还真得都是儒家的错呀!首当其冲的就是你们家孔子!
                        
                        嘿嘿,且不要动气,孔子是大家的,不是俺家的。创新当然是好啊,但是创新离得开旧的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告诉我们说,这是不行的。
                        
                        从已知的,推导出未知的,这也是一切科学的唯一方法。我们所说的一切的创新都必须、也只能是站在前人的基础上的创新。任何一个新的东西的发明和新的理论的产生都不是凭空出现的。牛顿说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那巨人是什么?就是之前多少代人已积累下来的知识。牛顿的创造并不仅仅是苹菓落下来的那一刻,没有毕达格拉斯、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德、阿基米得这些人,牛顿不可能发现什么万有引力。单纯一个苹菓是没有用的!所以从广义上讲的温故知新,是一切科学的来源。
                        
                        同样,对于人类本身的研究可能更是如此。历史本身上演的活剧,仔细看看竟如同TVB的长剧一般,总是重复着雷同的情节与桥段。哪怕是标记上“如果雷同、实属巧合”也没有用。巧合啊巧合!为什么巧合如此之多?从吃苦胆的勾践,到刘老三、到朱和尚、再到武皇帝,一切都是那么的相似。难得哦!难道上帝请不起更多的编剧?搞不出什么新的创意了吗?于是,“温故”,新己在其中了。老话讲“读史使人明智”也是这个道理。
                        
                        “温故知新”,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然尔这里面有个问题,这是人类,甚至是整个有生命的东西所故有的问题。
                        这就是“人”,终归是要死的。而新生的生命,竟然要在短短的不足百年里,重新接受已经有万把年所积累下来做东西。甚至人本身,也要在短短的时间内走完人类进化的全部过程。从单细胞开始,到我们现在的样子,不能不说是个奇迹。从出生的蒙昧,直到走完整个文明的过程,才是创新的开始。这就有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我们要想达到能够创新的一天,必须要多少时间去了解创新所必须的“故”呢?一旦这时间己经接近生命的极限的时候,文明就停止了,也许人类也就结束了……。
                        
                        呵呵,扯得有些远,但也不是全无意义。
                        如果能从“故”中推演出“新”来,真的不仅仅是可以做“老师”了。可是,总有人温故之后,推演出来的不是新。而是比“故”还“故”的东西。那又怎么办呢?
                        
                        【参考译文】不必写了吧。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5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积分334
                        • 经验4303
                        • 文章276
                        • 注册2005-09-20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者写出了自己读论语的心得,确实不错。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
                        爱是不自夸。不张狂。
                        在线情况
                        36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710
                          • 经验16125
                          • 文章694
                          • 注册2006-10-26
                              有人读、有人写心得,总好过不读、不研究吧。我也支持医生读论语,或者厨子、农民学论语。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研读“学术超男”易中天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说实在话,我原来还是抱很高期望的。但看完觉得不过尔尔。这两天真正反思起来,也许是我自己的看法有问题呢,不见得是他讲错了。2500多年了,谁都没有办法去向老祖宗求证,又有谁保证自己就一定是对的呢。对研究、传播古文化的人,还是要有个包容的态度吧。包括胡玫和周润发,只要片子没播出,我们就静观其变好了。相信在上次公开函事件之后,戏说的成份应该会得到有效抑制。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938 seconds with 10 queries.